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DIO的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改革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齐昌广 刘干斌 郑荣跃 《高等建筑教育》 2019年第4期115-119,共5页
针对当前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引入CDIO概念,对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进行初步改革探索,提出实行导师主导、毕业生自管,团队合作的毕业设计参与形式,“双导师”制度等具体改革措施,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针对当前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引入CDIO概念,对宁波大学岩土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进行初步改革探索,提出实行导师主导、毕业生自管,团队合作的毕业设计参与形式,“双导师”制度等具体改革措施,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毕业设计模式,既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工程素养以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毕业设计 CDIO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配比优化研究
2
作者 欧阳淼 张红日 +4 位作者 王桂尧 邓人睿 郭鸥 汪磊 高游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8-1378,共11页
针对膨胀土易开裂且不利于植被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黄原胶-生物炭-椰壳纤维复合(简称生物基质)对膨胀土填方边坡表层土体进行改良。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对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配比的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 针对膨胀土易开裂且不利于植被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黄原胶-生物炭-椰壳纤维复合(简称生物基质)对膨胀土填方边坡表层土体进行改良。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对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配比的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的裂隙性和强度特性进行分析,探明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膨胀土裂隙率和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膨胀土裂隙率和抗剪强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主要以黄原胶和椰壳纤维为主,其他两两因素无明显交互作用;黄原胶水化后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胶凝性能,可以有效增强土颗粒-纤维之间的界面作用力,并与椰壳纤维黏合交织,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网,整体提升土体的抗拉强度。采用多目标满意度函数优化后,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的最优配比如下:黄原胶掺量为0.60%,生物炭掺量为3.60%,椰壳纤维掺量为0.24%。与素膨胀土相比,其裂隙率降低了71.04%,抗剪强度提高了93.73%,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23.77%。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基质在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生物基质 响应面法 裂隙率 抗剪强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边坡数值模型构建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华俊 潘永坚 +1 位作者 姚文杰 张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06-311,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强度折减法和FLAC 3D数值计算的效率,对现有二维与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二维模型仅边界尺寸不相同时,材料参数的变化不会影响不同边界尺寸模型间分析结果差异的大小,当划分的网格单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强度折减法和FLAC 3D数值计算的效率,对现有二维与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二维模型仅边界尺寸不相同时,材料参数的变化不会影响不同边界尺寸模型间分析结果差异的大小,当划分的网格单元尺寸小于等于坡高H的0.1倍时,分析结果较理想。同时,提出了一种二维模型最佳边界尺寸确定方法,即:先按L/H=1.5、R/H=2.5、B/H=2建立分析模型,根据计算所得塑性区分布情况,对模型尺寸进行调整,对比分析调整前后安全系数及塑性区分布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决定继续对模型进行调整或确定最佳的数值分析模型尺寸。还提出一种三维模型侧边界弹性约束方法,可以实现侧边界条件不对称情况的三维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边坡 数值模型 强度折减法 FLAC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草木灰复合固化剂加固工程废弃有机质淤泥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维军 郑琪琦 +3 位作者 张洁 朱剑锋 杨浩 潘斌杰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12期43-47,54,共6页
