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酮支架在良性气道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辉 陈伟庄 +2 位作者 葛挺 沈世茉 吴宏成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气道硅酮支架对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因良性中心气道狭窄行气道硅酮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资料共14例次,分析统计围手术期并发症、近期疗效、支架相关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等。结果14例次硅酮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完成,... 目的探讨气道硅酮支架对良性中心气道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因良性中心气道狭窄行气道硅酮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资料共14例次,分析统计围手术期并发症、近期疗效、支架相关并发症和远期疗效等。结果14例次硅酮支架置入术均成功完成,无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11例次气管狭窄患者血氧饱和度从术前高流量吸氧下平均(86.4±4.8)%改善到术后未吸氧下平均(95.0±2.4)%,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2,P=0.000),3例次主支气管狭窄患者的狭窄远端反复感染状况在支架置入后得到控制。14例次患者中,成功取出硅酮支架达到预期疗效11例次,有效率为78.6%(11/14),气道狭窄最窄处平均直径从术前的(5.6±1.1)mm增加到支架取出时的(12.1±2.2)mm,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6,P=0.000),支架置入时间199~729 d(中位置入时间352 d,四分位数间距201.5 d)。对6例次狭窄改善的患者进行了随访,1例次复发狭窄,复发狭窄率16.7%(1/6)。支架相关并发症中,肉芽增生发生率71.4%(10/14),声音嘶哑发生率7.1%(1/14),咳痰困难发生率64.3%(9/14),支架移位发生率21.4%(3/14)。结论气道硅酮支架治疗良性中心气道狭窄,具有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支架 硅酮支架 良性气道狭窄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现场评价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诊断纵隔病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伟庄 王辉 +4 位作者 李优 王国安 周莹艳 吴仕波 吴宏成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4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11例通过胸部CT显示纵隔/肺门病灶(包括肿大的淋巴结/肿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有或无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下行EBUS...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11例通过胸部CT显示纵隔/肺门病灶(包括肿大的淋巴结/肿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有或无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下行EBUS-TBNA检查。结果 C-ROSE组和未行C-ROSE组的敏感度分别为93.88%和92.45%,特异度分别为97.73%和93.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肺科医师担任解读的ROSE结果敏感度为87.76%(43/49)、特异度为88.64%(39/44),与专业细胞学病理人员结果高度一致(κ=0.806)。ROSE指导下率先肺癌3基因(EGFR、ALK和ROS1)检测完成率为65.52%(19/29),后续免疫组化完成率为31.03%(9/29)。结论在EBUS-TBNA过程中应用ROSE,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在诊断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临床医生即刻知晓病理倾向,为后续诊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现场评价 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 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 纵隔肿物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