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预防的循证实践
1
作者 郑静静 李丽莎 陈芳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8-863,共6页
目的 :开展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为该类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构建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方案。便利... 目的 :开展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为该类患者术中低体温预防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理论指导,通过证据获取、现况审查、证据引入,构建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方案。便利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52名肝移植受者及52名肝移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比较证据应用前(2023年5月—9月)和证据应用后(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2组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率、低体温持续时间、低体温分级、各相关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移植团队成员低体温知识水平的变化。结果:证据应用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P=0.013)、低体温持续时间(P=0.024)和低体温分级(P=0.038)得到显著改善,各相关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和团队成员知识水平均较应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证据的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方案切实可行,有效促进了肝移植团队临床管理行为的落实,对降低肝移植受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缩短低体温持续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低体温 循证护理 证据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微RNA-30d-5p促进线粒体自噬缓解高糖作用下的足细胞损伤
2
作者 蔡莹 陈生 +3 位作者 蒋晓立 邬启元 郭蓓 王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6-764,共9页
目的:探讨微RNA(miR)-30d-5p在高糖诱导下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 mmol/L葡萄糖诱导足细胞高糖化,使用miR-30d-5p抑制剂和模拟物转染,再经1 mg/mL 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0d-5p的转染效率;... 目的:探讨微RNA(miR)-30d-5p在高糖诱导下足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30 mmol/L葡萄糖诱导足细胞高糖化,使用miR-30d-5p抑制剂和模拟物转染,再经1 mg/mL 3-甲基腺嘌呤(3-MA)处理。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30d-5p的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病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LC)3Ⅱ/LC3Ⅰ、P62、自噬相关基因(ATG)5蛋白、PTEN诱导假定激酶(PINK)1和Parkin基因(PARK2)蛋白表达。JC-1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通过相关试剂盒检测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结果:在高糖诱导下,足细胞凋亡增加,miR-30d-5p和P62表达上调,肾病蛋白、ATG5、PINK1、PARK2和LC3Ⅱ/LC3Ⅰ表达水平降低(均P<0.01)。miR-30d-5p抑制剂部分逆转了高糖对足细胞凋亡以及ATG5、PINK1、PARK2、肾病蛋白、LC3Ⅱ/LC3Ⅰ和P62表达的影响(均P<0.01)。高糖诱导足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流失、ATP含量减少,抑制miR-30d-5p后能增加膜电位和ATP含量(均P<0.05)。自噬抑制剂3-MA和miR-30d-5p模拟物可逆转miR-30d-5p抑制对高糖诱导的足细胞凋亡、自噬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均P<0.05)。结论:抑制miR-30d-5p可能通过促进ATG5、PINK1、PARK2的表达促进线粒体自噬,进而缓解高糖诱导的足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miR-30d-5p 高糖 足细胞 细胞凋亡 自噬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叶龙强 石林惠 +2 位作者 裘晓蕙 金雨虹 蔡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评价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给药方案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明确为重症感染的12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应用10 000例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传统输注30min及延长输注1、... 目的:评价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延长输注给药方案对重症感染的药效学。方法:测定医院明确为重症感染的120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应用10 000例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传统输注30min及延长输注1、2、3、4、5h的药效学达标概率。结果:对于传统30min输注方案,没有一种抗生素能获得90%以上的累积反应分数(CFR)。缩短给药间隔、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延长输注时间均能增加CFR。对于4种抗生素延长输注1、2、3、4、5h的给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8h的给药方案随着输注时间延长,获得的CFR相应逐渐增加。头孢他啶2g q6h,亚胺培南0.5g q6h、1g q6h,美罗培南0.5g q6h延长输注至3h时,获得最高的CFR,分别为84.38%、78.50%、87.03%、81.53%。而头孢他啶2g q8h,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g q6h,亚胺培南1g q8h,美罗培南1g q8h、2g q8h延长输注至4h时,获得最高的CFR,分别为83.12%、89.94%、83.87%、82.29%、86.98%。结论:由于重症感染的耐药率较高,常规给药方案不能获得理想的药效学。延长输注时间能增加药效学达标概率,3h或者4h可能为最佳输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模拟 药效学 重症感染 延长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性血尿患者病理分析与临床诊断 被引量:9
4
作者 郭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615-4616,共2页
单纯性血尿,又称为孤立性血尿或无症状镜下血尿,是一组以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单纯性血尿作为肾小球疾病,临床并不少见,越来越引起广大肾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 单纯性血尿,又称为孤立性血尿或无症状镜下血尿,是一组以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和(或)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为共同临床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单纯性血尿作为肾小球疾病,临床并不少见,越来越引起广大肾内科医师的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本院2003年3月至2009年8月37例单纯性血尿患者病理分析,探讨此类患者临床与肾脏病理的相关性,以期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血尿 临床诊断 病理分析 患者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持续性镜下血尿 孤立性血尿 反复发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