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卓越计划”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1
1
作者 楼建明 鲍淑娣 +1 位作者 傅越千 刘良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7-181,278,共6页
"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3I"特质工程师后备人才,始终把"重实践、强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以工... "卓越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宁波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3I"特质工程师后备人才,始终把"重实践、强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以工程专业认证为引领,以实践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拓展实践教学平台,开发典型工程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教育,探索了一条培养应用开发型人才的新路子。四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些举措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为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计划 实践教学 工程实验环境 校企合作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学合作、项目驱动”模式的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7
2
作者 楼建明 傅越千 +1 位作者 鲍淑娣 廖远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3-126,共4页
阐述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方案以及工程训练中心改革实践经验。实践证明:"产学合作、项目驱动"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按此模式建设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实景式... 阐述了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理念、建设方案以及工程训练中心改革实践经验。实践证明:"产学合作、项目驱动"是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中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按此模式建设的工程训练中心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了实景式工程训练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切实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训练中心建设 产学合作 项目驱动 建设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全光控突触研究进展
3
作者 单海 应宏微 +4 位作者 程培红 胡令祥 王敬蕊 叶志镇 诸葛飞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5-259,共15页
类脑神经形态计算有望克服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实现低功耗、高效信息处理,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突触是构建神经形态系统的关键硬件,其中光电突触结合了电子学和光子学优势,具有光学感知、信息计算和存储等多种... 类脑神经形态计算有望克服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瓶颈,实现低功耗、高效信息处理,进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突触是构建神经形态系统的关键硬件,其中光电突触结合了电子学和光子学优势,具有光学感知、信息计算和存储等多种功能。新兴的全光控光电突触,其电导非易失性增大和降低均通过光信号实现,可有效避免电信号对器件微结构的破坏,改善工作稳定性,并且赋予突触器件新的功能。氧化物易制备,与CMOS工艺兼容性好,是使用最广泛的人工突触材料。本文梳理了具有长程可塑性的氧化物全光控突触器件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基于光波长和光功率调控的全光控突触,主要聚焦器件结构、材料选择和光电响应机制,最后分析了当前全光控突触发展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形态计算 光电突触 全光控突触 长程可塑性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素机制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4
作者 吕强 刘士荣 邱雪娜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10-141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机制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pheromone mechanism,PSO-PM)算法.主要是借鉴了蚁群优化算法的信息素共享机制,并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设计了粒子行为的三条简单规则:信息留存规则、...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素机制的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on pheromone mechanism,PSO-PM)算法.主要是借鉴了蚁群优化算法的信息素共享机制,并引入到粒子群优化算法中,设计了粒子行为的三条简单规则:信息留存规则、信息获取和融合规则以及粒子演化规则,从而实现了群体信息的充分分享,相应地改善了算法的寻优能力.采用基准函数对PSO-PM算法进行测试,并与几种不同类型的改进优化算法进行对比,数值实验结果验证了PSO-PM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机制 粒子群优化 蚁群优化 演化规则 概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预测模式的H.264/AVC视频信息隐藏改进算法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达文 王让定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99,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调制的H.264/AVC视频信息改进隐藏算法。选择参考像素亮度值接近的帧内4×4块,通过对预测模式值进行调制以实现隐秘信息的嵌入,而预测模式调制过程是将最优预测模式变为满足嵌入条件的具有率失真开销最... 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内预测模式调制的H.264/AVC视频信息改进隐藏算法。选择参考像素亮度值接近的帧内4×4块,通过对预测模式值进行调制以实现隐秘信息的嵌入,而预测模式调制过程是将最优预测模式变为满足嵌入条件的具有率失真开销最小的预测模式,以尽量减小预测模式的改变对视频客观质量的影响。信息的提取过程不需要原始载体视频,也不需要完全解码,只需对视频流中的预测模式进行解码即可。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保持视频的感知质量,并且对视频流的比特率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隐藏 H.264/AVC 压缩域 帧内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基于二阶互信息的配准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北京 李均利 陈刚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5-1478,共4页
