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
被引量:41
- 1
-
-
作者
熊和平
-
机构
浙江宁波工程学院社科系 浙江 宁波
-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6,共7页
-
文摘
复杂性思维作为近20年以来兴起的研究自然现象与人文社会现象的一种新的方法论,已被不同学科的理论研究者所广泛重视。它具有自组织性、自我调整性、非线性、不可还原性等特征。用复杂性思维去审视我国当代主流教学论,不难发现其中许多理论命题的困境。教学论复杂的学科特点,内在地要求用复杂性思维去推进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从而超越传统研究中的还原论、基础主义、学术权威、宏大的叙事话语、“意识研究”范式等局限。
-
关键词
复杂性思维
教学理论
创新
-
Keywords
complexity thinking
teaching theory
innovation
-
分类号
G42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课程、知识与认识论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熊和平
-
机构
宁波工程学院社科系
-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1-34,共4页
-
文摘
知识不是所谓的科学认识论的奴婢,也不是征服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力量,更不是使求知者自身异化的力量。课程作为学生的一种求知活动,学生的所求知识不仅是个对象范畴,更是一个过程与活动范畴,即求知活动的过程本身将成为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当代知识在转型过程中日益呈现出不确定性、创生性、情景性的特征。然而,传统的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观只能使人们不断地扩张追逐与占有知识,从而占有他人的欲望;只能使人们对知识的崇拜欲膨胀,造成社会不平等的合法化,致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因此,这种知识观要予以解构。
-
关键词
课程
知识
认识论
解构
-
Keywords
curriculum
knowledge
epistemology
deconstruct
-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生活:经验与超验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熊和平
-
机构
宁波工程学院社科系
-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6,172,共7页
-
文摘
从人的求知途径上看,生活有两种来源经验和超验。经验的类型有个体理性经验、个体感性经验与社会道德经验;超验的类型有哲学本体论上的超验与宗教上的超验。基于这些经验与超验的不同类型,生活方式大致有四种直觉与体悟;感觉与知觉;思辨与逻辑;社会与道德。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彼此交融的、相互穿越的生活世界。
-
关键词
个体理性经验
个体感性经验
社会道德经验
哲学本体论
生活方式
-
分类号
B0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
-
题名课程·文本·语言——兼谈课程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熊和平
-
机构
宁波工程学院社科系
-
出处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9,共4页
-
文摘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习惯了在“狭义”上诠释课程,把课程限定在文本范围之内。这就造成了:知识观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课程主体消失在文本之中;课程研究拘泥于技术取向等种种局限。然而,随着20世纪世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人们对语言的确定性产生了怀疑,文本不再被看作为不可动摇的、惟一的知识来源。这种语言学的转向同时也为我们理解课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课程的意义逐渐从文本之内走向文本之外。当代的课程研究理应关注语言学的转向,并在课程语义学、课程语用学、课程语音学等以前被忽视的理论领域做深入的研究。
-
关键词
课程
文本
语言
知识
课程研究
语言学转向
-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