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枢神经系统ERK信号通路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盼盼 徐文锦 刘惠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共9页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反复的药物暴露可引起脑环路产生神经适应性变化,导致强迫性觅药行为以及复吸。有许多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号转导级联放大通路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奖赏环路的重塑,以及成瘾相关的学习和记忆的神...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反复的药物暴露可引起脑环路产生神经适应性变化,导致强迫性觅药行为以及复吸。有许多研究发现,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号转导级联放大通路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奖赏环路的重塑,以及成瘾相关的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可塑性改变是药物成瘾的重要分子机制。研究表明细胞外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kinase,ERK)与药物成瘾引起的神经适应性、奖赏效应和觅药行为的复吸直接相关。因此,该文就ERK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机制做系统的综述。药物成瘾中ERK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深入理解药物成瘾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临床药物成瘾和复吸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标和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成瘾 神经可塑性 奖赏效应 觅药行为 复吸 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慢性迷走神经刺激对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
作者 朱华强 于静 +4 位作者 陈为升 唐甩恩 符丹 刘惠芬 周文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急慢性迷走神经刺激(VNS)对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可能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每天进行4h的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持续14d,建立具有强迫性觅药和给药特征的自身给药模型。随后所有大鼠植入VNS电极,恢复后进行10d的海洛因觅... 目的:探讨急慢性迷走神经刺激(VNS)对大鼠海洛因复吸行为可能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每天进行4h的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持续14d,建立具有强迫性觅药和给药特征的自身给药模型。随后所有大鼠植入VNS电极,恢复后进行10d的海洛因觅药行为消退训练,期间分组给予急性VNS、慢性VNS或假刺激。消退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条件性线索诱导下的海洛因觅药行为的恢复(即海洛因复吸行为)。免疫荧光法检测中枢核团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海洛因复吸行为测定结果显示,与假刺激对照组比较,急性VNS组和慢性VNS组的有效鼻触数均明显降低(P<0.01)。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急性VNS组(P<0.05)和慢性VNS组(P<0.01)中央杏仁核(Ce)的c-Fos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边缘下区(IL)的c-Fos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慢性VNS均能够显著抑制大鼠的海洛因复吸行为,其机制可能与Ce和IL脑区神经元激活的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复吸 迷走神经刺激 中央杏仁核 边缘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在药物成瘾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华强 周文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6-1050,共5页
Akt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下游靶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基本功能。中枢系统的Akt活性还受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调节,介导多种药物成瘾的进程。该文就Akt的结构特征、活性调节以及该信号分子在药... Akt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下游靶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基本功能。中枢系统的Akt活性还受神经递质多巴胺(DA)的调节,介导多种药物成瘾的进程。该文就Akt的结构特征、活性调节以及该信号分子在药物成瘾中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T CREB 伏隔核 多巴胺 D2受体 药物成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在线索诱导的海洛因复吸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华强 刘惠芬 +2 位作者 赖苗军 陈为升 周文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二醋吗啡(海洛因)戒断时间对于环境线索(CC)或条件性线索(CS)诱导的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伏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进行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每天4 h,连续14 d,建立海洛因自身给药模型。随后置... 目的比较不同的二醋吗啡(海洛因)戒断时间对于环境线索(CC)或条件性线索(CS)诱导的大鼠复吸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伏隔核胆碱能神经元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进行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每天4 h,连续14 d,建立海洛因自身给药模型。随后置饲养笼自然戒断,随机分为第1天CC(d 1CC)组、d 14 CC组、d 1 CC+CS组和d 14 CC+CS组。