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某医院实施DRG支付制度改革实践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玉芬 杜业珊 袁征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0-94,共5页
以浙江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实施医保DRG支付制度改革下,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建立DRG运营信息管理平台,重塑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调整绩效方案以及各学科重点病组、重复入院等精益管理所采取的方法,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医保监管和... 以浙江省某三甲综合性医院实施医保DRG支付制度改革下,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通过建立DRG运营信息管理平台,重塑组织架构与工作机制,调整绩效方案以及各学科重点病组、重复入院等精益管理所采取的方法,在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医保监管和费用控制4个维度,展示医保DRG管理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讨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G 医保管理 病组管理 分解住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9技术(递送)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和进展
2
作者 张莹莹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 规律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蛋白9(Cas9)技术操作简易、高效,适用性强,在探究呼吸道潜在机制中具有独特优势。支气管上皮细胞是肺部防御的物理屏障,其损伤或功能缺失是慢性气道疾病的发病基础。近年来,慢性气道疾病发病率升高,但治疗进展相对缓慢,亟需找到治疗的突破口。CRISPR/Cas9系统可以进行精准基因编辑,为慢性气道疾病提供新策略。本文从CRISPR/Cas9的多种递送方式和作用机制出发,对其在原代、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动物体内的应用与进展进行概述,探讨了其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未来应用该技术进行气道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系统 支气管上皮细胞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及干预阈值研究
3
作者 刘洋晓讴 孙艳格 +4 位作者 于溯 杜雪平 黄凯 闫岩 李超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43,共6页
背景 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体诊治率偏低,迫切需要寻找可靠的预测工具。FRAX是我国骨质疏松诊疗指南推荐的预测工具,但其在中国内地人群中的预测价值和干预阈值尚待进一步验证。目的 评估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并探... 背景 我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整体诊治率偏低,迫切需要寻找可靠的预测工具。FRAX是我国骨质疏松诊疗指南推荐的预测工具,但其在中国内地人群中的预测价值和干预阈值尚待进一步验证。目的 评估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并探讨干预阈值。方法 于2011—2012年在北京市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受试者1 018名,基于FRAX计算每名受试者未来10年的主要部位骨折(MOF)风险和髋部骨折(HF)风险;于2021—2022年对受试者进行随访,获取其自我报告的10年间骨折发生情况。以骨折实际发生情况为“金标准”,绘制FRAX预测骨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FRAX对北京地区居民的骨折风险预测价值,并探讨干预阈值。结果 成功回访受试者469名(46.07%),利用FRAX计算的中位MOF概率为2.6%(2.2%,3.7%),中位HF概率为0.5%(0.3%,0.9%),49名(10.45%)在10年间发生MOF,其中5名(1.07%)为HF。ROC曲线分析显示,FRAX和单纯股骨颈骨密度(BMD)预测MOF的AUC分别为0.683和0.662。约登指数最大时的截断值为2.95%,灵敏度为59.2%,特异度为67.6%。结论 FRAX对未来骨折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仍有改进空间。预测MOF概率为2.95%时为约登指数最大的截断值,可作为制定干预阈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风险评估工具 骨质疏松性骨折 干预阈值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治疗缓解2型糖尿病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裘丹琦 陈婕 +2 位作者 刘昊 励丽 陈淑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7-1413,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的减重治疗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于病程尚短、胰岛功能尚...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已成为一项重大的公共卫生挑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的减重治疗已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特别是对于病程尚短、胰岛功能尚存、且伴有肥胖的患者,减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糖耐量下降及代谢紊乱的状况。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减重治疗在缓解T2DM方面的机制和临床数据也日渐丰富。本文旨在综述减重治疗对机体重要代谢器官如肝脏、胰腺、骨骼肌、脂肪组织等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缓解T2DM的相关生理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治疗 2型糖尿病缓解 双循环假说 脑-肠轴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晓梦 周旋 +3 位作者 孙雨 范苗 金依依 朱素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61-1064,1071,共5页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主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有关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为CMM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 背景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主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有关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为CMM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1—6月医院信息系统中诊断为CMM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疾病诊断与处方基本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 059例CMM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 960例(56.1%),女性患者3 099例(43.9%);年龄18~97岁,平均年龄(58.1±13.7)岁。