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甲环酸联合低中心静脉压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漆勇 张崧 陆才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07-312,共6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氨甲环酸(TXA)及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肝移植患者术中容量管理、脑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患者48例,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A组),低中心静脉压组(V组)和氨甲环酸联合低中心静脉压...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氨甲环酸(TXA)及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肝移植患者术中容量管理、脑氧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因终末期肝病接受肝移植患者48例,随机分为3组(n=16):对照组(A组),低中心静脉压组(V组)和氨甲环酸联合低中心静脉压组(T组)。A组常规处理;V组通过术中吸入七氟烷和静脉泵注硝酸甘油等手段维持中心静脉压(CVP)在3~5 cmH_2O范围内,同时联合多巴胺持续泵注,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 mmHg;T组在麻醉诱导后静注负荷剂量20 mg/kg氨甲环酸,而后以10 mg·kg^(-1)·h^(-1)持续泵注至术毕,同时联合实施LCVP,方法同V组。每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即刻(T_1)、无肝期前10 min(T_2)、无肝期30 min时(T_3)、新肝期30 min时(T_4)、新肝期2 h时(T_5)、术毕时(T_6),采集桡动脉和颈内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_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动脉-颈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O_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乳酸浓度差(VADL)及D-二聚体(D-dimer)等指标。记录手术耗时、无肝期时间、ICU停留时间、红细胞和血浆输入量、输液总量、出血量及尿量等指标。结果:A组D-二聚体水平在T_3、T_4时较T_1明显升高(P<0.05),而V组和T组各时间点D-二聚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T_4、T_5及T_6各时点,3组间CaO_2、CjvO_2、Ca-jvO_2、CERO_2、VADL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_3、T_4时CaO_2、CjvO_2、Ca-jvO_2、CERO_2、SjvO_2均较T_1和T_2时明显下降(P<0.05),而VADL较T_1和T_2时明显升高(P<0.05)。T组住院时长较A组和V组缩短(P<0.05)。与A组比较,V组和T组术后输注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量显著减少(P<0.05),以T组更为明显,尿量均增加(P<0.05),但V组和T组差别不大。结论:TXA联合LCVP技术可安全应用于肝移植术,维持正常脑氧代谢,并可减少术中出血及血制品的应用,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氨甲环酸 低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对AOM/DSS诱导的小鼠不同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及白细胞介素6的改变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凤 刘维新 +4 位作者 于艳红 邢俊伟 杨慧珊 李虹 兰雨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不同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不典型增生的影响以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 DSS组、DSS+AOM组、DSS+高脂组、DSS+AOM+高脂组小鼠以DSS水3 d+灭菌水4 d为...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氧化偶氮甲烷(AOM)/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不同周期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其不典型增生的影响以及血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改变。方法 DSS组、DSS+AOM组、DSS+高脂组、DSS+AOM+高脂组小鼠以DSS水3 d+灭菌水4 d为1个循环周期全程交替口服,并设立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前3周每周第1天DSS+AOM组及DSS+AOM+高脂组小鼠腹腔注射AOM(10 mg/kg)。分段处死小鼠,采用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评分判断炎症程度,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水平。结果单纯使用DSS可建立UC模型。在第9个循环周期末处死的小鼠中,正常对照组与DSS组无不典型增生发生,DSS+高脂组不典型增生率为25%(1/4),而DSS+AOM组为50%(2/4),DSS+AOM+高脂组为75%(3/4),但DSS组与DSS+高脂组、DSS+AOM组与DSS+AOM+高脂组、DSS组与DSS+AOM组、DSS+高脂组与DSS+AOM+高脂组比较,不典型增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DSS+高脂组和DSS+AOM+高脂组的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评分分别大于对应的DSS组和DSS+AOM组(P<0.05)。DSS+高脂组和DSS+AOM+高脂组血清IL-6水平虽高于对应的DSS组和DSS+AO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饮食可能是UC及其不典型增生的一种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溃疡性结肠炎 不典型增生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被引量:11
3
作者 杭永贵 唐庆生 +6 位作者 何斌 周晓畏 潘志华 倪浩东 奚鹏山 周训荣 于殿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5月42例直径<2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随机分成2组各21例,分别行经尿道等离子肿瘤整块切除术(整块切除组)...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5月42例直径<2 cm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随机分成2组各21例,分别行经尿道等离子肿瘤整块切除术(整块切除组)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for bladder tumor,TURBT)(TURBT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但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整块切除组优于TURBT组[4. 8%(1/21) vs. 33. 3%(7/21),log-rankχ~2=4. 670,P=0. 031]。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环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术治疗直径<2 cm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率低,无膀胱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块切除 等离子环状电极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与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潘丽霞 李娜 +2 位作者 高文京 刘宁生 沈韦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0-834,共5页
