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Ge_(x)Ga_(8)Se_(92-x)玻璃的结构
1
作者 许思维 王荣平 王训四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4-39,共6页
硫系玻璃Ge-Ga-Se凭借其显著的特性成为制造光纤激光器、光放大器和平面波导等有源光子器件的重要基质材料。因此,系统地了解Ge-Ga-Se玻璃的结构对于设计出最优化的光学玻璃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拉曼散射、红外光谱,还是核磁共振等测试... 硫系玻璃Ge-Ga-Se凭借其显著的特性成为制造光纤激光器、光放大器和平面波导等有源光子器件的重要基质材料。因此,系统地了解Ge-Ga-Se玻璃的结构对于设计出最优化的光学玻璃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拉曼散射、红外光谱,还是核磁共振等测试技术,对Ge-Ga-Se玻璃结构的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利用高分辨率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一组从富Se到贫Se的硫系玻璃Ge_(x)Ga_(8)Se_(92-x)(x=16%、20%、24%、26.67%、29.6%、32%和36%)结构的演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在Ge-Ga-Se玻璃中Ge、Ga和Se原子的配位数主要表现为4、4和2,并且Ga原子优先于Ge原子与玻璃中的Se原子结合形成四配位结构。Ge_(x)Ga_(8)Se_(92-x)玻璃从富Se状态转变为贫Se状态的过程中,Se-Se-Se和Se-Se-Ge/Ga结构单元逐渐减少,相继消失于Ge_(26.67)Ga_(8)Se_(65.33)和Ge_(32)Ga_(8)Se_(60)玻璃结构中。GeSe_(4)和GaSe_(4)四面体结构单元也不断演变为缺陷状态,甚至出现Ge或Ga原子高度聚集的情况。由此表明,相对于贫Se状态下的Ge-Ga-Se玻璃而言,Ga原子在富Se的Ge-Ga-Se玻璃结构中分布更加均匀,因此,其更适合作为稀土离子掺杂的理想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结构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红外 掺杂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温度对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徐天翔 王森 +3 位作者 林锦阳 赵如薇 徐铁峰 盛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近红外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技术是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制备领域的重要手段,基于其制备的样品已在光学频率变换和非线性波前整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已报道的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然而铁电体在升温... 近红外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技术是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制备领域的重要手段,基于其制备的样品已在光学频率变换和非线性波前整形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已报道的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均在常温下进行,然而铁电体在升温时会逐步趋近居里点,其矫顽场等与铁电畴反转特性相关的物理性质均会随温度升高而发生改变,但目前关于温度对飞秒激光诱导铁电畴反转过程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本文选取居里温度约70~80℃的铌酸锶钡铁电晶体作为加工基质,在温度25~65℃下利用近红外飞秒激光诱导了反转铁电畴结构,通过观测结构的二次谐波光场分布推测铁电畴反转情况,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畴反转所需的激光阈值功率,并对影响规律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加工 铁电畴反转 非线性光子晶体 准相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电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春 孟宪双 +5 位作者 李文涛 王长海 闻路红 赵鹏 白桦 马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6-518,共13页
介质阻挡放电电离源是一种非表面接触型的常压敞开式电离源,借助大气压下惰性气体的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可在几秒钟内实现液态、固态和气态样品的解吸附离子化,将其用于质谱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在常温、常压环... 介质阻挡放电电离源是一种非表面接触型的常压敞开式电离源,借助大气压下惰性气体的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稳定的低温等离子体,可在几秒钟内实现液态、固态和气态样品的解吸附离子化,将其用于质谱检测,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在常温、常压环境下即可对样品进行原位、实时、快速和无损检测。介质阻挡放电电离源自提出以来发展迅速,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公共安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介质阻挡放电电离源的发展历程、电离机理、结构分类、影响因素及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电离 原位电离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增强的MoS_(2)光电探测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佳宝 唐大秀 +4 位作者 谢颖 顾辰杰 刘自军 芦鹏飞 沈祥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7-875,共9页
