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的新探索——以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鲍维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7-100,共4页
《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核心规划,而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的实施和《城乡规划法》的执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宁波制订了《宁波市控制性详细... 《城乡规划法》实施以后,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的核心规划,而传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规划的实施和《城乡规划法》的执行。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宁波制订了《宁波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通过完善城市规划体系、规范控规成果、加强对规划控制单元的刚性控制并合理确定指标弹性、引入政策引导提高可操作性、应用规划设计辅助技术等方法来改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规范了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行为,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法》提出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规划编制 导则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性的宁波慈城私营工业城更新规划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谢晖 赵伟 +2 位作者 张亚朋 马威 赵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85,共7页
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发展正由以增量扩张为主转向增量扩张与存量更新并重。产业空间更新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新对象正由孤立个案推进转向整体空间统筹,更新目标由单一绩效导向转向多元可持续发展,更新重点由理想蓝图规划转向实... 当前,我国城市空间发展正由以增量扩张为主转向增量扩张与存量更新并重。产业空间更新作为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新对象正由孤立个案推进转向整体空间统筹,更新目标由单一绩效导向转向多元可持续发展,更新重点由理想蓝图规划转向实施路径设计,更新主体由政府强势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参与。基于我国产业空间更新的趋势,文章提出要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实现产业空间更新的可持续发展,并以宁波慈城私营工业城为例,探索基于可持续性的"三统筹三分解"的产业空间更新规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更新 存量规划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管廊规划布局量化评价体系构建及宁波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叶晓东 张亚朋 +1 位作者 谢晖 卢学兵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9-155,共7页
近几年,我国城市出现了建设综合管廊的热潮,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建设综合管廊的经验,综合管廊规划布局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量化的评价方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GIS分析的综合管廊规划布局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宁波实践... 近几年,我国城市出现了建设综合管廊的热潮,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和建设综合管廊的经验,综合管廊规划布局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量化的评价方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基于GIS分析的综合管廊规划布局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并结合宁波实践,介绍了通过构建量化评价体系最终形成综合管廊规划布局的过程,以期为综合管廊规划编制提供一种系统并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规划布局 量化评价体系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战略规划——以宁波为例
4
作者 赵伟 郑声轩 +2 位作者 鲍维科 朱青荣 赵艳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0-86,共7页
可持续发展自提出至今已被广为接受和重视,但是如何将这一理念和目标转化到可操作层面,在城乡规划实践中加以系统贯彻和落实目前却仍未有定论。战略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的具有权威性的公共政策与纲领性文件,本文基于对可持续发展导向的... 可持续发展自提出至今已被广为接受和重视,但是如何将这一理念和目标转化到可操作层面,在城乡规划实践中加以系统贯彻和落实目前却仍未有定论。战略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的具有权威性的公共政策与纲领性文件,本文基于对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战略规划框架的系统分析,探讨了在战略规划层面通过城市各发展子领域的可持续性综合集成实现城市整体层面的可持续发展,并以宁波2030城市发展战略为例,对可持续发展导向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战略规划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城市综合体的内涵界定与发展规律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先鹏 赵艳莉 鲍维科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72,共6页
目前城市综合体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建设的热点,但存在概念内涵泛化和缺乏科学布局引导的弊端。本文以宁波市为个案,力求廓清城市综合体的内涵与特征,深入剖析总结其发展规律,并提出空间发展布局的建议,以期为同类城市城市综合体的有序发... 目前城市综合体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建设的热点,但存在概念内涵泛化和缺乏科学布局引导的弊端。本文以宁波市为个案,力求廓清城市综合体的内涵与特征,深入剖析总结其发展规律,并提出空间发展布局的建议,以期为同类城市城市综合体的有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 城市综合体 内涵 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产业-园区”一体化的开发区空间发展模式研究--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攀 王兴平 贺志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3,共7页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开发区发展趋于成熟,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开发区空间发展历程,探究企业空间拓展与开发区空间配置之间的矛盾,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开发...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开发区发展趋于成熟,开发区的转型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文章以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梳理开发区空间发展历程,探究企业空间拓展与开发区空间配置之间的矛盾,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开发区按照"企业-产业-园区"一体化模式的空间发展进行了分析,并从明确开发区空间发展方向、合理配置企业用地规模和更新产业类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空间 产业发展 空间发展模式 开发区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关系探讨两者技术改革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艳莉 郑声轩 张卓如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91,96,共6页
