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法的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配比优化研究
1
作者 欧阳淼 张红日 +4 位作者 王桂尧 邓人睿 郭鸥 汪磊 高游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8-1378,共11页
针对膨胀土易开裂且不利于植被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黄原胶-生物炭-椰壳纤维复合(简称生物基质)对膨胀土填方边坡表层土体进行改良。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对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配比的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 针对膨胀土易开裂且不利于植被生长的问题,提出采用黄原胶-生物炭-椰壳纤维复合(简称生物基质)对膨胀土填方边坡表层土体进行改良。基于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简称RSM)对干湿循环作用下不同配比的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的裂隙性和强度特性进行分析,探明了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膨胀土裂隙率和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SEM)试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试验和拉伸试验等揭示了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膨胀土裂隙率和抗剪强度均有显著影响,而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主要以黄原胶和椰壳纤维为主,其他两两因素无明显交互作用;黄原胶水化后具有较高的黏度和胶凝性能,可以有效增强土颗粒-纤维之间的界面作用力,并与椰壳纤维黏合交织,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网,整体提升土体的抗拉强度。采用多目标满意度函数优化后,生物基质改良膨胀土的最优配比如下:黄原胶掺量为0.60%,生物炭掺量为3.60%,椰壳纤维掺量为0.24%。与素膨胀土相比,其裂隙率降低了71.04%,抗剪强度提高了93.73%,植被覆盖率提高了223.77%。研究结果可为生物基质在膨胀土边坡生态防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生物基质 响应面法 裂隙率 抗剪强度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山港海岸带高功能景观退化及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傅杰超 李伟芳 +2 位作者 赵柯 王奇 胡慧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以象山港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象山港海岸带高功能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并从生态服务价值和污染物排放变化角度探讨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象山港海岸... 以象山港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分析象山港海岸带高功能景观时空演变特征,并从生态服务价值和污染物排放变化角度探讨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象山港海岸带高功能景观总规模呈加速减小趋势;(2)林地、耕地景观重心向西南转移,景观破碎化加剧,水域、滩涂景观分别向东南、东北扩张,破碎度总体上呈减小趋势;(3)受高功能景观规模和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象山港海岸带高功能景观生态服务总价值降低,研究区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不利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景观 空间格局 环境效应 海岸带 象山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宁波城乡结合部的轨道交通接驳常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石小伟 冯广京 +2 位作者 苏培添 邹逸江 邵黎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724,共7页
为提高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选取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区域,针对轨道交通节点与常规公交的自适应接驳问题,考虑到公交线网的日均满载率、线路的客运能力、线网的重复性、客流负载率等约束条件,运用ARCGIS软件强大存储与计... 为提高大都市城乡结合部道路网的交通运行效率,选取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区域,针对轨道交通节点与常规公交的自适应接驳问题,考虑到公交线网的日均满载率、线路的客运能力、线网的重复性、客流负载率等约束条件,运用ARCGIS软件强大存储与计算能力、良好的线网叠加能力以及优化网络拓扑节点不间断的客流检测分析,并基于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规划建设背景,探索宁波市城乡结合部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协调优化关系以及两者的接驳形态。综合运用可达性方法、最短线路标记法等,研究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在站点、线网运营等方面的协调优化机制;并进一步对宁波市城乡结合部公交线网接驳轨道交通网优化结果进行可视化。实验证明优化后的宁波市城乡结合部交通线网优于现行的策略方案。