为了提升2维MoS_(2)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响应速度和响应光谱范围,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向MoS_(2)块体中插入四庚基阳离子,采用超声辅助剥离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多层MoS_(2)纳米片,并通过旋涂方法制备MoS_(2)光电探测器,在MoS_(2)纳米片上修... 为了提升2维MoS_(2)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响应速度和响应光谱范围,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向MoS_(2)块体中插入四庚基阳离子,采用超声辅助剥离工艺获得了高质量的多层MoS_(2)纳米片,并通过旋涂方法制备MoS_(2)光电探测器,在MoS_(2)纳米片上修饰具有双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的金纳米棒(Au NRs)来增强入射光与光吸收层的相互作用,提升其光电探测性能与宽光谱响应能力。结果表明,MoS_(2)/Au NRs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从2.4×10-3 A/W提高到0.484 A/W,响应时间从50 ms提升到20 ms。上述工作对于简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流程,优化新型光电探测器的结构,扩展探测器的可探测光谱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测器 2维材料 电化学剥离 金纳米棒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Ge-Ga-Te-Ag硫系玻璃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程辞 王训四 +8 位作者 徐铁峰 祝清德 廖方兴 孙礼红 潘章豪 刘硕 戴世勋 沈祥 Xiang-hua ZHANG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采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一系列的(Ge15Ga10Te75)100-x(Ag)x硫系玻璃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试了玻璃样品的热学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玻璃具有良好的非晶态特性和热稳定性,玻璃开始析晶温... 采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了一系列的(Ge15Ga10Te75)100-x(Ag)x硫系玻璃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法、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测试了玻璃样品的热学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该玻璃具有良好的非晶态特性和热稳定性,玻璃开始析晶温度和玻璃转变温度的差值都超过了100℃.随着Ag含量的增加,玻璃的吸收截止边产生了红移.通过提纯,Ge-Ga-Te-Ag玻璃在1.8-20μm有着较宽且平坦的红外光学窗口.Ge-Ga-Te-Ag玻璃组分的优良性质使其在红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 光学性质 热稳定性 硫系玻璃 红外光学窗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远红外保偏光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江岭 赵浙明 +6 位作者 李杏 吴波 密楠 王训四 刘自军 戴世勋 聂秋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05-4013,共9页
保偏光纤是在单模光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光纤,对线偏振光具有较强的偏振保持能力,这种特性使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光纤传感、光纤偏振器及各种偏振相干检测器等方面。非石英材料的使用将保偏光纤的透光范围由可见和近红外逐渐向中... 保偏光纤是在单模光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光纤,对线偏振光具有较强的偏振保持能力,这种特性使其被广泛的应用于光纤传感、光纤偏振器及各种偏振相干检测器等方面。非石英材料的使用将保偏光纤的透光范围由可见和近红外逐渐向中红外以及远红外扩展,由于对中远红外保偏光纤的研究起步的较晚,目前仍存有以下问题:(1)在中远红外波长范围内传统保偏光纤理论和应用亟待完善;(2)对于中远红外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研究大部分都处于理论阶段,缺少实验验证与应用。本文回顾了中远红外保偏光纤研究历程,然后总结了保偏光纤的偏振保持参数、分类、制备方法及性能测试方法等,最后阐述了中远红外保偏光纤的应用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中远红外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快速GC程序升温中智能PID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荣 俞建成 高文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7期65-67,共3页
针对快速气相色谱仪(GC)在程序升温时,由于色谱柱低热容,导致升温的线性度和超调难以控制,影响仪器的可重复性,产生峰重叠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的色谱柱温控系统。系统选用LTM柱,以该柱自带的铂测温丝作为... 针对快速气相色谱仪(GC)在程序升温时,由于色谱柱低热容,导致升温的线性度和超调难以控制,影响仪器的可重复性,产生峰重叠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智能比例-积分-微分(PID)算法的色谱柱温控系统。系统选用LTM柱,以该柱自带的铂测温丝作为温度传感器元件,设计了温度采集和控制电路。算法上,在增量式PID的基础上,将目标温度段划分为多个子区间段,引入温度补偿控制,补偿值的大小与升温速率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算法升温速率误差为2.58%,线性度达到99.92%,超调在3℃以内,满足系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气相色谱仪 程序升温 温度补偿 比例-积分-微分 线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复合的Ge-In-S-CsI硫系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