比较分析了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概念特征及技术内容,并梳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几种类型,认识战略规划在我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通过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互动的规划案例阐明两者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关系,提出强调两者的差异化发... 比较分析了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概念特征及技术内容,并梳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几种类型,认识战略规划在我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通过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互动的规划案例阐明两者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关系,提出强调两者的差异化发展有利于规划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应突出目标引导性,总体规划应加强综合控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规划 总体规划 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的家庭转向:个体城镇化向家庭城镇化转变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宏胜 王兴平 贺志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88,共7页
当前,中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城镇化路径转型,原有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和评价标准将被重新建构,而基于城市融入的家庭城镇化率将成为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以江苏省和南京市为例,从家庭城镇化率、城... 当前,中国进入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自上而下地推动城镇化路径转型,原有城镇化水平的测算和评价标准将被重新建构,而基于城市融入的家庭城镇化率将成为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本文以江苏省和南京市为例,从家庭城镇化率、城镇化与家庭关系的角度,研究了城镇化与家庭的关系,以期为深入探究以家庭为单元的城镇化提供支撑,为中国新型城镇化路径转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城镇化 转型 江苏省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城市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赵艳莉 谢晖 赵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90,共5页
以宁波市为例,从世界城市演进趋势、国际港口城市转型借鉴、城市功能的历史演化和现实评价四个维度对城市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进行界定,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应用MDT分析软件,从城市功能发展的相互关联性出发,... 以宁波市为例,从世界城市演进趋势、国际港口城市转型借鉴、城市功能的历史演化和现实评价四个维度对城市的发展战略与目标进行界定,为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应用MDT分析软件,从城市功能发展的相互关联性出发,对现有的发展战略和初定的功能发展目标进行交叉影响分析,从而确定既定目标的发展时序,并由此提出城市发展的总体策略。这一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城市功能研究领域单纯依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所存在的不足,为多角度论证研究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战略 城市发展目标 交叉影响分析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网络格局的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路旭 李古月 《华中建筑》 2020年第8期95-99,共5页
在既定的由城市规划影响所生成的城市用地布局基础上,商业服务设施的分布由于居民日常出行范围而呈现出内在的发展规律。该文以沈阳浑南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法分析商业兴趣点数据的分布形态,同时利用空间句法分析城市的空间网络格... 在既定的由城市规划影响所生成的城市用地布局基础上,商业服务设施的分布由于居民日常出行范围而呈现出内在的发展规律。该文以沈阳浑南片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法分析商业兴趣点数据的分布形态,同时利用空间句法分析城市的空间网络格局,在二者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空间网络格局对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分布的内生性影响机制,为科学规划和引导城市商业服务设施布局提供基础性参考依据。研究表明:城市商业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受到城市空间网络格局的显著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指标是空间构成效率,在全局效率较高的区位易于形成零售类、餐饮类的业态集聚,而局部效率较高的地段则有利于其他类型商业服务设施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商业服务设施 空间网络 空间句法 沈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孵化器多尺度空间区位模式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贺志华 王兴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37,共7页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推进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建设对我国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都市圈作为我国主要都市圈之一,是当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较快、发展模式比较有代表... 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快推进以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代表的众创空间建设对我国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南京都市圈作为我国主要都市圈之一,是当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较快、发展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文章主要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空间角度出发,分别从区域、城镇和园区三个尺度及四个层面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多尺度的空间区位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基本上揭示了南京都市圈科技企业孵化器空间区位模式及其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其多尺度空间区位模式产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器 多尺度空间 区位模式 影响机制 南京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制改革与规划整合——对国内“三规合一”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61
12
作者 黄叶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14,共5页
为探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这三大综合性规划协调融合的发展动态和主要途径,本文总结归纳了体制改革和规划整合这两大类普遍采用的方式,并以上海、深圳、武汉、广州、重庆、浙江等地的实际案例加以分析... 为探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这三大综合性规划协调融合的发展动态和主要途径,本文总结归纳了体制改革和规划整合这两大类普遍采用的方式,并以上海、深圳、武汉、广州、重庆、浙江等地的实际案例加以分析阐述,最终提出对现实体制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制改革 规划整合 三规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旧城更新区的控规编制——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熊璐 王雨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2,共4页
