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区域增长极的选择与培育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新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0-73,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面临着区域竞争的...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面临着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非均衡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发展模式的崛起与创新
2
作者 王志新 王菲 +1 位作者 陈洪波 周琳琅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86,共5页
研究宁波发展模式的含义和特征,总结提升了宁波发展模式的经验特色。今天,宁波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要实现宁波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实现宁波发展模式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发展重点的创新。
关键词 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观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赛赛 宋超女 管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2-63,共2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学生文明上网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网民作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其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现状和走向,决定了网络文明的走向...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学生文明上网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网民作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其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现状和走向,决定了网络文明的走向和趋势。文章阐述了公民意识的内涵与结构,分析了高校网络文明的特点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明 大学生 公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障碍和对策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琳琅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7期62-65,共4页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许多制度政策障碍,如国家法律制度供给上...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制度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当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育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许多制度政策障碍,如国家法律制度供给上的不足,缺少良好社会资本和合作组织管理经营能人,合作组织内部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政府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工作没有科学到位等。因此,需要从政府扩大政策法律制度供给,优化宽松的发展环境,培育农村社会资本,合作社社员本位原则,合作组织自身建设,政府工作的科学性等方面提出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农问题 合作经济 农业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走向 被引量:1
5
作者 熊和平 陶志琼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由于当前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拘泥于现代哲学,致使无法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理论格局。本文主要在借鉴后现代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教学理论研究五个方面的后现代走向。即,由现代认识论走向后现代解释学;由权威走向批判;由"本体... 由于当前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拘泥于现代哲学,致使无法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理论格局。本文主要在借鉴后现代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教学理论研究五个方面的后现代走向。即,由现代认识论走向后现代解释学;由权威走向批判;由"本体"研究走向"解构"研究;由宏大叙事走向小型叙事;由意识范式走向语言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 教学研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经验与超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熊和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6,172,共7页
从人的求知途径上看,生活有两种来源经验和超验。经验的类型有个体理性经验、个体感性经验与社会道德经验;超验的类型有哲学本体论上的超验与宗教上的超验。基于这些经验与超验的不同类型,生活方式大致有四种直觉与体悟;感觉与知觉;思... 从人的求知途径上看,生活有两种来源经验和超验。经验的类型有个体理性经验、个体感性经验与社会道德经验;超验的类型有哲学本体论上的超验与宗教上的超验。基于这些经验与超验的不同类型,生活方式大致有四种直觉与体悟;感觉与知觉;思辨与逻辑;社会与道德。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彼此交融的、相互穿越的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理性经验 个体感性经验 社会道德经验 哲学本体论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成果共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重要论述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洪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邓小平对劳动成果共享诸多方面有着全面、深入的阐述,邓小平劳动成果共享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既有理论思考,又有政策主张,体现时代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劳动成果共享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农业农村改革观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琳琅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16-18,共3页
江泽民的农业农村改革观主要包括:肯定了农业家庭承包制能够与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农业相融,必须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和稳定家庭承包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提出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 江泽民的农业农村改革观主要包括:肯定了农业家庭承包制能够与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农业相融,必须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和稳定家庭承包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提出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理论上提出如何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理论,找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保持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内在机制基础上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坚持农业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改革措施,并概括了我党领导农村改革的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农业农村改革思路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三农问题 改革观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改造利益冲突化解与补偿机制设定
9
作者 习蓉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0-53,共4页
文章利用鹰鸽博弈模型对城市改造进行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把城市拆迁补偿费用和拆迁户的斗争成本纳入模型,使用我国226个大中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改造费用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改造费用的增加对经济... 文章利用鹰鸽博弈模型对城市改造进行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把城市拆迁补偿费用和拆迁户的斗争成本纳入模型,使用我国226个大中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认为改造费用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型关系,改造费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要看二者的合力,拆迁户的斗争成本越大越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这种斗争成本属于福利的净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鸽博弈模型 城市改造 拆迁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邓小平抓教育的思想
10
作者 陈洪波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邓小平抓教育的思想具有时代性、求实性和执著性等特点,它集中反映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重新学习邓小平同志抓教育的思想对于进一步贯彻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抓教育 教育创新 科教兴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特征
11
作者 习蓉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2-84,共3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特色性相融合、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三大基本特征。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民族问题 三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江泽民的科技开放观
12
作者 陈洪波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江泽民科技开放观有一个逐步形成、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主要围绕中国科技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及怎样实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江泽民第一次明确站在科技全球化高度论述科技开放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 江泽民科技开放观有一个逐步形成、不断深化的过程,它主要围绕中国科技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及怎样实行对外开放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江泽民第一次明确站在科技全球化高度论述科技开放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科技开放观 科技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的人本教育思想
13
作者 王志新 《湖北社会科学》 2006年第3期18-20,共3页
江泽民同志的人本教育思想,从中国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系统地论述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等问题。
关键词 江泽民 以人为本 教育思想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非公有制经济观论析
14
作者 周琳琅 《理论月刊》 2005年第3期13-14,共2页
江泽民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个体私营企业主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此,我国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有制经... 江泽民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个体私营企业主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为此,我国还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制度、思想观念和具体政策措施,这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泽民市场经济改革观之论析
15
作者 陈洪波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15-17,共3页
江泽民市场经济改革观主要包括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政治保证等六个方面内容,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江泽民的市场经济改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江泽民市场经济改革观主要包括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理念、基本思路和政治保证等六个方面内容,具有时代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江泽民的市场经济改革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泽民 市场经济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和谐社会解读
16
作者 张新光 《理论月刊》 2007年第4期43-45,共3页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反映无产阶级的执政本质和神圣使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消除国家与社会...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反映无产阶级的执政本质和神圣使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消除国家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关系 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化生态效应动态耦合量化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厉孝忠 习蓉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113,共3页
文章运用我国2000—2011年统计数据对新型城镇化模式下的最优节能路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显示,城镇化进程中节能目标过大,国内生产总值将会降低,适度的节能目标也将促成地方生产总值增加,该结论验证了波特环境假说。
关键词 环境跨期分配模型 新型城镇化 生态效应量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