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市多元化灌溉施肥技术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新国 吕振江 +1 位作者 陈喜靖 奚辉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66,共3页
应用多元化灌溉施肥技术是适应不同农业生产方式,推进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宁波市农业生产资源与环境特点出发,通过建立不同节水灌溉类型,应用多元化灌溉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雨水收集、智能化灌... 应用多元化灌溉施肥技术是适应不同农业生产方式,推进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宁波市农业生产资源与环境特点出发,通过建立不同节水灌溉类型,应用多元化灌溉施肥技术,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雨水收集、智能化灌溉施肥控制等技术,从而提高肥水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对提高宁波市的农业生产水平,以及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灌溉施肥 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农村地区典型河流氮磷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金树权 朱晓丽 +2 位作者 周金波 胡杨 陈若霞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根据宁波农村地区四类典型河流(源头地区、农田河流、村镇河流和乡镇企业河流)不同形态氮磷的周年监测结果,结合同期降水量数据,全面分析研究了宁波农村地区河流氮磷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4类典型河流中,NO3--N的平均浓度顺序为农田河... 根据宁波农村地区四类典型河流(源头地区、农田河流、村镇河流和乡镇企业河流)不同形态氮磷的周年监测结果,结合同期降水量数据,全面分析研究了宁波农村地区河流氮磷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4类典型河流中,NO3--N的平均浓度顺序为农田河流>乡镇企业河流>源头地区>村镇河流,NH4+-N、TN、DRP、TP的平均浓度大小顺序均为村镇河流>乡镇企业河流>农田河流>源头地区,其中村镇河流的氮磷污染最严重,NH4+-N和TP有92.7%和65.6%的时间断面为劣Ⅴ类水质。(2)4类典型河流均属于磷限制型河流,可溶态氮磷浓度占总氮磷浓度都较高,尤其是村镇河流中的可溶态氮磷比例最高,占总氮磷比例分别高达80.0%和59.1%。(3)在源头地区和农田河流,TN和TP的平均浓度在枯水期最低,平水期最高;村镇河流和乡镇企业河流TN和TP的平均浓度随着降水量的增大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农村地区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墒情动态二区模拟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新国 张展羽 刘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10,共5页
为准确模拟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墒情动态变化,基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运动及土壤水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考虑作物根系伸展和吸水特性,把土壤水分变化土层划分为随作物根系伸展而改变深度的包含主要根系的动态根区和无根系的储水区,... 为准确模拟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墒情动态变化,基于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运动及土壤水动力学的基本理论,考虑作物根系伸展和吸水特性,把土壤水分变化土层划分为随作物根系伸展而改变深度的包含主要根系的动态根区和无根系的储水区,构建了变根区墒情动态二区模型。模型根区深度随着作物根系伸展改变,以此准确表达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墒情的动态变化;将储水区的土壤水分作为模型变量,计算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由此间接地考虑了深层土壤水分对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影响。将模型拟合误差作为目标函数,采用自由搜索算法率定模型参数。应用建立的模型进行墒情模拟,模拟相对误差小于±5%和±10%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9.09%和94.55%;经t检验和回归分析表明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差不大,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为0.779,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能准确反映计划湿润层内墒情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土壤水分 动力学 墒情模拟 根系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纹床面涡量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向东 蔡琼 +1 位作者 厉凯 唐立模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64-68,共5页
沙纹的形成与水流流态密切相关,但对于其相互关系至今尚无确定的结论。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设备对沙纹床面水流特性及涡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平床与沙纹床面涡量场的比较,得到了沙纹床面的涡量分布区域。... 沙纹的形成与水流流态密切相关,但对于其相互关系至今尚无确定的结论。采用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量设备对沙纹床面水流特性及涡量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平床与沙纹床面涡量场的比较,得到了沙纹床面的涡量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涡量较大值主要集中在沙纹的背水坡面与迎水坡带,之外区域涡量值约为零。结论对研究沙纹的形成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量特性 PIV 紊动作用 沙纹床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优化GMDH网络的月降水量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小琴 朱新国 林方存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165-167,170,共4页
为提高降水量预测的精确度,介绍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的GMDH网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全局搜索GMDH网络的初始权值,并利用优化后的GMDH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月降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加快GMDH网络结构稳定的速度,使... 为提高降水量预测的精确度,介绍了一种基于混沌优化的GMDH网络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混沌优化算法全局搜索GMDH网络的初始权值,并利用优化后的GMDH网络建立预测模型对月降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加快GMDH网络结构稳定的速度,使算法快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对月降水量的动态预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GMDH 混沌 月降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比较研究 被引量:128
6
作者 金树权 周金波 +3 位作者 朱晓丽 姚永如 蔡国成 陈若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71-1575,共5页
选取10种水生植物水罂粟、黄花水龙、大聚藻、香菇草、水芹、大薸、凤眼莲、美人蕉、黄菖蒲和鸢尾等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吸收氮、磷和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生植物... 选取10种水生植物水罂粟、黄花水龙、大聚藻、香菇草、水芹、大薸、凤眼莲、美人蕉、黄菖蒲和鸢尾等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2月中旬至6月中旬在室内静水条件下对其吸收氮、磷和净化水质的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生植物的净增生物量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109.9-1 511.1 g.m-2,其中香菇草净增生物量最高,是黄花水龙(最低)的13.7倍;(2)不同水生植物的氮、磷含量差异较小,其氮、磷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67~26.38 mg.g-1和1.16~3.50 mg.g-1;(3)不同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能力差异较大,10种水生植物的水质氮、磷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6.3%~91.8%和23.2%~94.0%,10种水生植物的氮、磷吸收贡献率分别占水质氮、磷去除率的46.3%~77.0%和54.3%~92.7%。水体氮、磷去除率与水生植物净增生物量存在较高相关性,而与植株氮、磷含量不存在相关性,因而氮、磷吸收量而不是植株氮、磷含量应作为水生植物筛选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氮、磷吸收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金波 金树权 +2 位作者 包薇红 罗艳 胡杨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1,共8页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 选取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小茨藻(Najas minor)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实验室静态模拟条件下,通过定期测定植物生物量、叶绿素、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等指标变化,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氨氮对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小茨藻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分别为2、2、1、0.5 mg·L^(-1)和6、6、4、2 mg·L^(-1)。不同沉水植物的相对生长率均随着水体氨氮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和小茨藻均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时出现相对生长率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21、0.94、0.52和0.28。不同沉水植物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范围内,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变化不大;当水体氨氮介于相应的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之间时,试验期间植物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的POD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当水体氨氮浓度超过相应的最大耐污浓度时,试验期间沉水植物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植物的POD活性在7~21 d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研究表明,水体氨氮浓度是影响沉水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之一,不同沉水植物均存在相应的氨氮最大适宜浓度和最大耐污浓度,相应的低浓度氨氮能促进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抗逆能力,但过高浓度氨氮会抑制沉水植物生长,甚至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氨氮 生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墒情监测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7
8
作者 朱新国 林方存 高湖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3-55,58,共4页
墒情监测是实施农田土壤水分有效调控的基础和前提。回顾总结了国内外墒情监测的方法以及墒情监测研究发展现状,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墒情监测 土壤含水量 农田水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