患者用药品种数<5种的3 910例次(占55.4%),用药品种数5~9种的2 740例次(占38.8%),用药品种数≥10种的409例次(占5.8%)。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CMM的核心疾病,除此之外,又以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CMM药物处方中,以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为核心用药。结论 CMM患者中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应加强对其筛查和预防。CMM药物处方中,以降脂、降压、降糖药物为核心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 药物处方 多种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在烟曲霉感染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刘颖 严丹莹 +2 位作者 叶金明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曲霉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空气真菌病原体,其中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种,约占曲霉感染的90%以上。烟曲霉孢子体积较小(直径约2~3μm),可到达深部肺组织,若机体清除能力下降,孢子会定植在气道黏膜或... 曲霉属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空气真菌病原体,其中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是最常见的一种致病菌种,约占曲霉感染的90%以上。烟曲霉孢子体积较小(直径约2~3μm),可到达深部肺组织,若机体清除能力下降,孢子会定植在气道黏膜或气道上皮表层,并在局部生长。烟曲霉感染主要累及肺部,感染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典型症状,可引起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过敏性哮喘或慢性曲霉病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中性粒细胞 烟曲霉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kVp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用于糖尿病足下肢CT血管成像
7
作者 梁乙钏 王惠颖 +3 位作者 宋鸣睿 赵浩楠 毛权良 潘宇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 观察80 kVp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糖尿病足下肢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试验组以80 kVp联合AIIR、对照组以常规120 kVp联合混合迭代重建(HIR)方... 目的 观察80 kVp联合深度学习全模型迭代算法(AIIR)用于糖尿病足下肢CT血管成像(CTA)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30);试验组以80 kVp联合AIIR、对照组以常规120 kVp联合混合迭代重建(HIR)方案行下肢CTA,比较2组图像主、客观评价结果及扫描辐射剂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5(5,5)vs.4(4,4)]更高、显示下肢动脉分支更多(P均<0.05),而辐射剂量下降59.76%[(8.29±0.53)mSv vs.(20.60±2.42)mSv]。试验组各下肢动脉节段CT值、信噪比(SNR)及对比度噪声比(CNR)均高于,而噪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80 kVp联合AIIR可降低糖尿病足下肢CTA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并清晰显示足背动脉及跖足底总动脉等细小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人工智能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机制和治疗
8
作者 陈是燏 林志成 +8 位作者 应佳芹 李婉怡 刘志涛 方甜园 周钰愉 张楚霞 谢凯 徐淑君 李丽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9-591,共2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疾病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越来越多的遗传风险因素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最普遍和最强的风险因素,在AD病例中约占3/4。ApoE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痴呆中最常见疾病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其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在越来越多的遗传风险因素中,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最普遍和最强的风险因素,在AD病例中约占3/4。ApoE是中枢神经系统脂质和胆固醇代谢的关键蛋白质,有三种不同亚型:ApoE2、ApoE3和ApoE4,其中ApoE4是AD发病的高风险因素。ApoE4不仅影响神经胶质细胞中脂质的外排和分布,同时还影响神经元的脂质代谢,导致脂质稳态失衡。ApoE参与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加工,促进早期β淀粉样蛋白(Aβ)的产生和斑块沉积。ApoE4还降低Tau蛋白溶解度,促使Tau异常磷酸化和聚集,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且表达ApoE4的脑区更易受到Tau扩散的影响。ApoE4通过激活NF-κB炎症通路,使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转变为促炎表型,分泌促炎因子和氧化介质,诱发神经炎症。总而言之,ApoE通过影响Aβ斑块、Tau病理、神经炎症、神经可塑性及血脑屏障(BBB)等多途径参与AD神经病理,共同助推疾病进展。抗ApoE4抗体可以降低Aβ斑块的形成和神经炎症;二甲双胍、雷帕霉素、依诺肝素、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他莫西芬等已批准使用的药物,显示出具有降低ApoE4和改善AD病理的潜力;使用反义寡核苷酸(ASO)和双链干扰小RNA(siRNA)技术的基因疗法,通过降低ApoE4的表达,可减缓AD病理。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ApoE2基因疗法通过在室管膜中表达ApoE2,以中和ApoE4的负面影响。中药白藜芦醇和水景苷通过ApoE修饰的脂质体纳米给药系统递送,提高了药物的BBB穿透性,为AD治疗提供了新手段。此外,通过靶向ApoE4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受体的相互作用,可以间接调节ApoE4的表达水平,为AD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梳理近年来ApoE及其亚型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综述了抗ApoE的潜在治疗策略,以期为未来基于ApoE疗法对抗AD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载脂蛋白E 脂质稳态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语在筛查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思文 殷潇潇 +4 位作者 高琳琳 贵文君 胡巧霞 楼琼 王钦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6-463,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前期就可以检测到言语变化。