测定有效鼻触次数,免疫组化双标法检测伏隔核(NAc)壳部和NAc核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与c-Fos共表达的水平。结果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随着戒断时间延长,CC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的恢复,即d 14 CC组与d 1 CC组比较,有效鼻触数明显增加(P<0.05);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相同时间戒断后,不同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的恢复,即d 1 CC+CS组与d 1 CC组比较,以及d 14 CC+CS组与d 14 CC组比较,有效鼻触数均明显增加(P<0.05)。同时,在NAc壳部,与d 1 CC组比较,d 14 CC组大鼠的ChAT,c-Fos,ChAT+c-Fos免疫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14±9,15±6,(13±5)个,ChAT+c-Fos占ChAT百分比为(11±4)%,明显增加(P<0.05);在NAc壳部和NAc核部,与d 1 CC组比较,d 1 CC+CS组大鼠的上述表达没有差异;在NAc壳部和NAc核部,与d 14 CC组比较,d 14 CC+CS组的ChAT,ChAT+c-Fos免疫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随着戒断时间的延长,CC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的增加,可能与NAc壳部胆碱能神经元的激活增多有关;而CS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的增加,可能与NAc壳部和核部胆碱能神经元的激活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海洛因 伏隔核 复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脑刺激治疗药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俊丰 刘惠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378,共5页
深部脑刺激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难治性强迫症﹑癫痫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与手术和其他电刺激技术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可选择性、可调节性、可逆性、微创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深部脑刺激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刺激靶点与... 深部脑刺激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难治性强迫症﹑癫痫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与手术和其他电刺激技术相比深部脑刺激具有靶点明确、可选择性、可调节性、可逆性、微创性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深部脑刺激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刺激靶点与疾病的相关性,只有在疾病相关的靶点施加深部脑刺激,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尽管最近在动物和人身上发现深部脑刺激能有效地干预治疗难治性药物成瘾患者,但是尚未有完全明确的脑区作为治疗靶点。因此,该文将近年来深部脑刺激在治疗药物成瘾研究中主要作用的靶点作一综述,并进一步探讨深部脑刺激作用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脑刺激 药物成瘾 伏隔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胺类依赖的药物治疗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崔巍 沈雯雯 +1 位作者 周文华 韩怡凡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3-388,共6页
苯丙胺类药物是国内第二大成瘾性药物,苯丙胺类依赖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但至今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首先介绍了苯丙胺类依赖形成的多巴胺和非多巴胺机制,并对多巴胺转运体抑制剂、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及拮抗剂、谷氨酸... 苯丙胺类药物是国内第二大成瘾性药物,苯丙胺类依赖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但至今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首先介绍了苯丙胺类依赖形成的多巴胺和非多巴胺机制,并对多巴胺转运体抑制剂、多巴胺受体部分激动剂及拮抗剂、谷氨酸受体拮抗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γ-氨基丁酸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转运体抑制剂以及阿片受体拮抗剂等已用于苯丙胺类依赖治疗实践的药物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展望了苯丙胺类依赖治疗药物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 甲基苯丙胺 多巴胺 药物治疗 谷氨酸 胆碱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阿片受体基因内含子2多态性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谢小虎 刘惠芬 +4 位作者 张亚海 陈为升 庄丁丁 张建兵 周文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内含子2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9479757和rs2075572与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荧光技术检测6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例的rs9479757和rs2...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内含子2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rs9479757和rs2075572与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Man荧光技术检测6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病例的rs9479757和rs2075572的基因型并进行与美沙酮维持剂量高低的关联分析。结果:rs9479757和rs2075572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高、低剂量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s9479757和rs2075572各基因型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μ阿片受体基因内含子2的两个SNP(rs9479757和rs2075572)多态性与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剂量的高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阿片受体 基因多态性 海洛因 美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丘脑和下丘脑在线索诱导的海洛因复吸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华强 刘惠芬 +4 位作者 陈为升 陈俊丰 张茵 徐泽民 周文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2-416,共5页
