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乳酸/石墨/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林峰 范常香 +4 位作者 陈宗宗 邵双喜 李亚 江平开 段景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0-153,共4页
通过共溶剂法制备了由石墨(GN)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掺杂的聚乳酸(PLA)纳米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MWCNTs用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导热和导热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WC-NTs和GN在PLA基体中形成了稳... 通过共溶剂法制备了由石墨(GN)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s)掺杂的聚乳酸(PLA)纳米复合材料,借助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MWCNTs用量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导热和导热性能及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WC-NTs和GN在PLA基体中形成了稳定的导电和导热网络结构,从而导致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电和导热逾渗阈值,其值约为MWCNTs/GN=0.5/1。MWCNTs和GN均匀分散和协同增强效应促使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导热和导电性能明显提高。与纯PLA相比,填料在逾渗阈值附近的复合材料的初始分解温度提高了近16℃,导热系数提高了1倍,体积电阻降低了109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石墨 多壁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M42/45钢双金属复合材料及界面形成机理 被引量:2
2
作者 游航 王贤瑞 +1 位作者 梁翠 徐金富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59,共4页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一次性实现了M42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其与45钢的连接,得到双金属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传统的扩散理论,提出了连接机制模型,并对相界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42...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一次性实现了M42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其与45钢的连接,得到双金属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传统的扩散理论,提出了连接机制模型,并对相界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42/45钢复合材料连接界面组织分布均匀,没有裂纹及大孔洞出现,界面结合紧密;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机制为熔合连接与扩散连接的协同作用,其中烧结初期以熔合连接为主,后期扩散连接逐渐成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42粉末高速钢 45钢 复合材料 界面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B2O5W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赵青峰 程晓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2,共5页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质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汽车、体育和电子产品等领域。本文讨论了一种廉价硼酸镁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并提出其在今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 铝基复合材料因其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磨性好、热膨胀系数低、质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汽车、体育和电子产品等领域。本文讨论了一种廉价硼酸镁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概况并提出其在今后的研究方向。近年来,科研人员主要从制备工艺、晶须表面改性以及热处理等方面对提高硼酸镁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硼酸镁晶须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未来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镁晶须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表面改性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外延生长及其器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霖 田林海 +3 位作者 尉国栋 高凤梅 郑金桔 杨为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09-1019,共11页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学性能,已成为物理和半导体电子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石墨烯的物理及电学特性,详细评述了在众多制备方法中最有希望实现石墨烯大面积、高质量的外延生长技术,系统论述了不同SiC和金属...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物理和电学性能,已成为物理和半导体电子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和热点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石墨烯的物理及电学特性,详细评述了在众多制备方法中最有希望实现石墨烯大面积、高质量的外延生长技术,系统论述了不同SiC和金属衬底外延生长石墨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石墨烯在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超级电容器及锂离子电池等光电器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外延生长法已经初步实现了从纳米、微米、厘米量级石墨烯的成功制备,同时可实现其厚度从单层、双层到少数层的调控,有望成为高质量、与传统电子工艺兼容、低成本、大面积的石墨烯宏量制备技术,为其器件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外延生长 器件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穿网络聚合物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段景宽 江文斌 +1 位作者 邵双喜 江平开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44,共5页
