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822号台风“山竹”引起浙江东北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方艳莹
钱燕珍
+2 位作者
申华羽
吕劲文
薛国强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6,共11页
利用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18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浙江东北部出现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后减弱过程期间,伴有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是由副热带高压、台风倒槽以...
利用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18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浙江东北部出现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后减弱过程期间,伴有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是由副热带高压、台风倒槽以及弱冷空气先后影响共同造成的;当对流不稳定时,与暖湿气流相关的湿位涡水平分量发展可触发垂直涡度的增长,使暴雨过程加强;强降水常发生在能量锋区附近,能量场的位置和梯度大小对此次强降水预报有12 h左右的提前量;来自台风东侧低层强的水汽输入和水汽辐合提供了本次强降水的水汽条件,水汽通量分布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增减相比雨量的增减有6 h左右的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山竹”
大暴雨
浙江东北部
对流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洋山港海域一次冷锋型温带风暴潮特征及各影响因子贡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杰
过霁冰
+3 位作者
陈智强
朱智慧
王琴
唐燕玲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由2020年12月29日至31日强冷锋引起的影响洋山港海域的温带风暴潮过程。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其天气过程,并利用FVCOM-SWAVE波浪-风暴潮耦合模式对该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同时结合潮位站及浮标站观测数据对模拟结...
本文研究了由2020年12月29日至31日强冷锋引起的影响洋山港海域的温带风暴潮过程。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其天气过程,并利用FVCOM-SWAVE波浪-风暴潮耦合模式对该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同时结合潮位站及浮标站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模拟了波浪、潮流、风暴增减水特征。结果发现,该次冷锋型温带风暴潮过程主要表现为先短时风暴增水后出现长时间风暴减水的特征,最大风暴减水可达65~70cm,其主要诱因包括研究海域气压的快速升高并维持、长时间持续的偏北大风及波流相互作用。相关敏感试验研究了3种因子对风暴增减水位的贡献大小,发现风暴增水峰值期间风场贡献占比约为90%,海平面气压场约为5%;风暴减水峰值期间,海平面气压场的贡献度约占55%,风场约占40%,而波浪的贡献均不足10%。洋山港航道内风暴期间潮流流速最大可达到2.6~2.8m×s–1,落潮时为东南向离岸潮流,涨潮时为西至西北方向的外海潮波传入潮流;洋山港航道潮流始终是东南或西北向,此处流速辐合,是洋山海域流速最高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COM-SWAVE波浪-风暴潮耦合模型
温带风暴潮
洋山港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22号台风“山竹”引起浙江东北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被引量:
6
1
作者
方艳莹
钱燕珍
申华羽
吕劲文
薛国强
机构
宁波市
气象
服务
中心
宁波市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
宁波市
气象
台
出处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6-96,共11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2019B10025)
浙江省宁波市科技局项目(2014C50024)。
文摘
利用自动站资料、卫星云图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1822号台风“山竹”登陆广东期间浙江东北部出现大暴雨的成因。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在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后减弱过程期间,伴有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是由副热带高压、台风倒槽以及弱冷空气先后影响共同造成的;当对流不稳定时,与暖湿气流相关的湿位涡水平分量发展可触发垂直涡度的增长,使暴雨过程加强;强降水常发生在能量锋区附近,能量场的位置和梯度大小对此次强降水预报有12 h左右的提前量;来自台风东侧低层强的水汽输入和水汽辐合提供了本次强降水的水汽条件,水汽通量分布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增减相比雨量的增减有6 h左右的提前。
关键词
台风“山竹”
大暴雨
浙江东北部
对流不稳定
Keywords
typhoon“Mangkhut”
heavy rainfall
northeastern Zhejiang
convective instability
分类号
P4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洋山港海域一次冷锋型温带风暴潮特征及各影响因子贡献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徐杰
过霁冰
陈智强
朱智慧
王琴
唐燕玲
机构
上海海洋
中心
气象
台
上海市奉贤区
气象
局
宁波市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中心
宁波市
气象
服务
中心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10105)
上海市气象局科技开发项目(MS202011)。
文摘
本文研究了由2020年12月29日至31日强冷锋引起的影响洋山港海域的温带风暴潮过程。通过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其天气过程,并利用FVCOM-SWAVE波浪-风暴潮耦合模式对该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同时结合潮位站及浮标站观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模拟了波浪、潮流、风暴增减水特征。结果发现,该次冷锋型温带风暴潮过程主要表现为先短时风暴增水后出现长时间风暴减水的特征,最大风暴减水可达65~70cm,其主要诱因包括研究海域气压的快速升高并维持、长时间持续的偏北大风及波流相互作用。相关敏感试验研究了3种因子对风暴增减水位的贡献大小,发现风暴增水峰值期间风场贡献占比约为90%,海平面气压场约为5%;风暴减水峰值期间,海平面气压场的贡献度约占55%,风场约占40%,而波浪的贡献均不足10%。洋山港航道内风暴期间潮流流速最大可达到2.6~2.8m×s–1,落潮时为东南向离岸潮流,涨潮时为西至西北方向的外海潮波传入潮流;洋山港航道潮流始终是东南或西北向,此处流速辐合,是洋山海域流速最高的区域。
关键词
FVCOM-SWAVE波浪-风暴潮耦合模型
温带风暴潮
洋山港海域
Keywords
FVCOM-SWAVE
extra-tropical storm surge
Yangshan Port adjacent area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822号台风“山竹”引起浙江东北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方艳莹
钱燕珍
申华羽
吕劲文
薛国强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洋山港海域一次冷锋型温带风暴潮特征及各影响因子贡献的对比分析
徐杰
过霁冰
陈智强
朱智慧
王琴
唐燕玲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