基于计算机分析言语的方法在筛查认知功能下降方面正确率超过80%。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被试在自发言语、语义流畅性以及阅读等任务中的言语表...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前期就可以检测到言语变化。基于计算机分析言语的方法在筛查认知功能下降方面正确率超过80%。这种方法通过分析被试在自发言语、语义流畅性以及阅读等任务中的言语表现,以一种非侵入性、易于操作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方式,为认知功能下降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总结言语数据获取方式和认知功能下降患者的言语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基于计算机技术进行早期筛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功能障碍 早期筛查 言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ute Inflammatory Pain Induces Sex-different Brain Alpha Activity in Anesthetized Rats Through Optically Pumped Magnetometer Magnetoencephalography
10
作者 MIAO Meng-Meng REN Yu-Xuan +5 位作者 WU Wen-Wei ZHANG Yu PAN Chen LIN Xiang-Hong LIN Hui-Dan CHEN Xiao-Wei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4-257,共14页
Objective 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a non-invasive neuroimaging technique,meticulously captures the magnetic fields emanating from 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Compared with MEG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 Objective 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a non-invasive neuroimaging technique,meticulously captures the magnetic fields emanating from brain electrical activity.Compared with MEG based on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s(SQUID),MEG based on optically pump magnetometer(OPM)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er sensitivity,better spatial resolution and lower cost.However,most of the current studies are clinical studies,and there is a lack of animal studies on MEG based on OPM technology.Pain,a multifaceted sensory and emotional phenomenon,induces intricate alterations in brain activity,exhibiting notable sex differences.Despite clinical revelations of pain-related neuronal activity through MEG,specific properties remain elusive,and comprehensive laboratory studies on pain-associated brain activity alterations are lacking.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flammatory pain(induced by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on brain activity in a rat model using the MEG technique,to analysis changes in brain activity during pain perception,and to explore sex differences in pain-related MEG signaling.Methods This study utilized adult male and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Inflammatory pain was induced via intraplantar injection of CFA(100μl,50%in saline)in the left hind paw,with control groups receiving saline.Pain behavior was assessed using von Frey filaments at baseline and 1 h post-injection.For MEG recording,anesthetized rats had an OPM positioned on their head within a magnetic shield,undergoing two 15-minute sessions:a 5-minute baseline followed by a 10-minute mechanical stimulation phase.Data analysis included artifact removal and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spontaneous brain activity using accumulated spectrograms,generating spectrograms focused on the 4-30 Hz frequency range.Results MEG recordings in anesthetized rats during resting states and hind paw mechanical stimulation were compared,before and after saline/CFA injections.Mechanical stimulation elevated alpha activity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rats pre-and post-saline/CFA injections.Saline/CFA injections augmented average power in both sexes compared to pre-injection states.Remarkably,female rats exhibited higher average spectral power 1 h after CFA injection than after saline injection during resting states.Furthermore,despite comparable pain thresholds measured by classical pain behavioral tests post-CFA treatment,female rats displayed higher average power than males in the resting state after CFA injection.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mply an enhanced perception of inflammatory pain in female rats compared to their male counterparts.Our study exhibits sex differences in alpha activities following CFA injection,highlighting heightened brain alpha activity in female rats during acute inflammatory pain in the resting state.Our study provides a method for OPM-based MEG recordings to be used to study brain activity in anaesthetized animals.In addition,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ain-related neural activity and pain sex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OENCEPHALOGRAPHY PAIN sex differences alpha activity INFLAM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Clinical Relevance and Tumor Inhibition of KCNN3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11
