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气间隙对固体燃料阵列传热行为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蒋晓武 张自强 +1 位作者 朱国庆 王永生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470,共6页
为研究空气间隙对固体燃料阵列热量传递的影响,建立了缩尺寸试验平台,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空气间隙的固体燃料阵列,以分析总热通量、点火时间以及火焰高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空气间隙的增加,燃料阵列释放的热通量先增大后减... 为研究空气间隙对固体燃料阵列热量传递的影响,建立了缩尺寸试验平台,设计了一系列不同空气间隙的固体燃料阵列,以分析总热通量、点火时间以及火焰高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空气间隙的增加,燃料阵列释放的热通量先增大后减小。当空气间隙不超过8 cm,即燃料覆盖率不超过50%时,燃料阵列释放的热通量显著高于无空气间隙的工况;当空气间隙超过8 cm,即燃料覆盖率高于50%时,热通量呈现低于无空气间隙工况的水平。通过引入点燃滞后时间概念,定量描述了空气间隙对点燃滞后时间的影响,即点燃滞后时间随着空气间隙的增加而增大,且呈良好的指数关系,并基于此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空气间隙条件下的固体燃料阵列接收热流模型。同时,笔者定量分析了空气间隙对燃料阵列释放热流的影响,空气间隙通过改变火焰高度进而影响燃料阵列释放的热流。随着空气间隙的增加,火焰高度先增加后减小。当空气间隙不超过10 cm,燃料覆盖率不超过55.6%时,燃料阵列的火焰高于无空气间隙的工况,而空气间隙超过10 cm,燃料覆盖率高于55.6%时,火焰则更低。固体燃料阵列释放的热通量随着相对火焰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当相对火焰高度小于1时,热通量急剧下降,大于1时,热通量开始缓慢下降,且固体燃料阵列释放的热通量与相对火焰高度呈幂次函数关系,并基于此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空气间隙条件下的固体燃料阵列释放热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隙 固体燃料阵列 传热行为 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氢燃料电池换氢站消防设计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滨滨 朱一凡 高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1-1414,共4页
以某氢气站为蓝本初步设计换氢商铺,并以现有规范为基础对该换氢商铺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利用TNO多能法,分4个场景对氢气站及换氢商铺进行爆炸后果定量分析,得到氢气泄漏爆炸时保证建筑与人员安全的有效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规模为11 m&... 以某氢气站为蓝本初步设计换氢商铺,并以现有规范为基础对该换氢商铺进行系统的安全分析。利用TNO多能法,分4个场景对氢气站及换氢商铺进行爆炸后果定量分析,得到氢气泄漏爆炸时保证建筑与人员安全的有效距离。分析结果表明:规模为11 m×8 m×6 m、存储A类小型氢燃料电池200瓶、位于商业建筑一角的换氢商铺发生氢气泄漏爆炸时不会危及周边人员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氢燃料电池 换气站 安全设计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车通道管控系统研究
3
作者 林辉 严小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34-1536,共3页
根据住宅小区消防车道堵塞导致住宅火灾人员伤亡和损失扩大的现状,结合消防监督工作实际,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车通道管控系统。利用摄像头对消防车道进行巡查,识别车牌并向车主发送提示、告警、处罚短信或语音电话,分析研判统计数... 根据住宅小区消防车道堵塞导致住宅火灾人员伤亡和损失扩大的现状,结合消防监督工作实际,提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车通道管控系统。利用摄像头对消防车道进行巡查,识别车牌并向车主发送提示、告警、处罚短信或语音电话,分析研判统计数据,针对治堵难点小区开展执法,解决消防车通道堵塞取证难、监管难、整治难的问题,开创了消防车通道整治工作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消防车通道 监控系统 住宅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空间内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荣建忠 吕银华 +1 位作者 张林志 林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86-1090,1099,共6页
制作了阻燃防护幕布覆盖的鞍座支架模型,基于ISO 9705试验平台,搭建了电动自行车热失控装置,研究了电动自行车20 Ah/48 V磷酸铁锂电池、35 Ah/60 V三元锂电池在197.0 L半封闭空间内的热失控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磷酸铁锂电池热... 制作了阻燃防护幕布覆盖的鞍座支架模型,基于ISO 9705试验平台,搭建了电动自行车热失控装置,研究了电动自行车20 Ah/48 V磷酸铁锂电池、35 Ah/60 V三元锂电池在197.0 L半封闭空间内的热失控特性。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磷酸铁锂电池热释放速率峰值为151.40 kW,泄压口外侧30 cm处测得的火焰温度最高,为597.5℃;三元锂电池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可达0.86 MW,泄压口外侧30 cm处测得的火焰温度最高,为6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半封闭空间 热失控 电动自行车 热释放速率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火灾危险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文博 颜健 +2 位作者 孟凌杰 张小芹 张雪峰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0-273,共4页
