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行手征光纤之间的耦合系数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建峰 陶卫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要对放置于手征介质中的两根平行手征光纤之间的耦合系数进行了详细的数值计算和讨论,给出了耦合系数随手征参数、相对介电常数、归一化频率、光纤之间的距离等的变化关系曲线.
关键词 手征参数 手征光纤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明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9年第2期85-86,共2页
本文改进了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降低了实验难度,提高了准确性。
关键词 物理实验 表面张力系数 拉脱法 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办学中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3
作者 郑庚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1年第6期119-120,133,共3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利用联合办学的优势,认真做好实验室发展规划,落实措施,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 联合办学 实验室建设 物理实验室 发展规划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弛豫铁电单晶PIMNT的坩埚下降法生长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红兵 柯毅阳 +4 位作者 罗来慧 倪峰 赵学洋 方义权 潘建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7-123,127,共8页
PIMNT单晶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弛豫铁电晶体材料,该三元固溶体单晶具有比较理想的压电、铁电和介电性能,本文报道了大尺寸PIMNT单晶的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的实验研究结果。采用固相合成钙钛矿相多晶料,采用垂直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最大... PIMNT单晶是近年来最新发现的弛豫铁电晶体材料,该三元固溶体单晶具有比较理想的压电、铁电和介电性能,本文报道了大尺寸PIMNT单晶的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的实验研究结果。采用固相合成钙钛矿相多晶料,采用垂直坩埚下降法成功生长出最大直径为3英寸的PIMNT单晶;从所生长单晶原胚的三方相区段切割加工出(001)取向晶片,就(001)晶片的介电、压电及铁电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表明其材料性能能够满足相关超声换能器件制作的实用需求。本论文还着重讨论了PIMNT单晶生长所涉及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如富铅熔体对铂金坩埚的侵蚀、晶体原胚的单晶性表征、晶体生长过程的组分偏析与单晶原胚的性能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铁电单晶 PIMNT 单晶生长 坩埚下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金属包覆左手介质平板波导的微扰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任海东 周骏 +1 位作者 张飞雁 王振永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19-2223,共5页
基于微扰方法分析非对称金属包覆左手介质平板波导的特性,给出了该波导的复有效折射率的一级近似解,并对波导的传输特性和损耗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对称金属包覆左手介质平板波导没有零阶模式;TE1模传播系数随波导厚度的增加... 基于微扰方法分析非对称金属包覆左手介质平板波导的特性,给出了该波导的复有效折射率的一级近似解,并对波导的传输特性和损耗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非对称金属包覆左手介质平板波导没有零阶模式;TE1模传播系数随波导厚度的增加迅速减小,损耗系数随波导厚度的增加快速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迅速减小;非对称金属包覆左手介质平板波导传输特性相对于左手介质三层平板波导传输特性发生了很大改变,TM1模,TM2和TE2模式以及更高阶模式在截止厚度附近出现双值现象;特别在二阶及高阶模式中,TE模式相对于TM模式具有高传输低损耗的特性,而以右手介质为芯层的金属包覆波导不具有这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手介质 右手介质 负折射率 平板波导 色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对称广义Fibonacci光子晶体结构的电光可调谐滤波器(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 周骏 +1 位作者 朱本强 金理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3-1727,共5页
本文构建了含有电光材料LiNbO3的一维对称广义Fibonacci光子晶体结构,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该结构的可调谐滤波器,并利用传输矩阵法对设计的滤波器的可调谐滤波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数据模拟结果表明:保持对称广义Fibonacci光子晶体的几... 本文构建了含有电光材料LiNbO3的一维对称广义Fibonacci光子晶体结构,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该结构的可调谐滤波器,并利用传输矩阵法对设计的滤波器的可调谐滤波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数据模拟结果表明:保持对称广义Fibonacci光子晶体的几何结构不变,通过改变电极所在处施加在电光介质(LiNbO3)层上的外加电场,即可实现滤波器的滤波通道波长的调节,滤波通道波长的改变与外加电压呈线性关系,随着外加电压的增加,滤波通道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此外,电压一定时,通道波长随光的入射角的增加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光的入射角一定时,外加正电压下,通道波长随电压增加发生蓝移,而外加负电压下,通道波长随反向电压的增加发生红移.最后,讨论了双电场作用下的多通道波长滤波器的结构极其特性.以上结果对于新型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Fibonacci序列 电光效应 光子晶体 可调谐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中光的偏振态的几种表示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玲芬 励宁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阐述了光纤中影响光的偏振态的几个因素。