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校教育与地域文化如何走向互促共荣——基于对浙江宁波部分学校校训的分析与思考
1
作者 邓凯 俞林 邵琳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学校教育发展与所在地域文化存在着互促共荣的依存关系,同时通过校训得到一定体现。以浙江宁波部分学校的校训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形式特点及丰富内涵的深入分析,发现学校教育发展离不开对浙东文化的良好传承,包括体现“经世致用、注重实... 学校教育发展与所在地域文化存在着互促共荣的依存关系,同时通过校训得到一定体现。以浙江宁波部分学校的校训为切入点,通过对其形式特点及丰富内涵的深入分析,发现学校教育发展离不开对浙东文化的良好传承,包括体现“经世致用、注重实功”的学术精髓、彰显绵延千载的地域文化特色、反映“民间兴学”“救亡图存”的责任担当意识等。同时,学校教育对浙东文化也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包括赋予海洋文化新内涵、与城市发展同频率、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训 学校教育 学校文化 浙东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事的未来:智能传播时代故事讲述的前景与叙事危机
2
作者 肖荣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3,共9页
在智能传播时代,非自然叙事迅速兴起,“故事化”竞相成为一种流量争夺的技术,泛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智能技术赋能故事讲述实践,另一方面又加深了故事讲述的异化程度。要疏导“故事超载”、节制“叙事狂欢”、提倡“叙事自律... 在智能传播时代,非自然叙事迅速兴起,“故事化”竞相成为一种流量争夺的技术,泛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智能技术赋能故事讲述实践,另一方面又加深了故事讲述的异化程度。要疏导“故事超载”、节制“叙事狂欢”、提倡“叙事自律”、缓解“叙事危机”,但故事的核心仍是经验的传递和意义的分享,同时需从数字叙事学的视角关注技术对人类叙事能力的强化和“反噬”,构建理想的故事世界和叙事秩序,维护故事的公共性,重拾故事讲述的人类经验和意义关怀,促进故事的共鸣与共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事 智能传播 叙事 故事讲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浪地球》——拯救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的艺术实践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远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80,共5页
2019年春节档,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冠王。有别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模式,《流浪地球》突破了美式灾难科幻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流俗,体现出大气包容的新的世界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点极... 2019年春节档,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硬核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冠王。有别于好莱坞科幻片的叙事模式,《流浪地球》突破了美式灾难科幻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的流俗,体现出大气包容的新的世界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点极为抢眼。电影为人类奉献了来自东方的对人类命运和危机的思考,艺术地展示了拯救人类命运的中国方案——在颠覆性灾难面前,通过构建跨国家和种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度时艰,实现人类的集体自我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 科幻电影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个人英雄主义 集体主义拯救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社协同与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分级诊疗路径再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吴玉霞 马洪波 米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38-1644,共7页
背景分级诊疗自实施以来进展缓慢,其中对多元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全面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目的通过分析分级诊疗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探讨能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机制创新方案,通过政策创新和路径创新,助力多元主体... 背景分级诊疗自实施以来进展缓慢,其中对多元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全面性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目的通过分析分级诊疗中多元主体的利益关系,探讨能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机制创新方案,通过政策创新和路径创新,助力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优化分级分流的就医秩序。方法于2022-10-10—2023-03-20选取2个国内先进城市的先进城区(X市S区和N市H区)为典型调研区,通过滚雪球抽样和目的抽样法,选取典型调研区内36位不同利益相关者(涉及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三级医院管理者、三级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者、全科医生、健康社工师、患者等7类主体)为研究对象开展深度访谈,运用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分析方法,分析7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纠葛和掣肘及其对分级诊疗就医秩序健康发展的制约,以探索分级诊疗的机制困境;并对X市S区和N市H区实施健康社工和社区智慧健康小屋试点地区和非试点地区的典型利益相关者的访谈记录进行文本分析,以对比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深度访谈结果显示,“利益相关程度、实施意愿程度、受实施影响程度和对实施影响力”4大维度是影响7类主体实施分级诊疗的主要方面,7大主体有各自利益立场,对分级诊疗起到不同程度的助力和阻力作用,多元主体之间难以形成协同机制是问题的关键。试点地区通过推行社区智慧健康小屋、健康社会工作及其形成的医社协同新机制,有助于增强7大主体的利益相关性,实现更好的分级诊疗秩序。结论社区智慧健康小屋是医社协同新机制的物化空间,健康社工师是新机制的链接点和赋能者。借助于社区智慧健康小屋的新载体和健康社工师的新力量,建构以健康社会工作为中心的医社协同新路径,能实现就医人口的基层前置,对形成分级诊疗的就医秩序起到“增能导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治理 分级诊疗 医社协同 社区智慧健康小屋 健康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视角的公用洗衣机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胜利 沈法 +1 位作者 霍发仁 高晨晖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3-116,共4页