以电石渣和草木灰为主要原料,基于响应面法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发新型绿色复合固化剂(PZ-1),并通过SEM与XRD分析揭示PZ-1加固有机质淤泥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随着电石渣和草木灰掺量的增加,固化有机质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呈... 以电石渣和草木灰为主要原料,基于响应面法结合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发新型绿色复合固化剂(PZ-1),并通过SEM与XRD分析揭示PZ-1加固有机质淤泥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随着电石渣和草木灰掺量的增加,固化有机质淤泥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呈先提高后降低和持续提高的现象,但电石渣的影响更显著;PZ-1电石渣与草木灰最优配比为20∶14;电石渣中的氢氧化钙中和了有机质淤泥中腐殖酸,为固化反应提供了碱性环境;固化产物主要有C-S-H胶体、方解石、白云石和钙矾石,其中C-S-H提高有机质淤泥的结构性,而方解石、白云石以及钙矾石填充了淤泥的孔隙,增强了淤泥的致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废弃淤泥 有机质 电石渣 草木灰 电镜扫描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农废料加固宁波电力隧道废弃淤泥试验研究
5
作者 钟维军 张洁 +2 位作者 朱剑锋 杨浩 巴明芳 《低温建筑技术》 2022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探究以电石渣与草木灰为原料固化宁波电力隧道废弃淤泥作为路基填料的适用性,开展了单掺与双掺电石渣、草木灰无侧限抗压强度、电镜扫描、X衍射试验以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m(草木灰):m(电石渣)=1:2时,固化效果最优,将该配方命名为D... 为探究以电石渣与草木灰为原料固化宁波电力隧道废弃淤泥作为路基填料的适用性,开展了单掺与双掺电石渣、草木灰无侧限抗压强度、电镜扫描、X衍射试验以及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当m(草木灰):m(电石渣)=1:2时,固化效果最优,将该配方命名为DL-1。DL-1复合固化剂最佳掺量为15%,其与淤泥固化后的主要产物为C-S-H凝胶、钙矾石及少许方解石,提高了淤泥结构的密实性,填充了淤泥的孔隙,进而提高了淤泥的宏观强度。现场试验表明DL-1固化淤泥的弯沉值和加州承载比可满足各级公路路基填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草木灰 淤泥固化 无侧限抗压强度 加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磷矿围岩动力灾害分析与高强预应力锚杆控制技术研究
6
作者 刘建 朱宗俊 +2 位作者 杨友才 石明汉 李干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1期63-69,共7页
深井磷矿房柱式开采易发生岩爆灾害,为研究其对顶板支护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的方法研究了苏家坡磷矿开采的垂直应力与水平应力演化规律。通过室内试验结合强度脆性系数法对岩爆发生进行判别,明确... 深井磷矿房柱式开采易发生岩爆灾害,为研究其对顶板支护的影响,本文采用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实践的方法研究了苏家坡磷矿开采的垂直应力与水平应力演化规律。通过室内试验结合强度脆性系数法对岩爆发生进行判别,明确了矿体内矿柱应力集中程度,给出了双应力指标下对应判别岩爆主体发生原因与次生灾害冒顶的适应性,指出水平应力主导作用下的磷矿巷道顶板联动失稳区域、垂直应力主导作用下的矿柱高应力集中隐患区,并提出采用高强预应力锚杆强力控顶,模拟验证了高强预应力锚杆的控顶压应力峰值达0.8 MPa,实现低耗材、高强度控顶的效果。现场工程实践表明:对矿房内巷道围岩进行30 d持续性观测,巷道顶板变形量最大达59.9 mm,两帮变形量最大达43.6 mm,验证了高强预应力锚杆控顶的合理性,实现了千米深井高地压条件下的硬岩顶板控制,防止主-次生灾害循环交替导致的岩爆灾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岩爆 高强预应力锚杆 矿柱 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隧道地铁振动效应现场实测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强 万灵 +1 位作者 刘干斌 郑荣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441,共7页
为揭示列车运行软土隧道瞬时响应和长期沉降的影响,以上海地铁9号线某区间隧道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软土隧道的自由场响应特征,基于经验公式法评估了隧道长期振动沉降.实测结果表明,隧道近处的地层响应以竖向振动为... 为揭示列车运行软土隧道瞬时响应和长期沉降的影响,以上海地铁9号线某区间隧道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软土隧道的自由场响应特征,基于经验公式法评估了隧道长期振动沉降.实测结果表明,隧道近处的地层响应以竖向振动为主,振动加速度总体上服从竖向加速度最大、横向加速度次之、纵向加速度最小的规律.隧道周围30 m范围内竖向加速度为0.02~0.32 m/s^(2),横向加速度为0.02~0.26 m/s^(2).竖向加速度在横向上以弧线状向外衰减,隧道斜上方和斜下方地层存在横向加速度放大现象,地层振动主频为0~400 Hz.地铁振动引起的土体动偏应力比小于2%,最大超孔压约为1.1 kPa.地铁运行初期隧道振动沉降主要来自土体不排水累积塑性变形,长期振动沉降则主要来自超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研究软土地层响应特征有利于揭示地铁振动的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测试 地铁振动 振动加速度 地铁振动沉降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砂土颗粒破碎的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金辉 齐昌广 +3 位作者 王新泉 单艳玲 赖文杰 王梁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56-2164,共9页