综述了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的分类、结构和制备材料,着重讨论了IPNs在各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IPNs材料制备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IPNs的制备和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制备IPNs新思路。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应用 聚合物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N硬质镀层对磨热固性塑料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冶艳 尚魁平 +3 位作者 鲍明东 徐雪波 葛培林 江利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7-29,36,共4页
采用封闭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rN硬质镀层,以热固性塑料PA66和ABS为其中一个摩擦副,在Pin-on-disc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对磨CrN硬质镀层和M42高速钢时的摩擦系数。应用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摩擦副表面磨损轨迹的微观形貌及磨... 采用封闭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rN硬质镀层,以热固性塑料PA66和ABS为其中一个摩擦副,在Pin-on-disc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对磨CrN硬质镀层和M42高速钢时的摩擦系数。应用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摩擦副表面磨损轨迹的微观形貌及磨屑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CrN硬质薄膜与M42高速钢对磨PA66和ABS塑料时,CrN硬质薄膜的摩擦系数要比高速钢小,而且数值稳定;塑料直接与高速钢对磨的摩擦系数波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硬质薄膜 热固性塑料 摩擦系数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掺杂ZnSe高效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郑金桔 曹盛 +3 位作者 高凤梅 尉国栋 贾龙 杨为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采用生长掺杂方式制备了Cu掺杂ZnSe高效量子点,探索了不同Zn、Se前驱体配比对ZnSe晶核以及ZnSe:Cu量子点质量的影响,并研究了Cu离子掺杂过程中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进一步通过在表面掺杂的ZnSe:Cu量子点上同质包覆ZnSe壳层,能够实现其... 采用生长掺杂方式制备了Cu掺杂ZnSe高效量子点,探索了不同Zn、Se前驱体配比对ZnSe晶核以及ZnSe:Cu量子点质量的影响,并研究了Cu离子掺杂过程中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进一步通过在表面掺杂的ZnSe:Cu量子点上同质包覆ZnSe壳层,能够实现其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提高;采用配体交换能够实现ZnSe:Cu量子点由油溶性到水溶性的转变。这种新型的掺杂量子点有望替代传统含Cd量子点应用于环境友好型固体发光器件和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SE 量子点 生长掺杂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氮化对H13钢表面CrTiAlN镀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葛培林 刘小萍 +2 位作者 尚魁平 冶艳 鲍明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9-81,共3页
在经过离子氮化处理的H13钢基体上,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rTiAlN硬质涂层,并与未氮化的镀膜试样进行了膜基结合强度、膜层微观结构形貌及相组成的对比。结果表明:离子氮化处理可提高基体硬度,形成硬度梯度过渡;氮化+镀膜复... 在经过离子氮化处理的H13钢基体上,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rTiAlN硬质涂层,并与未氮化的镀膜试样进行了膜基结合强度、膜层微观结构形貌及相组成的对比。结果表明:离子氮化处理可提高基体硬度,形成硬度梯度过渡;氮化+镀膜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膜基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氮化 磁控溅射 渗氮层 CrTiAlN薄膜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多层结构TiCN/TiC/TiN镀层的摩擦学行为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海军 刘小萍 +3 位作者 葛培林 梁柔 徐雪波 鲍明东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4,57,共5页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多层结构的TiCN/TiC/TiN镀层,分别用压入法和球坑法测定了镀层的结合强度和厚度;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镀层的努氏硬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用球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镀层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高速钢基体上制备了多层结构的TiCN/TiC/TiN镀层,分别用压入法和球坑法测定了镀层的结合强度和厚度;用显微硬度计测定了镀层的努氏硬度;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用球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镀层摩擦因数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温度对镀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镀层的结合强度优异,厚度约为5μm,硬度约为2 352HK;在高温(550℃)下,镀层的摩擦因数一开始就很高,随后继续上升直到最大值,接着开始逐渐下降;室温下,镀层的摩擦因数一开始很低,随后较快地上升到一定值,之后上升速度减缓,最后达到稳定阶段;室温下,镀层磨痕中间局部有块状剥离,边缘有大量磨屑;高温下镀层出现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结构镀层 化学气相沉积 摩擦学行为 TI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轰击能量下CrN硬质薄膜的生长方式和择优取向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柔 徐雪波 +1 位作者 鲍明东 江利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CFUBMIP)系统沉积制备CrN硬质薄膜,通过调节偏压改变薄膜沉积过程中离子轰击能量。采用XRD分析薄膜的相结构,结合SEM和AFM对薄膜表面形貌和截面结构的观察,探讨离子轰击能量对CrN硬质薄膜生长方式以及取... 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CFUBMIP)系统沉积制备CrN硬质薄膜,通过调节偏压改变薄膜沉积过程中离子轰击能量。采用XRD分析薄膜的相结构,结合SEM和AFM对薄膜表面形貌和截面结构的观察,探讨离子轰击能量对CrN硬质薄膜生长方式以及取向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偏压从-60 V增大到-90 V,薄膜始终由CrN单相组成,且均呈柱状生长,但生长择优取向从(200)向(111)转变。