着重分析讨论了灰度级别、邻域信息对基于二阶互信息的配准技术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得到在PV插值基础上最佳的灰度级别、邻域信息,从而改进了基于二阶互信息的配准技术,并借助分析噪声对配准的影响来解释相关结论。
关键词 配准 一阶互信息 二阶互信息 灰度级别压缩 邻域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息结合离散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小波 陈舒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54-55,74,共3页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搜索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粒子群算法:多信息结合离散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借鉴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机制,重新定义了粒子的速度位置更新公式,并且引入双曲正切函数对粒子群进行初始化。通过求解... 为提高粒子群算法的搜索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离散粒子群算法:多信息结合离散粒子群算法。该算法在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借鉴蚁群算法的信息素机制,重新定义了粒子的速度位置更新公式,并且引入双曲正切函数对粒子群进行初始化。通过求解背包问题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粒子群算法 信息素机制 双曲正切函数 背包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硬件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8
作者 张红梅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8期18-19,共2页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硬件基础课程改革大多局限于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作些删减,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分析,导致课程设置零乱,教学内容陈旧。针对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硬件基础课程改革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知识...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硬件基础课程改革大多局限于在传统课程的基础上作些删减,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缺乏系统分析,导致课程设置零乱,教学内容陈旧。针对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硬件基础课程改革应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知识的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与先进性,同时重视教学创新,以多种形式评定学生的学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专业 硬件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物神经元器件及其神经网络应用
9
作者 李宗晓 胡令祥 +1 位作者 王敬蕊 诸葛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5-358,共14页
目前,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对硬件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硬件算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受人脑启发的新型神经形... 目前,人工智能在人类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算法对硬件算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逼近极限,传统冯·诺依曼计算架构越来越难以满足硬件算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受人脑启发的新型神经形态计算采用数据处理与存储一体架构,有望为开发低能耗、高算力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提供重要的硬件基础。人工神经元和人工突触作为神经形态计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本文聚焦氧化物人工神经元,从神经元数学模型出发,重点介绍了基于氧化物电子器件的霍奇金–赫胥黎神经元、泄漏–累积–发射神经元和振荡神经元的最新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器件结构、工作机制对神经元功能模拟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根据不同尖峰发射动态行为,阐述了基于氧化物神经元硬件的脉冲神经网络和振荡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展。最后,讨论了氧化物神经元在器件、阵列、神经网络等层面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在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物 神经元器件 类脑计算 神经形态计算 人工神经网络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被引量:50
10
作者 楼建明 傅越千 +1 位作者 安鹏 鲍淑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6,共6页
自制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具有专业性、适用性、直观性、经济性等特点,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节约实验室建设经费的重要手段,同时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和... 自制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具有专业性、适用性、直观性、经济性等特点,是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实验兴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以及节约实验室建设经费的重要手段,同时推动了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实验室建设。分析了厂家的实验仪器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自制实验仪器设备的必要性,以自制的"传感器与检测综合实验平台"、"单片机实验平台"、"电子线路设计实验平台"、"嵌入式实验平台"为例,总结了开展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做法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能力培养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食用油快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丁志群 王金霞 +3 位作者 赵洪霞 程培红 胡劲松 贾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129,共5页