目前对砂土中圆孔扩张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到砂土颗粒的破碎以及剪胀特性,且为了方便后续求解,很多学者对剪应力,剪切模量等计算参数做了简化,使得最终的求解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考虑颗粒破碎和剪胀特性的砂土... 目前对砂土中圆孔扩张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到砂土颗粒的破碎以及剪胀特性,且为了方便后续求解,很多学者对剪应力,剪切模量等计算参数做了简化,使得最终的求解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考虑颗粒破碎和剪胀特性的砂土临界本构模型,在塑性区联合相关流动法则和拉格朗日分析法,将传统的欧拉描述下的柱孔扩张问题转换为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带初值的一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最终通过数值方法得到砂土中柱孔扩张问题的半解析精确解,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土体初始应力对扩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破碎和初始应力对孔周应力和塑性区半径影响巨大,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土体在扩孔期间表现出不同的剪胀/剪缩特性;此外,高初始应力下的孔周土体在扩孔期间难以到达临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孔扩张 颗粒破碎 拉格朗日分析法 土体初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多因素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建民 肖自强 +3 位作者 范奕涛 汪能君 王万祯 柳俊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8,共6页
组合混凝土叠合构件通过在预制陶粒混凝土部件上现浇普通混凝土而制成,兼具预制结构的施工方便和工期较短、现浇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同时,可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混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为分析叠合浇筑间隔时间、混凝... 组合混凝土叠合构件通过在预制陶粒混凝土部件上现浇普通混凝土而制成,兼具预制结构的施工方便和工期较短、现浇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同时,可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混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为分析叠合浇筑间隔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匹配、浇筑结合面处理方式、钢纤维掺入及附加法向约束力等因素对组合混凝土叠合界面粘结性能的显著影响,本工作设计制作了40组双面直剪组合混凝土试块进行正交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附加法向约束力的施加对叠合界面粘结剪切强度的影响高度显著,法向力的增加可明显提高粘结剪切强度;次之,影响程度相接近的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匹配及结合面处理方式,在试验所考虑变化范围内,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可有效改善叠合界面粘结剪切强度,露骨料剂处理方式相比较人工凿毛、粉煤灰砂浆涂刷及自然浇筑面等具有更好的粘结剪切性能;而混凝土内钢纤维的掺入对叠合界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浇筑界面处理方式下,随着浇筑间隔时间的延长,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均发生较明显的、规律近似相同的降低变化;当叠合浇筑间隔时间从10 h变化到28 d,在粉煤灰砂浆涂刷、人工凿毛与露骨料剂不同处理方式下,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分别降低为原强度的43.4%、48.1%和46.2%。在不同浇筑间隔时间情况下,露骨料剂处理方式可获得比人工凿毛处理和自然浇筑状态方式下相对较好的界面粘结剪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混凝土 粘结剪切性能 正交试验 浇筑结合面 轻骨料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电动联合淋洗法去除污染淤泥质黏土中铬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艳 王爱骅 刘干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2-1549,共8页
自行设计了温控电动联合淋洗试验装置,开展了铬污染淤泥质黏土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电流、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以及淋洗液种类、外加电压、温度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联合淋洗法可以有效去除土体中的重金属铬,当电压较小为15... 自行设计了温控电动联合淋洗试验装置,开展了铬污染淤泥质黏土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电流、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以及淋洗液种类、外加电压、温度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联合淋洗法可以有效去除土体中的重金属铬,当电压较小为15 V,淋洗液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和草酸(OA)时,Cr(Ⅵ)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5.86%和95.91%,Cr(总)的去除率分别为81.31%和78.08%。升高温度有助于草酸与铬的络合作用及铬的迁移,当温度升高至45℃时,Cr(Ⅵ)与Cr(总)的去除率可高达99.65%与82.50%;而当淋洗液为SDS时,升高温度使Cr(总)的去除率降低了10.99%。电压提高到55V对铬迁移的促进作用有限,淋洗剂为SDS和草酸时,Cr(VI)的去除率分别提高2.58%和3.05%,Cr(总)的去除率分别提高9.29%和3.78%,从节能角度考虑可采用较低的电压。电动联合淋洗法可有效去除污染土中水溶态及弱酸提取态的铬,降低污染土的毒性,并使土粒之间的孔隙变小,土粒结构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联合淋洗 污染淤泥质黏土 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加劲T型节点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万祯 李华 +1 位作者 吴晓聪 倪威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3-111,共9页
