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水资源“四预”及动态监管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1
作者 肖建峰 章武伟 +4 位作者 任德常 陈红 田迪 朱非林 薛晓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12-118,共7页
为推进淮河流域数字孪生建设,提升水资源调度和监管智能化水平,在数据底板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基础支撑平台、水资源专业模型平台、知识平台,并针对性开发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相关业务应用,形成具有“四预”及动态监管功能的业务平台。构建... 为推进淮河流域数字孪生建设,提升水资源调度和监管智能化水平,在数据底板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基础支撑平台、水资源专业模型平台、知识平台,并针对性开发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相关业务应用,形成具有“四预”及动态监管功能的业务平台。构建水资源情势分析-来水预测-用水申报-动态预警-调度预演-二次会商-反向预演-调度预案-跟踪监管等全套水资源动态监管模式,优化预报成果分析、辅助管理者用水审核、支撑专家会商决策,全面实现水资源“四预”、调配方案动态跟踪及监管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淮河流域 水资源“四预” 动态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宁海县典型河道生态护岸适用性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
2
作者 张涛 佟光臣 +3 位作者 杨玲 张平 黄朝辉 唐楚珺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1期62-65,69,共5页
为探讨宁海县生态护岸的综合评价标准,从而为宁海县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参考,在宁海县16条平原及山区典型河道中选取了38个样点进行实地调查,从安全性、生态性、经济性、施工性和景观性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层次分... 为探讨宁海县生态护岸的综合评价标准,从而为宁海县河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管理提供参考,在宁海县16条平原及山区典型河道中选取了38个样点进行实地调查,从安全性、生态性、经济性、施工性和景观性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准则层和指标层各指标的权重,对宁海县已建典型生态护岸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平原河道常见护岸中,混凝土连锁块植草生态护岸、生态砌块护岸、抗冲刷植生毯护岸、格宾石笼护岸和植草护岸综合评分较高,可作为宁海县平原河道适宜采用的生态护岸类型;在山区河道常见护岸中,混凝土连锁块植草生态护岸、生态砌块护岸、格宾石笼护岸、干砌块石挡墙护岸和浆砌块石挡墙护岸综合评分较高,可作为宁海县山区河道适宜采用的生态护岸类型。同时,建议宁海县今后将不同类型护岸组合应用,以满足河道建设的多种功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适用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 宁海县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宁海县生态护岸选型研究
3
作者 应建彤 孙孝安 +3 位作者 孙广红 王晨 潘炳成 陈迪辉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6期1-3,6,共4页
在河道整治项目中,生态护岸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参考《水力计算手册》、《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规程》(T/GDHES 001—2022),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宁海县堤岸工程规划,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宁海县平原河道生态护岸... 在河道整治项目中,生态护岸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参考《水力计算手册》、《水利工程生态护岸设计规程》(T/GDHES 001—2022),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宁海县堤岸工程规划,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宁海县平原河道生态护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赋分标准,建立了生态护岸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宁海县二干渠一期整治工程为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宁海县二干渠一期整治工程最佳护岸类型为生态砌块挡墙+抗冲植生毯护坡组合;建立的生态护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可操作性强,能客观、定量地评价各护岸的安全稳定性、生态功能性、经济社会性,有效降低人为判定的主观影响,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选型 层次分析法 宁海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江流域河网水利计算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方国华 金德钢 +2 位作者 刘俊 严文武 徐向阳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41-45,共5页
针对平原感潮河网的水文和水力学特性,结合甬江流域实际,建立了平原河网水利计算混合模型,采用Preissmann四点隐式格式,合理选定权重系数,并运用河网最优节点编码法的3级解法进行求解;利用2000年桑美台风暴雨洪水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 针对平原感潮河网的水文和水力学特性,结合甬江流域实际,建立了平原河网水利计算混合模型,采用Preissmann四点隐式格式,合理选定权重系数,并运用河网最优节点编码法的3级解法进行求解;利用2000年桑美台风暴雨洪水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是可靠适用的。考虑不同重现期暴雨和潮位的组合情况,采用研究建立的河网水利计算模型对规划防洪工程全面实施后甬江流域河网节点水位进行了合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感潮河网 水利计算 混合模型 权重系数 最优节点编码法 三级解法 甬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服务的承接方选择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永强 陈江茹 +1 位作者 姚秀兰 吴浩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2,109,共7页
