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3+)掺杂弛豫铁电材料PMNT的单晶生长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向军涛 杜鹏 +4 位作者 罗来慧 方义权 赵学洋 胡旭波 陈红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按照0.71Pb(Mg1/3Nb2/3)O3-0.26Pb Ti O3-0.03Pb(Er1/2Nb1/2)O3化学式所示组分比例,采用分步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Er3+掺杂PMNT多晶,通过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5 mm×100 mm的Er3+掺杂PMNT晶体,Er3+离子以三元固溶体组元方式被... 按照0.71Pb(Mg1/3Nb2/3)O3-0.26Pb Ti O3-0.03Pb(Er1/2Nb1/2)O3化学式所示组分比例,采用分步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出Er3+掺杂PMNT多晶,通过熔体坩埚下降法生长出尺寸φ25 mm×100 mm的Er3+掺杂PMNT晶体,Er3+离子以三元固溶体组元方式被掺杂进入钙钛矿相铁电体晶格;测试了Er3+掺杂PMNT晶片的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以及上转换发光性能。结果表明,Er3+掺杂PMNT晶体呈现跟三方相纯PMNT晶体相近的介电、压电与铁电性能;在980 nm激发光作用下,该掺杂晶体呈现出Er3+离子特有的较强上转换荧光发射,并且极化后掺杂晶体的上转换发光强度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3+掺杂PMNT晶体 单晶生长 坩埚下降法 电学性能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抗体包被金磁纳米微粒修饰电极的HIV p24/gp36安培联检芯片 被引量:4
2
作者 干宁 李榕生 +2 位作者 陈亚东 杨欣 李天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5-119,共5页
研制了以聚碳酸酯为基底的双通道安培检测微流控免疫芯片,在其中分别集成了修饰有HIV核心抗原p24/gp36的单克隆一级抗体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并应用于人血清中p24和gp36抗原的同时分析.检测原理是:基于夹心免疫分析法,在电压驱动下,一次... 研制了以聚碳酸酯为基底的双通道安培检测微流控免疫芯片,在其中分别集成了修饰有HIV核心抗原p24/gp36的单克隆一级抗体的纳米金修饰电极,并应用于人血清中p24和gp36抗原的同时分析.检测原理是:基于夹心免疫分析法,在电压驱动下,一次性加入含有p24和gp36样品及HRP酶标记的p24和gp36二级抗体溶液,与电极表面的一级抗体生成夹心免疫复合物;接着在体系中加入H2O2,以方波溶出伏安法检测免疫复合物上HRP催化H2O2的还原电流.在pH为6.2的磷酸缓冲液中,对HIV p24和gp36的检测时间均少于2 min,线性范围为0.5-400μg/L,检测限为0.25μg/L.该芯片集成了加样、分离和检测系统,检测时间短,灵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可应用于对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大范围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磁纳米修饰电极 方波溶出伏安法 微流控芯片 HIVp24 HIVgp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试剂金胶-半胱胺苯酚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干宁 葛从辛 +2 位作者 徐伟民 余杨锋 陆敏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胶表面固定酪氨酸酶(Tyr)的直接电子传递行为和该修饰电极在苯酚分析方面的应用。金胶联接在半胱胺自组装单层尾部的氨基上。在pH7.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yr/金胶/半胱胺修饰电极上的Tyr进行直接电子传递...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胶表面固定酪氨酸酶(Tyr)的直接电子传递行为和该修饰电极在苯酚分析方面的应用。金胶联接在半胱胺自组装单层尾部的氨基上。在pH7.0的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yr/金胶/半胱胺修饰电极上的Tyr进行直接电子传递,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固定在金胶表面的Tyr的表面覆盖度为6.6×10-10mol/cm2。不需要电子媒介体的作用,该传感器对苯酚的还原具有较好的电催化作用。苯酚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5μmol/L^5 mmol/L,检出限为0.8μmol/L(信噪比是3)。该传感器对苯酚的测定显示了良好的重复性。在高浓度的苯酚中,此传感器表现出Michaelis-Menten行为,KMapp为3.8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胶 自组装 酪氨酸酶 传感器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凝胶葡萄糖传感器上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干宁 徐伟民 +1 位作者 周雄 王志颖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93-97,共5页
提出了用SiO2凝胶包埋葡萄糖氧化酶(GOD)电化学传感器(GOD/SiO2)测定羟甲基纤维素酶(cMcE)活性的方法,即基于电极对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的催化氧化。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CMCE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GOD/SiO2电极检... 提出了用SiO2凝胶包埋葡萄糖氧化酶(GOD)电化学传感器(GOD/SiO2)测定羟甲基纤维素酶(cMcE)活性的方法,即基于电极对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的催化氧化。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CMCE酶活性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GOD/SiO2电极检测电位为+0.57V(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稳态响应电流与纤维素酶活性在5-400U/L之间有线性关系,该方法可用于微量羟甲基酶活性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 凝胶 葡萄糖氧化酶 电化学传感器 纤维素酶 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组合电极的HIV p24微流控安培免疫传感芯片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亚东 李榕生 +2 位作者 干宁 杨欣 李天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研制了以聚碳酸酯(PC)为基底,以表面修饰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核心抗原p24单克隆一级抗体(Rp24I)的纳米金组合电极(GNEE)为工作电极的微流控安培免疫传感芯片,并应用于p24抗原(简称p24)实时分析。检测原理是基于夹心免疫分析法,在电压... 研制了以聚碳酸酯(PC)为基底,以表面修饰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核心抗原p24单克隆一级抗体(Rp24I)的纳米金组合电极(GNEE)为工作电极的微流控安培免疫传感芯片,并应用于p24抗原(简称p24)实时分析。检测原理是基于夹心免疫分析法,在电压驱动和流动条件下,一次性加入p24样品和纳米金胶标记的p24二级抗体(Rp24Ⅱ-Au,金胶直径为50~100nm)溶液,利用不同物质因受电场影响而在微管道中的迁移速率不同,使得p24抗原和Rp24Ⅱ-Au依次到达GNEE电极,与其表面的Rp24I生成三明治型免疫复合物(Rp24I/p24/Rp24Ⅱ-Au)。接着以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将复合物上的金胶粒子溶出,由于溶出电流大小与被测定p24呈正比关系,从而获得p24的测定校正曲线。在pH6.2的磷酸缓冲液(PBS)中p24检测时间小于2min,线性范围为1~500ng/L(R2=0.9975),检测限为0.25ng/L。该芯片集成了加样、分离和检测系统,简化了分析步骤,缩短了检测时间,灵敏度达1μA.ng-1.mL,明显高于传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艾滋病的早期诊断和大范围筛查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组合电极 方波溶出伏安法 微流控 HIV-p24 安培免疫传感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