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穴青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建淑 史策 +8 位作者 叶央芳 王春琳 母昌考 李荣华 刘海娟 吴清洋 王晓朋 周月越 陈书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目的】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过程,为设计适合拟穴青蟹RAS养殖的生物过滤器提供指导。【方法】在2、5、10、20、30、40、50 d检... 【目的】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过程,为设计适合拟穴青蟹RAS养殖的生物过滤器提供指导。【方法】在2、5、10、20、30、40、50 d检测RAS养殖池的水质,采集填料生物膜和养殖池水体微生物样品,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物膜碳循环和氮循环功能基因拷贝数。【结果与结论】氨氮(NH4+-N)、分子氨(NH3)和亚硝态氮(NO2--N)的质量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硝态氮(NO3--N)和总氮(TN)在实验结束时(50 d)积累,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在前10 d保持稳定,从10 d至50 d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总氮和硝态氮质量浓度对生物膜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最大。生物膜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富度在10 d达到峰值,然后达到平稳状态。基于FAPROTAX的功能预测发现生物膜大多数功能主要富集在氮循环和有机物降解这两方面,生物膜碳循环和氮循环绝对基因拷贝数随时间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根据FEAST分析结果,除10 d以外,前20 d同一时期的水体细菌对生物膜的贡献较高,后30 d主要来源于生物膜本身前期细菌贡献,且贡献率随时间增加呈增长趋势,到后期趋于稳定。结果表明,拟穴青蟹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增加变化显著,功能主要富集在氮循环和有机物降解这两方面,生物膜细菌来自本身细菌的贡献率也逐渐升高,到后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细菌群落 水质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卵原干细胞提取、冻存及移植研究
2
作者 王宏艳 李文雅 +5 位作者 苗亮 潘帆 包宁 姜建湖 陈炯 李明云 《海洋与湖沼》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2-449,共8页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资源,进行了光唇鱼卵原干细胞提取、冻存和移植研究。结果显示,光唇鱼卵原干细胞呈椭圆形,长径和短径分别为(16.52±0.87)μm、(10.66±0.87)μm。低温冻存光唇鱼卵巢时以10...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资源,进行了光唇鱼卵原干细胞提取、冻存和移植研究。结果显示,光唇鱼卵原干细胞呈椭圆形,长径和短径分别为(16.52±0.87)μm、(10.66±0.87)μm。低温冻存光唇鱼卵巢时以10%的DMSO作为保护剂效果最好,从冻存卵巢中提取卵原干细胞的效率可达新鲜卵巢的42.22%±1.02%。以孵化出膜3日龄斑马鱼仔鱼为受体,将提取的光唇鱼卵原干细胞用PKH26荧光染料标记后移植入受体鱼腹腔。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移植后1~5 d期间在受体鱼腹腔中有明显荧光信号、并逐渐向腹腔后端背侧迁移。为追踪移植后光唇鱼卵原干细胞数量变化,根据光唇鱼和斑马鱼线粒体ND5基因差异序列建立了检测光唇鱼线粒体ND5拷贝数的绝对荧光定量PCR法。对移植后1~7 d受体鱼的检测显示,移植后1 d时受体鱼中的光唇鱼ND5序列拷贝数最多[(2.51±1.02)×10^(5)copies/100 ng DNA],移植后3 d时显著减少、仅为移植后1 d时的31.08%,5~7 d时ND5数量未出现显著变化。显微镜观察和PCR检测均表明植入的光唇鱼细胞可在受体中存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光唇鱼的种质资源保护、生殖细胞发育等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可为其他鲤科鱼类生殖干细胞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卵原干细胞 冷冻保存 生殖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致病性类志贺邻单胞菌的分离与生化药敏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阚宏玉 苗亮 +6 位作者 杜杨 李明云 巩晓琳 李文雅 孙振南 石海瑞 张立宁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76-1486,共11页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名贵洄游性鱼类,由于高密度养殖等因素导致病害频发。2021年7月强台风“烟花”过境后浙江省宁海县养殖香鱼暴发体表溃烂病,死亡严重。病鱼皮肤、肌肉溃烂并伴有周围皮肤充血。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鱼患处...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是名贵洄游性鱼类,由于高密度养殖等因素导致病害频发。2021年7月强台风“烟花”过境后浙江省宁海县养殖香鱼暴发体表溃烂病,死亡严重。病鱼皮肤、肌肉溃烂并伴有周围皮肤充血。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病鱼患处肌纤维断裂,周围红细胞、炎性细胞浸润;鳃丝和鳃小片中红细胞增多;肝细胞核呈空泡,部分细胞核染色质边集;脾脏内红细胞数量减少,部分白细胞聚集;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从患病香鱼肠中分离到一株菌(编号NH21),其菌落低突、边缘光滑表面湿润,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短杆状、端圆。经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NH21菌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用该菌株对健康香鱼进行回归感染后,人工感染香鱼呈现与本次体表溃烂病香鱼相似的症状,经计算NH21菌株对香鱼的半致死剂量(LD_(50))为2.51×10^(7) CFU/mL。25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显示NH21菌株对阿奇霉素、头孢氨苄、新生霉素、多黏菌素B、头孢西丁、呋喃唑酮6种抗生素敏感。从NH21菌株中检出了毒力基因9个、耐药基因8个。综合分析表明,分离得到的类志贺邻单胞菌NH21菌株是本次宁海县香鱼体表溃烂病的病原菌,研究结果为香鱼出现类似病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 类志贺邻单胞菌 回归感染 半致死剂量(LD50)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Foxl2基因克隆及甲基睾酮对其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潘帆 孙振南 +5 位作者 李文雅 王宏艳 邵鑫斌 马建忠 李明云 苗亮 《江苏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1583-1591,共9页
为探究香鱼性腺发育及生殖机能调控机制,本研究拟克隆香鱼Foxl2(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基因,检测成鱼不同组织中Foxl2的表达情况,分析腹腔注射不同质量浓度(15μg/μL、75μg/μL、150μg/μL)甲基睾酮(MT)对香鱼脑和... 为探究香鱼性腺发育及生殖机能调控机制,本研究拟克隆香鱼Foxl2(Forkhead transcription factor gene 2)基因,检测成鱼不同组织中Foxl2的表达情况,分析腹腔注射不同质量浓度(15μg/μL、75μg/μL、150μg/μL)甲基睾酮(MT)对香鱼脑和性腺中Foxl2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香鱼Foxl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碱基序列长度为918 bp,编码蛋白质由305个氨基酸组成,含典型的叉头(Forkhead)结构域;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各种脊椎动物间Foxl2蛋白保守性较高,特别是Forkhead结构域高度保守;系统进化树中香鱼Foxl2蛋白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Foxl2蛋白、大西洋鲑(Salmo salar)Foxl2蛋白优先聚为1支,说明它们进化关系较近。Foxl2基因在香鱼卵巢中高表达,雌鱼与雄鱼的脑和鳃中较低表达,精巢及其他组织中无表达。腹腔注射甲基睾酮后1 d,不同质量浓度处理雌鱼卵巢中Fox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但脑中Foxl2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且卵巢中Foxl2基因相对表达量增加幅度与MT质量浓度呈负相关,15μg/μL和75μg/μL质量浓度处理雄鱼脑中Foxl2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精巢中Foxl2基因始终无表达。上述结果说明,Foxl2在香鱼性腺中呈性别二态性表达,外源性激素显著影响香鱼卵巢中Foxl2基因相对表达量。本研究结果为探究Foxl2基因功能及香鱼性别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Foxl2 甲基睾酮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