8
作者 许银生 成俊雯 +5 位作者 戚嘉妮 鲁珊珊 鲁克伦 徐建伟 邵琦芬 戴世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5-740,共6页
通过真空熔融淬冷法制备了银复合的70GeS2-20In2S3-10CsI硫系玻璃样品,利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玻璃样品在800 nm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发现引入Ag可提高其折射率n和非线性折射率γ,n从2.204增加至2.4087,γ从23.3×10-18 m2/W增加到30... 通过真空熔融淬冷法制备了银复合的70GeS2-20In2S3-10CsI硫系玻璃样品,利用Z-扫描技术研究了玻璃样品在800 nm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发现引入Ag可提高其折射率n和非线性折射率γ,n从2.204增加至2.4087,γ从23.3×10-18 m2/W增加到30.5×10-18 m2/W,此外非线性响应时间从70 fs增加到79 fs。热处理对玻璃的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显示,热处理后样品的γ增加至44.3×10-18 m2/W,是As2Se3玻璃的两倍多。发现析晶后带隙变小(吸收边红移)导致非线性吸收系数β减小,使得样品的品质因子提高至3.3。Ag复合的硫系玻璃及玻璃陶瓷非线性折射率大、品质因子高、非线性响应快,有望用于全关开关等各类非线性光学器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复合 非线性折射率 硫系玻璃 Z-扫描 非线性响应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0 nm LD泵浦下Dy^(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3μm波段中红外宽带发光特性
9
作者 潘雨舟 何法鉴 +1 位作者 徐路路 戴世勋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1-528,共8页
3~5μm中红外激光在大气通信、环境监测、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熔融-淬冷法在惰性气氛保护手套箱中制备了Dy^(3+)、Yb^(3+)单掺和Dy^(3+)/Yb^(3+)共掺70TeO_(2)-25ZnO-5La_(2)O_(3)系列玻璃样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 3~5μm中红外激光在大气通信、环境监测、医疗、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熔融-淬冷法在惰性气氛保护手套箱中制备了Dy^(3+)、Yb^(3+)单掺和Dy^(3+)/Yb^(3+)共掺70TeO_(2)-25ZnO-5La_(2)O_(3)系列玻璃样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透过光谱以及3μm波段荧光光谱等测试方法对玻璃的热学和结构特性、羟基含量和中红外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其中,70TeO_(2)-25ZnO-5La_(2)O_(3)玻璃具有较高的抗析晶稳定性(ΔT=101℃)、较低的声子能量(760 cm^(–1))。980 nm激光二极管(LD)泵浦下Dy^(3+)/Yb^(3+)共掺碲酸盐玻璃产生了3μm波段宽带荧光发射,荧光半高宽(FWHM)为326 nm。这主要归因于Yb^(3+)→Dy^(3+)能量传递效率高(98.74%)和3μm附近较低的羟基吸收系数(0.32 cm^(–1))。根据Judd-Ofelt和Dexter理论计算了Dy^(3+)离子的自发辐射跃迁概率、荧光分支比等光谱参数,以及Yb^(3+)→Dy^(3+)能量传递微观参数,讨论并确定了Yb^(3+):^(2)F_(5/2)→Dy^(3+):^(6)H_(7/2),^(6)F_(9/2)为主要的能量传递通道。研究表明,低羟基Dy^(3+)/Yb^(3+)共掺TeO2-ZnO-La2O3玻璃可以作为优良的3μm中红外增益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Dy^(3+)/Yb^(3+)共掺 JUDD-OFELT理论 Dexter理论 能量传递微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挤压技术的Ge-Te-Se低损耗芯-包结构光纤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廖方兴 王训四 +11 位作者 聂秋华 祝清德 程辞 孙礼红 刘硕 潘章豪 张培全 张培晴 刘自军 戴世勋 徐铁峰 陶光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8-93,共6页
采用化学和物理提纯法制备出透光性较好的高纯度Ge20Te20Se60和Ge20Se80玻璃,分别作为光纤纤芯和包层玻璃基质.利用硫系玻璃的流变特性和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用平直模具挤压法制备了完整芯包结构、低结构缺陷、椭圆度较好的光纤.研究表... 采用化学和物理提纯法制备出透光性较好的高纯度Ge20Te20Se60和Ge20Se80玻璃,分别作为光纤纤芯和包层玻璃基质.利用硫系玻璃的流变特性和黏度对温度的依赖性,用平直模具挤压法制备了完整芯包结构、低结构缺陷、椭圆度较好的光纤.研究表明:对玻璃进行相应提纯后,光纤损耗明显降低,平均损耗为8.5dB/m;在4.25μm处光纤损耗达到最低,为6.8dB/m.平直模具挤压法克服了Te玻璃易析晶的困难,所得到的Te基硫系玻璃光纤芯包层界面清晰、均匀度较好、损耗值较低、满足红外光在理想结构光纤中传输和传感的需求,在中远红外光学领域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纤 硫系光纤 芯包结构 挤压法 玻璃提纯 Te玻璃 低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硫系光纤传像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祝清德 王训四 +9 位作者 聂秋华 姜晨 朱敏鸣 廖方兴 张培全 张培晴 吴越豪 戴世勋 徐铁峰 陶光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73-2880,共8页