偏压的变化主要通过改变离子轰击能量影响薄膜的生长机制,低偏压时以表面能主导,因此呈(200)择优取向生长,而高偏压时以应变诱导生长机制为主,呈(111)择优取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薄膜 粒子轰击能量 薄膜生长方式 择优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钛MoS_2合金减摩镀层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学慧 徐雪波 +1 位作者 鲍明东 孙海林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应用闭合磁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不同Ti含量的MoS2合金减摩镀层,研究了添加元素Ti含量对镀层厚度、硬度、摩擦系数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oS2合金减摩镀层的厚度与添加元素Ti溅射靶的输入功率无关,其硬度随Ti含量增加而... 应用闭合磁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不同Ti含量的MoS2合金减摩镀层,研究了添加元素Ti含量对镀层厚度、硬度、摩擦系数等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oS2合金减摩镀层的厚度与添加元素Ti溅射靶的输入功率无关,其硬度随Ti含量增加而提高。不同Ti含量的镀层摩擦系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Ball-on-disc球盘摩擦磨损试验结果显示高载荷时可能因产生转移膜而使摩擦系数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减摩镀层 硬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GT35钢结硬质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朋 吕玉廷 +2 位作者 曹佑青 吴建峰 徐金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3,共4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GT35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GT35钢结硬质合金及其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钢结硬质合金相比,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GT35钢结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均匀、晶粒细...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GT35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GT35钢结硬质合金及其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与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钢结硬质合金相比,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GT35钢结硬质合金显微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无碳化物偏析。经过1 000℃×6 min+200℃×1.5 h的热处理后,硬度比传统粉末烧结制备的钢结硬质合金提高了1.5~3.5HRC,耐磨性也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GT35 放电等离子烧结 铬钼合金钢 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平衡磁控溅射沉积不同成分Ti-Ni合金薄膜的伪弹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雪波 贺耀华 +1 位作者 贺志勇 鲍明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1,共4页
应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方法沉积制备了五种不同成分的Ti-Ni合金薄膜,并在保护气体条件下于600℃进行了晶化退火处理。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测定了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利用纳米压入加载-卸载曲线分析研究了薄膜的伪弹性回复率,讨... 应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方法沉积制备了五种不同成分的Ti-Ni合金薄膜,并在保护气体条件下于600℃进行了晶化退火处理。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测定了薄膜的硬度和弹性模量,并利用纳米压入加载-卸载曲线分析研究了薄膜的伪弹性回复率,讨论了薄膜成分对硬度、弹性模量和伪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富Ni薄膜的硬度、弹性模量和伪弹性均较高,但含Ni量达到一定值后,这些性能指标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薄膜 纳米压入 伪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沉积非晶碳膜微结构及电学性能 被引量:1
14
作者 尚魁平 冶艳 +2 位作者 葛培林 江利 鲍明东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37,54,共5页
在单晶Si(100)基体上,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了导电非晶碳膜。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薄膜呈明显的非晶结构;用XPS分析了薄膜中的碳键结构,碳膜的Cls峰位于284~285eV之间,Cls峰分峰拟合得出sp2C的原子数分数为5... 在单晶Si(100)基体上,采用闭合场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制备了导电非晶碳膜。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薄膜呈明显的非晶结构;用XPS分析了薄膜中的碳键结构,碳膜的Cls峰位于284~285eV之间,Cls峰分峰拟合得出sp2C的原子数分数为59%左右,碳键以sp2结构为主;四探针法测得薄膜的电阻率为1.32×10^-6Ω·m。可以认为:制备的碳膜是以sp2结构为主的类石墨非晶态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碳膜 磁控溅射 微观结构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温水交联天然橡胶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段景宽 蒋岚 +4 位作者 范常秀 陈宗宗 王林峰 邵双喜 刘柏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46,共8页
以多功能乙烯基硅烷为接枝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熔融混炼接枝和温水交联分别制备了硅烷接枝天然橡胶和交联硅烷接枝天然橡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接枝单体及引发剂用量、接枝和交联... 以多功能乙烯基硅烷为接枝单体,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熔融混炼接枝和温水交联分别制备了硅烷接枝天然橡胶和交联硅烷接枝天然橡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接枝单体及引发剂用量、接枝和交联工艺(温度和时间)等对其凝胶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凝胶含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橡胶发生了硅烷接枝和交联反应;随着接枝单体及引发剂用量、混炼时间和温度以及交联温度和时间的增加,交联硅烷接枝天然橡胶的凝胶含量单调增加,其力学性能随着凝胶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得到改善,凝胶含量为80%时,其拉伸强度比纯天然橡胶提高了30%,断裂伸长率提高了8.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橡胶 硅烷 接枝 温水交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景宽 江平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4-40,共7页