利用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得橄榄油等几种食用油及其煎炸油的三维荧光光谱,并用提高峰值阈值等算法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食用油的三维荧光等高线图差异明显,具有指纹特征性;同一种食用油经过不同时间高温加热后的三维荧光光谱存... 利用F7000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得橄榄油等几种食用油及其煎炸油的三维荧光光谱,并用提高峰值阈值等算法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不同品种食用油的三维荧光等高线图差异明显,具有指纹特征性;同一种食用油经过不同时间高温加热后的三维荧光光谱存在荧光等高圈中心波长红移、峰值强度减弱趋势.利用吸收光谱法测得同一种油加热不同时长油样的透射光谱并进行比对,发现差异性不明显.实验表明:食用油的三维荧光光谱指纹特征可用于食用油品种的鉴定,根据其荧光峰值强度大小、中心波长位置可以实现食用油品质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煎炸油 三维荧光光谱 透射谱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usdorff距离的轨迹聚类算法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锦阳 宋加涛 +1 位作者 刘良旭 王让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157-161,共5页
以整条轨迹为目标的聚类方法存在轨迹较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以轨迹子段为聚类目标的聚类算法CTIHD。给出一种新的轨迹子段距离度量方法,用以消除轨迹子段之间的公共偏差。利用特征点概念将轨迹划分成轨迹子段集,计算轨迹子段之间的... 以整条轨迹为目标的聚类方法存在轨迹较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以轨迹子段为聚类目标的聚类算法CTIHD。给出一种新的轨迹子段距离度量方法,用以消除轨迹子段之间的公共偏差。利用特征点概念将轨迹划分成轨迹子段集,计算轨迹子段之间的相似度,由此实现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同类算法具有更好的轨迹聚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聚类 运动模式 HAUSDORFF距离 点特征矩阵 轨迹子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点局部异常度的异常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21
13
作者 刘良旭 乐嘉锦 +1 位作者 乔少杰 宋加涛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6-1975,共10页
随着大量的定位数据被收集在应用服务器,如何从大量定位轨迹数据挖掘异常信息已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针对当前流行的、以轨迹片段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以轨迹点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Tr... 随着大量的定位数据被收集在应用服务器,如何从大量定位轨迹数据挖掘异常信息已逐渐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研究课题.针对当前流行的、以轨迹片段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以轨迹点表示局部特征的异常点检测算法TraLOD.该算法不仅提出了将每个轨迹点赋予一个0~1的值来表示其局部异常程度,而且还引入了相对距离来计算轨迹片段之间的不匹配性.此外,针对数据挖掘算法效率低的缺点,TraLOD引入了R-Tree和距离特征矩阵来提高算法效率.性能分析和实验都证明了TraLOD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迹数据 异常点检测 局部异常度 距离特征矩阵 R树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的彩色人脸识别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北京 孙星明 +1 位作者 王定成 赵晓平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5-1823,共9页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彩色人脸的色彩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的算法.首先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和四元数代数理论定义了四元数伪Zernike矩(Quaternion pseudo-Zernike moments,QPZMs),将传统的主要处理灰度图...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彩色人脸的色彩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的算法.首先基于彩色图像四元数表示和四元数代数理论定义了四元数伪Zernike矩(Quaternion pseudo-Zernike moments,QPZMs),将传统的主要处理灰度图像的伪Zernike矩(Pseudo-Zernike moments,PZMs)推广应用于彩色图像,然后基于QPZMs构造了彩色人脸图像针对旋转、缩放和平移(Rotation,scaling,and translation,RST)变换的四元数值不变量,最后结合这些鲁棒的不变量特征和四元数BP神经网络(Quaternion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QBPNN)分类器进行彩色人脸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基于四元数的算法比较,本文算法在表情、光照、位置等变化方面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人脸识别 彩色图像 四元数 伪ZERNIKE矩 四元数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可视化的挑战与最新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崔迪 郭小燕 陈为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44-2049,2056,共7页
大数据的来临增强了可视化的重要性。可视化分析挖掘人类对于信息的认知能力与优势,将人、机有机融合,借助人机交互高效洞悉大数据背后的信息与规律,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针对大数据数据量大、维度高、多来源、多形态等特点论述了... 大数据的来临增强了可视化的重要性。可视化分析挖掘人类对于信息的认知能力与优势,将人、机有机融合,借助人机交互高效洞悉大数据背后的信息与规律,是大数据分析的重要方法。针对大数据数据量大、维度高、多来源、多形态等特点论述了大规模数据、流数据、非结构和异构数据的可视化方法。首先讨论了大规模数据的可视化技术:1)采用分而治之的原则将大问题分解成较小的任务并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解决以提高处理的速度;2)通过聚合、采样、多分辨表示的方法进行数据约简;3)针对高维数据选择若干个视图,在多个角度下生成不同的可视化结果。然后针对监控型、叠加型两类流数据探讨了流数据的可视化过程。最后阐述了非结构化数据以及异构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总之,可视化能够克服计算机自动化分析方法的劣势与不足,整合计算机的分析能力和人们对信息的感知能力,有效地洞悉大数据背后的信息与智慧,但其理论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同时面临着数据规模大、动态变化、维度高、多源异构等方面的挑战,这些也逐渐成为今后的大数据可视化研究的热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可视化 挑战 可视分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Tree的高效异常轨迹检测算法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良旭 乔少杰 +2 位作者 刘宾 乐嘉锦 唐常杰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6-2435,共10页