硫系光纤传像束作为一种红外图像的传输媒质,就是通过光纤将红外光学图像直接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不需要经过传统光纤通信中所需的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光纤束传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图像像元间互不干扰的独立传输,扩充了光纤只能传输光信... 硫系光纤传像束作为一种红外图像的传输媒质,就是通过光纤将红外光学图像直接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不需要经过传统光纤通信中所需的光电信号转换过程。光纤束传像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图像像元间互不干扰的独立传输,扩充了光纤只能传输光信号而不能传输图像的功能。类似于可见光波段采用塑料光纤或石英光纤传像,红外图像的传输可以采用红外光纤传像束。在红外光纤和光纤传像束的发展过程中,红外硫系光纤传像束以其特有的红外光学应用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成纤特性,具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科研、军事、航天等众多科学技术领域的潜力。本文在归纳光纤传像束与其它传像系统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的基础上,又讨论了影响硫系光纤传像束传像性能的多种因素,并阐述了硫系光纤传像束的特点、应用及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纤传像束 像元 酸溶法 叠片法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质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尚宇瀚 洪欢欢 +3 位作者 郭项雨 白桦 闻路红 马强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9-446,I0005,共9页
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质谱(DBDI-MS)法采集46种芬太尼类化合物的二级质谱数据,并研究其质谱碎裂规律。芬太尼重要前体物质N-苯乙基-4-哌啶酮和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的特征碎片离子分别为m/z 105和m/z 188;以芬太尼分子结构为母核,当... 建立了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质谱(DBDI-MS)法采集46种芬太尼类化合物的二级质谱数据,并研究其质谱碎裂规律。芬太尼重要前体物质N-苯乙基-4-哌啶酮和4-苯胺基-N-苯乙基哌啶的特征碎片离子分别为m/z 105和m/z 188;以芬太尼分子结构为母核,当苯乙基或哌啶环上发生取代反应时,在碰撞诱导解离过程中,芬太尼类化合物会产生质量数为149 u的特征中性丢失碎片;当取代基发生在N-苯丙酰胺基时,易产生m/z 188特征碎片离子。利用本方法检测粉末样品中芬太尼含量,方法定量限为1 mg/kg。本研究对未知芬太尼类化合物的非靶向筛查和可疑粉末样品中芬太尼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类化合物 新精神活性物质 介质阻挡放电电离质谱(DBDI-MS) 碎裂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_(15)Ga_(10)Te_(75)薄膜的磁控溅射制备及性能的可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磊 王国祥 +6 位作者 李双 沈祥 徐培鹏 李军 吕业刚 戴世勋 聂秋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22,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e15Ga10Te75薄膜,研究溅射工艺对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在不同热处理温度(200-280℃)退火后薄膜光学特性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拉曼光谱仪、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Ge15Ga10Te75薄膜,研究溅射工艺对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在不同热处理温度(200-280℃)退火后薄膜光学特性的变化.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拉曼光谱仪、分光光度计等测试手段对热处理前后薄膜样品的微观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3次不同工艺下制备的沉积态薄膜组分与靶材偏差较小,且均是非晶态.沉积态薄膜的短波截止波长均在1μm 左右;当退火温度(Ta)大于薄膜的玻璃转化温度(Tg)时,薄膜的光学带隙(Egopt)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沉积态薄膜的光学带隙分别为1.05,1.06和1.07eV,而在280℃退火后薄膜光学带隙分别降至0.38,0.42和0.45eV,以上3次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工艺下制备的Ge15Ga10Te75薄膜组分均匀可控,热学和光学参数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15Ga10Te75 磁控溅射 XRD SEM 透过光谱 RAMAN光谱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气中N_(2)浓度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离子化效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庞吉宏 胡舜迪 +3 位作者 洪欢欢 陈安琪 闻路红 王继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1-208,共8页