目的 :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 目的 :检测中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和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与渐变性淋巴瘤激酶(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分析这两种基因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法检测252例NSCLCs EGFR基因外显子19和21的突变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突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EGFR的突变率为38.8%(98例),其中19外显子突变率为15.8%(40例),21外显子突变率为23.0%(58例)。EGFR突变的患者多为女性、无吸烟史和腺癌(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25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4.7%(12例)。EML4-ALK基因突变患者多为女性和年龄较小者(P<0.05),与患者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无关(P>0.05)。没有检测到EGFR和EML4-ALK的突变共存情况。结论:中国人中NSCLCs的EGFR突变率较高,在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前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很有必要。EML4-ALK基因突变代表了NSCLC另一种分子亚型,这为临床NSCLC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方案。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与EGFR突变共存是罕见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与护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胡凯 王静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5,共3页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双有创动脉血压的联合监测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5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使用桡动脉和股动脉联合监测血压,同时加强有创动脉波形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创动脉波形的干扰因素,加强管道的固定、维护和管理以及预防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等护理。结果发生桡动脉滑脱1例,股动脉导管口渗血2例,股动脉导管拔除后局部血肿1例,其余均未发生感染、出血、栓塞及肢体远端肿胀等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循环功能监护的重要手段,加强监测和护理,对促进患者安全渡过术后危险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早期 有创血压 股动脉 桡动脉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徐霞 胡礼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87-790,共4页
目的观察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行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于全麻插管后10 ... 目的观察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输液,观察组采用羟乙基淀粉行中度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于全麻插管后10 min(T_1)、稀释后10 min(T_2)、二氧化碳气腹和Trendelenburg体位后30 min(T_3)和手术结束时(T_4)4个时间点,经颈内静脉球部和桡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CERO2、CaO_2、CjvO_2、SjvO_2、Da-jvO_2及VADL等指标,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和输血量。结果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异体输血率和输血量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DajvO_2在T_2和T_3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SjvO_2和CERO_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VADL在各时间点组内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度等容量血液稀释不影响患者脑氧供和脑氧代谢,可以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达到节约用血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腹腔镜 前列腺癌根治术 脑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徐凌斌 朱海东 +1 位作者 杨育生 包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术前诊断正确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CFT在各个部位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诊断为CFT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与MRI表现,包括肿块大小、密度、信号、强化方式等。所有... 目的钙化性纤维性肿瘤(CFT)术前诊断正确率较低,本研究旨在探讨CFT在各个部位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诊断为CFT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与MRI表现,包括肿块大小、密度、信号、强化方式等。所有患者行CT检查,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4例行MRI检查。结果 18例中,17例为单发软组织肿块,1例为多发软组织肿块。17例边界清楚,1例位于实质性脏器的病灶与实质分界相对欠清。CT平扫病灶均呈等或稍高密度,且较均匀,无明显坏死囊变,增强扫描后呈轻度缓慢强化。肿块内可见粗大条状钙化或散在不规则点状钙化。4例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等或稍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稍低信号。1例胃黏膜下肿块行超声内镜检查呈中等回声,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隆起,表面粗糙,但未见明显破坏或糜烂。结论 CFT的影像学特征为:CT平扫呈均匀等、稍高密度,MRI呈等T1等或稍短T2信号,扩散加权成像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渐进性轻度强化或不强化,肿块中心出现粗大条状钙化或散在点状钙化时则比较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纤维瘤 钙质沉着症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和PCNA表达在大鼠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毛挺挺 郑亚华 +3 位作者 方红波 谢鲁吉 张伟丹 姜丽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5-938,943,共5页
目的:探讨Bcl-2、PCNA等蛋白表达在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对数生长期成肌细胞进行分组,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处理2 h及过氧化氢处理,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单纯bFGF组、氧化应激组(H_2O_2组)和干预组... 目的:探讨Bcl-2、PCNA等蛋白表达在成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将对数生长期成肌细胞进行分组,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处理2 h及过氧化氢处理,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单纯bFGF组、氧化应激组(H_2O_2组)和干预组(bFGF+H_2O_2组)。免疫组化检测Bcl-2和Bax阳性沉积颗粒;免疫荧光观察成肌细胞形态及Bcl-2和Bax荧光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cl-2、PCNA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氧化应激组比较,干预组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减少;Western blot显示,干预组Bcl-2和PCNA水平增加,Bax水平降低。结论:氧化应激诱导的大鼠成肌细胞损伤参与肌细胞病理进程。Bcl-2和PCNA表达上调可减轻成肌细胞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组织损伤 氧化应激 L6成肌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智能辅助诊断技术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郑博 杨卫华 +4 位作者 吴茂念 朱绍军 翁铭 张娴 张民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4-679,共6页
