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韧性科学的回顾与展望:从生态理论到城市实践 被引量:78
1
作者 徐耀阳 李刚 +5 位作者 崔胜辉 许义平 潘军标 童宁军 徐继荣 朱永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5297-5304,共8页
城市韧性的概念在生态与环境领域正在兴起,如何将城市的结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与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科学地耦合尤为重要。实践方面,城市韧性在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等计划的支持下得到世界各地城市的日益重视。对此,回顾了... 城市韧性的概念在生态与环境领域正在兴起,如何将城市的结构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与自然、经济和社会要科学地耦合尤为重要。实践方面,城市韧性在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和私人基金会等计划的支持下得到世界各地城市的日益重视。对此,回顾了韧性在生态系统科学中的概念起源及其在工程技术与社会学科的应用发展;整合了城市系统的科学知识,以进一步阐述城市韧性的概念及理论发展;举例了目前联合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跨国企业所构建的全球合作网络中韧性城市的实践。基于城市韧性理论的回顾和韧性城市实践,结合城市系统在生态、经济和社会维度的差异性,就我国城市以韧性为导向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机遇、挑战及解决途径提出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科学 理论体系 城市发展 实践与合作 机遇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湖泊春季绿藻水华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宁波月湖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周卢茜 裘钱玲琳 +3 位作者 唐剑锋 徐耀阳 潘军标 王小德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23-1034,共12页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峻,以往对水华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型自然淡水湖库,而对小型城市浅水湖泊的水华动态相对较少.以宁波月湖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华暴发期间浮游植物变化特征及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判别影响城市湖泊水华的主控因... 城市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峻,以往对水华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型自然淡水湖库,而对小型城市浅水湖泊的水华动态相对较少.以宁波月湖为研究对象,探讨水华暴发期间浮游植物变化特征及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判别影响城市湖泊水华的主控因子.月湖水华期间营养盐水平处于中富营养至极端富营养之间,此次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61属,藻种组成以绿藻门(51.79%)和硅藻门(21.43%)为主,各点位浮游植物生长主要受水温、光照驱动,经历了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蓝藻门的演替.水华种为雷氏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总藻密度最高达到1.55×108 cells/L,水华暴发后各点位衣藻属比例升高(最高达到81.10%),群落结构呈现单一化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RDA分析发现衣藻属生长与水温、pH、总磷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春季气温回升、天气持续晴好,城市浅水湖泊高营养盐负荷、水体流动性差等特点为带鞭毛的衣藻属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在环境条件均适宜的情况下拥有最大生长潜力的衣藻属在营养盐、光照等竞争中生长速率明显优于其他藻种,从而发生绿藻水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城市湖泊 月湖 绿藻水华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藻、菌及其共培养系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肖伟 毕永红 +2 位作者 张波 王栋 吴红艳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9-66,共8页
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威胁人类健康,相比于传统的理化处理方法,利用藻菌共培养系统处理污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水处理方式,合适的碳源可以提高藻菌共培养系统的污水处理效率。为探究不同碳源对藻、菌及... 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威胁人类健康,相比于传统的理化处理方法,利用藻菌共培养系统处理污水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水处理方式,合适的碳源可以提高藻菌共培养系统的污水处理效率。为探究不同碳源对藻、菌及其共培养系统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分别使用葡萄糖、乙酸钠和柠檬酸三钠为碳源进行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纯培养和藻菌共培养试验,每组试验设置3个平行,小球藻和地衣芽孢杆菌的初始接种量分别为2.0×10^(6)个/mL和1.0×10^(7)CFU/mL。结果显示,柠檬酸三钠是地衣芽孢杆菌纯培养时的适宜碳源,葡萄糖是藻菌共培养系统最适宜碳源,且地衣芽孢杆菌可促进小球藻生长。以葡萄糖为碳源,藻菌共培养系统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去除率最高可达86.05%、93.71%和82.19%。研究表明,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获得最大的微藻生物量,需要选择适合微藻生长并满足细菌代谢的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藻菌共生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草种植密度优化探究及多智能体模型构建
4
作者 王栋 《花卉》 2021年第10期293-294,共2页
为实现提高苦草种植的生产率,本文以苦草种植密度的优化问题进一步探讨,提出采用非线性约束优化、多智能体建模等措施,帮助其解决各种实际生产问题,加快了种植质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苦草种植密度 优化探究 多智能体模型 具体构建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