随着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对现场质谱检测需求的日益增加,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的工作气体浓度通过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离子化效率从而对质谱检测信噪比产生较大作用。本文建立了在He-N_(2)混合载气作用... 随着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对现场质谱检测需求的日益增加,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的工作气体浓度通过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离子化效率从而对质谱检测信噪比产生较大作用。本文建立了在He-N_(2)混合载气作用下的包含7种反应离子的等离子体流体动力学模型,并采用该二维模型,探究了N_(2)浓度对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离子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在He载气中引入不同N_(2)量可以改变等离子体射流质子化水簇团反应的关键中间体粒子数密度含量,提高离子源的离子化效果;特别地,当N_(2)摩尔分数为1.5%时,有效粒子数密度最高。此外,本文还研究了介质的管径及介电常数对粒子平均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子数密度含量随着介质管径和相对介电常数增加而逐渐减小。通过对不同N_(2)摩尔分数、介质管径和相对介电常数的参数化分析,将优化设计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结构,从而最终提高现场质谱检测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离子源 等离子体流体模型 载气 N_(2)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创新中技术冲突的粒度分类与可拓协调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洪欢欢 胡舜迪 +4 位作者 赵鹏 闻路红 陈瑞强 徐铁峰 曹良才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针对产品化创新过程中技术冲突的复杂性与分类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冲突问题粒度分类与可拓协调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种技术需求的基元集成运算,明确技术创新设计意图;结合粒化方法,建立了冲突问题剥离与传导机理,构建了冲突问题的多层次粒... 针对产品化创新过程中技术冲突的复杂性与分类模糊问题,提出一种冲突问题粒度分类与可拓协调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种技术需求的基元集成运算,明确技术创新设计意图;结合粒化方法,建立了冲突问题剥离与传导机理,构建了冲突问题的多层次粒化模型;应用公理化设计理论,建立了最细粒度冲突问题的结构化映射模型,并作为问题协调的考核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粒度层次的冲突问题协调技术创新流程,设定关键的变换步长与传导效应动态调控机制,给出技术创新产品化方案。以敞开式质谱离子源产品化创新及其样品检测应用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粒度 冲突分类 可拓协调 介质阻挡离子源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质谱分析的膀胱癌细胞分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佳琪 陈安琪 +5 位作者 闫明月 傅广候 李刚强 金百冶 陈腊 闻路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21-627,共7页
单细胞质谱分析能够获得单个细胞的代谢图谱,揭示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采用单细胞质谱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膀胱癌细胞亚型的鉴别方法。基于所采集的单细胞代谢数据,分别使用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支... 单细胞质谱分析能够获得单个细胞的代谢图谱,揭示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在肿瘤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采用单细胞质谱和机器学习技术,建立了膀胱癌细胞亚型的鉴别方法。基于所采集的单细胞代谢数据,分别使用线性判别分析、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逻辑回归建立了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性能评估。结果表明,各机器学习模型均具有良好的膀胱癌细胞分型能力,分类准确率≥94.9%,灵敏度≥88.6%,特异度≥93.3%。其中,随机森林算法的分类准确率达100%,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1。该方法实现了膀胱癌单细胞的代谢物检测及细胞亚型区分,也为更广泛的单细胞代谢组学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质谱分析 膀胱癌 代谢物检测 细胞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Sb-S硫系玻璃的光谱特性及网络结构阈值行为研究
17
作者 黄益聪 陈飞飞 +3 位作者 乔北京 戴世勋 徐铁锋 聂秋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163-3168,共6页
