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A、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联合诊断前降支异常起源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钱海 岑泽民 +1 位作者 徐卫峰 楼钶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4-726,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6年。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部分时间ST段压低;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并...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劳力性胸痛1年”入院,既往2型糖尿病6年。体格检查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动态心电图示部分时间ST段压低;心脏彩色超声示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冠状动脉CTA示左前降支异常起源于右冠状窦并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和右心室流出道之间(图1)。CT血流储备分数(FFR):右冠状动脉(RCA)0.88,左前降支(LAD)0.81,左回旋支(LCX)0.96,对角支(D)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营养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芳芳 叶灵晓 +2 位作者 周玲美 楼钶楠 沈翠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营养管理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化营养管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0月—12月收治的3... 目的 :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营养管理方案并评价应用效果,以期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全程化营养管理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宁波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10月—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营养管理;以2022年1月—4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多学科团队协作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院内营养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微型营养评价简表(MNA-SF)、血清白蛋白及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住院时间、30 d再入院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MNA-SF得分、血清白蛋白指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实验组患者MNA-SF得分、血清白蛋白值、NT-pro-BNP值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实验组30 d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院内营养管理方案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心功能水平,缩短住院时间,降低30 d再入院率,可为临床慢性心力衰竭营养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营养 循证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高达 周建庆 +3 位作者 林海燕 徐光泽 王自成 王圣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3741-3744,共4页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与血清中尿酸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5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的256例非心房颤动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s-CRP、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左房内径(LAD)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 <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尿酸、hs-CRP、LVEF、LAD、年龄及应用β-blocker与房颤发生显著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年龄、LVEF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发生具有相关性,但尿酸是直接参与了心房的重构过程,或者只是代表了氧化应激或炎症反应过程的一个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氧化应激 心房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轴偏转在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小勇 孟香红 +4 位作者 关海旺 麻付胜 廉姜芳 葛世俊 周建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6-478,共3页
目的探索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间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WCT患者186例(体表心电图390份),运用查表法计算WCT与窦性心律下QRS波额面心电轴的偏转情况,并分析其... 目的探索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4月至2018年4月间经电生理检查证实的WCT患者186例(体表心电图390份),运用查表法计算WCT与窦性心律下QRS波额面心电轴的偏转情况,并分析其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WCT中的作用。结果 186例WCT中147例(79.03%)为室性心动过速(VT),39例(20.97%)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伴传导异常。在95%置信区间内,QRS波电轴偏转诊断V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8(0.579~0.817,P=0.007)。与电轴左偏、电轴右偏、LBBB+电轴右偏等方法相比,电轴偏转> 68°诊断VT的特异性(91.43%)和敏感性(53.06%)均更理想。电轴偏转> 130°,特异性可达到100%,敏感性12.24%,其诊断效能与无人区电轴相当。结论 QRS波额面电轴偏转能准确地鉴别诊断WCT且易于掌握,可作为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心脏急症辅助诊断的常规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QRS波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轴 体表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