提出了异常轨迹检测算法,通过检测轨迹的局部异常程度来判断两条轨迹是否全局匹配,进而检测异常轨迹.算法要点如下:(1)为了有效地表示轨迹的局部特征,以k个连续轨迹点作为基本比较单元,提出一种计算两个基本比较单元间不匹配程度的距离... 提出了异常轨迹检测算法,通过检测轨迹的局部异常程度来判断两条轨迹是否全局匹配,进而检测异常轨迹.算法要点如下:(1)为了有效地表示轨迹的局部特征,以k个连续轨迹点作为基本比较单元,提出一种计算两个基本比较单元间不匹配程度的距离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局部匹配、全局匹配和异常轨迹的概念;(2)针对异常轨迹检测算法普遍存在计算代价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R-Tree的异常轨迹检测算法,其优势在于利用R-Tree和轨迹间的距离特征矩阵找出所有可能匹配的基本比较单元对,然后再通过计算距离确定其是否局部匹配,从而消除大量不必要的距离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很好的效率,而且检测出来的异常轨迹也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轨迹检测 R树 基于平移的最小Hausdorff距离 全局匹配 局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化新息的容积粒子滤波融合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14
17
作者 徐小良 汤显峰 +1 位作者 葛泉波 管冰蕾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7-1874,共8页
针对现有非线性网络化目标跟踪融合算法存在的精度低和实用性差等不足,以一类带有噪声相关的非线性网络化目标跟踪系统为对象,研究基于测量新息量化策略和容积粒子滤波(Cubature particle filter,CPF)的目标跟踪融合算法.首先,利用状态... 针对现有非线性网络化目标跟踪融合算法存在的精度低和实用性差等不足,以一类带有噪声相关的非线性网络化目标跟踪系统为对象,研究基于测量新息量化策略和容积粒子滤波(Cubature particle filter,CPF)的目标跟踪融合算法.首先,利用状态方程恒等变换和矩阵相似变换理论解除过程噪声与测量噪声以及测量噪声之间的相关性;其次,各个传感器节点采用自适应策略量化局部测量新息并将其发送到融合中心(Fusion center,FC);随后,在集中式融合框架下采用容积粒子滤波器设计基于测量值扩维的量化融合跟踪算法,进而给出相应的顺序滤波量化融合算法,上述算法可有效解决因自适应量化引起的非高斯问题;最后,通过两个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跟踪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目标跟踪 比特位量化 噪声相关 容积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探测水体中溶解有机物浓度 被引量:20
18
作者 丁志群 刘文清 +5 位作者 张玉钧 李宏斌 魏庆农 赵南京 陈东 杨立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用Nd∶YAG激光器的三倍频355nm光作为激发光源,根据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激发并探测污染水体的荧光光谱.通过对荧光光谱的分析处理研究归一化荧光强度,即450nm处水中溶解有机物(DOM)峰与405nm处水的拉曼峰的比值,反演溶解有机物浓度.... 用Nd∶YAG激光器的三倍频355nm光作为激发光源,根据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激发并探测污染水体的荧光光谱.通过对荧光光谱的分析处理研究归一化荧光强度,即450nm处水中溶解有机物(DOM)峰与405nm处水的拉曼峰的比值,反演溶解有机物浓度.用商品腐殖酸和去离子水配置成已知浓度的溶液代替标准DOM溶液进行标定,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证明,DOM的归一化荧光强度与水体中DOM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LIF方法是对大面积水域水质进行动态遥测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溶解有机物 归一化荧光强度 动态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BN的移动对象不确定轨迹预测算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乔少杰 彭京 +2 位作者 李天瑞 朱焱 刘良旭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59-763,共5页
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移动对象动态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时间连续贝叶斯网络(CTBN)的不确定性轨迹预测算法,充分考虑了移动速度和方向对移动对象动态运动行为的影响,包含3个主要步骤:热点区域挖掘将轨迹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热点聚簇... 为了高效准确地预测移动对象动态运动轨迹,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时间连续贝叶斯网络(CTBN)的不确定性轨迹预测算法,充分考虑了移动速度和方向对移动对象动态运动行为的影响,包含3个主要步骤:热点区域挖掘将轨迹数据集划分为不同的热点聚簇;轨迹时间连续贝叶斯网络的构建,其由3个变量(街区号、移动速度、移动方向)构成的状态组合;利用该网络预测移动对象动态运动行为计算可能运动轨迹。不同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预测精度优于朴素预测算法,并证明了热点区域挖掘的作用在于能够在保证较高预测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预测时间性能近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点区域 移动对象数据库 轨迹时间连续贝叶斯网络 轨迹预测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象引导的单幅散焦图像深度提取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袁红星 吴少群 +2 位作者 安鹏 郑悠 徐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09-2015,共7页
2D图像转3D图像是解决3D影视内容缺乏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深度提取是其中的关键步骤.考虑到影视作品中存在大量散焦图像,提出单幅散焦图像深度估计的方法:首先通过高斯卷积将散焦图像转换成两幅模糊程度不同的图像;其次计算这两幅图像在... 2D图像转3D图像是解决3D影视内容缺乏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深度提取是其中的关键步骤.考虑到影视作品中存在大量散焦图像,提出单幅散焦图像深度估计的方法:首先通过高斯卷积将散焦图像转换成两幅模糊程度不同的图像;其次计算这两幅图像在边缘处的梯度幅值比例,进而根据阶跃信号与镜头的卷积模型得到边缘处的模糊度;再次将边缘处的模糊度转换成图像的稀疏深度并利用拉普拉斯矩阵插值得到稠密深度图;最后通过图像的视觉显著度提取前景对象,建立对象引导的深度图优化能量模型,使前景的深度趋于一致并平滑梯度较小区域的深度.该方法利用对象引导的深度优化,剔除了拉普拉斯矩阵插值引入深度图的纹理信息.模拟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和真实图像的视觉对比均表明该算法比现有方法有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转3D 散焦图 深度图 视觉显著度 深度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