在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对校园大学生的公用洗衣服务进行了研究。从用户需求和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采用访谈、观察和体验等方法,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公用洗衣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大规模普及的社会背景下,对校园大学生的公用洗衣服务进行了研究。从用户需求和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采用访谈、观察和体验等方法,对某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影响大学生公用洗衣服务的3个需求因子。提出了一种基于软硬件结合的校园公用洗衣服务系统方案,并对公用洗衣机的功能、结构和App流程等进行创新设计,以期满足洗衣服务中的需求因子,为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公用洗衣机 因子分析 服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杨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79-180,共2页
文章围绕大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人展开论题研究,分析了高等教育的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并结合行业及岗位的职务描述,探究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管理的方法,以实现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教育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想的诗歌:中国非虚构诗学对西方文学传统的反动——评宇文所安《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小亮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5-122,共8页
本文就宇文所安重要诗学理论著作《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书中提出的"非虚构诗学"命题的提出、论证、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详细的论述,指出,宇文氏中国传统诗歌"非虚构诗学"的假定更多基于中西... 本文就宇文所安重要诗学理论著作《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世界的征兆》书中提出的"非虚构诗学"命题的提出、论证、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全面、详细的论述,指出,宇文氏中国传统诗歌"非虚构诗学"的假定更多基于中西诗学的比较策略,以推举出中国传统诗歌为理想的诗歌,以此颠覆西方虚构诗学传统,但这一命题如回到历史语境中考察,仍有诸多不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虚构 诗学 《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 世界的征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世纪《红楼梦》主旨的阐释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冠君 车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3-176,共4页
纵观20世纪《红楼梦》主旨研究的历史,从开始人们执着于单一主题思想的讨论,到主题多元化的格局,再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厌倦主题之争,甚至出现了取消主义的"无主题"说,一直未有共识。这迫使人们回到问题原点,重新审视论争的意... 纵观20世纪《红楼梦》主旨研究的历史,从开始人们执着于单一主题思想的讨论,到主题多元化的格局,再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厌倦主题之争,甚至出现了取消主义的"无主题"说,一直未有共识。这迫使人们回到问题原点,重新审视论争的意义与合理性。《红楼梦》主旨研究应该以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维度进入历史与现代阐释的视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图谬见 感受谬见 视阈融合 阐释之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丽则”:扬雄赋论与汉赋嬗变 被引量:2
9
作者 车瑞 刘冠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9-133,共5页
以"丽则"说为代表的扬雄赋论,对汉赋的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层面成为汉赋走向自觉的重要理论指标。"丽则"说与汉赋自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扬雄认识到"丽"乃汉赋的本质特征,并... 以"丽则"说为代表的扬雄赋论,对汉赋的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一定层面成为汉赋走向自觉的重要理论指标。"丽则"说与汉赋自觉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扬雄认识到"丽"乃汉赋的本质特征,并且将弘丽确定为大赋的文体特性;二是扬雄反思并批判汉赋之"丽淫",提出"诗人之赋丽以则"的创作规范;三是汉大赋虽努力适应"丽则"思想而未能实现,从而表现出汉赋体制的惰性;四是后来抒情小赋的出现呼应了"诗人之赋丽以则"的美学主张,既在另外一条路径上实现了汉赋体制的转变,同时也表现出理论影响创作的滞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雄 丽则 赋体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海外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命题研究的源与流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小亮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5,130-131,共8页
中国诗学"非虚构"传统的理解和设想较早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提出,继此之后,西方汉学界宇文所安、余宝琳等学者或从西方隐喻与中国诗学中"类""比""兴"术语的比较中阐发,或从中西文学批评、... 中国诗学"非虚构"传统的理解和设想较早由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提出,继此之后,西方汉学界宇文所安、余宝琳等学者或从西方隐喻与中国诗学中"类""比""兴"术语的比较中阐发,或从中西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传统的比较中总结非虚构诗学思想或主张,其中以宇文所安和余宝琳的非虚构诗学研究最具代表性。除主要观点大体一致外,两位学者的研究在宇宙论、诗思方式和接受传统三方面都存在局部分歧,凸显出中国非虚构诗学传统命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非虚构诗学传统命题作为西方诗学虚构传统的反动,更多是出于中西诗学的比较策略,若不回到历史语境中考察自然会有不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虚构 隐喻 接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经济管理绩效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车瑞 余祖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不同地区之间文化差异导致对广义生产要素的管理产生了深刻差异,对物资资本累积、人力资本、技术及制度选择等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导致了长期宏观经济管理绩效不同;同时,文化差异也深刻影响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教伦理派生的资本主... 不同地区之间文化差异导致对广义生产要素的管理产生了深刻差异,对物资资本累积、人力资本、技术及制度选择等产生巨大影响,从而导致了长期宏观经济管理绩效不同;同时,文化差异也深刻影响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教伦理派生的资本主义精神催生了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崛起,儒家克己精神、重视教育和社会秩序等因素结合西方的科学技术、职业技能和企业管理知识,创造了东亚奇迹。通过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说明,不同的文化资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的作用,经济发展需要文化禀赋,初始文化禀赋丰沛的区域经济有着更快的经济增长,经济富裕的地区可以更好地促进文化禀赋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经济管理绩效 生产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关系理论资源:中国传播学本土化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荣春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7,共3页
