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沛 梁雅君 +1 位作者 李宇 刘雍鹤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823,共9页
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对人际信任存在不同的影响。通过整合以往有关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影响人际信任的研究成果,发现关系认知影响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不应仅仅... 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是影响人际信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对人际信任存在不同的影响。通过整合以往有关特质认知和关系认知影响人际信任的研究成果,发现关系认知影响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亲疏关系"效应。尤其是在理解中国人人际信任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诸如能够体现中国社会关系核心构架的"阶层关系"等更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的认知过程对于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深刻作用。以"阶层关系"认知为核心的关系认知可能调节着特质认知对于中国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信任 特质认知 关系认知 亲疏关系 阶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社会认知研究的沿革、趋势与理论建构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宇 王沛 孙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91-1707,共17页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与理解。根据对象可以分为自我认知、人际认知、群际认知以及以社会决策为核心的社会事件认知。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国内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研究做出了...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性客体和社会现象及其关系的感知与理解。根据对象可以分为自我认知、人际认知、群际认知以及以社会决策为核心的社会事件认知。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国内学者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为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研究做出了先驱性贡献。但无论就理论建构、研究范式还是研究内容而言,大量研究沿袭了国外研究的预设前提与范畴,即"本位认知",脱离了中国人社会认知滋长的基础——以"差序格局"为基调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前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转型期的文化。通过梳理与整合涉及社会认知主题的研究及其内在逻辑,发现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根本特点为"他位认知",并且集中体现为"差序格局"文化衍生与发展的"群际认知(阶层认知)",进而尝试围绕"群际认知"这条主线解读与建构中国人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推进中国人社会认知的深层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本位认知 他位认知 群际认知 阶层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