本研究模型调度策略能够为宁波市城乡结合部的交通管制部门提供可靠的公交线网优化方案,并为其他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制定正确的交通调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接驳优化 公交线网 城乡结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边坡数值模型构建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华俊 潘永坚 +1 位作者 姚文杰 张建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06-311,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强度折减法和FLAC 3D数值计算的效率,对现有二维与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二维模型仅边界尺寸不相同时,材料参数的变化不会影响不同边界尺寸模型间分析结果差异的大小,当划分的网格单元... 为了进一步提升基于强度折减法和FLAC 3D数值计算的效率,对现有二维与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二维模型仅边界尺寸不相同时,材料参数的变化不会影响不同边界尺寸模型间分析结果差异的大小,当划分的网格单元尺寸小于等于坡高H的0.1倍时,分析结果较理想。同时,提出了一种二维模型最佳边界尺寸确定方法,即:先按L/H=1.5、R/H=2.5、B/H=2建立分析模型,根据计算所得塑性区分布情况,对模型尺寸进行调整,对比分析调整前后安全系数及塑性区分布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决定继续对模型进行调整或确定最佳的数值分析模型尺寸。还提出一种三维模型侧边界弹性约束方法,可以实现侧边界条件不对称情况的三维数值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边坡 数值模型 强度折减法 FLAC 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污泥渣料磨细粉水泥基材料活性激发及其机理
5
作者 成伟 高琦 +2 位作者 张宇驰 巴明芳 初汉增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1,共9页
为了更好地提高掺加表面处理污泥与建筑渣土高温烧结渣料磨细粉(简称磨细粉)的火山灰活性,研究了Ca(OH)_(2)对掺加磨细粉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重金属浸出规律的影响及机理,并通过XRD、SEM、BET、TG等微观测试技术分析材料的微... 为了更好地提高掺加表面处理污泥与建筑渣土高温烧结渣料磨细粉(简称磨细粉)的火山灰活性,研究了Ca(OH)_(2)对掺加磨细粉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重金属浸出规律的影响及机理,并通过XRD、SEM、BET、TG等微观测试技术分析材料的微细观结构特征。结果表明:Ca(OH)_(2)掺量为磨细粉水泥基材料中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6%~0.8%时,磨细粉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较优,在60 d时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较基准组分别提高了11.0%和7.8%;微细观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的Ca(OH)_(2)能增大磨细粉水泥基材料硬化浆体的比表面积,增加水化产物数量,提高硬化浆体结构密实性,但Ca(OH)_(2)掺量超过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8%之后,对磨细粉水泥基材料结构和性能则会产生负面效应。研究还发现,掺加占胶凝材料总质量0.8%的Ca(OH)_(2)能有效降低磨细粉水泥基材料中有害重金属的浸出浓度,其中Cu、Ni、Zn浸出率比基准组分别降低了17.5%、13.0%、40.8%,可以确保磨细粉水泥基材料中有害重金属Cu、Ni、Zn和Cr的浸出值均低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T 30760—2014)中规定的浸出浓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污泥 氢氧化钙 活性激发 重金属浸出浓度 建筑渣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隧道地铁振动效应现场实测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强 万灵 +1 位作者 刘干斌 郑荣跃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441,共7页
为揭示列车运行软土隧道瞬时响应和长期沉降的影响,以上海地铁9号线某区间隧道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软土隧道的自由场响应特征,基于经验公式法评估了隧道长期振动沉降.实测结果表明,隧道近处的地层响应以竖向振动为... 为揭示列车运行软土隧道瞬时响应和长期沉降的影响,以上海地铁9号线某区间隧道为例,采用现场实测和动力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软土隧道的自由场响应特征,基于经验公式法评估了隧道长期振动沉降.实测结果表明,隧道近处的地层响应以竖向振动为主,振动加速度总体上服从竖向加速度最大、横向加速度次之、纵向加速度最小的规律.隧道周围30 m范围内竖向加速度为0.02~0.32 m/s^(2),横向加速度为0.02~0.26 m/s^(2).竖向加速度在横向上以弧线状向外衰减,隧道斜上方和斜下方地层存在横向加速度放大现象,地层振动主频为0~400 Hz.地铁振动引起的土体动偏应力比小于2%,最大超孔压约为1.1 kPa.地铁运行初期隧道振动沉降主要来自土体不排水累积塑性变形,长期振动沉降则主要来自超孔压消散引起的固结沉降.研究软土地层响应特征有利于揭示地铁振动的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测试 地铁振动 振动加速度 地铁振动沉降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砂土颗粒破碎的柱孔扩张问题弹塑性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金辉 齐昌广 +3 位作者 王新泉 单艳玲 赖文杰 王梁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56-2164,共9页
