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条件下边坡渐进性破坏的模型试验研究
1
作者 周亮梅 王翠英 +2 位作者 崔岚 冷先伦 方波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2-761,共10页
黄土滑坡因气候变化、人为干扰及工程活动加剧而频繁发生,而降雨入渗是主要原因之一。需要研究降雨诱发黄土滑坡的变形演化机理,并探讨施加防护措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陕西省黄延高速公路K615公里处阳坡窑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 黄土滑坡因气候变化、人为干扰及工程活动加剧而频繁发生,而降雨入渗是主要原因之一。需要研究降雨诱发黄土滑坡的变形演化机理,并探讨施加防护措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选取陕西省黄延高速公路K615公里处阳坡窑黄土边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两组物理模型试验,结合分布式光纤传感测量技术和人工降雨模拟系统,全面监测边坡在降雨过程中的变形、含水率、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过程中,黄土边坡的含水率增加导致土体强度降低,孔隙水压力升高,最终引发边坡失稳破坏的演化机制。第二组试验通过埋设木板防护措施,显著延缓了边坡破坏过程,表明防护措施对增强边坡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分布式光纤能够准确的检测边坡内部随降雨时间的变形,为降雨诱发黄土滑坡的灾害预警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光纤传感技术在边坡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黄土边坡 分布式光纤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柱墩梁桥倾覆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59
2
作者 彭卫兵 程波 +1 位作者 史贤豪 谢波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06,共9页
系统研究了独柱墩梁桥在超载及偏载作用下箱梁发生倾覆破坏的机理,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定义了箱梁发生倾覆前的两个关键状态,即一侧端支座脱空状态和倾覆稳定极限状态,并据此进一步定义了箱梁发生倾覆的3个阶段,即稳定阶段、过渡阶段... 系统研究了独柱墩梁桥在超载及偏载作用下箱梁发生倾覆破坏的机理,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定义了箱梁发生倾覆前的两个关键状态,即一侧端支座脱空状态和倾覆稳定极限状态,并据此进一步定义了箱梁发生倾覆的3个阶段,即稳定阶段、过渡阶段和倾覆阶段;(2)以上虞春晖大桥为背景,建立了考虑接触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的ABAQUS有限元模型,确定了桥梁倒塌的两个关键状态所对应的荷载,并进一步研究了倾覆荷载与箱梁弹性模量、加载位置、桥长和支座与箱梁摩擦系数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倾覆极限荷载与春晖桥现场倒塌实测荷载吻合,表明春晖桥的倒塌源于箱梁首先倾覆,在倾覆过程中桥墩被推倒;(2)倾覆稳定极限状态可以作为判断桥梁是否倾覆的依据,比采用一侧端支座脱空状态判断更加准确,对应的倾覆极限荷载是转动极限荷载的1.5~2倍;(3)独柱墩梁桥的转动和倾覆极限荷载与箱梁的弹性模量、加载位置和桥长有关,而与支座与箱梁间的摩擦系数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柱墩 桥梁倾覆 三阶段倒塌 极限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JS工法与高压旋喷桩(双重管)挤土效应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毛祖夏 杨兰强 李佳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699-1707,共9页
为研究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双重管)在软土地区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异同,反映二者的挤土效应差异,通过现场试桩试验,分别实时采集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施工期间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深层土体位移等数据。研究表明:1)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 为研究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双重管)在软土地区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异同,反映二者的挤土效应差异,通过现场试桩试验,分别实时采集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施工期间的土压力、孔隙水压力、深层土体位移等数据。研究表明:1)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在施工期间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挤土效应,但MJS工法表现出的挤土效应基本可以忽略不计。2)高压旋喷桩施工引起的最大土压力及最大孔隙水压力均大于MJS工法施工引起的土压力和孔隙水压力,高压旋喷桩最大压力值与MJS工法最大压力值之比均大于2.00,高压旋喷桩最大孔隙水压力值与MJS工法最大孔隙水压力值之比均大于1.33。3)MJS工法施工引起的土体水平位移明显小于普通高压旋喷桩施工;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均表现出表层水平位移较大,而随着深度增大,土体水平位移逐渐减少的特点。4)随着水平距离逐渐增大,MJS工法和高压旋喷桩施工引起的同深度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均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旋喷桩 MJS工法 挤土效应 土压力 孔隙水压力 深层土体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软土地区MJS工法桩施工对临近既有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7
4
作者 叶琪 王国权 +1 位作者 杨兰强 金增选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79-1386,共8页
为解决围护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基于宁波地区首例MJS工法桩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MJS工法桩的施工原理,并提出了一套适合宁波软土地区的施工和设计参数。最后,采用建筑物沉降位移、建筑物倾斜、地表沉降和深层... 为解决围护桩施工时的挤土效应对临近既有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基于宁波地区首例MJS工法桩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MJS工法桩的施工原理,并提出了一套适合宁波软土地区的施工和设计参数。最后,采用建筑物沉降位移、建筑物倾斜、地表沉降和深层土体位移等动态跟踪监测手段得到了MJS工法桩施工期间临近既有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变化规律、周边地表的沉降变化规律以及深层土体的变形规律,并进行了MJS工法成桩质量情况分析。结果表明:1)MJS工法桩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2)MJS工法桩的水泥掺量大于50%时,其单轴抗压强度大于1.49 MPa;3)在淤泥质土中MJS工法的成桩质量会随着加固深度的增大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JS工法桩 单轴抗压强度 软土地区 临近既有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盾构法综合管廊工作井小尺寸深基坑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高科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51-160,共10页
