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N400神经发生源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兴时 唐云翔 +8 位作者 肖泽萍 王继军 张明岛 张载福 胡珍玉 陈中鸣 楼翡璎 陈冲 杨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51-1354,共4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和非匹配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400的特点及其神经发生源。方法应用WJ-1型ERP仪,对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76个汉语句子(31句匹配,45句非匹配)进行刺激,诱发N400,经脑地形图分析软件对N...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结尾词匹配和非匹配事件相关脑电位(ERP)N400的特点及其神经发生源。方法应用WJ-1型ERP仪,对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76个汉语句子(31句匹配,45句非匹配)进行刺激,诱发N400,经脑地形图分析软件对N400差异波105~615ms时间窗口内的神经发生源进行研究。结果①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语义非匹配较语义匹配的N400潜伏期长,波幅高(P<0.05或P<0.01);②汉语句子诱发的N400广泛分布于脑部各区,N400波型明显。③N400在345~405ms时,主要激活额区;在420~570ms时,可激活多个脑区,以中央区激活最显著。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汉语句子N400神经发生源可能是多源性、多部位共同作用的结果,以额区最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N400 神经发生源 事件相关脑电位 汉语句子 脑地形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T甲基化修饰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广学 成佳 高树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5-598,共4页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多基因遗传病.大量遗传学研究发现众多候选基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 echol-O-methylt ransferase,COMT)基因.COMT编码产物降解多巴胺(dopamine,D...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的多基因遗传病.大量遗传学研究发现众多候选基因与其发生密切相关,包括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 echol-O-methylt ransferase,COMT)基因.COMT编码产物降解多巴胺(dopamine,DA),调节突触间DA浓度,是SCZ病因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对COMT多态性与SCZ关系的研究往往得不到一致的结果.近年来,COMT的表观遗传调控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表观遗传调控可受非遗传因素影响并动态可逆地从空间、时间上调控基因表达的水平.DNA甲基化作为最常见的表观调控方式,已被发现参与了COMT的生物学作用途径.COMT的DNA甲基化成为研究SCZ的新领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甲基化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史月仙 林小芬 俞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精神药物所致肥胖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完全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抗精神药物所致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精神药物所致肥胖患者6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在原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完全2个月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我院自拟中药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体重变化以及精神病量表(BP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0.97%)显著高于对照组(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BPR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ESS评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院自拟中药方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肥胖患者具有着显著的临床疗效,对抗精神病药物疗效无影响,运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精神药物 肥胖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P300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来云 吉莉娟 程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5-645,654,658,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事件相关电位(ERP)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行为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椰 《中国医院》 2011年第12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行为的原因及方式,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精神科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宁波市康宁医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发生外走行为的2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精神症状因素是...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外走行为的原因及方式,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强化精神科安全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宁波市康宁医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发生外走行为的2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精神症状因素是引发患者外走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再次是管理因素。结论:认真评估住院患者病情,全面掌握病情,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是预防患者外走的前提;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病房环境设施及物品的安全检查,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是防止外走的重要环节;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风险意识,发现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预防患者外走行为发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精神病患者 外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取代吲哚酮类抗癌药物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之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凌 张在军 +2 位作者 李铭源 韩怡凡 崔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9-1193,共5页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设计通过竞争性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对抗肿瘤,其中舒尼替尼、靛玉红等多个化合物已在临床用于肾细胞癌、胃肠间质瘤等治疗。最近研究发现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多种细胞、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可能治疗帕...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设计通过竞争性抑制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对抗肿瘤,其中舒尼替尼、靛玉红等多个化合物已在临床用于肾细胞癌、胃肠间质瘤等治疗。最近研究发现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在多种细胞、动物模型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可能治疗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系统综述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通过作用于c-Jun氨基末端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5、肌细胞增强因子-2、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乙酰胆碱酯酶、单胺氧化酶-B等多个靶点,产生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并展望这类化合物“老药新用”对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取代吲哚酮类化合物 神经退行性疾病 肿瘤 舒尼替尼 靛玉红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