用椭圆表示法和邦加 (Poincare)球图形表示法对光的任意偏振态进行了描述 ,并用平面的史密斯圆图来等效邦加球。编制了 QUICK BASIC计算机程序 ,绘制了史密斯圆图的等 α线、等 δ线和等 β线 ,... 阐述了光纤中影响光的偏振态的几个因素。用椭圆表示法和邦加 (Poincare)球图形表示法对光的任意偏振态进行了描述 ,并用平面的史密斯圆图来等效邦加球。编制了 QUICK BASIC计算机程序 ,绘制了史密斯圆图的等 α线、等 δ线和等 β线 ,程序能快速显示任意偏振态的椭圆表示和史密斯圆图表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态 邦加球 史密斯图 计算机程序 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偏振相关损耗聚合物光波导(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骏 黄咏娴 +3 位作者 潘裕斌 沈玉全 赵玉霞 贾振红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表征了新合成的热光聚合物bisphenol A-aldehyde resin(BPA-resin)的独特性质。并且利用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RIE)制备成功BPA-resin聚合物的单模条波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TE和TM偏振,该聚合物波导在1.31μm和1.55μm波长下分别有低... 表征了新合成的热光聚合物bisphenol A-aldehyde resin(BPA-resin)的独特性质。并且利用光刻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RIE)制备成功BPA-resin聚合物的单模条波导.实验结果表明,对于TE和TM偏振,该聚合物波导在1.31μm和1.55μm波长下分别有低达0.43 dB/cm和0.51 dB/cm的传播损耗.在上述波长下,波导的低偏振相关损耗(PDL)小于0.1 dB/cm.因此,是制备可调热光器件的良好导波模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光波导 热光效应 偏振相关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单个生物大分子压弹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星飞 孙洁林 +2 位作者 米丽娟 王化斌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单个生物大分子力学性质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由于单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几种单分子压弹性测量技术及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也简要阐述了这些技术... 单个生物大分子力学性质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由于单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个领域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基于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几种单分子压弹性测量技术及这些技术的具体应用,同时也简要阐述了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另外对这个领域的发展也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压弹性 原子力显微镜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缺陷一维光子晶体Tamm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方云团 杨利霞 周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26-530,537,共5页
基于周期结构的布洛赫原理,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用解析和数值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基于表面缺陷的半无限一维光子晶体Tamm态的形成条件,模式特征以及与无缺陷Tamm态之间的关系.对TE波,缺陷Tamm态的频率范围向高低两个方向扩大;而对TM波,缺陷... 基于周期结构的布洛赫原理,从电磁场理论出发,用解析和数值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基于表面缺陷的半无限一维光子晶体Tamm态的形成条件,模式特征以及与无缺陷Tamm态之间的关系.对TE波,缺陷Tamm态的频率范围向高低两个方向扩大;而对TM波,缺陷Tamm态的频率范围只向高频扩大,而低频范围减小.缺陷折射率较大时,缺陷Tamm态的色散曲线近似直线,其群速度大小也近似等于光在单层缺陷里的传播速度.通过调节缺陷层的折射率或者厚度可以方便地把缺陷Tamm态的频率设计到需要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动光学 光子晶体 TAMM态 表面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掺杂弛豫铁电材料PMNT的单晶生长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向军涛 杜鹏 +4 位作者 罗来慧 方义权 赵学洋 胡旭波 陈红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按照0.71Pb(Mg1/3Nb2/3)O3-0.26Pb Ti O3-0.03Pb(Er1/2Nb1/2)O3化学式所示组分比例,采用分步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Er3+掺杂PMNT多晶,通过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5 mm×100 mm的Er3+掺杂PMNT晶体,Er3+离子以三元固溶体组元方式被... 按照0.71Pb(Mg1/3Nb2/3)O3-0.26Pb Ti O3-0.03Pb(Er1/2Nb1/2)O3化学式所示组分比例,采用分步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Er3+掺杂PMNT多晶,通过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5 mm×100 mm的Er3+掺杂PMNT晶体,Er3+离子以三元固溶体组元方式被掺杂进入钙钛矿相铁电体晶格;测试了Er3+掺杂PMNT晶片的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以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果表明,Er3+掺杂PMNT晶体呈现跟三方相纯PMNT晶体相近的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在980 nm激发光作用下,该掺杂晶体呈现出Er3+离子特有的较强上转换荧光发射,并且极化后掺杂晶体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掺杂PMNT晶体 单晶生长 坩埚下降法 电学性能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映像的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的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永锋 周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60-2164,共5页