为考察支主管间设置的加劲板构造和支主管截面宽度比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连接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及演化等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加劲节点和常规节点进行了支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方钢管... 为考察支主管间设置的加劲板构造和支主管截面宽度比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连接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及演化等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加劲节点和常规节点进行了支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的典型破坏模式有连接区主管受压上翼缘凹陷、主管腹板凸曲、主管弯曲、支管侧倾失稳、加劲板屈曲、支主管焊缝开裂和加劲板与支管焊缝开裂等.常规节点的承载力取决于支管根部及其焊缝的承载强度和连接区主管上翼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其荷载-位移曲线形成流塑平台.加劲节点的承载力取决于包括加劲板扩散效应的支管根部及其焊缝的承载强度、连接区主管上翼缘扩散承压强度和加劲板屈曲强度,其荷载-位移曲线呈渐变上升趋势,没有屈服平台.加劲板明显提高了T型节点的承载力,加劲节点的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较常规节点分别提高10.0%~40.0%和15.0%~48.3%,加劲节点的承载力随支主管截面宽度比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节点 高强方钢管 轻骨料混凝土 加劲板 试验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45圆钢杆的疲劳破坏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万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为研究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以结构钢的椭球面断裂模型为开裂判据,由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裂尖真实应力场,计算出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失稳扩展面积、稳定扩展面积和稳定扩展长度.基于结构钢疲劳裂纹随加载次数加速扩展的试验事实... 为研究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以结构钢的椭球面断裂模型为开裂判据,由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裂尖真实应力场,计算出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失稳扩展面积、稳定扩展面积和稳定扩展长度.基于结构钢疲劳裂纹随加载次数加速扩展的试验事实,假定结构钢圆杆的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速率是循环加载次数的单调递增幂函数,即双对数坐标系下结构钢圆杆的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速率和循环加载次数为单调递增线性函数,积分后得到结构钢圆杆的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长度和疲劳寿命间的函数表达式,导出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建议的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表明,结构钢圆杆的疲劳寿命是名义最大应力、相对应力幅、初始裂纹位置和初始裂纹长度的复杂函数,不能简单化为仅是应力幅的函数.对Q345B圆钢杆进行了常幅循环应力疲劳试验,结果表明,Q345B圆钢杆的疲劳寿命随相对应力幅和名义最大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根据Q345B圆钢杆的疲劳试验结果,标定了其疲劳破坏模型参数,验证了建议的疲劳破坏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杆 疲劳破坏模型 疲劳裂纹 稳定扩展 失稳扩展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教育对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正锋 吴燕丽 赵丹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6-20,共5页
高校主管部门为了促使学生有效选择职业和迅速融入今后工作,支持体验式教育用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成熟度的高校毕业生。探索体验式教育中的实习实践的各种强度对各类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综合定量影响,即调查分析不同学科、性别、实习次数、... 高校主管部门为了促使学生有效选择职业和迅速融入今后工作,支持体验式教育用于培养具有较高职业成熟度的高校毕业生。探索体验式教育中的实习实践的各种强度对各类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综合定量影响,即调查分析不同学科、性别、实习次数、次均实习天数背景下的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高校学生职业成熟度提升策略,为体验式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育 实习实践 职业成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性数值波浪水槽动边界造波技术研究