作者 ZHAN Zi-Qing JIN Jia-Bei +3 位作者 LI Yu-Xuan SHI Jia-Xin YE Meng JIN Xiao-Feng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0-575,I0003-I0006,共20页
Potassium-calcium activates channel subfamily N member 3(KCNN3/SK3/KCa2.3)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ellular calcium signaling,muscle contraction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Dysregulation of the KCNN3 channel is asso... Potassium-calcium activates channel subfamily N member 3(KCNN3/SK3/KCa2.3)is involved in regulating cellular calcium signaling,muscle contraction and neurotransmitter release.Dysregulation of the KCNN3 channe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umors.We us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 identify whether KCNN3 regulates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tomach adenocarcinoma(STAD)as a prognostic target.By analyzing 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database and 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database,we found that the protein and mRNA levels of KCNN3 were dramatically reduced in STAD,and TCGA database showed that KCNN3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STAD.In addition,we found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KCNN3 in STAD reduced the IC 50 of several drugs in STAD cells,suggesting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KCNN3 correlated with the drug sensitivity of STAD.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biological mechanism,we identified a potential KCNN3 interaction factor,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7(CD27/TNFRSF7),which is expressed at low levels in STAD.RT-q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confirmed that KCNN3 and CD27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ach other at protein and mRNA levels,and co-immunoprecipita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ce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the two proteins interact and colocalize in the cytoplasm.Moreover,we confirm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KCNN3 on the proliferation,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human STAD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through subcutaneous tumorigenesis and cellular experiments.Furthermore,GO/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KCNN3 was enriched in signaling pathway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calcium or metal ion transport.Lastly,we verified through cell co-culture,RT-qPCR and CCK8 assays that high expression of KCNN3 can promote the increase of T cell activating factor and the killing effect of T cells on STAD cells.Therefore,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KCNN3 is a potential inhibitory factor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and progression of ST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mach adenocarcinoma(STAD) potassium calcium-activated channel subfamily N member 3(KCNN3/SK3/KCa2.3)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superfamily member 7(CD27/TNFRSF7) drug sensitivity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 Expression of INF2 Predicts Poor Prognosis and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12
作者 WANG Hai-Biao LIN Man +4 位作者 YE Fu-Sang SHI Jia-Xin LI Hong YE Meng WANG Jie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8,共15页
