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不典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琳轶 沈肇萌 +1 位作者 崔红波 李志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4-265,共2页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 cho rio retinopathy,CSC)的不典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特点。方法:采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系统对64例(90眼)CSC患者行FFA检查,分析其结果... 目的: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 cho rio retinopathy,CSC)的不典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特点。方法:采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系统对64例(90眼)CSC患者行FFA检查,分析其结果。结果:CSC的FFA表现归纳5种类型:(1)典型渗漏点型;(2)不典型渗漏点型;(3)色素上皮脱离型;(4)严重型(泡状视网膜脱离型);(5)正常荧光造影所见型。第1种类型为CSC的典型荧光造影表现,后4种类型为CSC的特殊型荧光造影表现。结论:CSC的FFA表现形式各异,需与Vogt_小柳原田病、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及色素上皮炎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内壁减压联合脂肪减压对甲状腺相关眼病限制性斜视的影响
2
作者 胡丰 叶云燕 孔巧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评估内窥镜下经筛径路眶内壁减压(endoscopic transethmoidal orbital wall decompres⁃sion,ETMOWD)联合脂肪减压(fat orbital decompression,FROD)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限制性斜视的影响效... 目的评估内窥镜下经筛径路眶内壁减压(endoscopic transethmoidal orbital wall decompres⁃sion,ETMOWD)联合脂肪减压(fat orbital decompression,FROD)术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限制性斜视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8月确诊为TAO的病例,按照是否行眶减压术,分成眶减压组(OD组)和非眶减压组(NOD组),比较两组之间围手术期的一般资料,斜视类型、眼球运动限制程度、眼肌后徙量及手术效果,并对OD组评估ET⁃MOWD联合脂肪减压术式对斜视的影响。手术成功的定义为复视消失,术后斜视度≤5 PD。结果共计65例纳入分析,其中OD组40例、NOD组25例,所有患者的甲状腺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活动性评分均≤3分,处于静止期内,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及术前斜视类型,包括水平和垂直斜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D组眼球运动限制分级、手术次数、手术总肌肉数、水平肌肉数量以及水平肌肉后徙效应量明显高于NOD组,术后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限制程度及复视情况均有明显缓解,ODG组治愈率为70%,NOD组治愈率为72%。并且,OD组经眶减压手术影响,眼压由术前的(19.43±3.9)mmHg降至术后的(15.05±2.2)mmHg(P<0.001),而水平斜视度与垂直斜视度在术后均有所增加。结论与NOD相比,OD组斜视手术的复杂性增加,包括斜视程度、手术次数、总肌肉条数、水平肌条数及水平肌后徙效应量,ETMOWD联合脂肪减压术对水平肌的影响更为显著,但两种治疗方案的长期手术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眼眶减压术 限制性斜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肇萌 张琳轶 +2 位作者 李志国 张娴 崔红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2-33,共2页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是少见的多灶性脉络膜炎性眼病,病因不明,青年近视女性多发,常累及双眼,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内层脉络膜的多发小点状、边界清楚的... 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unctate inner choroidopathy,PIC)是少见的多灶性脉络膜炎性眼病,病因不明,青年近视女性多发,常累及双眼,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内层脉络膜的多发小点状、边界清楚的黄白色病灶,多局限于后极部,前房和玻璃体腔无炎症。Watzke等于1984年首次描述了PIC。国内报道较少,多被误诊为多灶性脉络膜炎、病理性近视眼底改变、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io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等。国外研究主要为高加索人群,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内PI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病变 预后分析 临床特点 内层 点状 多灶性脉络膜炎 视网膜色素上皮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自发荧光对黄斑囊样水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沈肇萌 张琳轶 +2 位作者 张娴 魏玮 李志国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背景 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继发于多种眼底疾病,导致视力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多种方法可以诊断CME,其中无创的检查方法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短波自发荧光(SW-AF),已经证实OCT的诊断效率高,但SW-AF的诊断价值... 背景 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继发于多种眼底疾病,导致视力障碍,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临床上多种方法可以诊断CME,其中无创的检查方法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短波自发荧光(SW-AF),已经证实OCT的诊断效率高,但SW-AF的诊断价值尚未确定. 目的 研究SW-AF对于CME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眼科就诊的易引起CME的其他原发眼病或内眼手术史者140例189眼,所有患眼分别行SW-AF、红外光自发荧光(IR-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OCT检查,分析SW-AF对于诊断CME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将SW-AF、IR-AF和FFA的检查结果分别与OCT进行比较,判断SW-AF诊断CME的临床价值.所有纳入对象均签署相关检查知情同意书.结果 SW-AF诊断CME的灵敏度为78.29%,特异度为96.67%,约登指数为0.75,阳性预测值为98.06%,阴性预测值为67.44%,阳性似然比为3.61,阴性似然比为0.03,符合率为84.13%,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95%可信区间(CI):0.823 ~0.926(P<0.001).SW-AF和IR-AF对CME诊断阳性结果明显低于O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2.53,91.35,均P<0.001),SW-AF、IR-AF、FFA与OCT诊断间的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7、0.12和0.85. 结论 SW-AF对诊断CME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又能反映OCT所无法提供的RPE代谢信息.与OCT比较,SW-AF诊断CME的一致性高于IR-AF,但低于F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诊断 眼底自发荧光 X射线断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脂褐质/代谢 诊断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郑博 杨卫华 +4 位作者 吴茂念 朱绍军 翁铭 张娴 张民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4-679,共6页
目的提出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目的提出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临床DR筛查的331例糖尿病患者662眼的彩色眼底照片,比较并评价专家诊断结果和智能辅助诊断结果。评价体系分为初级评价、中级评价和高级评价,初级评价为在所有接受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糖尿病患者中对非DR(NDR)的诊断一致率;中级评价为对已诊断为DR(1~4级)患者DR病变程度的诊断一致率;高级评价为在所有接受DR智能辅助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对于DR分级(0~4级)的诊断一致率。其中中级评价包括了2种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专家诊断组结果显示,NDR患者占22.7%,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患者分别占19.9%、18.7%和25.7%,PDR占13.0%。智能辅助诊断组结果显示NDR患者占25.8%;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患者分别占19.7%、19.3%和22.8%,PDR患者占12.4%。按照本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初级评价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4.7%,Kappa系数为0.72;中级评价方法1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判断被测者患有重度DR的准确率)为88.4%,特异度(判断被测者患有轻度DR的准确率)为91.1%,Kappa系数为0.79;中级评价方法2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93.3%,Kappa系数为0.75;高级评价中智能辅助诊断Kappa系数为0.62。结论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可用于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可作为DR智能辅助诊断应用场景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诊断成像 神经网络 评价体系 智能辅助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