目前对砂土中圆孔扩张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到砂土颗粒的破碎以及剪胀特性,且为了方便后续求解,很多学者对剪应力,剪切模量等计算参数做了简化,使得最终的求解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考虑颗粒破碎和剪胀特性的砂土... 目前对砂土中圆孔扩张问题的研究均未考虑到砂土颗粒的破碎以及剪胀特性,且为了方便后续求解,很多学者对剪应力,剪切模量等计算参数做了简化,使得最终的求解结果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针对上述问题,采用考虑颗粒破碎和剪胀特性的砂土临界本构模型,在塑性区联合相关流动法则和拉格朗日分析法,将传统的欧拉描述下的柱孔扩张问题转换为基于拉格朗日描述的带初值的一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最终通过数值方法得到砂土中柱孔扩张问题的半解析精确解,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土体初始应力对扩孔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破碎和初始应力对孔周应力和塑性区半径影响巨大,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土体在扩孔期间表现出不同的剪胀/剪缩特性;此外,高初始应力下的孔周土体在扩孔期间难以到达临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孔扩张 颗粒破碎 拉格朗日分析法 土体初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混凝土界面粘结性能多因素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建民 肖自强 +3 位作者 范奕涛 汪能君 王万祯 柳俊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88,共6页
组合混凝土叠合构件通过在预制陶粒混凝土部件上现浇普通混凝土而制成,兼具预制结构的施工方便和工期较短、现浇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同时,可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混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为分析叠合浇筑间隔时间、混凝... 组合混凝土叠合构件通过在预制陶粒混凝土部件上现浇普通混凝土而制成,兼具预制结构的施工方便和工期较短、现浇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性能良好等优点;同时,可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混凝土材料各自的性能优势。为分析叠合浇筑间隔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匹配、浇筑结合面处理方式、钢纤维掺入及附加法向约束力等因素对组合混凝土叠合界面粘结性能的显著影响,本工作设计制作了40组双面直剪组合混凝土试块进行正交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附加法向约束力的施加对叠合界面粘结剪切强度的影响高度显著,法向力的增加可明显提高粘结剪切强度;次之,影响程度相接近的为混凝土强度等级匹配及结合面处理方式,在试验所考虑变化范围内,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可有效改善叠合界面粘结剪切强度,露骨料剂处理方式相比较人工凿毛、粉煤灰砂浆涂刷及自然浇筑面等具有更好的粘结剪切性能;而混凝土内钢纤维的掺入对叠合界面粘结剪切性能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浇筑界面处理方式下,随着浇筑间隔时间的延长,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均发生较明显的、规律近似相同的降低变化;当叠合浇筑间隔时间从10 h变化到28 d,在粉煤灰砂浆涂刷、人工凿毛与露骨料剂不同处理方式下,界面粘结剪切强度分别降低为原强度的43.4%、48.1%和46.2%。在不同浇筑间隔时间情况下,露骨料剂处理方式可获得比人工凿毛处理和自然浇筑状态方式下相对较好的界面粘结剪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混凝土 粘结剪切性能 正交试验 浇筑结合面 轻骨料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台温海岸带景观格局及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奇 李伟芳 +2 位作者 寇相玮 傅杰超 胡慧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97-303,共7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及温州市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脆弱性演变特征,以促进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建设及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甬台温海岸带1995-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压力度—敏感度—恢复... [目的]分析浙江省宁波市、台州市及温州市的海岸带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生态脆弱性演变特征,以促进海岸带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建设及修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甬台温海岸带1995-2015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压力度—敏感度—恢复力”评价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景观类型脆弱度和生态脆弱度评测.[结果]①景观格局变化表现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其次为滩涂和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最多;耕地、林地斑块数量增多,呈破碎化趋势.②生态脆弱度高区域集中在杭州湾南岸的余姚市、慈溪市和台州湾的路桥区,20 a来研究区高脆弱度区域增多,整体生态脆弱度增加.③区域生态脆弱度与扰动指数、破碎度呈显著正相关,和景观脆弱度指数则完全相关.[结论]甬台温海岸带景观类型变化明显,生态脆弱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脆弱性 甬台温海岸带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三相异步电动机智能装配的工业机器人综合实验教学平台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琼 吕原君 刘成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17-222,共6页