电动汽车作为新一代“绿色”交通工具,在节能减排等方面优势明显,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汽车火灾事故频发。在回顾近年来国内电动汽车火灾事故案例的基础上,查阅近八年的相关文献,针对电动汽车的动力锂电池火灾危险性开展研究... 电动汽车作为新一代“绿色”交通工具,在节能减排等方面优势明显,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电动汽车火灾事故频发。在回顾近年来国内电动汽车火灾事故案例的基础上,查阅近八年的相关文献,针对电动汽车的动力锂电池火灾危险性开展研究现状分析,对动力锂电池热失控机理、火灾危险性、灭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进一步开展动力锂电池安全研究和电动汽车火灾应急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锂电池 热失控 火灾危险性 灭火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静电引发的重大火灾事故调查及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小芹 程高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15-1617,共3页
静电火花属微弱火源,其产生、积聚和放电过程较复杂,调查取证比较困难,一般需要在排除其他火源可能性以后再作认定。就此问题通过一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重大火灾事故原因认定,通过调查走访和现场实验,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还原了事... 静电火花属微弱火源,其产生、积聚和放电过程较复杂,调查取证比较困难,一般需要在排除其他火源可能性以后再作认定。就此问题通过一起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重大火灾事故原因认定,通过调查走访和现场实验,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还原了事实真相。阐述如何准确认定静电火灾,总结了常见各类静电火灾的发生条件、特点、能量和认定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调查 静电火灾 刷形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SBS自燃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中翔 程高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2-285,共4页
针对宁波市某公司发生的火灾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等方式委托相关机构、专家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情况,得出在特定条件下热塑胶性弹性体SBS1302颗粒自燃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并... 针对宁波市某公司发生的火灾事故,调查组通过现场勘验、调查取证等方式委托相关机构、专家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等情况,得出在特定条件下热塑胶性弹性体SBS1302颗粒自燃引发火灾的可能性。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并针对事故原因及暴露出的规范问题,提出了事故相关防范和整改措施。该起典型火灾为SBS自燃引发的火灾事故处理提供了思路和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 自燃 火灾 整改措施 防范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项目中高大空间区域双鉴式成像烟雾探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葛婧雯 余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14-1718,共5页
分析了红外线型光束烟雾探测技术、极早期吸气式烟雾探测技术及双鉴式成像线型光束烟雾探测技术的各自特点,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铁项目中高大空间区域对火灾探测系统的特殊要求,对3种烟雾火灾探测系统进行深... 分析了红外线型光束烟雾探测技术、极早期吸气式烟雾探测技术及双鉴式成像线型光束烟雾探测技术的各自特点,对其在应用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地铁项目中高大空间区域对火灾探测系统的特殊要求,对3种烟雾火灾探测系统进行深入论证,就其在该区域内应用的各自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以宁波地铁5号线一期项目中某高大空间区域采用的双鉴式成像线型光束烟雾探测系统设计为例,结合现场实测的有关灵敏度、干扰源、遮挡源、外部光源抗干扰等技术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了双鉴式成像线型光束烟雾探测技术在地铁项目中高大空间区域应用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烟雾探测技术 火灾探测器 火灾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甲醇池火的泡沫叠加灭火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苏忠波 沈瑞阳 +1 位作者 王媛原 胡博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0-1093,共4页
通过大尺度池火灭火试验,验证了泡沫叠加灭火法在大型甲醇池火灭火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主要考虑了风向、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对泡沫铺展效果和灭火速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泡沫叠加灭火机制,试验过程由测温、摄像设备全程记录。结果表明,AFFF... 通过大尺度池火灭火试验,验证了泡沫叠加灭火法在大型甲醇池火灭火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主要考虑了风向、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对泡沫铺展效果和灭火速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泡沫叠加灭火机制,试验过程由测温、摄像设备全程记录。结果表明,AFFF/AR叠加灭火适用于甲醇池火扑救;AFFF/AR混合液供给强度越大、顺风风力越大,泡沫铺展越快、灭火速率越高;在灭火过程中,适当降低AFFF/AR混合液供给强度能提升泡沫原液灭火效能并减少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池火 泡沫叠加 泡沫流量 风向 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