目的提出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目的提出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研究方法,建立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临床DR筛查的331例糖尿病患者662眼的彩色眼底照片,比较并评价专家诊断结果和智能辅助诊断结果。评价体系分为初级评价、中级评价和高级评价,初级评价为在所有接受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糖尿病患者中对非DR(NDR)的诊断一致率;中级评价为对已诊断为DR(1~4级)患者DR病变程度的诊断一致率;高级评价为在所有接受DR智能辅助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对于DR分级(0~4级)的诊断一致率。其中中级评价包括了2种评价方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结果专家诊断组结果显示,NDR患者占22.7%,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患者分别占19.9%、18.7%和25.7%,PDR占13.0%。智能辅助诊断组结果显示NDR患者占25.8%;轻度、中度和重度NPDR患者分别占19.7%、19.3%和22.8%,PDR患者占12.4%。按照本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初级评价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为91.4%,特异度为84.7%,Kappa系数为0.72;中级评价方法1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判断被测者患有重度DR的准确率)为88.4%,特异度(判断被测者患有轻度DR的准确率)为91.1%,Kappa系数为0.79;中级评价方法2中智能辅助诊断灵敏度为80.5%,特异度为93.3%,Kappa系数为0.75;高级评价中智能辅助诊断Kappa系数为0.62。结论基于眼底照相的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体系可用于DR智能辅助诊断技术的评价,可作为DR智能辅助诊断应用场景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诊断成像 神经网络 评价体系 智能辅助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麒麟丸预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所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红丹 殷一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研究麒麟丸预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所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TFP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I... 目的:研究麒麟丸预防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术后所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TFP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行IVF-ET患者,在促排卵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发现有OHSS高风险因素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加用麒麟丸,比较两组轻中度OHSS的发生情况、新鲜周期移植取消率、血浆中VEGF、TF、TFPI水平、行IVF-ET者临床结局(HCG阳性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均无重度OHSS发生,观察组OHSS发生率(12.50%)、新鲜周期移植取消率(15.63%)低于对照组(50.00%、43.75%)(χ^2=6.063,P=0.014);观察组取卵日、胚胎移植日血浆VEGF、TF水平分别为[(368±103)pg/mL、(392±91)pg/mL]、[(24±4)pg/mL、(29±4)pg/mL]低于对照组的[(436±117)pg/mL、(448±108)pg/mL]、[(26±4)pg/mL、(31±4)pg/mL](t=2.450、2.237、4.093、5.204,P=0.017、0.029、<0.001、<0.001);观察组取卵日、胚胎移植日血浆TFPI水平分别为[(73±18)ng/mL、(66±12)ng/mL]高于对照组的[(62±16)ng/mL、(58±10)ng/mL](t=2.550、3.032,P=0.014、0.004);观察组生化妊娠率(8.70%)低于对照组(42.86%)(χ^2=4.147,P=0.042),临床妊娠率(91.30%)高于对照组(57.14%)(χ^2=4.147,P=0.042)。结论:麒麟丸能预防IVF-ET术后重度OHSS发生,并减少轻中度OHSS的发生,降低新鲜周期移植取消率,改善IVF-ET术后妊娠结局,其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TF和TFPI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麒麟丸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IVF-ET术 组织因子 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炎 张崧 +2 位作者 周莹 漆勇 郭建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OPCABG手术患者60例,ASA II~III级,年龄45~70岁,BMI20~23 kg/m^2,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氨甲环...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联合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的影响。方法:择期OPCABG手术患者60例,ASA II~III级,年龄45~70岁,BMI20~23 kg/m^2,随机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氨甲环酸组(T组)、氨甲环酸联合ANH组(T+A组)。C组不做处理;T组于麻醉诱导后30 min内采用静脉注射负荷量20 mg/kg氨甲环酸,然后以10 mg·kg^(-1)·h^(-1)输注至术毕;T+A组采用氨甲环酸和ANH联合应用。依次记录术前和术毕、术后24 h Hb,红细胞压积(Hct),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凝血功能指标以及D-二聚体的变化,以及术后6、24h胸管引流量,记录术后24 h内异体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等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和T+A组术毕和术后24 h时D-二聚体浓度下降,术后胸管引流量、异体红细胞的使用率和使用量降低(P<0.05);各组间各时点Hb、Hct、Plt和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比较,T+A组术后胸管引流量、异体红细胞和血浆使用量降低(P<0.05)。3组未见住院期间死亡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中度ANH可以产生协同节约用血的效果,对OPCABG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 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人早期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林惠 董绉绉 叶龙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7-270,276,共5页
目的 :研究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免疫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按营养方式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内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免疫营养和普通营养,分别监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 目的 :研究对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免疫营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按营养方式随机分为肠内免疫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内普通营养组(对照组),分别进行免疫营养和普通营养,分别监测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第7天、第28天的免疫学指标:Ig G、Ig M、Ig A、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CD4+/CD8+,同时监测相同时间点的营养学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胆固醇,比较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的免疫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7天,实验组的Ig M和Ig 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Ig G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CD3+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CD4+淋巴细胞、CD4+/CD8+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28天,实验组Ig G、Ig M、Ig A、CD3+淋巴细胞、CD4+淋巴细胞、CD4+/CD 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营养学指标,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第28天的营养学指标除胆固醇外,均优于术后第1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0 d内,两组均未发生排异反应。结论 :肾移植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在促进病人免疫功能恢复方面明显优于普通肠内营养,且不会增加排异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免疫营养 肾移植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