Objective INF2 is a member of the formins family.Abnorm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INF2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various tumors,but the expression and role of INF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 Objective INF2 is a member of the formins family.Abnorm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of INF2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various tumors,but the expression and role of INF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remain unclear.HCC is a highly lethal malignant tumor.Given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reatments,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xpression level,clinical valu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INF2 in HCC in order to seek new therapeutic targets.Methods In this study,we used public databases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of INF2 in pan-cancer and HCC,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INF2 expression levels on HCC prognosis.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Western blot,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F2 in liver cancer cells and human HCC tissues.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F2 expression and clinical pathological features was analyzed using public databases and clinical data of human HCC samples.Subsequently,the effects of INF2 expression on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Drp1 phosphorylat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were elucidated through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Finally,the predictive valu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 of INF2 in HCC were further analyzed through database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periments.Results INF2 is aberrantly high expression in HCC samples and the high expression of INF2 is correl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liver cirrhosis and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HCC patients.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NF2 has certain diagnostic value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HCC.In vivo and in vitro HCC models,upregulated expression of INF2 trigger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the HCC cell,while knockdown of INF2 could counteract this effect.INF2 in liver cancer cells may affect mitochondrial division by inducing Drp1 phosphorylation and mediate immune escape by up-regulating PD-L1 expression,thus promoting tumor progression.Conclusion INF2 is highly expressed in HCC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High expression of INF2 may promote HCC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Drp1 phosphorylation and up-regulation of PD-L1 expression,and targeting INF2 may be beneficial for HCC patients with high expression of IN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INF2 EXPRESSION PROGNOSIS D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疗效的Meta分析
13
作者 龚元晋 葛挺 +4 位作者 胡佰文 肖进 方煜 范海涛 夏冬冬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5-286,共12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LP)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laminectomy and fusion,LF)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inoplasty,LP)与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laminectomy and fusion,LF)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3年6月公开发表的对比LP与LF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疗效的临床研究。运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较术前的改善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较术前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颈椎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颈椎矢状面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较术前的改变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OPLL进展率。整理数据后应用RevMan 5.4及Stata SE 16.0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3篇随机对照研究,9篇队列研究,样本总量1496例,其中LP组患者839例,LF组患者65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WMD=-28.01,95%CI(-36.25,-19.77),P<0.00001]、术中出血量[WMD=-115.09,95%CI(-197.91,-32.27),P=0.006]、末次随访时较术前的CROM改变值[WMD=-7.83,95%CI(-8.10,-7.55),P<0.00001]、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OR=0.32,95%CI(0.21,0.50),P<0.00001]、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OR=0.44,95%CI(0.28,0.71),P=0.000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P组优于LF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的CCI改变值[WMD=-0.75,95%CI(-0.92,-0.58),P<0.00001]、SVA改变值[WMD=5.49,95%CI(5.30,5.68),P<0.00001],术后OPLL进展率[OR=1.76,95%CI(1.26,2.46),P=0.0009],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LF组优于LP组。