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波老城的双构性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徐进 邱枫 《规划师》 2007年第6期98-100,共3页
城市的整体特色是由城市的三个层面--底层面、体层面、境层面在相互叠压、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以体层面为外在表现和中介,以底层面为本原和依归,以境层面为浓缩和升华,以底层面为更高层次的回归.城市整体特色更多的是关注其在... 城市的整体特色是由城市的三个层面--底层面、体层面、境层面在相互叠压、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以体层面为外在表现和中介,以底层面为本原和依归,以境层面为浓缩和升华,以底层面为更高层次的回归.城市整体特色更多的是关注其在底层面和境层面上的问题,比如城市所在地域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城市定位、历史变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定位 宁波 地域文化 交互作用 地理环境 历史变迁 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双格网到单格网--宁波老城街道网、水网格局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枫 《规划师》 2008年第2期93-96,共4页
古人将水比怍“地之血气”、“人之筋脉”,宁波平原水网纵横密布的独特自然环境,使宁波老城内的景观、风物无不深深打上了“人居与水”这一主题的烙印。民国以前,宁波老城呈典型的街道网、水网并行的双格网格局,“一道街渠一道水”... 古人将水比怍“地之血气”、“人之筋脉”,宁波平原水网纵横密布的独特自然环境,使宁波老城内的景观、风物无不深深打上了“人居与水”这一主题的烙印。民国以前,宁波老城呈典型的街道网、水网并行的双格网格局,“一道街渠一道水”。民国时期开始了道路的近代化改建,填河拓宽街道以便于机动车通行后,双格网被“硬化”、“加粗”成为了单格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水网 街道网 宁波 格网 网格 演变 自然环境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疏到密,从密返疏——宁波老城街道网密度的演变
3
作者 邱枫 《规划师》 2007年第11期78-80,共3页
随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模式由"坊市制"转向更适合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坊巷制",宁波老城街道网密度经历了从疏到密的转变;而近现代由于交通方式的变革、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和建筑生产方式的转变,宁波老城街道网密度又经... 随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模式由"坊市制"转向更适合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坊巷制",宁波老城街道网密度经历了从疏到密的转变;而近现代由于交通方式的变革、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和建筑生产方式的转变,宁波老城街道网密度又经历了从密返疏的转变。这一从疏到密、从密返疏的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宁波"城与市"相结合的城市特色,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城市格局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网 密度 宁波老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套管管侧前注浆桩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齐昌广 刘干斌 +1 位作者 陈永辉 郭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77-2385,2394,共10页
为提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桩)的承载性能,结合桩侧注浆技术,发展和形成了塑料套管管侧前注浆桩(简称TCSG桩)。通过现场试验,对TCSG桩、TC桩和扩径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LD桩)3种桩型在不同时期进行了静载试验,并引入了3种... 为提高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桩)的承载性能,结合桩侧注浆技术,发展和形成了塑料套管管侧前注浆桩(简称TCSG桩)。通过现场试验,对TCSG桩、TC桩和扩径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LD桩)3种桩型在不同时期进行了静载试验,并引入了3种易于应用的单桩沉降计算模型对各桩体的沉降进行了计算。试验结果和沉降模型计算分析表明:与TC桩相比,TCSG桩增加了8.3%~20.0%的承载力,并减小了19.8%~33.5%的沉降,而TCLD桩降低了10.0%~16.7%的承载力,且增加了13.2%~43.8%桩体的沉降;TCSG桩的轴力衰减速率大于TC和扩径的TCLD桩的,TCSG桩的前、后期的平均轴力衰减速率相差不大,TC桩后期的平均轴力衰减速率相比前期提高了1.1%~14.2%,而TCLD桩却降低了5.9%~21.9%;在前、后期静载时,TCSG桩在各级荷载下的平均单位侧摩阻力相比TC桩分别提高了14.5%~39.6%和9.2%~28.6%,扩径后的TCLD桩则分别降低了4.9%~11.8%和11.5%~30.7%;管侧前注浆后的TCSG桩的时效特性不显著,扩径后的TCLD桩的侧摩阻力随时间减小而端阻力则增大;基于桩土荷载传递的单桩沉降计算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塑料套管桩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套管管侧前注浆桩 前注浆 承载特性 时间效应 单桩沉降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Laplace变换分析桩基应力波传播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健 周风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9-185,243,共8页
将土体中的混凝土桩基简化为黏滞介质中的一维黏弹性杆,桩顶部受锤头冲击产生内部应力波。根据杆内微元应力平衡条件建立杆中一维黏弹性应力波传播的控制方程,结合桩顶锤头冲击条件和桩底弹-黏性约束条件给出桩基两端的耦合边界条件。... 将土体中的混凝土桩基简化为黏滞介质中的一维黏弹性杆,桩顶部受锤头冲击产生内部应力波。根据杆内微元应力平衡条件建立杆中一维黏弹性应力波传播的控制方程,结合桩顶锤头冲击条件和桩底弹-黏性约束条件给出桩基两端的耦合边界条件。对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作Laplace变换并求解变换后的常微分方程,得到变换域的应力像函数解析解。采用数值反变换技术将像函数转变为时间域的应力波形。应用此方法可以较方便地分析桩基中应力波的产生、传播、反射及相互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性能 黏弹性应力波 LAPLACE变换 数值反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与城市生态安全 被引量:42
6
作者 曹伟 《规划师》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对于测度城市生态安全具有可借鉴的意义,将这一方法进行整合,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文章探讨了生态足迹的产生、发展及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于城市生态安全测度的初步模式。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生态安全 生物物理 生态底线 生态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生态系统的规划及其未来走向 被引量:1
7
作者 曹伟 董卫 《规划师》 2002年第11期67-72,共6页
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要素和组成部分,社区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生态学的原理,才能实现生态城市的良性运作,同时它也决定了生态城市的未来走向。作者通过国内外一些典型实例及未来社区规划的分析,对此做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社区 生态学 生态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海叶绿素浓度变化分析及其海水温度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江杉 王益澄 马仁锋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4,共6页
海洋叶绿素浓度时空格局分析及与海水温度的响应研究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及赤潮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8年东海叶绿素浓度和海水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及Arc GIS10.2软件,对东海叶绿素浓度作了时空分析研究,并结合... 海洋叶绿素浓度时空格局分析及与海水温度的响应研究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及赤潮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4—2018年东海叶绿素浓度和海水温度数据运用趋势分析及Arc GIS10.2软件,对东海叶绿素浓度作了时空分析研究,并结合海水温度进行了回归分析,以探究叶绿素对海水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①东海叶绿素浓度在2004—2018年间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内则随时间上下波动,冬季为波峰,夏季为波谷。离海岸带越近,叶绿素浓度越高。②东海海域海水温度在年际尺度上呈波动式起伏变化。在季节尺度上夏秋两季温度较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从沿海到外海海域海温逐渐升高。③就空间相关性而言,东海海域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整体呈负相关,在不同海域相关程度不同。长江口和外海区域叶绿素浓度与海水温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沿海区域,由于受到城市环境、经济发展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海水温度与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浓度 海水温度 时空变化特征 遥感监测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