为了解软土地区盾构法综合管廊工作井小尺寸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空间效应,以宁波市通途路综合管廊工程沿线9座工作井深基坑为研究背景,介绍工作井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情况,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1^(#)工作井深基坑数值分析模型,引入... 为了解软土地区盾构法综合管廊工作井小尺寸深基坑施工过程的空间效应,以宁波市通途路综合管廊工程沿线9座工作井深基坑为研究背景,介绍工作井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情况,借助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1^(#)工作井深基坑数值分析模型,引入比例系数R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及周边不同距离外土体的变形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并以2^(#)深基坑作为验证。结果表明:1)在深厚软土层中进行小尺寸深基坑开挖时,不同深度处基坑空间效应的影响范围基本一致,但深层土体受空间效应的影响大于浅(表)层土体;2)空间效应的临界尺寸值可结合数值计算获取,影响范围内R值呈非线性增大,影响范围外R值稳定为1.0,符合平面应变假定;3)当基坑长度方向尺寸小于临界值时,采用现有规范法计算偏于保守,建议结合三维整体分析模型对支护结构进行合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区 盾构法综合管廊 工作井 小尺寸深基坑 空间效应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波形钢腹板PC连续梁桥的设计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祖根 赵澎湧 沈兴谊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1,25,共4页
宁波市百丈路甬新河桥为PC连续梁桥,跨径布置为(24+40+24)m,中墩两侧各10m腹板采用波形钢腹板,为国内首次应用。介绍该桥的特点和设计体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部分波形钢腹板 预应力混凝土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市民广场景观环境探析——以宁波东部新城市民广场工程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晖 赵倩华 陈冰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5期115-117,共3页
以宁波东部新城"市民广场"为例,探索设计一个真正意义的市民的广场新思路秉持"和"的设计态度,尊重周边已建成的环境,建立周边环境与市民广场的关系,为宁波市民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并且能留下深刻记忆的景观环境,它与... 以宁波东部新城"市民广场"为例,探索设计一个真正意义的市民的广场新思路秉持"和"的设计态度,尊重周边已建成的环境,建立周边环境与市民广场的关系,为宁波市民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并且能留下深刻记忆的景观环境,它与市政府南侧较为仪典性和形式化的市府广场有所不同,宁波市民广场和其东侧的生态走廊二期的设望提供一个不同的体验,其重点在于好使用的人性尺度的水岸环境,人们在此可以轻松自在的交流与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和”的态度 市府广场 生态走廊 传统水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设计中文脉的体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郭金山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4期106-106,共1页
现代城市的公园设计把历史文化融入其中,结合在一起成就了新型的公园文化。分析了城市公园设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就城市公园设计中文脉的确定和城市公园文化设计的原则做了重要论述。
关键词 城市 公园设计 文脉 体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设计的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国洪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4期113-113,共1页
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人们需要享受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城市居民娱乐、休闲、闲逛时的重要地点是公园。但由于有些城市公园建设时间比较久远,公园设施不够新颖,功能不够全面,所以,对公园的更新升级将是未来的一个设计重点。
关键词 公园改造 更新设计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探讨
10
作者 许凰霖 《花卉》 2021年第8期124-125,共2页
营造一个山水型生态景观住宅氛围,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山水生态景观住宅环境,而且还能促进城市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园林景观功能设计应充分满足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要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景观功能设计理念相适应。“... 营造一个山水型生态景观住宅氛围,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山水生态景观住宅环境,而且还能促进城市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园林景观功能设计应充分满足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的要求,与周围环境的生态景观功能设计理念相适应。“绿色生态,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是未来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技术趋势和发展方向。为解决在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以住宅小区为例,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住宅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类型以及植物配置相关原则等,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园林景观设计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材和水力条件对三卤甲烷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一星 钟丹 +2 位作者 吴晨光 吴艳 邱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8,共5页
针对管材和水力条件对氯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产生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管材和水力条件对供水管网中典型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形成的影响情况,其中,管材对THMs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静态管段... 针对管材和水力条件对氯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产生过程的影响,研究了管材和水力条件对供水管网中典型的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Trihalomethanes,THMs)形成的影响情况,其中,管材对THMs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静态管段反应器来完成,水力条件对THMs生成的影响研究采用供水管网动态模拟装置来完成.静态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管材中,余氯衰减速率排序为球墨铸铁>PVC>不锈钢,而THMs的生成量排序为:PVC管>球墨铸铁管>不锈钢管.供水管网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THMs的生成量与流速成正比,但相对于余氯的衰减速度,THMs的增加并不显著;当停留时间和流速同时对THMs的生成量产生影响时,THMs的变化取决于二者影响程度的大小;管径与THMs的生成量成正比;余氯、管材、流速和停留时间都是THMs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卤甲烷 管材 水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双排长短组合桩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9
12
作者 申永江 杨明 +1 位作者 项正良 申永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597-3602,共6页