末次随访时较术前的JOA评分改善率[WMD=-1.24,95%CI(-4.02,1.54),P=0.38]、VAS评分改变值[WMD=0.03,95%CI(-0.43,0.49),P=0.89]、NDI改变值[WMD=0.54,95%CI(-0.07,1.14),P=0.08]、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OR=0.58,95%CI(0.24,1.39),P=0.22]、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OR=0.71,95%CI(0.32,1.57),P=0.39]、术后硬膜外血肿发生率[OR=0.37,95%CI(0.06,2.16),P=0.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F和LP两种手术策略均能有效治疗多节段颈椎OPLL、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LF相比,LP创伤小,术后能保留更多的颈椎活动度,且C5神经根麻痹和轴性症状发生率更低,而LF能更好地维持术后颈椎的曲度与稳定性,并延缓骨化物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预手段改善神经炎症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单江晖 储超扬 +9 位作者 陈是燏 林志成 周钰愉 方甜园 张楚霞 肖彪 谢凯 王清娟 刘志涛 李丽萍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0-333,共24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治疗AD,近年来从不同方面探索治疗AD的手段,其中以清除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为靶点...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记忆减退、认知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手段治疗AD,近年来从不同方面探索治疗AD的手段,其中以清除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为靶点的药物治疗虽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不良事件。神经炎症在AD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的神经炎症反应被认为是AD的第三大病理特征,可促进细胞外淀粉样斑块和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形成,同时这些毒性物质又能加速神经炎症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疾病进展。通过改善神经炎症,从而打破神经炎症、Aβ斑块沉积、Tau缠结之间的反馈循环模式,可能成为一种治疗AD的有效途径。传统中草药如何首乌、姜黄,因其能够对抗神经炎症而被用于治疗AD;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布洛芬(Ibuprofen)、吲哚美辛(Indomethacin)等能降低体内炎症小体水平,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与AD低发病率存在关联;负载催产素的仿生纳米材料,具有抗吞噬作用,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部持续释放催产素,发挥抗炎作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降低神经炎症和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其分泌物不仅能改善神经炎症还具有多靶点综合治疗效果,可能更适于治疗AD。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靶向提高小胶质细胞中TREM2基因的表达,或应用Ab-T1、hT2AB等TREM2抗体,可改善小胶质细胞功能,进而降低神经炎症水平,是一种治疗AD的潜在方法。益生元治疗、粪菌移植治疗、抗生素治疗、饮食干预等能重塑肠道菌群组成,通过肠-脑机制缓解神经炎症,但以低聚甘露糖酸钠为主的药物目前尚存争议。运动干预和脑电刺激干预均可潜在减缓神经炎症,可延缓AD。本文聚焦于近年来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肠道菌群治疗、运动干预以及脑电刺激等方面在改善神经炎症中作用,以期为未来通过干预神经炎症作为治疗AD的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药物治疗 基因治疗 肠道菌群治疗 神经炎症 物理干预 干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石丹丹 陈染 +2 位作者 叶金明 王楚雯 钱国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2-368,共7页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细胞),具有长寿命和非淋巴部位驻留特征的一类记忆T细胞,是参与二次感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抗病毒免疫和降低病毒传播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持续变异和新冠后综合征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肺部...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TRM细胞),具有长寿命和非淋巴部位驻留特征的一类记忆T细胞,是参与二次感染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抗病毒免疫和降低病毒传播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持续变异和新冠后综合征可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肺部纤维化影响长期生活质量,提高对SARS-CoV-2变异株的抵抗能力和降低新冠后综合征发生率是目前研究的焦点。TRM细胞与SARS-CoV-2感染发生和治疗紧密相关,但它们之间的病理生理机制仍待探索,此外研究该群细胞的形成途径和功能,对SARS-CoV-2疫苗设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综述讨论了TRM细胞的驻留性质、功能以及在SARS-CoV-2感染和新冠后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SARS-CoV-2感染中对免疫过程的认识,探索新冠后综合征防治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 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后综合征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考”背景下某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探索实践 被引量:17
16
作者 沈杨 孙杰 +2 位作者 叶青 陈益 叶洋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5-98,共4页
