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搏波系统的力学模型及反演兼对若干中医学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礼立 王晖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6-1424,共9页
对脉搏波进行客观化定量研究,是我们面临的跨中医与西医、跨医学与数理学科的新挑战,是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化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遵循中医整体观点的传统思路,把脉搏波系统理解为生命能量以波的形式在血液中传播的整个系统,从连... 对脉搏波进行客观化定量研究,是我们面临的跨中医与西医、跨医学与数理学科的新挑战,是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化发展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遵循中医整体观点的传统思路,把脉搏波系统理解为生命能量以波的形式在血液中传播的整个系统,从连续介质力学的波动理论出发,为脉搏波系统建立一个等价的力学模型,并把力学反演方法推广发展到脉搏波.指出脉搏波是压力波P(X,t),质点速度波v(X,t)、比容波V(X,t)和内能波E(X,t)这些不同形式波动的总成.脉搏现象包含着血液的流动和在血液中以远快于血液流速之波速传播的携带能量的脉搏波.前者是人眼易见的实体血液的"物质流",而后者是人眼不易见、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能量流",可分别理解为中医的"血"和"气".脉搏波的传播特性由反映生命体整体系统的本构方程决定,就其重要性和地位而言,系统本构方程与中医的体质相当,应探索其内在联系.初步讨论了脉搏波系统本构关系非线性效应和黏性效应对脉搏波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系统 力学建模 反演 中医气血观 中医体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波本构关系实验研究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礼立 王晖 +5 位作者 丁圆圆 陈霞波 杨黎明 龚文波 浣石 缪馥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0,共10页
脉搏波本构关系决定着脉搏波的传播特征。如何通过实验研究来确定脉搏波本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从现有文献数据来获得脉搏波本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之一。本文中探索了3个可行途径:(1)由实测脉搏波波速对压力的关系C(p)进行... 脉搏波本构关系决定着脉搏波的传播特征。如何通过实验研究来确定脉搏波本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从现有文献数据来获得脉搏波本构关系,是当前研究的核心之一。本文中探索了3个可行途径:(1)由实测脉搏波波速对压力的关系C(p)进行反分析(无创法);(2)直接对脉搏波p-V本构关系进行实测(有创法);(3)由一系列实测脉搏波波形进行Lagrange反分析(无创法)。采用上述方法,根据现有文献数据,发现由C(p)关系的Rogers-Huang简化式可推得指数型p(V)本构关系;由MK-Hughes式可推得对数型p(V)本构关系。脉搏波传播特性随非线性本构参数发生显著变化。按中医体质分类观点,相应的脉搏波本构关系原则上也有不同类型,因人而定。在这个意义上,脉搏波的Lagrange反分析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但它对正确选择测点和提高测量敏感性和精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波 本构关系 实验研究 反分析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