诞生于中国文化语境的关系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代表性成果,其理论资源对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检视关系理论的学术史入手,探讨超越情与理的二元思维来理解"关系"的可能性,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日常传播伦... 诞生于中国文化语境的关系理论,是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代表性成果,其理论资源对中国传播学本土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检视关系理论的学术史入手,探讨超越情与理的二元思维来理解"关系"的可能性,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日常传播伦理进行反思,并分析关系理论对传播学本土化的价值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 传播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能回归与多主体治理:社区体制改革新趋势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宜春 高聪颖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2-97,共6页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与基础平台。近来社区体制改革,主要包括调整市区街社体制、探索撤销街道、实行扁平化管理,调整街道职能、实现社区的"减负、还权、赋能、归位",构建社区的多主体治理体制,加大"三社联动&qu... 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与基础平台。近来社区体制改革,主要包括调整市区街社体制、探索撤销街道、实行扁平化管理,调整街道职能、实现社区的"减负、还权、赋能、归位",构建社区的多主体治理体制,加大"三社联动"力度、实现社区服务供给的社会化与专业化,积极发扬基层民主、实现社区的民主协商治理等。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要求注重改革的上下协调联动,不能把眼睛只盯在社区一级,才会持久深入地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区街社体制 社区减负 社区自治 民主协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功能定位与实现 被引量:22
14
作者 丁宁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强化应用型专业教育的背景下,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对培养学生素质技能所具有的效用关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质量。目前,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运用中存在使用随意、对学生专业能力体系养成支持不周全... 在强化应用型专业教育的背景下,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校内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对培养学生素质技能所具有的效用关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质量。目前,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运用中存在使用随意、对学生专业能力体系养成支持不周全、与其它实践教学方法之间的配合脱节等问题。因此,必须基于对情境模拟教学模式的合理定位,根据实践教学系统构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情境模拟教学进行系统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情境模拟教学 功能定位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的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聪颖 侯德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33,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业已进入建设、运营与深化管理并重的新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运营中,政府、市场利益群体和居民之间冲突与合作并存,城市公共空间公共价值的实现遭遇困境,影响城市...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业已进入建设、运营与深化管理并重的新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运营中,政府、市场利益群体和居民之间冲突与合作并存,城市公共空间公共价值的实现遭遇困境,影响城市整体优化发展,公共空间治理成为城市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创新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与论证,旨在基于城市公共空间合作治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认识所在,强调通过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治理模式,积极应对和解决城市公共空间治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合作治理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的时间研究:溯源、实践与理论反思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荣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在媒介化社会中,时间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加剧了传播与沟通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多学科有关时间研究的考察和理解,梳理了传播与时间的研究传统和关系脉络,从技术、知识和伦理三个维度探讨了当前数字传播实践的时间景观及问题,立足中国文化... 在媒介化社会中,时间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加剧了传播与沟通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多学科有关时间研究的考察和理解,梳理了传播与时间的研究传统和关系脉络,从技术、知识和伦理三个维度探讨了当前数字传播实践的时间景观及问题,立足中国文化情境对数字时代时间的生产、管理和体验进行了剖析,最后提出“以时间为方法”构建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 时间 媒介 数字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话语与在场想象:家庭群中表情包的可见性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厚远 刘玉婷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8,108,共7页
表情包为代际互动带来了更多可能。本文将家庭群作为考量数字化情境下代际关系的田野,探索表情包如何成为代际间话语表达的重要形式。家庭群中的表情包具有特定风格,这是各主体展开可见性管理的结果,因而本文探讨主体如何管理表情包的... 表情包为代际互动带来了更多可能。本文将家庭群作为考量数字化情境下代际关系的田野,探索表情包如何成为代际间话语表达的重要形式。家庭群中的表情包具有特定风格,这是各主体展开可见性管理的结果,因而本文探讨主体如何管理表情包的可见性并为代际关系带来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内容视角,赋权表情包可见性的过程发挥了图像话语的修辞策略,集中应用了陌生式、同一式、反讽式三种修辞形式;从关系视角,基于主体“看”的想象,表情包帮助亲情实现远距离陪伴;基于“被看”的想象,群员在窥视压力下进行形象展演,自主规制群内表情包的可见性。同时,可见与遮蔽一体两面,表情包又使代际交流走向了表意模式化与情感偏移化,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代际交往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包 家庭群 代际互动 可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