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UA在中文语境中的语义演变及其社会动因(2012—2023年) |
杜一炜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大学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听力焦虑因素的实证研究 |
刘航
张晓君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1 |
9
|
|
|
3
|
语料库对翻译研究的促进作用 |
余国良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4
|
CBI教学理念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
李丽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0 |
43
|
|
|
5
|
自然言语自我重复研究 |
姚剑鹏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6
|
论库柏小说中的海洋文化型构 |
段波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
7
|
中日文化交流的“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以旅游景点翻译为例 |
翁丽霞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8
|
自尊及学习动机对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焦虑的影响 |
杨豪杰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4 |
9
|
|
|
9
|
生态文学批评与欧美田园文学 |
段波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0
|
会话自我修补中的语境化提示 |
姚剑鹏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6 |
4
|
|
|
11
|
试论日本文化的源与流 |
翁丽霞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
2006 |
4
|
|
|
12
|
安妮·布拉兹特里特诗歌的母亲形象 |
周霄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3
|
翻译过程中的3种编码模式:基于翻译学习者的研究 |
周玉华
胡朋志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5 |
1
|
|
|
14
|
国外聚焦形式教学(FFI)研究发展综述 |
林琼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8 |
3
|
|
|
15
|
杰弗里·哈特曼:一个超越解构的解构者 |
周霄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6
|
理性·科学·跨学科——从有关“语言能力”的论辩看生物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胡朋志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
17
|
中日文化交流的“空间伸缩”和“内容消长”——从日语中的常用字入手 |
翁丽霞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
18
|
国际伴语手势研究:回望与展望 |
姚剑鹏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9
|
言语自我修补中的知晓感研究 |
姚剑鹏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20
|
弗氏精神分析视角下《觉醒》中的艾德娜 |
许超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