采用新型脂环族环氧树脂(CER)、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eHHP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作为基体树脂制备了一种崭新的互穿网络聚合物。由于TMPTMA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先于CER和MeHHPA的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种分步互穿网... 采用新型脂环族环氧树脂(CER)、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eHHP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作为基体树脂制备了一种崭新的互穿网络聚合物。由于TMPTMA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先于CER和MeHHPA的阳离子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种分步互穿网络聚合物,最终分步互穿网络聚合物没有出现明显微观相分离现象。着重考察了TMPTMA含量对互穿网络聚合物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R/TMPTMA互穿网络聚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交流电阻与体系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有关。随着TMPTMA含量的增加,CER/TMPTMA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击穿强度和形态参数增大,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均匀度逐渐增加,击穿机理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环族环氧树脂 互穿网络聚合物 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 微观结构 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钆对钕铁硼烧结磁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湘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9-71,74,共4页
应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33-x)(Pr-Nd)-xGd-0.20Cu-0.75Al-1.15B-64.90Fe(wt%,x=0、1、3、5)烧结磁体,分析了钆元素添加对其显微组织、取向度、磁性能和抗腐蚀性的影响。添加钆制备的钕铁硼烧结磁体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该磁体的显微组... 应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33-x)(Pr-Nd)-xGd-0.20Cu-0.75Al-1.15B-64.90Fe(wt%,x=0、1、3、5)烧结磁体,分析了钆元素添加对其显微组织、取向度、磁性能和抗腐蚀性的影响。添加钆制备的钕铁硼烧结磁体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该磁体的显微组织中孔隙、疏松等缺陷减少,富钕相分布较均匀;钆进入富钕相中有利于提高其化学稳定性;适量添加钆能有效改善磁体抗腐蚀性,还能使磁体内禀矫顽力与退磁曲线方形度上升,而剩磁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烧结磁体 显微组织 取向度 磁性能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Nd-Fe-B磁体的温度稳定性缺陷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帅 刘湘涟 秦林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9,共4页
采用SEM、EDAX及粒度分析手段,研究了烧结Nd-Fe-B磁体开路磁通不可逆损失(hirr)异常偏高的原因。结果表明,磁体显微组织中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及存在少量粗大晶粒,是导致其温度稳定性缺陷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少数产品hirr异常偏高。在磁体... 采用SEM、EDAX及粒度分析手段,研究了烧结Nd-Fe-B磁体开路磁通不可逆损失(hirr)异常偏高的原因。结果表明,磁体显微组织中晶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及存在少量粗大晶粒,是导致其温度稳定性缺陷的主要因素,表现为少数产品hirr异常偏高。在磁体工业生产过程中,改进原料的铸锭和制粉技术,避免出现粗大粉末颗粒,减少极细粉末颗粒的数量,保证磁体显微组织精细均匀,是制备温度稳定性高的烧结Nd-Fe-B磁体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Nd—Fe—B磁体 温度稳定性 开路磁通不可逆损失 显微组织 粉末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Dy_2O_3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磁性能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湘涟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1-434,共4页
应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Dy2O3的32(Pr-Nd)-0.60Gd-0.55Nb-0.20Cu-0.45Al-1.12B-Fe烧结磁体,分析了磁性能、抗弯强度、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Dy2O3使磁体内禀矫顽力近似线性地上升,而剩磁与磁能积则近似... 应用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添加不同质量分数Dy2O3的32(Pr-Nd)-0.60Gd-0.55Nb-0.20Cu-0.45Al-1.12B-Fe烧结磁体,分析了磁性能、抗弯强度、显微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添加Dy2O3使磁体内禀矫顽力近似线性地上升,而剩磁与磁能积则近似线性地下降;添加1.0%的Dy2O3,内禀矫顽力提高约123.71kA/m,剩磁与磁能积分别降低约0.022T和10.35kJ/m3;随着Dy2O3质量分数增大,磁体显微组织中存在的孔隙增多,其抗弯强度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磁体 Dy2O3 显微组织 磁性能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处理对添加Dy_2O_3的烧结钕铁硼磁体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湘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68-171,174,共5页
探讨了回火处理对24.5Nd-8Pr-0.55Nb-0.20Cu-0.65Al-1.15B-Fe+xwt%Dy2O3烧结磁体显微组织、取向度及磁性能的影响。与烧结状态比较,回火处理之后,所有磁体剩磁下降0.02~0.03 T,而内禀矫顽力上升程度则与Dy2O3添加数量相关,当x为0、1.2... 探讨了回火处理对24.5Nd-8Pr-0.55Nb-0.20Cu-0.65Al-1.15B-Fe+xwt%Dy2O3烧结磁体显微组织、取向度及磁性能的影响。与烧结状态比较,回火处理之后,所有磁体剩磁下降0.02~0.03 T,而内禀矫顽力上升程度则与Dy2O3添加数量相关,当x为0、1.2和2.4时,其提高幅度分别为236.5、281.8和218.9 kA/m;磁体取向度变化也与Dy2O3添加数量相关,当x≤1.2时,取向度提高,当x>1.2时,取向度降低。添加Dy2O3影响到烧结状态磁体显微组织中富钕相的分布状况,使磁体表现出不同的回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磁体 Dy2O3 回火处理 显微组织 取向度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