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纳米修饰双酶电极生物传感器检测有机膦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被引量:26
1
作者 干宁 王峰 +2 位作者 杨欣 李天华 王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同时固定乙酸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氧化酶(ChOx)于组装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上,构建了一类新颖的快速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双酶传感器(AChE-ChOx/Fe3O4/AuSPCEs)。该双酶传感器电流响应在乙酸... 同时固定乙酸胆碱酯酶(AChE)及胆碱氧化酶(ChOx)于组装在丝网印刷电极表面的Fe3O4/Au纳米复合微粒上,构建了一类新颖的快速测定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双酶传感器(AChE-ChOx/Fe3O4/AuSPCEs)。该双酶传感器电流响应在乙酸胆碱浓度为0.5~12.5mmol/L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8)。其对克百威(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敌敌畏(有机磷类农药)的检测范围在0.05~1.00μg/mL 之间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77),检测下限均可达0.01μg/mL。应用于实际样品白菜的添加回收率在95%~110%之间,与传统的生化法相比具有良好相关性。此外该传感器成本低、制备容易、可抛弃,有望用于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磷类农药的现场大规模筛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Au纳米微粒 纳米 乙酸胆碱酯酶 胆碱氧化酶 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磁珠修饰印刷电极的牛奶中三聚氰胺检测安培免疫传感器 被引量:15
2
作者 干宁 王峰 +2 位作者 王鲁雁 李天华 杨欣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6-460,共5页
共固定氯代邻菲啰啉双核铜配合物(Cu2(phen)2Cl2(μ-Cl)2,简称Cu2L)和包被三聚氰胺抗体(antiMA)的Fe3O4/Au胶(简称纳米磁珠)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构建了一种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简称MA)含量的安培免疫传感器。当该传感器在含MA溶... 共固定氯代邻菲啰啉双核铜配合物(Cu2(phen)2Cl2(μ-Cl)2,简称Cu2L)和包被三聚氰胺抗体(antiMA)的Fe3O4/Au胶(简称纳米磁珠)于丝网印刷电极(SPCE)表面,构建了一种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简称MA)含量的安培免疫传感器。当该传感器在含MA溶液中温育时,MA和同时加入的HRP标MA二抗(HRP-antiMAII),与电极表面的antiMA形成三元免疫复合物。该复合物上的HRP能催化H2O2还原,并经过Cu2L传导在电极表面形成电流,电流强度I与MA浓度在0.5~40和60~100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25ng/mL。在pH6.2的PBS底液中,该传感器制作简单、可抛弃,对MA检测时间小于20min,灵敏度为1μA.ng-1mL,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可实现牛奶中MA免分离现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邻菲啰啉双核铜(Ⅱ) Fe3O4/Au胶微粒 三聚氰胺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核苷酸酶和HRP酶共固定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鸡肉中肌苷酸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干宁 王鲁雁 +2 位作者 李天华 陈晓东 徐伟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利用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二氧化钛凝胶膜,并在电极表面同时固定5′-核苷酸酶(5′-NT)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构建了一种新型快速测定肌苷酸(IMP)含量的安培传感电极(5′-NT-HRP/GCE)。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IMP被凝胶膜中的5... 利用气相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得到二氧化钛凝胶膜,并在电极表面同时固定5′-核苷酸酶(5′-NT)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构建了一种新型快速测定肌苷酸(IMP)含量的安培传感电极(5′-NT-HRP/GCE)。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IMP被凝胶膜中的5′-NT催化氧化,通过产物H2O2在电位-150mV下被HRP酶催化还原的电化学响应对IMP进行测定。在邻苯二酚存在下,该传感器对IMP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响应时间小于10s)。该电极对IMP的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10-6-2×10-4mol/L)和较低的检测限(0.5×10-6mol/L)。该电极对IMP的测定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重现性。除抗坏血酸以外,与IMP共存的其它物质对其测定没有干扰。结果表明,该电极显示出很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能用于鸡肉中IMP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修饰电极 5′-核苷酸酶 辣根过氧化物酶 肌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Ⅱ)酞菁自组装半胱胺酸电化学传感器
4
作者 干宁 李天华 王鲁雁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将四羧基钌(Ⅱ)酞菁(RuPc)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的巯基丁二胺单分子层上,获得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金电极(RuPc-CME),并对其进行了IR、XPS表征。该修饰电极对L-半胱胺酸(Hcy)的氧化显示出较好的电催化响应,可用作Hcy的电化学传... 将四羧基钌(Ⅱ)酞菁(RuPc)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的巯基丁二胺单分子层上,获得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金电极(RuPc-CME),并对其进行了IR、XPS表征。该修饰电极对L-半胱胺酸(Hcy)的氧化显示出较好的电催化响应,可用作Hcy的电化学传感器。探讨了传感器对Hcy的电催化氧化机理pH=5.5,考察了底液pH值的影响。传感器的计时电流曲线的响应时间小于5s,氧化电流与Hcy浓度在5.0×10-7~5.4×10-5mol/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8×10-7mol/L(S/N=3),可用于检测人血清样品中的H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电极 自组装单分子层 电催化 钌(Ⅱ)酞菁 半胱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