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政府积极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随着政府不断推广、培育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服务市场,承接主体逐渐趋于多样化,而如何进行承接方的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政府购买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 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要,政府积极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随着政府不断推广、培育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服务市场,承接主体逐渐趋于多样化,而如何进行承接方的选择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政府购买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服务承接方选择方法。结合我国水利公共服务购买现状和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服务特点,提出两阶段的中小型水利工程运维服务承接方选择机制,分别构建承接方选择指标体系,建立VIKOR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例证明承接方选择机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水利公共服务承接方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公共服务 承接方选择 选择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的线状开发建设项目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以浙江省宁波市北环快速路工程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涛 金德钢 +3 位作者 佟光臣 林杰 唐鹏 李陆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目的]全面调查浙江省宁波市北环快速路施工前后及施工过程中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状况,为今后线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利用2010年宁波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道路图及调查数据,结合项目区地形图和实测高程... [目的]全面调查浙江省宁波市北环快速路施工前后及施工过程中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状况,为今后线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利用2010年宁波市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图、道路图及调查数据,结合项目区地形图和实测高程点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实测土壤属性数据、水文站降雨数据等资料分别获取RUSLE模型中各因子值的空间分布,然后通过RUSLE模型计算项目区3个不同阶段的土壤侵蚀量,最后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项目施工前期和自然恢复期的土壤侵蚀均以微度侵蚀为主,所占项目面积比例分别为98.53%和99.73%;而施工期的土壤侵蚀等级以轻度和微度侵蚀为主,两者分别占项目区面积的52.5%和35.4%;项目施工期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380.9t/(km2·a),远高于施工前及施工期后的251.3,155.4t/(km2·a)。[结论]项目施工期土壤侵蚀区域主要分布在临时堆土区,进一步分析发现坡度因素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RUSLE 快速路工程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空间差分进化算法的水电站生态调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顾巍巍 杨怡青 +2 位作者 钟平安 张卫国 于慧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3-167,共5页
水电站生态调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可以缓解水电站建设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反映河道径流年内连续丰枯变化特征的逐月频率计算方法进行河流最小生态径流过程计算;建立了考虑下游生态径流需求的发电优化调度模型,以... 水电站生态调度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可以缓解水电站建设对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了反映河道径流年内连续丰枯变化特征的逐月频率计算方法进行河流最小生态径流过程计算;建立了考虑下游生态径流需求的发电优化调度模型,以逐月最小生态流量约束的形式处理下游生态径流需求;提出基于解空间模式的差分进化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针对差分进化算法的初始种群生成模式进行了改进。三峡水电站的实例表明推荐的最小生态径流方案牺牲较小的电能经济效益可换取较高的生态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生态调度 最小生态径流 差分进化算法 解空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沁园 陈默 +3 位作者 张思九 任玉峰 林育青 陈求稳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241,共9页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构建了水电开发下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以澜沧江与怒江为有无水电开发的典型河流,核算了澜沧江与怒江2016年和2021年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2021... 为探究水电开发对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影响,构建了水电开发下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指标体系,以澜沧江与怒江为有无水电开发的典型河流,核算了澜沧江与怒江2016年和2021年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2021年价格为不变价格计算,2016—2021年澜沧江和怒江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分别从1165.61亿元和385.53亿元增加至1264.22亿元和394.24亿元;调节服务价值始终占据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主要地位,水电开发提高了河流水电能源和洪水调蓄价值,降低了河流输沙、生境多样性及固碳增汇价值;水电开发提升了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使单位面积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平均增加了0.87亿元/km^(2),促进了河流生态系统产品价值的实现,产生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系统生产总值 生态产品价值 水电开发 澜沧江 怒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水电站水库群调度插件式应用框架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振浩 王建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针对电网水电调度需求的不确定性、可变性的特点,建立了电网水电站水库群调度插件式应用框架设计,将抽象基类封装到框架中,开发人员通过二次开发将扩展类封装到插件中。工程实践表明,该框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库群 插件 应用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的甬江流域设计潮位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晓鹏 张卫国 +2 位作者 朱从飞 赵思远 郝振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0,59,共5页
以甬江流域镇海站1971-2015年逐时潮位资料为基础,选用适当的Copula函数建立镇海站年最高潮位与同期潮差的二维联合分布模型,通过组合风险分析法研究了镇海站设计高潮位和设计潮差的组合风险率,采用条件最可能组合法计算设计高潮位条件... 以甬江流域镇海站1971-2015年逐时潮位资料为基础,选用适当的Copula函数建立镇海站年最高潮位与同期潮差的二维联合分布模型,通过组合风险分析法研究了镇海站设计高潮位和设计潮差的组合风险率,采用条件最可能组合法计算设计高潮位条件下机率最大潮差,通过最高潮位和潮差双重控制,同倍比缩放典型潮型,得到镇海站设计潮位过程线。结果表明:镇海站高潮位与潮差不具有同频率性,低频高潮位和低频潮差遭遇概率很小;各重现期设计高潮位对应的最可能潮差频率均为20%~50%。高潮位与条件最可能潮差双重控制的设计潮位过程使工程设计更偏安全,为设计潮位过程的推求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潮位 COPULA函数 高潮位 潮差 组合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在宁波市河道生态护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德钢 顾唯星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7期38-39,共2页