聚焦电机制造产业群的岗位需求,开发了面向三相异步电动机智能装配的工业机器人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了自动化类专业开展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集成、工业互联网应用、MES系统管理等项目的实验教学。该实验平台以模块化设计的工作站... 聚焦电机制造产业群的岗位需求,开发了面向三相异步电动机智能装配的工业机器人综合实验教学平台,满足了自动化类专业开展数字化设计、工业机器人集成、工业互联网应用、MES系统管理等项目的实验教学。该实验平台以模块化设计的工作站作为执行单元,搭建了电动机智能装配5级框架体系,实现了电动机装配、检测和入库整个生产流程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实验表明,该平台可综合锻炼学生处理企业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工作节拍高和运行稳定的优势,达到了工业级生产要求,为探索和解决电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困境提供了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电动机 实验平台 智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DT算法的混凝土叠合面黏结强度预测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建民 叶钰蓉 +2 位作者 饶超敏 卓仁杰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0-155,171,共7页
制备了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试块,以分组试验数据为小样本,采用端到端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集成学习算法,建立了混凝土叠合面处理方式、浇筑间隔时间及法向作用力等输入特征参数与叠合面黏结强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并将GBDT... 制备了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试块,以分组试验数据为小样本,采用端到端的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集成学习算法,建立了混凝土叠合面处理方式、浇筑间隔时间及法向作用力等输入特征参数与叠合面黏结强度之间的预测模型;并将GBDT模型预测结果与支持向量回归、K近邻回归、决策树和BP神经网络等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比.结果表明:GBDT模型预测结果的拟合优度、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优于其它模型,其测试样本集的平均相对误差明显小于其它模型.所建立的GBDT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对混凝土叠合面黏结强度的变化进行满意的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混凝土 GBDT算法 黏结性能 黏结强度 陶粒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轻骨料与普通混凝土的黏结剪切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建民 李鹏飞 +2 位作者 冯楚祥 肖自强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0-707,共8页
设计制作了双面直剪型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试块并进行剪切破坏试验,发现各组试块的最终剪切破坏面层不同程度地由两侧混凝土及初始浇筑面层共同组成.为此,给出了具有内部分层式速度间断面的剪切破坏机构模型,并选用Mi... 设计制作了双面直剪型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试块并进行剪切破坏试验,发现各组试块的最终剪切破坏面层不同程度地由两侧混凝土及初始浇筑面层共同组成.为此,给出了具有内部分层式速度间断面的剪切破坏机构模型,并选用Mises屈服条件及Coulomb剪破条件,根据塑性极限分析原理建立了2种混凝土黏结层剪切破坏强度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陶粒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浇筑时,考虑浇筑结合面处理方式、浇筑间隔时间及法向力影响的最终剪切破坏遵循Mohr-Coulomb强度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粘结 剪切性能 塑性极限分析 分层式速度间断 陶粒轻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控电动联合淋洗法去除污染淤泥质黏土中铬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艳 王爱骅 刘干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42-1549,共8页
自行设计了温控电动联合淋洗试验装置,开展了铬污染淤泥质黏土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电流、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以及淋洗液种类、外加电压、温度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联合淋洗法可以有效去除土体中的重金属铬,当电压较小为15... 自行设计了温控电动联合淋洗试验装置,开展了铬污染淤泥质黏土室内土柱试验,分析了电流、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以及淋洗液种类、外加电压、温度对铬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动联合淋洗法可以有效去除土体中的重金属铬,当电压较小为15 V,淋洗液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S)和草酸(OA)时,Cr(Ⅵ)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5.86%和95.91%,Cr(总)的去除率分别为81.31%和78.08%。升高温度有助于草酸与铬的络合作用及铬的迁移,当温度升高至45℃时,Cr(Ⅵ)与Cr(总)的去除率可高达99.65%与82.50%;而当淋洗液为SDS时,升高温度使Cr(总)的去除率降低了10.99%。电压提高到55V对铬迁移的促进作用有限,淋洗剂为SDS和草酸时,Cr(VI)的去除率分别提高2.58%和3.05%,Cr(总)的去除率分别提高9.29%和3.78%,从节能角度考虑可采用较低的电压。电动联合淋洗法可有效去除污染土中水溶态及弱酸提取态的铬,降低污染土的毒性,并使土粒之间的孔隙变小,土粒结构更为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联合淋洗 污染淤泥质黏土 温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养菌与新型填料成膜性及BTF处理屠宰H2S废气 被引量:7
