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MRI分型预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
1
作者
钟超
王君广
+3 位作者
章柯成
王菁
张晓辉
张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Ca)包膜外侵犯(EPE)MRI分型用于预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后切缘阳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接受LRP的T3a期PCa MRI数据,根据EPE位置将其分为Ⅰ型(n=14)、Ⅱ型(n=50)及Ⅲ型组(n=50),并根据术后病理所...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Ca)包膜外侵犯(EPE)MRI分型用于预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后切缘阳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接受LRP的T3a期PCa MRI数据,根据EPE位置将其分为Ⅰ型(n=14)、Ⅱ型(n=50)及Ⅲ型组(n=50),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分为切缘阳性组(n=58)与切缘阴性组(n=56)。比较组间临床、影像学、手术及病理资料;将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3a期PCa LRP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Ⅰ~Ⅲ型组间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肿瘤位置及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型组切缘阳性率为68.00%(34/50),高于Ⅰ型[14.29%(2/14)]及Ⅱ型组[44.00%(22/50)](P均<0.05)。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间PSA、穿刺阳性针数占比及EPE MRI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穿刺阳性针数占比及EPE MRI分型均为T3a期PCa LRP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MRI PCa-EPE分型可用于预测LRP后切缘阳性;存在MRIⅢ型EPE的PCa更易于LRP后发生切缘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动脉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斌
罗辉
+1 位作者
顾钱峰
傅海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54-38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及栓塞方式的选择,评价其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放射科2008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1例因PCNL后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而...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及栓塞方式的选择,评价其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放射科2008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1例因PCNL后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而接受肾动脉栓塞的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分析其手术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20例1次栓塞后成功,成功率为95.2%;1例患者术后48 h再次出现血尿,给予二次栓塞,出血停止。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3天均较第1天升高(P<0.05)。12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在PCNL后不同类型肾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中,个性化的栓塞治疗对于提高一次止血成功率及最大保存患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肾动脉
出血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
9
3
作者
罗辉
张斌
+2 位作者
顾钱峰
赵红
陈俊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17-2719,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直径<3 cm的肾癌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图像,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的CT图像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比较肿瘤强化程度与模式(均匀、...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直径<3 cm的肾癌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图像,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的CT图像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比较肿瘤强化程度与模式(均匀、典型及主要周边强化)、强化峰值(动脉期、静脉期、排泄期的CT峰值)及有无钙化、坏死、囊变等情况。结果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在强化程度上(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与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在强化模式上有差异。透明细胞癌多期扫描均可出现强化峰值,而嫌色细胞癌及乳头状癌峰值均在静脉期出现强化峰值。32例患者病灶CT检出率为100.0%(32/32),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3.8%(30/32)。结论肿瘤的强化程度及模式是区别小肾癌的亚型最有价值的参数;强化峰值也有助于区分小肾癌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MRI分型预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
1
作者
钟超
王君广
章柯成
王菁
张晓辉
张宏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
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放射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
医院
核医学科
出处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2-606,共5页
文摘
目的观察前列腺癌(PCa)包膜外侵犯(EPE)MRI分型用于预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后切缘阳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接受LRP的T3a期PCa MRI数据,根据EPE位置将其分为Ⅰ型(n=14)、Ⅱ型(n=50)及Ⅲ型组(n=50),并根据术后病理所见分为切缘阳性组(n=58)与切缘阴性组(n=56)。比较组间临床、影像学、手术及病理资料;将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T3a期PCa LRP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Ⅰ~Ⅲ型组间患者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肿瘤位置及切缘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型组切缘阳性率为68.00%(34/50),高于Ⅰ型[14.29%(2/14)]及Ⅱ型组[44.00%(22/50)](P均<0.05)。切缘阳性组与切缘阴性组间PSA、穿刺阳性针数占比及EPE MRI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穿刺阳性针数占比及EPE MRI分型均为T3a期PCa LRP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MRI PCa-EPE分型可用于预测LRP后切缘阳性;存在MRIⅢ型EPE的PCa更易于LRP后发生切缘阳性。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Keywords
prostatic neoplasms
prostatectom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分类号
R737.25 [医药卫生—肿瘤]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动脉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斌
罗辉
顾钱峰
傅海飞
机构
浙江省
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854-385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动脉性出血中的应用及栓塞方式的选择,评价其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放射科2008年1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21例因PCNL后出现间断性肉眼血尿而接受肾动脉栓塞的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分析其手术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20例1次栓塞后成功,成功率为95.2%;1例患者术后48 h再次出现血尿,给予二次栓塞,出血停止。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均较术前下降、术后第3天均较第1天升高(P<0.05)。12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栓塞综合征,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在PCNL后不同类型肾动脉出血的介入治疗中,个性化的栓塞治疗对于提高一次止血成功率及最大保存患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
肾造口术
经皮
肾动脉
出血
介入治疗
Keywords
Nephrostomy, percutaneous
Renal artery
Haemorrhag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分类号
R543.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初探
被引量:
9
3
作者
罗辉
张斌
顾钱峰
赵红
陈俊波
机构
浙江省
宁波市泌尿肾病医院放射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2717-271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直径<3 cm的肾癌16层螺旋CT多期扫描图像,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癌、嫌色细胞癌的CT图像进行双盲法对比分析,比较肿瘤强化程度与模式(均匀、典型及主要周边强化)、强化峰值(动脉期、静脉期、排泄期的CT峰值)及有无钙化、坏死、囊变等情况。结果透明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乳头状癌在强化程度上(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状癌与透明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在强化模式上有差异。透明细胞癌多期扫描均可出现强化峰值,而嫌色细胞癌及乳头状癌峰值均在静脉期出现强化峰值。32例患者病灶CT检出率为100.0%(32/32),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3.8%(30/32)。结论肿瘤的强化程度及模式是区别小肾癌的亚型最有价值的参数;强化峰值也有助于区分小肾癌的亚型。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鉴别诊断
Keywords
Kidney neoplasms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Diagnosis
differential
分类号
R737.1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列腺癌包膜外侵犯MRI分型预测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
钟超
王君广
章柯成
王菁
张晓辉
张宏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肾动脉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张斌
罗辉
顾钱峰
傅海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肾癌亚型的诊断价值初探
罗辉
张斌
顾钱峰
赵红
陈俊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