14
作者 蒋学炼 赵悦 +2 位作者 杨伟超 谷汉斌 朱福明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模仿实验室推板造波技术,在黏性数值波浪水槽中构建了造波动边界,实现了一阶线性波、二阶斯托克斯波和孤立波的数值模拟,数值波形与理论波形吻合良好,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将海绵层消浪技术与辐射边界条件结合吸收透射波能,有效减小... 模仿实验室推板造波技术,在黏性数值波浪水槽中构建了造波动边界,实现了一阶线性波、二阶斯托克斯波和孤立波的数值模拟,数值波形与理论波形吻合良好,验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将海绵层消浪技术与辐射边界条件结合吸收透射波能,有效减小了水槽的二次反射效应.不同水深二阶斯托克斯波的模拟结果表明,斯托克斯波理论不适用于浅水情况.提出基于四阶Runge-Kutta法直接求取浅水孤立波速度时程的思路,较传统算法更为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波浪水槽 推板造波 一阶线性波 二阶斯托克斯波 孤立波 海绵消浪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掺量对碳化水泥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佳佳 林楠 +1 位作者 王建民 柳俊哲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4-159,168,共7页
为了探究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抗碳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压汞法、可蒸发含水量法、XRD衍射图谱等,研究了碳化作用下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可促进水泥浆试件的碳化,粉煤灰掺量为30%时水泥浆试件的碳化... 为了探究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抗碳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压汞法、可蒸发含水量法、XRD衍射图谱等,研究了碳化作用下粉煤灰掺量对水泥浆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粉煤灰可促进水泥浆试件的碳化,粉煤灰掺量为30%时水泥浆试件的碳化深度最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水泥浆总孔隙率增大,碳化后总孔隙率减小,小孔所占比例增大,水泥浆的孔结构改善效果越好,碳化后钙矾石消失,生成CaCO_(3);碳化有利于水泥浆试件裂缝的愈合,30%粉煤灰掺量试件养护后的平均裂缝宽度比养护前减小了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碳化 粉煤灰掺量 微观结构 裂缝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固化剂掺量影响的镁质水泥固化土非线性本构模型 被引量:16
16
作者 朱剑锋 徐日庆 +2 位作者 罗战友 潘斌杰 饶春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24-2232,共9页
为准确描述不同固化剂掺量Wg下镁质水泥固化土的力学特性,通过开展不同W_g下固化土的室内试验,提出了镁质水泥固化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采用新型环保的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加固淤泥,并对不同Wg下的镁质水泥固化土进行扫描电镜(SEM)试验... 为准确描述不同固化剂掺量Wg下镁质水泥固化土的力学特性,通过开展不同W_g下固化土的室内试验,提出了镁质水泥固化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采用新型环保的镁质水泥复合固化剂加固淤泥,并对不同Wg下的镁质水泥固化土进行扫描电镜(SEM)试验、一维压缩试验和不排水三轴试验。结果发现:镁质水泥固化土具有显著的结构性,且随着Wg的增加,结构屈服应力越大,水化产生的胶凝材料增加了土颗粒间的黏结力,水化产物逐渐填充土体孔隙,镁质水泥固化土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加工硬化型逐渐转变为加工软化型。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能涵盖固化剂掺量影响并能实现应力-应变关系转型的镁质水泥固化土本构模型。算例验证该本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能较好预测任意Wg下镁质水泥固化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质水泥 固化土 掺量 扫描电镜 结构屈服应力 加工硬化 加工软化 非线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传输性能和孔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玲玲 贺智敏 +1 位作者 李一鸣 王建民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1期179-186,共8页
为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耐久性,试验研究了单掺及复掺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毛细吸水性和抗氯离子渗透的影响,结合可蒸发水含量法测孔结构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在低水胶比下能更为有效地改善蒸养混凝土的传输性能;在脱模... 为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耐久性,试验研究了单掺及复掺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毛细吸水性和抗氯离子渗透的影响,结合可蒸发水含量法测孔结构探讨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矿物掺合料在低水胶比下能更为有效地改善蒸养混凝土的传输性能;在脱模和28d龄期时,矿物掺合料对蒸养混凝土传输性能的改善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硅灰、偏高岭土、矿渣、粉煤灰;90d龄期时,偏高岭土与硅灰相当,且均优于矿渣和粉煤灰;混凝土孔结构与传输性能关系密切,孔隙率降低和孔径细化是蒸养混凝土传输性能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养混凝土 矿物掺合料 毛细吸水性 抗氯离子渗透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级荷载下极软煤岩长期蠕变规律及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兴开 夏才初 +3 位作者 朱哲明 谢文兵 宋磊博 韩观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78-2088,2098,共12页
