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6)A阅读者YTH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晓乐 马荣荣 +1 位作者 鲁镇飞 马炜炜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401-411,414,共12页
甲基化是最为广泛存在的真核生物RNA转录后修饰形式。N6-甲基腺苷(m^(6)A)对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调控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揭示m^(6)A通过招募m^(6)A结合蛋白从而影响包括器官建成、肿瘤形成、节律钟调控及X染色体沉默在内的多种生物学... 甲基化是最为广泛存在的真核生物RNA转录后修饰形式。N6-甲基腺苷(m^(6)A)对真核生物基因转录后调控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揭示m^(6)A通过招募m^(6)A结合蛋白从而影响包括器官建成、肿瘤形成、节律钟调控及X染色体沉默在内的多种生物学进程。YTH蛋白是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m^6A结合蛋白,本文从YTH蛋白的分类、识别m^(6)A的分子机理及其生物学功能3个方面详尽阐述了真核生物中存在的多样化的YTH蛋白如何影响具有m^(6)A修饰的RNA的命运,以及如何调控生物体生长发育。最后,讨论了目前YTH蛋白研究仍有待解决的问题,展望了其在药物研发、作物育种等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YTH蛋白 分类 分子机理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菜和AM系统回交及杂种后代育成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坚 金林灿 +5 位作者 严成其 孙志栋 沈岚 王芳 朱宏芬 陈惠云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用AM系统(Brassica rapa×Moricandia arvensis之间的杂种后代系统)作为桥梁植物,有可能育成Moricandia arvensis一条染色体添加系统。通过回交,可以做出具有育性的、多样的Moricandia arvensis染色体添加型植物。
关键词 中国白菜 桥梁植物 染色体添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穗芽克防除连晚直播稻及抛栽中籼稻萌发的研究
3
作者 肖浩永 裘尧军 +1 位作者 杨宁 徐松乔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用休眠剂穗芽克在早籼稻的乳熟期以40~60倍浓度喷施,使早籼谷产生3个月以上的休眠期,可解决连作晚稻直播和抛栽中的籼稻危害,除籼效果在95%以上,增产增效十分显著。
关键词 休眠剂 穗芽克 抛栽稻 直播稻 秋籼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水稻‘甬籼15’早熟机制解析
4
作者 张雨洁 杨繁婧 +3 位作者 应泉盛 姜洁锋 叶楚玉 施贤波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9,共12页
‘甬籼15’是浙江省主推的早熟早籼稻品种,解析其早熟分子机制对早熟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甬籼15’(早熟)及‘中早39’(中熟)在幼穗分化关键时期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系列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日期转录水平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发... ‘甬籼15’是浙江省主推的早熟早籼稻品种,解析其早熟分子机制对早熟水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甬籼15’(早熟)及‘中早39’(中熟)在幼穗分化关键时期的转录组数据进行了系列分析。通过计算不同日期转录水平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发现在水稻幼穗分化前后大量基因发生了差异表达。筛选阶段性差异表达的振荡基因发现,与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合成及细胞壁合成有关的基因得到富集。时序聚类分析表明,JA合成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被特异性富集到了在幼穗分化开始后表达上调并在幼穗分化Ⅱ期后表达下降的基因簇中。通过比较振荡基因的表达模式,推测JA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甬籼15’幼穗分化,并发现OsGI、OsFD1、RFL、OsMADS15、OsHESO1等基因可能通过影响‘甬籼15’的光周期通路促进其幼穗分化。研究结果为早熟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甬籼15’ 早熟 幼穗分化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和施肥对杂交粳稻甬优8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建华 陆增根 +6 位作者 黄筱敏 吴锡清 林一波 郁寅良 邱枫 马荣荣 王晓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678-681,共4页
研究了栽插密度和施肥对大穗型杂交粳稻组合甬优8号生育期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初步明确甬优8号要达到稳产高产,栽插密度以18.75万~22.5万穴/hm^2为宜,7月10~15日后应严格控制氮素肥料的施用。
关键词 密度 施肥 杂交粳稻 甬优8号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近年育成粳稻新品种(系)部分抗病虫基因的分子检测与育种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宣 金林灿 +2 位作者 叶朝辉 姜洁锋 施贤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59-1169,共11页
为明确浙江省近年育成常规晚粳稻品种(系)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分析了11个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gm、Pikh/Pi54、Pi9、Pi1、Pi2、Pi5、Pit、Pb1、Pikm),2个抗白叶枯基因(Xa21、Xa23)和... 为明确浙江省近年育成常规晚粳稻品种(系)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等抗性基因的分布情况,利用分子标记检测分析了11个抗稻瘟病基因(Pita、Pib、Pigm、Pikh/Pi54、Pi9、Pi1、Pi2、Pi5、Pit、Pb1、Pikm),2个抗白叶枯基因(Xa21、Xa23)和2个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在61个晚粳稻品种(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稻瘟病抗性基因检出率最高的为Pib,分布频率为91.80%,Pikm、Pi2、Pita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8.85%、67.21%、63.93%,Pit、Pi5、Pi9、Pikh/Pi54检出频率分别为34.43%、32.79%、26.23%、24.59%;Pb1、pigm检出率较低,分别为6.56%、1.64%;Pi1基因未检出;抗褐飞虱基因Bph14、Bph15检出率分别为6.56%、11.48%;抗白叶枯基因Xa21、Xa23在61个被检测品种(系)中无分布。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Xa23、Bph14、Bph15导入粳稻中并验证了抗性,结果表明,以上基因均具有较好的抗性。初步明确了浙江省新育成61个常规晚粳稻品种(系)的抗病虫基因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技术将目标抗性基因转移到待改良品种中培育广谱多抗水稻新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稻瘟病 白叶枯病 褐飞虱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杂交晚稻甬优9号的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6
