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分离手术应用于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例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14例行分离手术,男7例,女7例,年龄30~76(61.57±12.16)岁;11例行保守治疗,男6例,女5例...目的:探讨分离手术应用于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例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14例行分离手术,男7例,女7例,年龄30~76(61.57±12.16)岁;11例行保守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46~88(66.55±12.32)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等变化情况。结果:分离手术组14例患者,手术时间(218.57±50.00)min,术中出血量(864.29±332.97)ml,2例出现迟发性血肿,经急诊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36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保守治疗组11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10例去世。治疗3个月后,分离手术组VAS(1.43±0.76)分,低于保守治疗组(8.64±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QOL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神经症状明显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而言,分离手术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神经压迫,而且手术风险相对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反肩置换在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合并盂肱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8例(18肩)合并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盂肱关节炎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60~78岁;左侧7例,右侧11例;病程6~21个月...目的:探讨反肩置换在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合并盂肱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8例(18肩)合并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盂肱关节炎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60~78岁;左侧7例,右侧11例;病程6~21个月;Goutallier分级,3级7例,4级11例;Hamada分级,4b级8例,5级10例。比较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48个月。末次随访,肩关节前屈120°~145°,外展100°~130°,旋45°~60°;VAS为1~3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95分;UCLA评分为27~35分,其中优6例,良11例,一般1例。1例术后3个月发生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再未发生脱位;1例术后1周切口表层感染,予抗感染及清洁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未发生脱位、感染、假体松动及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反肩置换术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合并盂肱关节炎疾病,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尚需加强术后脱位及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及治疗。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分离手术应用于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25例伴神经症状的脊柱转移瘤患者,其中14例行分离手术,男7例,女7例,年龄30~76(61.57±12.16)岁;11例行保守治疗,男6例,女5例;年龄46~88(66.55±12.32)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等变化情况。结果:分离手术组14例患者,手术时间(218.57±50.00)min,术中出血量(864.29±332.97)ml,2例出现迟发性血肿,经急诊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3~36个月,术后疼痛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恢复良好。保守治疗组11例患者随访3~12个月,随访期间10例去世。治疗3个月后,分离手术组VAS(1.43±0.76)分,低于保守治疗组(8.64±0.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分级、Karnofsky评分、QOL评分均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对于神经症状明显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而言,分离手术不仅能够迅速缓解神经压迫,而且手术风险相对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文摘目的:探讨反肩置换在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合并盂肱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8例(18肩)合并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盂肱关节炎患者,男10例,女8例;年龄60~78岁;左侧7例,右侧11例;病程6~21个月;Goutallier分级,3级7例,4级11例;Hamada分级,4b级8例,5级10例。比较末次随访肩关节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4~48个月。末次随访,肩关节前屈120°~145°,外展100°~130°,旋45°~60°;VAS为1~3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80~95分;UCLA评分为27~35分,其中优6例,良11例,一般1例。1例术后3个月发生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再未发生脱位;1例术后1周切口表层感染,予抗感染及清洁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未发生脱位、感染、假体松动及周围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反肩置换术治疗巨大不可修复肩袖损伤合并盂肱关节炎疾病,临床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但尚需加强术后脱位及感染等并发症预防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