旧城区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城市人文积淀的场所。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用地功能转换、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环境改善等诸多内容。文章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探讨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通过合理的功... 旧城区的形成是历史演进的产物,是城市人文积淀的场所。旧城更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用地功能转换、基础设施更新、历史文脉保护、环境改善等诸多内容。文章以宁波江北核心区控规为例,探讨在旧城更新的控规编制中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设计引导、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历史保护、交通影响分析等重塑旧城整体环境,保持区域内蕴含的城市文脉,发挥其独有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更新 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先鹏 《住宅产业》 2012年第9期47-50,共4页
宜居城市评价是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桥梁,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呈现出指标多样、方法不一、结果各异的局面。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分歧的折射,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文章通过评析目前国内主要的宜居... 宜居城市评价是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桥梁,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呈现出指标多样、方法不一、结果各异的局面。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分歧的折射,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文章通过评析目前国内主要的宜居城市评价研究结果,探究各自背后的价值取向,并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宜居城市评价和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并对人本导向下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评价 分歧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宜居城市评价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先鹏 《住宅产业》 2013年第1期52-55,共4页
宜居城市评价是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桥梁,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呈现出指标多样、方法不一、结果各异的局面。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分歧的折射,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文章通过评析目前国内主要的宜居... 宜居城市评价是连接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的桥梁,国内宜居城市评价领域呈现出指标多样、方法不一、结果各异的局面。这些分歧既是对宜居城市内涵理解分歧的折射,也反映了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不同。文章通过评析目前国内主要的宜居城市评价研究结果,探究各自背后的价值取向,并进行了总结。文章认为"以人为本"应该成为宜居城市评价和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并对人本导向下宜居城市的评价和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评价 分歧 以人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广州市“三旧”改造解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赵艳莉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5,共5页
运用西方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理性-利益最大化-公共选择"的理论框架,分析广州市"三旧"改造实践,验证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适用性,即"经济人"作出的政治决策和经济决策同样追求自身... 运用西方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人理性-利益最大化-公共选择"的理论框架,分析广州市"三旧"改造实践,验证了"公共选择"理论的适用性,即"经济人"作出的政治决策和经济决策同样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以完成改造的若干旧村为实例,深入解析了旧城改造过程中市(区)政府、开发商、村集体、村民之间的公共选择行为动机和结果。肯定了"三旧"改造对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和提升城市品质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反思了政府强力推进旧城改造的"公平与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选择 博弈 旧城改造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历史街区更新机制 被引量:28
17
作者 汪雪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116,共6页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微观层面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全新视角,以扬州文化里地块更新的行动者网络构建为例,解读历史街区复兴的演化机理并构建其社区参与机制。行动者网络理论将历史街区更新视为异质联盟的构建... 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中微观层面以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全新视角,以扬州文化里地块更新的行动者网络构建为例,解读历史街区复兴的演化机理并构建其社区参与机制。行动者网络理论将历史街区更新视为异质联盟的构建流程,其中人类与非人类行动者在目标的达成中都起着积极作用,这种将社会与生态两种聚类一体化的解释方法,为构建历史街区的居民参与更新的自主决策机制、多样反馈机制和程序保障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更新 行动者网络理论 社区参与机制 异质联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乡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探索——基于资产流通和人力资本的视角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先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2-106,共5页
我国城市化的空间模式可以分成三类,即城市拓展式的被动城市化模式、"离土不离乡"的主动城市化模式和跨区域流动的主动城市化模式。其中,跨区域流动的主动城市化模式所牵涉的离乡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核心难... 我国城市化的空间模式可以分成三类,即城市拓展式的被动城市化模式、"离土不离乡"的主动城市化模式和跨区域流动的主动城市化模式。其中,跨区域流动的主动城市化模式所牵涉的离乡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核心难题。从资产流通和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对农民工的流出地、流入地和流动主体进行分析,通过保护和激活农村土地资产的价值、设计一条农民工"渐进式"的市民化通道及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探索出一条离乡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离乡农民工 市民化 资产流通 人力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群空间管治分区方法探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黄叶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4,共6页
在规划由"支配范式"向"参与范式"转变的过程中,管治型规划将成为补充市场交易和政府调控不足的必然选择。从技术角度来看,分区方法不够完善、分区本身的科学性不足等均为城市群空间管治分区失效的根源。应以空间善... 在规划由"支配范式"向"参与范式"转变的过程中,管治型规划将成为补充市场交易和政府调控不足的必然选择。从技术角度来看,分区方法不够完善、分区本身的科学性不足等均为城市群空间管治分区失效的根源。应以空间善治为目标,在确定分区原则、总体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管治深度、管治政策及管治方式的不同,将空间管治分区划分为不同类型,并建立双层制的分区概念模型,以期对城市群空间管治分区方法的改善进行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管治 空间善治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