用熔融淬冷技术制备了两组Ge-Sb-S三元体系的硫系玻璃,获得了在不同Ge和Sb元素含量下制备所得玻璃的一系列物化及光谱学特性,并结合拉曼光谱从玻璃微观结构层面对光学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基于平均配位数(Z)的玻璃网络限制... 用熔融淬冷技术制备了两组Ge-Sb-S三元体系的硫系玻璃,获得了在不同Ge和Sb元素含量下制备所得玻璃的一系列物化及光谱学特性,并结合拉曼光谱从玻璃微观结构层面对光学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利用基于平均配位数(Z)的玻璃网络限制理论直观地描述了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发现当玻璃的Z值超过2.6时,其相应的拉曼谱上会有明显的新峰出现,说明玻璃的网络结构产生了阈值行为且结构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具体表现为非金属化合键的减少和金属化合键的增加。玻璃网络中新功能团的形成改变了玻璃整体键能的大小,进而影响了玻璃的能带结构,从而玻璃的光学带隙(Eopg)值也随着Z值的变化表征出相应的阈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阈值行为 平均配位数 拉曼光谱 光学带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μm低损耗硫系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董阳箭 戴世勋 +3 位作者 张培晴 刘永兴 杨佩龙 王训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3-158,共6页
运用平面波展开法分析As2S3、Ge20Se65Sb15和As2Se3硫系玻璃光纤在不同空气填充率下的带隙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在空气填充率提高到0.75时,光子带隙与空气线均出现交汇模式,且带隙宽度大,纤芯空气孔中适宜进行激光传输.运用有限... 运用平面波展开法分析As2S3、Ge20Se65Sb15和As2Se3硫系玻璃光纤在不同空气填充率下的带隙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材料在空气填充率提高到0.75时,光子带隙与空气线均出现交汇模式,且带隙宽度大,纤芯空气孔中适宜进行激光传输.运用有限元法分析不同纤芯孔直径的Ge20Se65Sb15硫系玻璃空芯光子带隙光纤的基模限制损耗和有效模场面积,结果表明纤芯直径9.2μm时限制损耗最低,模场面积较小.通过优化光纤的结构参量,适合于4.3μm波长处高功率中红外激光传输的空芯光子带隙光纤,其限制损耗为0.00472dB/m,有效模场面积为58.046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空芯光子带隙光纤 平面波展开法和有限元法 硫系玻璃 低限制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掺杂Ge-Sn-Se微晶玻璃的结构与光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乔北京 陈飞飞 +2 位作者 聂秋华 戴世勋 黄益聪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9-1194,共6页
通过热熔融法将作为成核剂的Ti O2引入Ge-Sn-Se三元体系的硫系玻璃中,并对玻璃样品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使Ti O2掺杂Ge-Sn-Se玻璃析出Sn Se2六方晶体与Ge Se2单斜晶体,并且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透明样品的短... 通过热熔融法将作为成核剂的Ti O2引入Ge-Sn-Se三元体系的硫系玻璃中,并对玻璃样品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使Ti O2掺杂Ge-Sn-Se玻璃析出Sn Se2六方晶体与Ge Se2单斜晶体,并且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透明样品的短波吸收边发生了红移,光学带隙减小,Urbach能量增加,说明玻璃中缺陷组织的数量在增加。通过Z扫描方法获得了各个样品在通信波长1550 nm下的三阶非线性参数,研究了热处理时间对Ti O2掺杂Ge-Sn-Se玻璃光学非线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内部在热处理后析出的纳米级晶体具有很强的局域场效应,能够极大地增加玻璃的三阶非线性,样品的非线性折射率n2最高达到5.75×10-16 m2/W,热处理3 h的样品同时具有较高非线性折射率和较高品质因子,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非线性光学 硫系玻璃 红外和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敞开式直接电离质谱技术的尿液中毒品检测 被引量:7
20
作者 熊士领 洪欢欢 +4 位作者 闻路红 胡舜迪 陈安琪 熊伟 陈腊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683,共7页
尿液作为一种易于获取的体内毒品检材,在吸毒人员快速筛查中被广泛应用。针对传统快速筛查技术存在假阳性率高、定量能力不足以及实验室质谱技术在快速检测中存在前处理复杂、检测耗时长、使用环境苛刻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敞开式... 尿液作为一种易于获取的体内毒品检材,在吸毒人员快速筛查中被广泛应用。针对传统快速筛查技术存在假阳性率高、定量能力不足以及实验室质谱技术在快速检测中存在前处理复杂、检测耗时长、使用环境苛刻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敞开式直接电离质谱技术的生物样本快速检测方法。该研究采用探针式电喷雾离子源与便携式质谱仪联用快速检测平台,优化了喷雾电压和质谱入口毛细管温度,开发了高效快速的前处理技术。基于该平台和前处理技术,5种常规毒品(甲基苯丙胺、氯胺酮、可卡因、O^(6)-单乙酰吗啡和3,4-亚甲双氧甲基苯丙胺)的尿液加标溶液的检出限为0.5~30 ng/mL,且其中4种毒品定量检测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除此之外,5种常规毒品在3个不同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56.1%~103.7%,多次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0%~27.8%,说明联用检测平台与前处理方法结合可以达到良好的准确度。为了进一步检验该联用仪器的实战能力,测试了某社区戒毒康复中心40份阳性和110份阴性实际尿液样本,总体检测的准确率接近99%,且通过一次进样在20 s内可同时检测多种毒品。该研究成果有利于推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促进敞开式直接电离质谱仪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一线执法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敞开式直接电离 便携式质谱仪 毒品 尿液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