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叶龙强
石林惠
+2 位作者
裘晓蕙
金雨虹
蔡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评价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给药方案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明确为重症感染的12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应用10 000例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传统输注30min及延长输注1、...
目的:评价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给药方案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明确为重症感染的12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应用10 000例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传统输注30min及延长输注1、2、3、4、5h的药效学达标概率。结果:对于传统30min输注方案,没有一种抗生素能获得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缩短给药间隔、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均能增加CFR。对于4种抗生素延长输注1、2、3、4、5h的给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的给药方案随着输注时间延长,获得的CFR相应逐渐增加。头孢他啶2g q6h,亚胺培南0.5g q6h、1g q6h,美罗培南0.5g q6h延长输注至3h时,获得最高的CFR,分别为84.38%、78.50%、87.03%、81.53%。而头孢他啶2g q8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6h,亚胺培南1g q8h,美罗培南1g q8h、2g q8h延长输注至4h时,获得最高的CFR,分别为83.12%、89.94%、83.87%、82.29%、86.98%。结论:由于重症感染的耐药率较高,常规给药方案不能获得理想的药效学。延长输注时间能增加药效学达标概率,3h或者4h可能为最佳输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药效学
重症感染
延长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
14
2
作者
胡凯
王静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护理。结果发生桡动脉滑脱1例,股动脉导管口渗血2例,股动脉导管拔除后局部血肿1例,其余均未发生感染、出血、栓塞及肢体远端肿胀等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循环功能监护的重要手段,加强监测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安全渡过术后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早期
有创血压
股动脉
桡动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石林惠
董绉绉
叶龙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0,276,共5页
目的 :研究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免疫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按营养方式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内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免疫营养和普通营养,分别监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
目的 :研究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免疫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按营养方式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内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免疫营养和普通营养,分别监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第28天的免疫学指标:Ig G、Ig M、Ig A、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CD4+/CD8+,同时监测相同时间点的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的免疫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的Ig M和Ig 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Ig G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CD3+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CD4+淋巴细胞、CD4+/CD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8天,实验组Ig G、Ig M、Ig A、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4+/CD 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营养学指标,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第28天的营养学指标除胆固醇外,均优于术后第1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 d内,两组均未发生排异反应。结论 :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在促进病人免疫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肠内营养,且不会增加排异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免疫营养
肾移植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
11
1
作者
叶龙强
石林惠
裘晓蕙
金雨虹
蔡挺
机构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
宁波市
医疗
中心
李惠利
医院
肾内科
宁波市
第二
医院
呼吸内科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2012A610231)
文摘
目的:评价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给药方案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明确为重症感染的12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应用10 000例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传统输注30min及延长输注1、2、3、4、5h的药效学达标概率。结果:对于传统30min输注方案,没有一种抗生素能获得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缩短给药间隔、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均能增加CFR。对于4种抗生素延长输注1、2、3、4、5h的给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的给药方案随着输注时间延长,获得的CFR相应逐渐增加。头孢他啶2g q6h,亚胺培南0.5g q6h、1g q6h,美罗培南0.5g q6h延长输注至3h时,获得最高的CFR,分别为84.38%、78.50%、87.03%、81.53%。而头孢他啶2g q8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6h,亚胺培南1g q8h,美罗培南1g q8h、2g q8h延长输注至4h时,获得最高的CFR,分别为83.12%、89.94%、83.87%、82.29%、86.98%。结论:由于重症感染的耐药率较高,常规给药方案不能获得理想的药效学。延长输注时间能增加药效学达标概率,3h或者4h可能为最佳输注时间。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药效学
重症感染
延长输注
Keywords
monte carlo simulation
pharma-codynamics
severe infection
prolonged infusion
分类号
R978.1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
14
2
作者
胡凯
王静
李娟
机构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
宁波市
医疗
中心
李惠利
东部
医院
护理部
出处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基金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16KYB270)
文摘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护理。结果发生桡动脉滑脱1例,股动脉导管口渗血2例,股动脉导管拔除后局部血肿1例,其余均未发生感染、出血、栓塞及肢体远端肿胀等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循环功能监护的重要手段,加强监测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安全渡过术后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早期
有创血压
股动脉
桡动脉
护理
Keywords
liver transplantation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femoral artery
radial artery
nursing care
分类号
R473.6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石林惠
董绉绉
叶龙强
机构
宁波市
医疗
中心
李惠利
东部
医院
重症
医学科
出处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0,276,共5页
基金
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12A610231
NO.2013A610235)
文摘
目的 :研究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免疫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按营养方式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内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免疫营养和普通营养,分别监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第28天的免疫学指标:Ig G、Ig M、Ig A、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CD4+/CD8+,同时监测相同时间点的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的免疫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的Ig M和Ig 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Ig G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CD3+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CD4+淋巴细胞、CD4+/CD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8天,实验组Ig G、Ig M、Ig A、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4+/CD 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营养学指标,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第28天的营养学指标除胆固醇外,均优于术后第1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 d内,两组均未发生排异反应。结论 :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在促进病人免疫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肠内营养,且不会增加排异反应发生。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免疫营养
肾移植
免疫
Keywords
Enteral nutrition
Immummonutrition
Renal transplantation
Immunity
分类号
R459.3 [医药卫生—治疗学]
R692.5 [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叶龙强
石林惠
裘晓蕙
金雨虹
蔡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与护理
胡凯
王静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疗效研究
石林惠
董绉绉
叶龙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