14
作者 庄荣玉 王磊刚 +7 位作者 李美燕 任雨婷 潜丽珍 高华生 刘军 赵洋甬 陈健 朱红青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6-1115,共10页
以新型填料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异养脱硫细菌蜡状芽孢杆菌ZJNB-B3接种到含活性污泥和LEVAPOR新型填料的小试曝气液体反应器,研究此菌在活性污泥及在填料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属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分析结果表明,芽... 以新型填料上生物膜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异养脱硫细菌蜡状芽孢杆菌ZJNB-B3接种到含活性污泥和LEVAPOR新型填料的小试曝气液体反应器,研究此菌在活性污泥及在填料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在属分类水平上的物种分析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属在接种后的填料中相对丰度较高,而在活性污泥样品中相对丰度较低,其在培养了第10d的填料样品中已经达到最大相对丰度.因此该菌与新型填料的亲和性和成膜性较好.将该菌与新型填料应用于生物滴滤塔(BTF)处理屠宰污水站排放的H2S恶臭废气,风量处理能力为2000m^3/h.结果表明,经该菌强化的BTF完成启动的时间比使用普通活性污泥接种的BTF缩短7d.强化的BTF在30d的稳定期试验中,当H2S进气浓度为4.92-9.54mg/m^3时,对H2S去除率为98%-99%.当进气H 2S在1.0-10mg/m^3范围波动时,空床停留时间(EBRT)为10,21,30s时,去除率分别为94%、98%、99%以上,且受进气H2S浓度波动的影响不大.当进口负荷为0.60-1.14g/(m^3·h)时,H2S去除率稳定在98%以上,H2S气体排放量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菌 LEVAPOR新型填料 生物膜 微生物多样性 生物滴滤塔 屠宰加工厂污水站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加劲T型节点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万祯 李华 +1 位作者 吴晓聪 倪威康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3-111,共9页
为考察支主管间设置的加劲板构造和支主管截面宽度比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连接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及演化等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加劲节点和常规节点进行了支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方钢管... 为考察支主管间设置的加劲板构造和支主管截面宽度比对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破坏模式、承载力、连接区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及演化等受力性能的影响,对加劲节点和常规节点进行了支管轴压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强方钢管轻骨料混凝土桁架T型节点的典型破坏模式有连接区主管受压上翼缘凹陷、主管腹板凸曲、主管弯曲、支管侧倾失稳、加劲板屈曲、支主管焊缝开裂和加劲板与支管焊缝开裂等.常规节点的承载力取决于支管根部及其焊缝的承载强度和连接区主管上翼缘的局部承压强度,其荷载-位移曲线形成流塑平台.加劲节点的承载力取决于包括加劲板扩散效应的支管根部及其焊缝的承载强度、连接区主管上翼缘扩散承压强度和加劲板屈曲强度,其荷载-位移曲线呈渐变上升趋势,没有屈服平台.加劲板明显提高了T型节点的承载力,加劲节点的屈服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较常规节点分别提高10.0%~40.0%和15.0%~48.3%,加劲节点的承载力随支主管截面宽度比的增加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节点 高强方钢管 轻骨料混凝土 加劲板 试验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与氯盐复合作用下硫氧镁胶凝材料的护筋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巴明芳 张丹蕾 +2 位作者 赵启俊 薛涛 柳俊哲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6-951,共6页
为探究硫氧镁(MOS)胶凝材料的护筋性,研究了自然养护、碳化、氯盐以及碳化和氯盐复合作用下MOS胶凝材料的电化学阻抗、钝化和脱钝钢筋的极化曲线以及锈蚀面积率.结果表明:碳化、氯盐单独作用下,MOS胶凝材料中钢筋的阻抗均低于自然养护... 为探究硫氧镁(MOS)胶凝材料的护筋性,研究了自然养护、碳化、氯盐以及碳化和氯盐复合作用下MOS胶凝材料的电化学阻抗、钝化和脱钝钢筋的极化曲线以及锈蚀面积率.结果表明:碳化、氯盐单独作用下,MOS胶凝材料中钢筋的阻抗均低于自然养护下的相应阻抗,且随着龄期的延长,钝化钢筋的阻抗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脱钝钢筋的阻抗则持续减小;碳化和氯盐复合作用下MOS胶凝材料中钢筋的锈蚀程度明显增加,碳化和氯盐复合作用对MOS胶凝材料内部钢筋锈蚀程度具有叠加效应;各种腐蚀环境中脱钝钢筋的锈蚀程度均高于钝化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镁胶凝材料 护筋性 钢筋 碳化 氯盐 电化学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竹组合柱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家亮 童科挺 +2 位作者 陈伟 王建民 李玉顺 《建筑材料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00-810,共11页
