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面向实践的本土化的教学论——从课程与教学关系谈起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伟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8,共5页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 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发展各有不同的历史进路,教学论有着不同于课程论的实践担当,以课程论为主导话语体系还是以教学论为主导话语体系,取决本国的历史语境和实践传统。试图用课程论来涵括教学论有碍于教学论的发展,无助于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当前课程理论概念的泛化更是对教学改革的迷乱和干扰,需要认真清点与反思。教学论要想完成自己的时代课题,必须走向独立,面向实践,寻求本土化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学论 实践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文体素养: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何谓文体素养?它是人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对不同文体形式的自觉观照、适切体验和正确认知,是人们经由阅读和写作实践、历练、感悟而获得的对不同类型文体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把握。文体素养由文体意识和文体能力构成:文体意识是... 何谓文体素养?它是人们在阅读和写作中,对不同文体形式的自觉观照、适切体验和正确认知,是人们经由阅读和写作实践、历练、感悟而获得的对不同类型文体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方式的把握。文体素养由文体意识和文体能力构成:文体意识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而在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不同文类的知识结构或文章图式;文体能力是指在阅读和写作时能够在文体意识的引领下对文章作品进行适切的评判、体验和再创,简言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形式 语文教学 素养 写作实践 语言表达方式 文体意识 能力构成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建设亟须加强与完善——来自美国《初中英语能力表现标准》的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美国多类别的课程标准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是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初中英语能力表现标准》对初中英语学科能力作了具体的界定和说明,为教与学提供了依据,为教学质量评价确立了基准。考察这个“标准”,对加强和完善我国语文... 在美国多类别的课程标准中,《学科能力表现标准》是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初中英语能力表现标准》对初中英语学科能力作了具体的界定和说明,为教与学提供了依据,为教学质量评价确立了基准。考察这个“标准”,对加强和完善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建设具有启迪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程标准 能力表现标准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活动化:特征、意义及偏误矫正 被引量:12
4
作者 黄伟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年第1期48-52,共5页
"活动性"是当代课堂教学的突显特征和共同追求,具有教学改革意义和课堂实践价值。但是,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追求"动"而缺失"静",将会给教学带来诸多的危害,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应是动与静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活动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沈玲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58,共3页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迈开整合的第一步时,本文阐述了整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进一步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问题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实用文阅读教学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玲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中国石拱桥》 《看云识天气》 《苏州园林》 现代文阅读 实用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我们一起探寻有效作文教学的可行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4-25,共2页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我以为,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的问题更严峻,也更为复杂。目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基本上只是在为学生写作做基础性的工作,诸如激发动机和兴趣、倡导真实真诚地写作,等等,这些探讨无疑是重要的,也是对长期...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我以为,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的问题更严峻,也更为复杂。目前的作文教学改革基本上只是在为学生写作做基础性的工作,诸如激发动机和兴趣、倡导真实真诚地写作,等等,这些探讨无疑是重要的,也是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沉疴的诊治。但是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因为解决这些问题只是解决了作文的第一步,解决了“愿意写”和“写什么”的问题,但没有解决“怎么写”和“写得怎么样”的问题,而后者才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改革 路径 学生写作 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激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指示性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荣生 《中学语文教学》 2005年第4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非指示性” 语文教学 2004年第4期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 一线教师 理论研讨 教学实践 语文学习 教学内容 技术层面 方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知识教学的更新与重建 被引量:9
9
作者 黄伟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11期34-35,共2页
语文知识教学在上个世纪末就饱受诟病,在新世纪课程改革中,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和教学中均被淡化乃至淡出。
关键词 语文知识教学 课程改革 语文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指示性”教学的再思考
10
作者 宋芸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非指示性”教学 教师指导 教学理念 核心精神 “四自”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 自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语文实践"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荣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39,共7页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语文实践有三种类型: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带有自然学... 语文新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主张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然而这却引起了种种误读,导致目前的语文教学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语文实践有三种类型:与语文实践能力具有同一形态的听说读写实践,带有自然学习性质;对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的,潜藏着特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践活动;语识转化为语感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更应该强调后面两类“语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实践 培养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坚持语文性——与《由“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引起的思考》一文作者商榷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龙开 黄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37,33,共5页
“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几经探索,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坚持“语文性”,摒弃“非语文”与“泛语文”倾向,否则极易步入迷途。从我国课程综合化追求的三种类型可以界定: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语文学科特质的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几经探索,人们逐渐达成共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坚持“语文性”,摒弃“非语文”与“泛语文”倾向,否则极易步入迷途。从我国课程综合化追求的三种类型可以界定: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语文学科特质的学科内的综合,绝不能混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如何确立并体现语文性,是当前亟需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非语文 泛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