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2
1
作者 侯恩科 首召贵 +4 位作者 徐友宁 杨帆 何芳 谢晓深 高冠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110,共9页
为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以宁东煤炭基地金凤煤矿011805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地表裂缝解译、地面沉降量计算和地面塌陷规律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航高可根据需要识别的地表... 为研究无人机遥感技术在采煤地面塌陷监测中的应用,以宁东煤炭基地金凤煤矿011805综采工作面为例,探讨了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地表裂缝解译、地面沉降量计算和地面塌陷规律研究的方法。结果表明:无人机飞行航高可根据需要识别的地表裂缝宽度确定,地形平坦地区识别2 cm地表裂缝的飞行航高一般应不超过143 m;地表裂缝宜于采用基于光谱、延长度和紧密度规则的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进行自动识别,在采用这种方法发现地表塌陷裂缝时宜采用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分割模型和基于Full Lambda Schedule的图像融合模型;对无人机遥感地表高程值进行拟合校正可近似获得采煤工作面地表下沉量和下沉系数,说明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应用于采煤地面沉降量监测;综采工作面内地表裂缝数量多,总体垂直回采方向排列,切眼和顺槽附近地表裂缝数量少,总体平行顺槽和切眼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遥感技术 地面塌陷 地表裂缝 地质灾害监测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粉土中相变能源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汤炀 刘干斌 +1 位作者 郑明飞 史世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282-290,共9页
长期非稳态的桩土热交换使得桩周土温度不断上升,产生热堆积效应,影响桩土换热效率,甚至也可使能源桩系统失效。为此,利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能源桩,并在饱和粉土中开展了相变桩和普通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相变桩的... 长期非稳态的桩土热交换使得桩周土温度不断上升,产生热堆积效应,影响桩土换热效率,甚至也可使能源桩系统失效。为此,利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能源桩,并在饱和粉土中开展了相变桩和普通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相变桩的桩周温度分布、桩身应力-应变、桩顶位移和桩身换热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变桩土热交换方向以径向交换为主,影响区域在2D范围以内,土体温度变化表现出滞后效应;相变桩的桩土温度变化幅度小于普通桩,具有缓解桩周土体热堆积效应的作用;在温度循环过程中,相变桩体累积了不可恢复的塑性应变。经过多次温度循环后,相变桩比普通桩的塑性累积位移更小;在夏季工况相变桩换热功率比普通桩增长约20%,冬季工况两者换热功率基本一致,随着运行时间增加,两者换热效率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粉土 相变材料 能源桩 热力响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粉土相变能源桩热响应模型试验及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汤炀 郑明飞 史世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39-142,共4页
利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能源桩,并在粉土中开展了相变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源桩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相变桩和普通桩的热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10℃→40℃→10℃、10℃→25℃→10℃)和冬季(16℃→5℃... 利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能源桩,并在粉土中开展了相变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源桩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相变桩和普通桩的热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10℃→40℃→10℃、10℃→25℃→10℃)和冬季(16℃→5℃→16℃)工况下的热响应过程中,相变桩的桩身温度变化幅度均小于普通桩,有利于缓解桩周土体热堆积效应的作用。相变陶粒的掺入减少了能源桩在热交换过程中由桩土热膨胀引起的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粉土 相变材料 能源桩 热力响应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