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是一种自透水、柔性的防护结构,可用于代替传统挡土墙实现生态护坡。分析了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的技术原理、特点、使用范围,通过宁波市河道沿岸生态护岸工程实例,来说明软性10%铝锌合金钢丝作为网箱材料的优越性,... 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是一种自透水、柔性的防护结构,可用于代替传统挡土墙实现生态护坡。分析了软性10%铝锌合金网箱的技术原理、特点、使用范围,通过宁波市河道沿岸生态护岸工程实例,来说明软性10%铝锌合金钢丝作为网箱材料的优越性,并预测其将在河道生态护岸工程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锌合金网箱技术 河道护岸 生态河道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分析与治理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洪霞 陈琳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第4期60-62,共3页
宁波城乡供水水源已逐步由河网转向大中型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保障了饮用水安全。作为宁波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五大水库,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是水源地上游以农业生产、生活旅游、畜禽养殖等为主的污染问题仍未得到系... 宁波城乡供水水源已逐步由河网转向大中型水库,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饮用水水质,保障了饮用水安全。作为宁波市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五大水库,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是水源地上游以农业生产、生活旅游、畜禽养殖等为主的污染问题仍未得到系统治理,水环境保护的各种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分析了宁波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现状以及影响水库水环境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水源地 水库 污染源 治理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可视化试验研究
13
作者 郜会彩 陈柳安 +2 位作者 胡云进 肖玉福 田金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湿地内部流场图;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揭示湿地内部水流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湿地丰水期时主要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降雨量增大,河流对湿地两岸入渗效果影响区域增大,湿地表面积水深度由0 mm增加至2.5 mm;随着降雨量增大,湿地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的时间越短,降雨量为10 mm是降雨量为20 mm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时间的1.2倍。湿地枯水期时主要以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为主,随着地下水压力增大,地下水向上补给的入渗速率依次增大,相同时间内地下水向上补给的距离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地表水 湿地地下水 透明土 粒子图像测速 数字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2DH的低温水入渗模型验证及热弥散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伟 赵坚 +1 位作者 陈孝兵 邓春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6-300,共5页
研究低温水入渗土壤时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模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利用土体流-固-热耦合试验系统控制入渗水温和水头,对一维水平土柱进行低温水入渗试验,观测土柱长度方向上12个观测点的温度变化过程,对所建多孔介质水热运移模型的求解... 研究低温水入渗土壤时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模型验证和敏感性分析。利用土体流-固-热耦合试验系统控制入渗水温和水头,对一维水平土柱进行低温水入渗试验,观测土柱长度方向上12个观测点的温度变化过程,对所建多孔介质水热运移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基于验证结果利用VS2DH进行一维土柱低温水入渗模拟,对渗透率、孔隙率和弥散系数等热运移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可以准确模拟不同入渗水温和水头条件下的土壤渗流场和温度场变化;渗透率是影响低温水入渗时热运移的主要因素,影响程度约为孔隙率和弥散系数的2倍;弥散系数对热运移的影响在渗透率大于和小于0.2 mm/s时呈现相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 入渗 水热运移 模型验证 敏感性分析 热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轴流泵装置性能预测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改兰 冯卫民 +2 位作者 程茜 郑明 文吉运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以樊口泵站的工程实际为背景,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以肘型进水流道,屈膝式出水流道及40CJ-95型轴流泵为具体对象,对泵装置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额定转速下,改变叶片安装角,分别模拟各种不同叶片安装角下的工况,预测水泵性能... 以樊口泵站的工程实际为背景,运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和方法,以肘型进水流道,屈膝式出水流道及40CJ-95型轴流泵为具体对象,对泵装置整体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额定转速下,改变叶片安装角,分别模拟各种不同叶片安装角下的工况,预测水泵性能,并和实际特性曲线进行比较;分别改变转速和叶片安装角,针对模拟结果分析预测装置性能,与模型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双方程紊流模型对泵装置整体进行数值仿真研究,是可行、有效的;并且通过与已有实验成果比较,得出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表明计算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装置 性能预测 CFD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利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磊华 金弈 +4 位作者 张傲然 胡剑 刘飞 刘桂华 谭奇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2-65,77,共5页