通过研究2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波导多模干涉的自映像效应,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1×2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传输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设计过程中,根据多模干涉耦合区中周期出现的双重像的位置确定两个单模输出波导的... 通过研究2维正方晶格光子晶体波导多模干涉的自映像效应,优化设计了一种新型1×2光子晶体波导分束器,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其传输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设计过程中,根据多模干涉耦合区中周期出现的双重像的位置确定两个单模输出波导的位置,通过在分束器输入和输出耦合区的连结处设置介质柱,改变输入和输出耦合区中的模场分布,实现模式匹配,从而明显减小分束器的反射损耗。计算结果表明:设置的介质柱归一化半径分别为0.08和0.177时,对于波长为1.55μm的入射光,该分束器的透射率可高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波导 自成像效应 多模干涉 模式匹配 分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偶极子点光源模型光子晶体LED出光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永锋 周明 +2 位作者 任乃飞 周骏 刘云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98-702,713,共6页
利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光子晶体LED出光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了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对LED出光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极化角偶极子点光源下光子晶体LED中的出光效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极化角越小,偶极子点光源在... 利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光子晶体LED出光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了电偶极子和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对LED出光效率的影响,研究不同极化角偶极子点光源下光子晶体LED中的出光效率。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极化角越小,偶极子点光源在LED出光效率增强因子越大,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与电偶极子点光源模型相比,极化角对出光效率增强因子的影响明显减小。基于磁偶极子点光源模型,考虑极化角的影响优化设计一种空气孔三角晶格光子晶体LED结构,其出光效率增强因子高达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LED 偶极子点光源 出光效率 极化角 增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CTMA薄膜制备及其光电特性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骏 金嫦香 +3 位作者 张飞雁 丁海芳 任海东 王振永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32,共6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取DNA-CTMA复合物,再通过自组装成膜法和旋涂法制备DNA-CTMA薄膜。通过DNA-CTMA薄膜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及远红外区的吸收光谱、薄膜的折射率与交流电阻的测量,研究了薄膜的光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DNA-CTMA薄膜的...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取DNA-CTMA复合物,再通过自组装成膜法和旋涂法制备DNA-CTMA薄膜。通过DNA-CTMA薄膜在紫外/可见光/红外及远红外区的吸收光谱、薄膜的折射率与交流电阻的测量,研究了薄膜的光电特性。实验结果表明:DNA-CTMA薄膜的透光性很好,只在紫外230~315nm区间和红外2.7-3.34μm区间出现吸收以及在红外3418nm和3504nm两处有强吸收峰,在通信波段没有明显吸收。此外,分析了薄膜制备过程中,残留丁醇及制膜温度和干燥时间对薄膜折射率的影响。薄膜交流电阻的测量显示,50bp短链的DNA—CTMA薄膜的交流电阻率比2000bp长链DNA-CTMA薄膜小2-3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NA-CTMA 吸收光谱 折射率 交流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征光纤中导模的色散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董建峰 李勇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83-288,292,共7页
从手征介质中的电磁场本构关系出发,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纤芯和包层都是手征介质构成的阶跃型手征光纤进行了解析求解,导出了模式场解和特征方程。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纤芯和包层的手征导纳对手任光纤中导模的归一化传播常数、群延迟... 从手征介质中的电磁场本构关系出发,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对纤芯和包层都是手征介质构成的阶跃型手征光纤进行了解析求解,导出了模式场解和特征方程。用数值方法研究了纤芯和包层的手征导纳对手任光纤中导模的归一化传播常数、群延迟、波导色散等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征光纤 手征导纳 模式特征方程 波导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rr效应对非简并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腔场谱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云峰 冯健 宋同强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研究了含Kerr介质两模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腔场谱,给出了初始光场为光子数态、相干态和热光场时的计算结果,讨论了Kerr效应对谱结构的影响.发现一模腔场谱的频率可以被另一模初始场强灵敏地控制.
