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其季节性差异
被引量:5
- 1
-
-
作者
谷少华
陆蓓蓓
王钢
贺天锋
王爱红
-
机构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宁波市急救中心
-
出处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2-56,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4KYA202)
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2016A02
2017A40)
-
文摘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条件下臭氧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的短期影响,及该影响在不同类型人群中的差异。方法收集宁波市三个主城区2013-2016年的急救车接诊资料,通过主诉和初步诊断信息筛选出心脑血管疾病病例。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控制长期趋势、气温、相对湿度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定量分析不同季节时每日最大的连续8小时臭氧浓度(臭氧8小时)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短期关联。结果研究期间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在全年、冷季(11月-次年4月)和暖季(5月-10月)分别为94.5μg/m^3,77.2μg/m^3和111.6μg/m^3。臭氧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近似为无阈值的线性关系。全年和暖季时,臭氧8小时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分别增加0.96%(95%CI:0.21~1.72%)和1.17%(95%CI:0.21~2.13%);男性受到的影响明显大于女性。冷季时均未发现臭氧8小时浓度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和心脑血管疾病急救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为无阈值的线性曲线,暖季时效应较强,男性受到的影响强于女性。
-
关键词
臭氧
心脑血管疾病
急救
季节性
-
Keywords
Ozone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ambulance dispatches
Seasonality
-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培训者培训模式用于社区院前急救培训的效果
被引量:44
- 2
-
-
作者
胡苏珍
夏海鸥
王国文
-
机构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市急救中心
-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17期84-86,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培训者培训模式在社区院前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对12名社区居民(培训者)开展院前急救和授课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其为同一社区内的157名居民(社区学员)开展院前急救普及培训。采用自行编制的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问卷,理论、实践考核以及访谈等方法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前后培训者、社区学员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培训者院前急救理论、实践及授课技能考核成绩均在80分以上;71.11%社区学员对培训方法表示赞同,62.22%和42.22%社区学员认为此培训方法能提高学习和实施院前急救的自信心。结论培训者培训模式有助于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有效地普及院前急救知识,社区居民易接受此培训模式。
-
关键词
社区居民
院前急救
培训者培训模式
知识
态度
行为
-
分类号
R473.2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康能急救气垫治疗668例创伤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国庆
-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急救中心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4期1022-1022,共1页
-
-
关键词
康能急救气垫
治疗
创伤骨折
疗效分析
-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
-
题名老年人院外心搏骤停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费敏
蔡文伟
高峰
陈长水
-
机构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绍兴市急救中心
宁波市急救中心
-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84-387,共4页
-
文摘
目的分析老年人院外心搏骤停(OHCA)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影响老年人OHCA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0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和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625例OHCA患者,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326例和中青年组29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比较2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患者发作地点在家里比例更高(79.1%vs47.5%),初始心律表现为不可电击心律(89.9%vs 84.6%)和发病原因为心源性(52.5%vs 44.5%)及被目击比例(77.6%vs 70.6%)更高(P<0.05,P<0.01)。老年组在现场/途中自主循环恢复(ROSC)、急诊室ROSC、存活住院及存活出院比例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P<0.01)。初始心律为可电击心律、急救反应时间<10min、旁观者心肺复苏及院外除颤是老年OHCA患者出现ROSC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老年OHCA在发作地点、初始心律、病因及被目击等上有特点;预后较中青年OHCA差;完善相关急救措施可能增加ROSC率。
-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术
除颤器
流行病学
预后
-
Keywords
heart arres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efibrillators
epidemiology
prognosis
-
分类号
R459.7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7
- 5
-
-
作者
费敏
蔡文伟
高峰
陈长水
-
机构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绍兴市急救中心
宁波市急救中心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907-3911,共5页
-
文摘
目的了解创伤性心搏骤停(TCA)的流行病学特征、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及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544例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其中TCA患者186例,非TCA患者358例。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年龄、性别、发作地点、被目击情况、目击者心肺复苏(CPR)、急救反应时间、初始心律、院外除颤、院外气管插管、院外使用肾上腺素、院外开通静脉通路、自主循环恢复(ROSC)、存活入院及存活出院等信息,并比较TCA患者与非TCA患者上述特征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TCA患者与非TCA患者在年龄、发作地点、初始心律、院外使用肾上腺素及开通静脉通路等流行病学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TCA患者与TCA患者的RO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TCA患者与TCA患者的存活住院、存活出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目击、初始心律为心室停搏、急救反应时间<10 min、目击者CPR及院外除颤是TCA患者ROSC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CA与非TCA患者的复苏存活率均不高,TCA患者的ROSC率更低,改善院外生存链的一系列因素如增加目击者CPR、院外除颤及减少急救反应时间有助于增加TCA患者的ROSC。
-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创伤
流行病学
预后
-
Keywords
Cardiac arrest
Trauma
Epidemiology
Outcome
-
分类号
R541.78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68例院前猝死复苏失败原因探讨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王国庆
-
机构
浙江省宁波市急救中心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860-860,共1页
-
-
关键词
院前
猝死
复苏
失败原因
心电图
-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605.974
[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
-
题名真空夹板气垫固定治疗756例创伤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 7
-
-
作者
张文君
-
机构
[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24-1524,共1页
-
-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器
急救
-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