针对引汉济渭工程重要调蓄枢纽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利用实际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分形理论汛期分期方法对三河口水库汛期进行分期,并进行相应洪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以期充分利用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基于分形理论得到三河口水库的汛期分期... 针对引汉济渭工程重要调蓄枢纽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利用实际问题开展研究,采用分形理论汛期分期方法对三河口水库汛期进行分期,并进行相应洪水资源调度模拟分析,以期充分利用三河口水库洪水资源。基于分形理论得到三河口水库的汛期分期结果为:6月1日至6月30日为前汛期,7月1日至9月30日为主汛期;在分期汛限水位基础上,基于1954年7月至2008年6月共55年的长系列径流资料,拟定了洪水资源优化调度方式,进行多元化洪水资源化调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分期汛限水位后进行水库调度运行,将增加供水与发电效益,同时对下游河道生态供水满足程度有较大提高。本文结果表明分形理论可满足三河口水库洪水分期需要,可作为进行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资源利用 三河口水库 汛限水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子分析
17
作者 陈子谋 王新驰 郭靖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5-151,共7页
对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其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间隔为5年的多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和其他遥感数据产品,通过实现耦合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黄石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并采... 对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准确评价对其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间隔为5年的多期Landsat 5 TM、Landsat 8 OLI影像和其他遥感数据产品,通过实现耦合湿度、绿度、干度和热度的遥感生态指数(RSEI),对黄石市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并采用莫兰指数探究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自相关,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索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RSEI均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4年为最高,达到0.563,2009年最低,值为0.518;黄石市中部和南部生态环境质量较为优秀,铁山区和大冶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差;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集聚程度先上升后下降,2009年最高,2019年最低;坡度和土地利用在黄石市生态环境质量影响因子中占主导地位,多因子交互作用解释力高于单因子。黄石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总体而言是有效的,生态环境质量在逐渐变好,但仍需做好全域土地整治,从整体上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和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空间自相关 地理探测器 黄石市 生态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水随机模拟中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葛慧 顾巍巍 尹志刚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1-43,共3页
依据漳河流域岳城水库汛期日流量过程资料,分别建立了反映洪水随机变化特性的自回归模型和解集模型,应用统计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随机模拟中模型不确定性对模拟入库洪水的影响,并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模拟精度的原因,给出了未来洪水随机模拟时... 依据漳河流域岳城水库汛期日流量过程资料,分别建立了反映洪水随机变化特性的自回归模型和解集模型,应用统计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随机模拟中模型不确定性对模拟入库洪水的影响,并通过综合分析影响模拟精度的原因,给出了未来洪水随机模拟时模型选择的建议。结果表明,典型解集模型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自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随机模拟 模型不确定性 影响研究 SIMULATION MODEL 自回归模型 解集模型 综合分析 岳城水库 统计试验 水的影响 模型选择 模拟效果 模拟精度 流量过程 方法研究 变化特性 河流域 资料 汛期 入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模型在汤旺河流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海川 郝振纯 +2 位作者 尼玛旦增 赵思远 孙爱立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24-28,35,共6页
通过对汤旺河流域构建HBV模型进行日径流模拟研究,来评估HBV模型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适用性.在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并以流域出口晨明站为例,选择多种假定的情景,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于径流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汤旺河流域构建HBV模型进行日径流模拟研究,来评估HBV模型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适用性.在对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并以流域出口晨明站为例,选择多种假定的情景,分析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对于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HBV模型中响应模块(K_0、K_1、K_2、UZL)和汇流模块(MAXBAS)的几个参数最为敏感,土壤模块参数(BETA、LP)较敏感;模型在汤旺河流域模拟效果理想,4个站点控制流域的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Reff和确定性系数R2均达0.77以上,能较好地模拟洪水对降雨的响应过程,表明模型在东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降水的变化较气温对汤旺河流域的水文循环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旺河流域 HBV模型 参数敏感性 水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理论的围岩稳定分类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黄祥志 佘成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0-1804,1814,共6页
在双护盾TBM(tunnel boring machine)的隧洞施工中,将可拓理论与洞室围岩稳定评价相结合。基于碴料和掘进参数的地质编录所提供的地质信息,选取了能够反映围岩稳定综合特性的评价指标,确定围岩稳定类型和预测前方岩体情况。在物元理论... 在双护盾TBM(tunnel boring machine)的隧洞施工中,将可拓理论与洞室围岩稳定评价相结合。基于碴料和掘进参数的地质编录所提供的地质信息,选取了能够反映围岩稳定综合特性的评价指标,确定围岩稳定类型和预测前方岩体情况。在物元理论、可拓集合论和关联函数运算的基础上,建立了隧洞围岩稳定分类的可拓评价方法,其中引进了隶属度的概念和一种定量的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在山西引黄工程的双护盾TBM隧洞施工中用此分类方法对某两段围岩进行了稳定分类,得到的稳定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稳定分类 可拓 隶属度 物元 关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