关键词 腔场谱 KERR效应 双模J-C模型 双光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磁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单向传输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青松 方云团 周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1-1137,共7页
为了实现光的非互易效应,本文设计了四种周期性结构的一维光子晶体,利用基于旋磁材料的传输矩阵公式,计算结构的传输谱。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破坏系统的时间反演对称。研究发现时间反演对称的破缺必须结合空间结构对称的破缺,才可实现... 为了实现光的非互易效应,本文设计了四种周期性结构的一维光子晶体,利用基于旋磁材料的传输矩阵公式,计算结构的传输谱。通过外加磁场的作用,破坏系统的时间反演对称。研究发现时间反演对称的破缺必须结合空间结构对称的破缺,才可实现单向传输,并且这种对称性破坏的越严重,正反方向透射谱的分离度越高。旋磁材料作为一维光子晶体缺陷层,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正向透射率接近100%。在入射角为45°时,正反方向透射消光比在缺陷层厚度为400μm时达到最大值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互易效应 旋磁材料 时间反演对称 空间反演对称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偏振特性的测试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玲芬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29-31,共3页
叙述测量单模光纤偏振特性的基本原理 ,介绍单模光纤的偏振度 P,位相差 δ及保偏光纤的拍长 Lp 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 单模光纤 偏振特性 测试 测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硅碳薄膜发光二极管发光的热致猝灭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亚训 陈培力 +1 位作者 王晓东 白贵儒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本文详细测试了用RF-PECVD法制备的非晶硅碳薄膜发光二极管的光强电流特性和温度对器件发光强度的影响.在直流电流驱动下,器件的发光在注入电流1A/cm^2左右趋于饱和,而在低占空比的脉冲电流驱动下器件的发光直至注入电流20A/cm^2仍随电... 本文详细测试了用RF-PECVD法制备的非晶硅碳薄膜发光二极管的光强电流特性和温度对器件发光强度的影响.在直流电流驱动下,器件的发光在注入电流1A/cm^2左右趋于饱和,而在低占空比的脉冲电流驱动下器件的发光直至注入电流20A/cm^2仍随电流近似线性增长,但提高环境温度发光随之下降.结合对器件受热情况分析表明,热致猝灭而非场致猝灭导致了器件在大电流下的发光饱和,并简要提出了改进器件散热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硅碳薄膜 发光二极管 热致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几何参数自动测量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聂秋华 白贵儒 《计量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99-104,共6页
介绍了一种光纤几何参数自动测量的新技术。利用图象扫描和脉冲计数方法获取光纤截面的边缘信息,用微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测量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测量重复性达0.1μm,分辨率可达0.05μm,... 介绍了一种光纤几何参数自动测量的新技术。利用图象扫描和脉冲计数方法获取光纤截面的边缘信息,用微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测量系统的分辨率和测量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测量重复性达0.1μm,分辨率可达0.05μm,单个光纤试样的测量时间<1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几何参数 测量 自动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