7
作者 钱兴苗 马寅超 +1 位作者 马荣荣 王晓燕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198-198,203,共2页
甬优9号(原名02-E8)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宁海县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总结了甬优9号的栽培... 甬优9号(原名02-E8)系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晚稻。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在宁海县试种,该组合表现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总结了甬优9号的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晚稻 甬优9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甬优15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陆永法 马荣荣 +4 位作者 王晓燕 蔡克锋 周华成 李信年 唐志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13-15,共3页
甬优15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表现早熟、优质、超高产、稳产性好、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适应性较广,2012年和2013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甬优15是由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籼粳杂交稻组合,表现早熟、优质、超高产、稳产性好、强根、壮秆、大穗、耐寒、抗倒,适应性较广,2012年和2013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和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推广品种。总结出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甬优15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亲和粳稻宁84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宣 叶朝辉 +2 位作者 金林灿 陈国 施贤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1941-1944,共4页
宁84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单/双季兼用型常规晚粳稻品种,分别于2015年、2021年通过浙江省单季、双季晚粳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双季晚稻栽培。宁84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灌浆速度快,青秆黄熟。带有Pi2/pizt、Pita、Pib、Pi... 宁84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单/双季兼用型常规晚粳稻品种,分别于2015年、2021年通过浙江省单季、双季晚粳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双季晚稻栽培。宁84分蘖力强,穗大粒多,后期灌浆速度快,青秆黄熟。带有Pi2/pizt、Pita、Pib、Pi54/Pish、pikm、S5-n、GW5等5个稻瘟病抗性基因和2个功能基因,宁84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中抗条纹叶枯病、感褐飞虱。含有广亲和基因S5-n,具有对籼稻亲和性。耐穗发芽,米质各项指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质部颁二等标准。介绍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84 晚粳稻 单双季兼用 广亲和性 栽培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晚粳甬优8号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华成 马荣荣 +4 位作者 王晓燕 章志远 陆永法 李信年 蔡克锋 《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期69-70,共2页
甬优8号(甬粳3号A/K6876)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3号A与K6876配组而育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表现熟期适宜、大穗丰产、壮秆抗倒、优质抗病、剑叶窄长挺立,成熟叶青籽黄、单双季兼用、手插直播皆宜。根据甬优8号大面... 甬优8号(甬粳3号A/K6876)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用甬粳3号A与K6876配组而育成的杂交晚粳新组合,表现熟期适宜、大穗丰产、壮秆抗倒、优质抗病、剑叶窄长挺立,成熟叶青籽黄、单双季兼用、手插直播皆宜。根据甬优8号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粳 甬优8号 生物学特性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甬优9号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晓燕 马寅超 +4 位作者 马荣荣 蔡克锋 陆永法 周华成 李信年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期69-70,共2页
甬优9号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用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7月通过国家南方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 甬优9号系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研究所与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合作,用甬粳2号A与K306093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年7月通过国家南方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2006-2008年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该组合高产制种特点,结合亲本特征特性,提出该组合高产制种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水稻 甬优9号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糯稻甬优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2
作者 章志远 王晓燕 +4 位作者 马荣荣 周华成 陆永法 李信年 华国来 《浙江农业科学》 2008年第3期338-339,共2页
甬优5号(原名00-E62)是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用甬糯2号A作母本、K6926作父本杂交配组而育成的粳型杂交晚糯稻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中熟、优质、抗病。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 甬优5号(原名00-E62)是由宁波市农科院作物所和宁波市种子公司合作,用甬糯2号A作母本、K6926作父本杂交配组而育成的粳型杂交晚糯稻组合。表现高产、稳产、中熟、优质、抗病。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单季晚稻种植。栽培上注意适期播种,培育壮秧;短龄移栽,双本稀植;重施蘖肥,酌施穗肥;好气灌溉,足苗搁田;及时除草,严防病虫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糯稻 甬优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