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株新分离海洋硅藻总脂和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秀芝 蒋霞敏 +2 位作者 张泽凌 叶丽 孙志鹏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60-63,81,共5页
从浙江渔山列岛、朱家尖海域拖网采集浮游植物,采用平板分离法和水滴分离法分离、纯化出5株硅藻,用MAV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Bligh—Dyer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5株海洋硅藻的总脂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水温17—2... 从浙江渔山列岛、朱家尖海域拖网采集浮游植物,采用平板分离法和水滴分离法分离、纯化出5株硅藻,用MAV培养基进行培养,采用Bligh—Dyer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5株海洋硅藻的总脂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水温17—25℃,盐度25,自然光照,不充气培养条件下,5株海洋硅藻的总脂含量为15.14%-28.07%,除成对海链藻(Thalassiosirabinata)外,大龙骨藻(Tropidoneismaxima)、咖啡双眉藻(Amphoracoffeaeformis)、曼氏骨奈藻SM-2012—1(Skeletonemamunzelii)、曼氏骨条藻SM-2012-2(Skeletonemamunzelii)的总脂含量均超过其干重的20%。除咖啡双眉藻的20:4n_6含量高于20:5n4外,其它4株硅藻的20:5n.3在脂肪酸组成中含量较高,达22.04%-27.74%;5株硅藻中C18系列脂肪酸含量较低,为0.13%-7.6%;咖啡双眉藻除外的其它4株硅藻均舍有一定量的22:6n-3(2.40%-3.45%)。最终选出大龙骨藻(Tropidoneis maxima)、曼氏骨条藻SM-2012-1(Skeletonemamunzelii)、曼氏骨条藻SM-2012-2(Skeletonemamunzelii)具有开发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分离 总脂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cinereus)和中国鲳(P.sinensis)肌肉主要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4
2
作者 徐善良 王丹丽 +1 位作者 徐继林 严小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5-782,共8页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3种野生鲳属鱼银鲳、灰鲳和中国鲳肌肉组织中的营养成分组成,并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质银鲳显著高于灰鲳和中国鲳(P<0.05),粗脂肪则以灰鲳最高,中国鲳最低;野生和养殖银鲳... 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研究了3种野生鲳属鱼银鲳、灰鲳和中国鲳肌肉组织中的营养成分组成,并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质银鲳显著高于灰鲳和中国鲳(P<0.05),粗脂肪则以灰鲳最高,中国鲳最低;野生和养殖银鲳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3种鲳鱼肌肉中检测出13种脂肪酸。其中MUFA含量银鲳>灰鲳>中国鲳(P<0.05);PUFA含量和EPA+DHA含量3种鲳鱼无显著差异(P>0.05);3种鲳属鱼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EPA+DHA含量平均占PUFA的82.54%;野生银鲳的PUFA含量是养殖银鲳的1.53倍。氨基酸组成中以谷氨酸含量居首位,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评判氨基酸显示,赖氨酸的相对含量最为丰富;3种鲳属鱼的E/T、E/N皆高于FAO/WHO的评价标准;野生银鲳肌肉的D/T和E/N显著高于养殖银鲳(P<0.05),但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无明显差异。该结果说明3种鲳鱼营养组成合理且银鲳更胜一筹,同时野生银鲳品质优于养殖银鲳,但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灰鲳 中国鲳 肌肉 脂肪酸 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发育早期的脂肪酸组成变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徐善良 王亚军 +1 位作者 王丹丽 严小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38-444,共7页
采用GC/MS法分析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的未受精卵、胚胎、仔鱼、稚鱼及幼鱼各阶段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含量变动,旨在研究条石鲷发育早期脂肪酸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共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 采用GC/MS法分析了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的未受精卵、胚胎、仔鱼、稚鱼及幼鱼各阶段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含量变动,旨在研究条石鲷发育早期脂肪酸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共检测到28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8种。结果表明:(1)鱼卵中主要脂肪酸依次为C16:0、C22:6(n-3)(DHA)、C20:5(n-3)(EPA)和C18:1(n-9)(油酸);(2)胚胎及内源性营养阶段,主要利用C16:0、C18:0以及C18:1作为能量来源,EPA和DHA被优先保存下来;(3)摄食轮虫和桡足类AA、EPA、DHA含量显著提高,摄食卤虫则C18:1(n-9)、C18:2(n-6)及C18:3(n-3)含量迅速增加;(4)在稚鱼期必需脂肪酸AA、DHA含量不足,而EPA过高,可能引起细胞膜磷脂中DHA与EPA比例失衡,出现稚鱼"死亡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胚胎 仔鱼 稚鱼 幼鱼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鲳属鱼不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徐善良 王丹丽 +2 位作者 徐继林 严小军 胡燕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3-58,共6页
3种野生鲳属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ampus cinereus)和中国鲳(Pampus sinensis)样本于2010年3—4月采集于浙江东海海域,用GC/MS法分别对其肝脏和肌肉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比较了野生和养殖银鲳的脂肪酸组... 3种野生鲳属鱼银鲳(Pampus argenteus)、灰鲳(Pampus cinereus)和中国鲳(Pampus sinensis)样本于2010年3—4月采集于浙江东海海域,用GC/MS法分别对其肝脏和肌肉的总脂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比较了野生和养殖银鲳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3种鲳鱼肝脏总脂平均值(19.95%)显著高于肌肉总脂平均值(11.69%)(P<0.05),灰鲳肝脏和肌肉中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银鲳和中国鲳(P<O.05),野生银鲳肌肉中的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银鲳(P<O.05);在3种鲳鱼肝脏中共检测出23种脂肪酸,肌肉中仅检测出13种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中都主要以C16∶0(棕榈酸)和C18∶0(硬脂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中主要为油酸(C18∶1n-9),油酸分布特点为银鲳>中国鲳>灰鲳;肝脏的脂肪酸种类组成较丰富,MUFA含量中国鲳>银鲳>灰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灰鲳>银鲳>中国鲳(P<0.05);肌肉中MUFA含量银鲳>灰鲳>中国鲳(P<0.05),PUFA含量3种鲳鱼无显著差异(P>0.05)。EPA+DHA含量在3种鲳鱼肌肉中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国鲳肝脏未检测到EPA,在灰鲳肝脏和中国鲳肝脏和肌肉中未检测到DHA,而在银鲳肝脏和肌肉组织中EPA和DHA均有分布,DHA含量分别达到13.99%和15.95%;野生银鲳的油酸、EPA和DHA含量显著高于养殖银鲳,PUFA含量是养殖银鲳的1.53倍。由实验结果及与其它经济鱼类相比可知,3种鲳属鱼主要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在2种组织中平均占53.89%,EPA+DHA含量平均占PUFA的82.54%,这3种鲳鱼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且银鲳更胜一筹,同时野生银鲳品质优于养殖银鲳,但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养殖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灰鲳 中国鲳 肝脏和肌肉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3