为探究极软煤岩的长期蠕变力学特性,利用自主开发的长期三轴岩石蠕变试验系统,开展单级荷载下极软煤岩单轴和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单轴蠕变下极软煤岩历时232 h发生了衰减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累积蠕变量高达3.45%,是瞬... 为探究极软煤岩的长期蠕变力学特性,利用自主开发的长期三轴岩石蠕变试验系统,开展单级荷载下极软煤岩单轴和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单轴蠕变下极软煤岩历时232 h发生了衰减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累积蠕变量高达3.45%,是瞬时变形量的10.5倍;稳态蠕变速率高达8×10^(–5)~10×10^(–5)/h且长时保持不变;加速蠕变阶段最大速率高达0.043/h;蠕变全程速率变化呈现出典型的U形曲线分布特征。(2)相同轴压下,随着围压由0增大至0.6 MPa,极软煤岩抵抗长期变形的能力不断增强,表现为蠕变量显著减小、稳态蠕变速率呈数量级式大幅减小、蠕变破坏前的持续时间显著增长、蠕变与瞬时应变量的比值明显降低、加速蠕变破坏的强烈程度显著减弱。蠕变速度和蠕变量尤其对0~0.2MPa范围内的围压变化更加敏感。(3)极软煤岩的加速蠕变阶段表现为渐进式加速变形失稳,具有显著的时间过程,与普通岩石加速蠕变阶段突变式加速破裂失稳的特征不同。(4)引入关于加速蠕变启动时间的新型非线性黏塑性元件,与Burgers模型串联,建立了能描述单级荷载下极软煤岩衰减蠕变、稳态蠕变和加速蠕变全程的非线性黏弹塑性蠕变模型;基于Levenberg-Marquardt优化算法对试验曲线进行了非线性拟合,辨识了模型参数,试验曲线与拟合曲线吻合度极高,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成果可为极软岩长期非线性大变形理论分析和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软煤岩 单级荷载 长期蠕变试验 大变形 非线性蠕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3种因素影响的硫氧镁水泥固化土修正邓肯-张模型 被引量:13
19
作者 朱剑锋 徐日庆 +1 位作者 罗战友 饶春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989-2001,共13页
为了研究初始含水量(w)、固化剂掺量(Wg)和龄期(T)对硫氧镁水泥固化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不同初始含水量、固化剂掺量和龄期下硫氧镁水泥固化土的不排水三轴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邓肯-张模型参数K,c,φ与w,Wg,T关系的经验公式,... 为了研究初始含水量(w)、固化剂掺量(Wg)和龄期(T)对硫氧镁水泥固化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不同初始含水量、固化剂掺量和龄期下硫氧镁水泥固化土的不排水三轴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建立邓肯-张模型参数K,c,φ与w,Wg,T关系的经验公式,提出考虑初始含水量、固化剂掺量和龄期影响的硫氧镁水泥固化土的修正邓肯-张模型,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修正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硫氧镁水泥固化土的破坏形式主要分为侧向鼓胀破坏和斜向剪切破坏,应力-应变关系主要分为加工硬化型和软化型2种形式。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减少、固化剂掺量的增大和龄期的增长,硫氧镁水泥固化土的强度和刚度(初始切线模量)显著提高,修正邓肯-张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水泥 固化土 初始含水量 固化剂掺量 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甬江流域水源供给功能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昀则 田鹏 +3 位作者 张海涛 沈杏雯 曹罗丹 李加林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甬江流域是浙江七大水系之一,研究其流域水源供给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加快浙东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甬江流域三期土地利用、气象、土壤等数据,估算了流域不同时期的水源供给能力及分析了产水量的地形梯... 甬江流域是浙江七大水系之一,研究其流域水源供给生态系统服务对于加快浙东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甬江流域三期土地利用、气象、土壤等数据,估算了流域不同时期的水源供给能力及分析了产水量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表明:甬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田、林地为主,建设用地趋于大幅扩张,其他地类面积趋于缩减。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剧烈;流域年平均产水总量约为3.069×10^(8)m^(3),产水量呈下降趋势。甬江流域产水量以中上游产水量较高,如姚江、鄞江和剡溪江流域,且农田、林地对流域产水量贡献度较高;甬江流域地形位指数集中分布在第1等级,且产水量地形梯度效应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供给 产水量时空变化 地形位指数 InVEST模型 甬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