目的研究丘脑室旁核(PVT)和下丘脑外侧区(LH)在环境线索(CC)或条件性线索(CS)诱导的大鼠海洛因复吸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进行生理盐水(对照组)或海洛因的自身给药训练,随后自然戒断,海洛因戒断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CC组和CC+CS组;在戒... 目的研究丘脑室旁核(PVT)和下丘脑外侧区(LH)在环境线索(CC)或条件性线索(CS)诱导的大鼠海洛因复吸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进行生理盐水(对照组)或海洛因的自身给药训练,随后自然戒断,海洛因戒断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CC组和CC+CS组;在戒断d 14,对照组和CC组均以环境线索诱导、CC+CS组以环境线索联合条件性线索诱导测定海洛因觅药行为的恢复,模型组不测定;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组别大鼠PVT和LH脑区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环境线索或条件性线索均能够诱导大鼠海洛因觅药行为的恢复;环境线索诱导大鼠海洛因觅药恢复时PVT脑区c-Fos免疫阳性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LH脑区c-Fos免疫阳性表达在环境线索或条件性线索诱导大鼠海洛因觅药恢复时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 PVT参与环境线索诱导的大鼠海洛因复吸过程,而LH同时参与环境线索或条件性线索诱导的大鼠海洛因复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室旁核 下丘脑外侧区 环境线索 条件性线索 海洛因 复吸 C-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大鼠伏核多巴胺释放的调节作用
9
作者 顾钧 徐泽民 +2 位作者 符丹 周文华 杨国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087-1091,共5页
目的:研究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大鼠伏核多巴胺释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运动行为变化观察和采用清醒动物微透析取样技术,用液相色谱电化学器检测动态测定伏核细胞外多巴胺含量变化。结果:吗啡(10 mg/kg,i.p.)能显... 目的:研究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大鼠伏核多巴胺释放的影响。方法:通过对大鼠运动行为变化观察和采用清醒动物微透析取样技术,用液相色谱电化学器检测动态测定伏核细胞外多巴胺含量变化。结果:吗啡(10 mg/kg,i.p.)能显著增加伏核细胞外多巴胺含量,东莨菪碱自身对伏核多巴胺释放无影响但能增加自发活动量,东莨菪碱(1.2 mg/kg,i.p.)能减少吗啡引起伏核多巴胺细胞外浓度增加,同时降低吗啡诱导活动度增加。结论:东莨菪碱可通过抑制吗啡诱导大鼠伏核多巴胺释放对大鼠中脑多巴胺系统发挥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莨菪碱 吗啡 多巴胺 微透析 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MeCP2基因表达的miR-181a在海洛因成瘾及复吸中的作用
10
作者 徐文锦 刘婧 +4 位作者 庄丁丁 朱华强 赖苗军 周文华 刘惠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2-733,共2页
目的探索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伏隔核miR-181a在海洛因成瘾和复吸中的表观遗传学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采用固定比率程序1(FR1)进行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0.05 mg·kg-1注射,14 d,4 h·d-1),成功建立稳定的大鼠海洛因自身... 目的探索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伏隔核miR-181a在海洛因成瘾和复吸中的表观遗传学作用。方法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采用固定比率程序1(FR1)进行海洛因自身给药训练(0.05 mg·kg-1注射,14 d,4 h·d-1),成功建立稳定的大鼠海洛因自身给药模型,戒断1和14 d后,进行条件线索诱导复吸测试,分别为CS1组和CS14组,同时设立生理盐水对照组。利用脑立体定位在大鼠NAc脑区注射miR-181a或MeCP2小RNA干扰慢病毒,观察调控MeCP2基因表达的miR-181a在海洛因成瘾及复吸中的影响。同时采用RT-PCR及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181a及MeC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戒断后经条件线索诱导复吸测试,CS14,CS1和对照组大鼠NAc脑区miR-181a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F(2,11)=4.074,P=0.047]。两两比较发现,CS14组与CS1组相比,大鼠NAc脑区miR-181a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同时,上述3组中大鼠NAc脑区MeCP2蛋白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F(2,6)=34.467,P=5.13×10-4],两两比较发现,CS14组分别与对照组和CS1组相比,NAc脑区中MeCP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NAc脑区过表达miR-181a(LV-miR-181a)或MeCP2小RNA(LV-siRNA-MeCP2)后均能显著抑制大鼠条件线索诱导的海洛因复吸行为(P<0.05)。结论海洛因自身给药大鼠NAc脑区过表达miR-181a可抑制条件线索诱导的海洛因觅药行为,并推测其可通过调控靶基因MeCP2介导海洛因复吸行为,将为海洛因成瘾和复吸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成瘾 复吸 表观遗传学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