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类型变迁与政策逻辑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23,29,共7页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贯穿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具有鲜明的变迁轨迹和系统的政策逻辑。从历时角度看,随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持续向好和发展任务的扩充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的恢复性调整阶段进入到当前的战略性调整...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是贯穿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主线之一,具有鲜明的变迁轨迹和系统的政策逻辑。从历时角度看,随着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持续向好和发展任务的扩充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的恢复性调整阶段进入到当前的战略性调整阶段。从共时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调整坚持维护相对均衡的稳定原则、保持不断增长的发展原则及改善民生福祉的普惠原则。三条原则深刻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主要遵循的政策逻辑是总量控制围绕结构调整、宏观布局依托微观深化,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趋于融合,未来抓手是以多元政策的结合点培育新的高等教育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高等教育类型变迁 高等教育政策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逻辑、生发范畴与价值意蕴——基于方法论的视角
2
作者 张妍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3,共7页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在于,多种类的自然科学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文科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样化的定量分析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工具支撑、多元化的大数据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 当代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的缘起在于,多种类的自然科学方法在科研领域的广泛运用对人文科学产生的积极影响、多样化的定量分析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工具支撑、多元化的大数据为教育科学自然主义转向提供的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这种转向推动了教育科学在哲学问题求解模式上的变革,促进了对教育科学知识科学性的辩护,强化了教育科学与认知科学的不断融合。然而,人类的教育思维模式与教育行为实践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自然主义方法依然具有一定限度,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不能忽略相关变量在客观性与主观性之间的平衡问题、理论建构与方法驱动之间的张力问题以及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之间的控制问题。未来的教育科学需要建构从思辨到逻辑、从经验到理论、从观察到实验的一整套的系统论证方法,真正夯实自身的“科学”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学 自然主义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发展的新态势与东北地区的应对思路 被引量:6
3
作者 单春艳 张妍 曾慧玲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20,共10页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出现了高等教育区域次生中心逐步形成、跨区域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脱颖而出、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集群不断涌现等新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东北区域经济协同亟待发挥高等教育联动作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出现了高等教育区域次生中心逐步形成、跨区域高等教育区域中心脱颖而出、基于产教融合的高校集群不断涌现等新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东北区域经济协同亟待发挥高等教育联动作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客观需要东北高等教育凝聚合力,高等教育增长极培育为东北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提供路径支持。基于此,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区域中心建设要做好三个“推进”:一是推进高等教育资源协同治理机制,打破行政壁垒;二是推进校地深度融合机制,做强大学群;三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做强学科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中心 东北高等教育 区域高等教育 发展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终身教育概念的本土化缺失与建构逻辑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0,共6页
终身教育概念源于西方,是从国际情境中生长出来的概念,主要指伴随人一生的教育。终身教育概念在各国的具体指向有所不同,基于历史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终身教育标志性概念及其他领域所共同认可的基础性议... 终身教育概念源于西方,是从国际情境中生长出来的概念,主要指伴随人一生的教育。终身教育概念在各国的具体指向有所不同,基于历史与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终身教育标志性概念及其他领域所共同认可的基础性议题。基于此,从民族文化、教育哲学、公众实践与时空逻辑的角度对终身教育的概念建构进行探析,以对中国特色终身教育话语体系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诠释,并以此重新确立中国终身教育概念的价值取向与目标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概念 学习型社会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举家族联姻与教育机会获得——基于清代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考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林上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科举考试制度为社会流动创设了通道,而教育条件是科举社会士子获取功名、实现上升流动的根本保障,科举家族联姻成为增进和共享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文化资本则是科举联姻的首要匹配条件。考察《清代朱卷集成》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可以... 科举考试制度为社会流动创设了通道,而教育条件是科举社会士子获取功名、实现上升流动的根本保障,科举家族联姻成为增进和共享教育资源的重要路径,文化资本则是科举联姻的首要匹配条件。考察《清代朱卷集成》浙江科举人物朱卷履历,可以发现科举家族联姻的"门当户对"特征,科举人物父母双方的家庭出身存在显著相关性。科举联姻一方面带来了母亲"庭训"教育机会,另一方面带来了家庭文化资本增量,以母舅、岳父为代表的姻亲在家族受业师中占有相当比例,这在更大范围为士子提供了获得教育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科举人物 家族联姻 教育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孵化网络关系对市场孵化绩效的影响——基于创始人教育背景调节作用的实证分析
6
作者 蒋开东 吴瑶 陈翔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5,共8页
市场孵化是孵化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创新孵化绩效,而忽略了市场孵化绩效。本文探讨了孵化网络关系对市场孵化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创始人教育背景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创始人教育背景对孵化网络与市场孵化绩效关系的... 市场孵化是孵化平台的重要功能之一,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创新孵化绩效,而忽略了市场孵化绩效。本文探讨了孵化网络关系对市场孵化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创始人教育背景作为调节变量,考察了创始人教育背景对孵化网络与市场孵化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34家孵化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孵化网络关系对市场孵化绩效有促进作用;创始人的学历背景显著调节了孵化网络关系信任与市场孵化绩效之间的关系,即创始人学历越高,越能够增强关系信任与竞争回应间的关系;而创始人的专业背景对孵化网络与市场孵化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孵化网络关系 市场孵化绩效 创始人教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留学能否促进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科研产出的中介效应与本土学术网络的遮掩效应
7
作者 刘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3,共9页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探究海外留学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海外留学并未显著促进大学教师职业发展。虽然海外留学促进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直接效应显著,但海外留... 基于3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教师的调查数据,采用OLS回归和路径分析方法,探究海外留学对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原因。研究发现,海外留学并未显著促进大学教师职业发展。虽然海外留学促进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直接效应显著,但海外留学并未通过提升大学教师的科研产出促进职业发展,反而因削弱了大学教师的本土学术网络抑制了职业发展。本土学术网络既在海外留学与大学教师职业发展之间发挥独立遮掩效应,也可通过影响科研产出在二者之间发挥链式遮掩效应,且独立遮掩效应大于链式遮掩效应。为促进海归博士职业发展,高校应推动海归博士融入本土学术圈;扭转量化导向的学术评价制度;规避人情因素对学术评价的不当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留学 大学教师 职业发展 科研产出 本土学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