双排长短组合桩是一种新的桩型,能够克服常见双排桩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研究其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受荷段与嵌固段的变形协调关系,结合极限平衡条件,推导了当抗滑桩... 双排长短组合桩是一种新的桩型,能够克服常见双排桩的不足,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研究其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受荷段与嵌固段的变形协调关系,结合极限平衡条件,推导了当抗滑桩为柔性桩时,桩后滑坡推力呈梯形分布时,双排长短组合桩的前、后排桩滑坡推力的计算方法。对比理论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的监测数据可知,后排桩桩身滑坡推力的计算值与试验值的误差为7%,前排桩的误差为14.4%。因此,证明了运用该方法计算双排长短组合桩的滑坡推力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柔性桩 双排长短组合桩 滑坡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桁架转换层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玉华 楼文娟 叶小刚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3,共5页
对某一带钢桁架转换层的复杂高层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设计反应谱法对大跨高位钢桁架转换层结构的竖向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对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对某一带钢桁架转换层的复杂高层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设计反应谱法对大跨高位钢桁架转换层结构的竖向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对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此类结构响应时所要选取的振型数及振型组合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规范采用10%的重力荷载代表值(8度)来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影响的规定也进行了适用性分析。结果表明:对带钢桁架转换层且平、立面不规则结构的竖向地震效应进行分析时,建议考虑振型的交叉项,采用CQC法进行组合;采用10%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的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对桁架部分杆件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 转换层 竖向地震 时程分析 反应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层厚度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宽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邵剑萍 高明赞 干伟忠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24,27,共5页
以两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分别为强度控制工况和裂缝控制工况)为例,根据国内现行规范分析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荷载作用下横向裂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不同行业规范得到的同种工况下的横向裂缝宽度计算值存在较大差... 以两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分别为强度控制工况和裂缝控制工况)为例,根据国内现行规范分析了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荷载作用下横向裂缝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不同行业规范得到的同种工况下的横向裂缝宽度计算值存在较大差异,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并作出合理解释;混凝土结构横向裂缝宽度计算值一般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加厚虽然会引起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宽度的增大,但对整体结构耐久性而言利大于弊,不必为了控制裂缝宽度而忌用较厚(50~100mm)的保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保护层 横向裂缝 耐久性 现行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对混凝土收缩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纪跃 钱晓倩 《混凝土》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3-4,18,共3页
 研究了钢筋对收缩应力的影响,提出了描述约束关系的新的力学模型。基于增量分析,严格推导了钢筋内约束系数(配筋构件相比素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应力增幅)的表达式。研究表明,钢筋内约束系数随配筋率增大而线性增大,但增长速度(直线斜率)...  研究了钢筋对收缩应力的影响,提出了描述约束关系的新的力学模型。基于增量分析,严格推导了钢筋内约束系数(配筋构件相比素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应力增幅)的表达式。研究表明,钢筋内约束系数随配筋率增大而线性增大,但增长速度(直线斜率)受外约束大小影响,外约束越大,增长速度越小。现有的以钢筋混凝土体为计算对象的收缩应力计算方法,一方面由于忽略了钢筋的内约束效应,另一方面错误地将钢筋内约束与骨料约束类同,因此将导致计算结果低估常规配筋构件的实际收缩应力约1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筋 约束模量 收缩应力 钢筋内约束系数 配筋率 外约束 收缩应力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对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鹏展 吴俊奇 康利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41-346,共6页
以碳氮比(C/N)为2.7左右的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整系统曝气量,研究了溶解氧对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定的5组溶解氧条件下,处理效果与前、后段溶解氧浓度差异有关。当前段溶解氧为3~4 mg... 以碳氮比(C/N)为2.7左右的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整系统曝气量,研究了溶解氧对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脱氮除磷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定的5组溶解氧条件下,处理效果与前、后段溶解氧浓度差异有关。当前段溶解氧为3~4 mg·L^-1,后段溶解氧为4~5 mg·L^-1时,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去除率90%、81%,满足GB 18918—2002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装置污泥量很少,没有剩余污泥排放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效果稍差。通过对装置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膜质量的分析,表明溶解氧浓度的差异性变化,为生物膜上微生物同步硝化反硝化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脱氮除磷 生物接触氧化法 高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截面偏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系数探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6-368,共3页
根据JTG D 62—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比较了圆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偏压构件正截面抗压承载力计算系数D的查表值与公式计算值的差异,提出了修正方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满足桥梁设计需要。
关键词 桥梁工程 圆截面 偏压构件 计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水环境特色的营造——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中心河景观规划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万雄 陈志城 方蓉 《规划师》 2005年第3期35-38,共4页
余姚市姚北工业新区中心河滨水景观规划对现状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设计意象,引入城市设计手法,以“链接”“融入”为设计理念,建构生态水廊景区、玲珑湾景区和水巷邻里景区。
关键词 余姚市 新区 工业 景区 融入 滨水环境 景观规划 滨水景观 城市设计 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