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昌邑海域东、西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赵华 徐勇 +4 位作者 李新正 韩庆喜 张悦 王金宝 隋吉星 《海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以2023年7月莱州湾昌邑海域东、西两个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资料为基础,对东、西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 本文以2023年7月莱州湾昌邑海域东、西两个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和环境资料为基础,对东、西调查断面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丰度、生物量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与历史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55种,其中多毛类动物24种,软体动物14种,甲壳动物12种,棘皮动物4种,其他类群动物1种。优势种为彩虹蛤(Iridona iridescens)和刚鳃虫(Chaetozone setosa)等。生物量、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西侧调查断面均显著高于东侧断面。聚类分析和NMDS排序将东、西两个调查断面划分为2个群组,PERMANOVA分析显示2个群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SIMPER分析表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贡献种为中华半突虫(Phyllodoce chinensis)和彩虹蛤等。Mantel分析显示影响软体动物的环境变量最多;CCA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值粒径、铁和总氮及水体亚硝酸盐、温度和pH能够显著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通过与历史资料对比发现,莱州湾昌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要明显少于莱州湾整体或其他局部海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莱州湾 渤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