为研究钢-竹组合工字形柱(以下简称组合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18个组合柱试件,依次对其实施一次加载试验、长期加载试验与二次加载试验,观测并分析试件的蠕变过程,研究组合柱承载力与形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 为研究钢-竹组合工字形柱(以下简称组合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设计制作了18个组合柱试件,依次对其实施一次加载试验、长期加载试验与二次加载试验,观测并分析试件的蠕变过程,研究组合柱承载力与形变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柱有良好的整体性与承载能力,加载至60 d时蠕变变形已达蠕变总量的90%,Burger模型可以准确地描述组合柱的蠕变过程;长期荷载作用后,组合柱的延性与极限应变明显提高,极限承载力受长期荷载作用影响较小,承载力与延性随着含钢率的增加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竹组合结构 工字形柱 长期荷载 蠕变变形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封装盒的实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爱莲 张林春 +2 位作者 柳俊哲 高小建 汪晖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00-1205,共6页
将相变封装盒嵌入平房的火墙内,采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间歇性供热方式对火墙进行加热,利用TRM-WD120温度测试系统和Testo875-2i红外热像仪对室内温度进行全程监控,研究相变封装盒的数量、盒中铜网的数量以及加热时间等因素对其储热调温... 将相变封装盒嵌入平房的火墙内,采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间歇性供热方式对火墙进行加热,利用TRM-WD120温度测试系统和Testo875-2i红外热像仪对室内温度进行全程监控,研究相变封装盒的数量、盒中铜网的数量以及加热时间等因素对其储热调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封装盒数量的增加和加热时间的延长均能使相变封装盒在加热阶段吸收的热量增加,防止室内温度过快上升.并且在加热停止后相变封装盒释放的热量增加,从而减缓室内温度降低的速率,延长了20℃以上温度平台的持续时间,提高了环境的舒适度和供暖效率,并提高温度上升的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封装盒 铜网 储热 调温 加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轴载荷下含埋藏及扩展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及J积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吕原君 陈琼 张迅雷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4-1222,共9页
含埋藏椭圆裂纹平板在双轴载荷作用下会发生韧带断裂,埋藏裂纹会扩展为表面裂纹,表面裂纹会进一步扩展为贯穿裂纹,含不同裂纹类型构件在双轴加载工况时的机械强度目前成为研究焦点。以一种典型双轴加载条件(在平板端面施加垂直于裂纹面... 含埋藏椭圆裂纹平板在双轴载荷作用下会发生韧带断裂,埋藏裂纹会扩展为表面裂纹,表面裂纹会进一步扩展为贯穿裂纹,含不同裂纹类型构件在双轴加载工况时的机械强度目前成为研究焦点。以一种典型双轴加载条件(在平板端面施加垂直于裂纹面方向的拉/压力及沿厚度方向的弯矩和在沿厚度方向的平板两侧面施加拉/压应力)为载荷工况,以含埋藏椭圆裂纹平板为研究对象,开展对含埋藏椭圆裂纹及扩展后的表面椭圆裂纹、沿厚度方向穿透裂纹或沿宽度方向贯穿表面裂纹平板的极限载荷值及J积分值对比分析,给出了FAD评定图及评定方案,为用户合理使用含缺陷构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藏裂纹 双轴加载 极限载荷 J积分 参考应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45圆钢杆的疲劳破坏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万祯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7,共7页
为研究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以结构钢的椭球面断裂模型为开裂判据,由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裂尖真实应力场,计算出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失稳扩展面积、稳定扩展面积和稳定扩展长度.基于结构钢疲劳裂纹随加载次数加速扩展的试验事实... 为研究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以结构钢的椭球面断裂模型为开裂判据,由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裂尖真实应力场,计算出结构钢圆杆疲劳裂纹的失稳扩展面积、稳定扩展面积和稳定扩展长度.基于结构钢疲劳裂纹随加载次数加速扩展的试验事实,假定结构钢圆杆的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速率是循环加载次数的单调递增幂函数,即双对数坐标系下结构钢圆杆的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速率和循环加载次数为单调递增线性函数,积分后得到结构钢圆杆的疲劳裂纹稳定扩展长度和疲劳寿命间的函数表达式,导出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建议的结构钢圆杆的疲劳破坏模型表明,结构钢圆杆的疲劳寿命是名义最大应力、相对应力幅、初始裂纹位置和初始裂纹长度的复杂函数,不能简单化为仅是应力幅的函数.对Q345B圆钢杆进行了常幅循环应力疲劳试验,结果表明,Q345B圆钢杆的疲劳寿命随相对应力幅和名义最大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根据Q345B圆钢杆的疲劳试验结果,标定了其疲劳破坏模型参数,验证了建议的疲劳破坏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杆 疲劳破坏模型 疲劳裂纹 稳定扩展 失稳扩展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