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区域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宁波市高中地理学科为例 |
徐皓
李加林
郑宇醒
俞炯志
刘伟龙
杜劲松
|
《地理教学》
|
2023 |
1
|
|
2
|
高中地理PBL“1+N”校园实践模式的探究——课例研究的方法 |
张琳娴
鲍玫璇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高中地理多版本教材的演进与教学建议--以“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例 |
窦茜茜
韩子璇
张琳娴
林雄斌
|
《地理教学》
|
2022 |
2
|
|
4
|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教学设计 |
陈菲菲
王秀红
虞驰
|
《生物学教学》
|
2021 |
2
|
|
5
|
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建立——以“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为例 |
卢明明
|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6
|
“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
翁燕文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7
|
二级导师制: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
毛秀敏
戴文军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基于地理实践力的乡土研学方案设计与实践--以四明山研学旅行为例 |
张琳娴
|
《地理教学》
|
2021 |
9
|
|
9
|
地理学科与多学科融合的校园项目化实践活动 |
刘伟龙
张琳娴
|
《地理教学》
|
2022 |
5
|
|
10
|
高中地理教学整合乡土资源的探索 |
杨淑榴
|
《地理教学》
|
2017 |
4
|
|
11
|
建构适合高中生发展的专题分工导师制 |
毛秀敏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2
|
“学会垃圾分类,共建美丽家园”教学设计 |
何芸
|
《地理教学》
|
2014 |
1
|
|
13
|
英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的调查 |
陈吉玲
|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05 |
1
|
|
14
|
随堂实验教学需注意“五性” |
陈仁朝
|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
1999 |
1
|
|
15
|
例谈一种有效的习题讲评方式——学生说题 |
毛晓燕
|
《生物学教学》
|
2014 |
1
|
|
16
|
基于乡土资源构建关注地理实践力的O2O课程 |
张琳娴
|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7
|
改变“土壤”教法 课堂气氛活跃 |
张小肖
|
《地理教学》
|
2005 |
0 |
|
18
|
从“育分”到“育人”的地理课堂转型——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课为例 |
张琳娴
|
《地理教学》
|
2017 |
0 |
|
19
|
澳洲口语教学带来的思考 |
邵吉斌
|
《中学语文教学》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