目的: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建立健全院内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指引医院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高质量提升。方法:聚焦医院外科系绩效管理实践,通过分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对标考核评分细则,实施信息化管控,重组医院... 目的: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指挥棒,建立健全院内绩效考核管理体系,指引医院医疗质量与服务能力高质量提升。方法:聚焦医院外科系绩效管理实践,通过分析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对标考核评分细则,实施信息化管控,重组医院院内绩效考核的结构和权重,全方位改善绩效管理模式。结果:促进医院绩效考核、运营管理相关指标改进,医疗质量、运行效率、可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四维度均实现改善,充分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以及学科发展。结论:为进一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需强化目标考核意识,以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为导向,建立院内全面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促进精细化管理,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公立医院 绩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学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永清 唐举玉 +39 位作者 刘元波 周征兵 蒋灿华 张兴 张世民 芮永军 杨晓东 巨积辉 孙向东 丁小珩 周小兵 魏在荣 杜青晏 臧梦青 俞芳 刘族安 杨曦 魏鹏 宋达疆 李赞 战杰 聂开瑜 郭峰 吴攀峰 王欣 崔怀瑞 谢松林 刘俊 刘亦杨 李士民 范新宇 何晓清 王腾 聂广辰 赵刚 刘军 石小田 张春 唐茂林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9,共11页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 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以股前外侧为组织供区、主要以旋股外侧动脉(Lateral circumflex femoral artery,LCFA)穿支为供血系统的外科皮瓣。ALTF作为一种经典的“万能皮瓣”广泛应用于临床修复重建领域。为了对ALTF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牵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编辑部组织国内多名从事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的专家共同讨论,拟定《股前外侧皮瓣穿支解剖特征与定位方法的专家共识(2024版)》,旨在进一步推广其临床应用并展示我国学者在ALTF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429286A促进大鼠皮瓣术后存活与感觉恢复的研究
18
作者 林加福 王建红 +1 位作者 方芳 刘东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讨强ROCK抑制剂GSK429286A促进大鼠背部跨区皮瓣存活及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取SD雄性大鼠32只,以髂腰穿支为蒂,设计切取背部大小为10 cm×3 cm跨区皮瓣。后将大鼠等分为对照组与GSK429286A组(按10 mg/kg腹腔给药),每组又分入... 目的探讨强ROCK抑制剂GSK429286A促进大鼠背部跨区皮瓣存活及神经再生的效果。方法取SD雄性大鼠32只,以髂腰穿支为蒂,设计切取背部大小为10 cm×3 cm跨区皮瓣。后将大鼠等分为对照组与GSK429286A组(按10 mg/kg腹腔给药),每组又分入7 d与30 d两个时间点。术后7 d,对皮瓣进行拍照,测量皮瓣坏死率。接着,利用激光多普勒称比成像仪对第二choke区的血流灌注进行测定。术后30 d,利用躯干皮肌反射对两组皮瓣的感觉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术后7 d和30 d取choke二区组织,利用α-SMA与NF-200一抗分别对皮瓣内的血管和神经进行染色。体外研究部分,取15 d孕鼠DRG,分成对照组与GSK429286A(10 mmol/L)组。培养3 d后,利用Tuj1一抗对DRG轴突进行染色,后测量每个DRG轴突的长度。结果对照组与GSK429286A组皮瓣坏死率分别为(19±7)%与(10±5)%,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2)。对照组与GSK429286A组第二choke区的血管管径分别为(51±8)μm与(76±7)μm,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与GSK429286A组第二choke区血流灌注分别为(115±11)PU与(163±12)PU,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30 d,GSK429286A组大鼠皮瓣内能观察到丰富的NF-200阳性的神经纤维,躯干皮肌反射为阳性,而对照组大鼠皮瓣内未能观察到NF-200阳性的神经组织,躯干皮肌反射为阴性。结论强ROCK抑制剂GSK429286A能够同时促进大鼠皮瓣术后存活与感觉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429286A ROCK抑制剂 皮瓣坏死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试焦虑障碍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19
作者 卢娜 刘华清 +10 位作者 季蕴辛 郭蓉娟 贺丹军 焦志安 林越瑞 田峰 张桂青 徐治 安钢辉 张燕 袁勇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25-4233,4255,共10页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 考试焦虑障碍是一组与考试等评价性刺激相关的综合征,是考试带来的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长期的考试焦虑容易引起紧张、恐惧、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损害个体的工作记忆、注意等认知能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个体出现自杀意念。为进一步规范考试焦虑障碍的临床诊疗,在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考试焦虑协作组的组织下,由13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包括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学专家,基于国内外文献和临床诊疗经验等制定本专家共识,以期从流行病学、病因、临床表现、评估、治疗等方面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全面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焦虑 临床诊疗 精神卫生服务 中医药疗法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磁手动患者转移车的创新设计与试验研究
20
作者 桑凌峰 王洪波 +3 位作者 邬静密 龚钰之 田宇 王旭升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3-107,共5页
针对核磁共振室(MRI)患者搬移难、搬移设备环境约束多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无磁手动患者转移装置。首先,基于患者搬移过程,提出了单层单模块开式带转移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离合机构的实现方法,分析出患者转移车的运动原理;其次,... 针对核磁共振室(MRI)患者搬移难、搬移设备环境约束多的问题,文中设计了一款新型的无磁手动患者转移装置。首先,基于患者搬移过程,提出了单层单模块开式带转移工作原理,建立了相应离合机构的实现方法,分析出患者转移车的运动原理;其次,对转移模型的运动结构进行了设计,通过在转移带传动链和移动面板传动链分别增加一级齿轮传动,解决了移动面板-转移带的线速度匹配问题和医护人员的操作力问题;最后,研制了物理样机,进行了性能测试、负载能力测试及环境测试,结果表明:转移车的带载能力为113 kg,能够在核磁共振室正常工作,且转移功能满足医护和患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转移车 转移模型 离合机构 链传动 齿轮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