5
作者 徐善良 王丹丽 +2 位作者 谢志浩 王一农 赵青松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00-102,共3页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及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动物学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针对目前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从实习教材建设、教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实习成绩评... 动物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及相关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动物学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针对目前动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改革的应对措施及建议。从实习教材建设、教学理念、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实习成绩评价指标体系4个方面,总结了近些年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野外实习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饥饿前后侧囊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善良 邱成功 +1 位作者 谷江稳 王丹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6-1023,共8页
分别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正常和饥饿5d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的食道侧囊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银鲳幼鱼侧囊内壁具有许多平均高度为800 m的乳突,上有次级突起。乳突黏膜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上皮细胞表面有指... 分别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正常和饥饿5d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的食道侧囊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正常银鲳幼鱼侧囊内壁具有许多平均高度为800 m的乳突,上有次级突起。乳突黏膜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上皮细胞表面有指纹状的微嵴,有缓解上皮细胞的机械损伤作用;银鲳肝脏具肝血窦、胆小管、狄氏窦等结构,肝细胞排列较紧密,内含丰富的细胞器和脂滴,核仁大而明显,线粒体数目多,多分布在细胞核、内质网和狄氏窦周围。饥饿后,侧囊乳突变低矮,平均高度700 m,乳突上黏膜变薄,逐渐退缩,次级突起顶端露出了尖刺状的角质刺;肝细胞体积缩小,核变小,细胞器数目减少,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数量显著降低,脂滴数量降低,这是银鲳幼鱼对饥饿的生理性防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饥饿 食道侧囊 肝脏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Pampus argenteu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晓芳 郭晓鸽 +3 位作者 张鼎元 杨佳喆 徐善良 王丹丽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1232,共12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是影响脊椎动物生长、发育及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肝脏IGF-IcDNA序列,应用半定量RT-PCR、Real-time q PCR和原位杂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I)是影响脊椎动物生长、发育及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肝脏IGF-IcDNA序列,应用半定量RT-PCR、Real-time q PCR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IGF-I的组织表达特性、在肝脏中的生长表达特性和IGF-I基因在肝脏中的定位。序列分析表明,IGF-I cDNA序列全长836bp,其5′非编码区128bp、3′非编码区92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605bp,由此推导IGF-I前体蛋白由201个氨基酸组成;前体肽由信号肽、成熟肽、E肽三部分组成,其中信号肽59个氨基酸,成熟肽68个氨基酸,E肽74个氨基酸;成熟肽由B、C、A、D四个区域组成,E肽分析表明,银鲳IGF-I属Ea-4型。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银鲳与同目鲈形目鱼类的IGF-I编码序列同源性较高,为83.52%—91.40%;与哺乳类、鸟类和爬行类的同源性较低。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q PCR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IGF-I m RNA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织,肾脏、心脏、肌肉、脑、鳃、小肠、卵巢次之,嗅球、脾脏和胃中表达较低;半定量RT-PCR和Real-time q PCR不同生长阶段表达结果显示,IGF-I m RNA在30—50g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P<0.05);IGF-I m RNA在肝脏中的原位杂交定位结果显示,在肝脏细胞中均有表达,阳性信号主要位于细胞质中,靠近细胞边缘处信号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 荧光定量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及组成对2种小球藻生长和油脂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胡慧慧 徐年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2-16,共5页
研究了4种培养基及组成对蛋白核小球藻F-9和普通小球藻HYS-2的生长、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knop、Provasoli、f/2、MAV 4种培养基中,f/2培养基更有利于小球藻的快速生长,而MAV培养基更适合油脂积累。在f/2培养基中F-9和H... 研究了4种培养基及组成对蛋白核小球藻F-9和普通小球藻HYS-2的生长、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发现knop、Provasoli、f/2、MAV 4种培养基中,f/2培养基更有利于小球藻的快速生长,而MAV培养基更适合油脂积累。在f/2培养基中F-9和HYS-2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0.156和0.171,培养9 d细胞干重为0.188 g/L和0.195 g/L。而在MAV培养基中F-9油脂含量最高可达19.67%,HYS-2油脂含量最高为21.91%,脂肪酸最高分别占干重的5.11%和8.71%。N/P为16∶1时小球藻生长最快,培养9 d后F-9和HYS-2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0.23和0.239,最终细胞干重分别为0.107 g/L和0.143 g/L。而F-9和HYS-2在N/P为1∶1条件下积累油脂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总脂含量分别占干重的为20.40%和27.39%,总脂肪酸占藻粉干重的含量为12.52%和1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油脂 不同培养基 氮磷比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