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8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包括隐含图形信息提取的工程图识别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胡青泥 王晓丽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35,共5页
工程图识别应该模仿人阅读工程图 ,把隐含图形信息提取出来 .文中提出一种由稀疏的行程段直接提取整条图线、包括隐含图形信息提取的工程图识别算法 .该算法首先提取整条图线的信息 ,再确定图线交点 ;通过分析线素、间隔等的规律确定线... 工程图识别应该模仿人阅读工程图 ,把隐含图形信息提取出来 .文中提出一种由稀疏的行程段直接提取整条图线、包括隐含图形信息提取的工程图识别算法 .该算法首先提取整条图线的信息 ,再确定图线交点 ;通过分析线素、间隔等的规律确定线型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组织性 工程识别算法 隐含图形信息提取 图形处理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空角信息的无参考光场图像质量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斌 白永强 +2 位作者 朱仲杰 郁梅 蒋刚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3-74,共12页
光场图像通过记录多个视点信息可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视觉体验,但采集和可视化过程中引入的失真会严重影响其视觉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光场图像质量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结合空间-角度特征和极平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 光场图像通过记录多个视点信息可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真实的视觉体验,但采集和可视化过程中引入的失真会严重影响其视觉质量。因此,如何有效地评价光场图像质量是一个巨大挑战。本文结合空间-角度特征和极平面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参考光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首先,构建了空间-角度特征提取网络,通过多级连接以达到捕获多尺度语义信息的目的,并采用多尺度融合方式实现双重特征有效提取;其次,提出双向极平面图像特征学习网络,以有效评估光场图像角度一致性;最后,通过跨特征融合并线性回归输出图像质量分数。在三个通用数据集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明显优于经典的2D图像和光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其评价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的一致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图像 空间-角度特征 极平面信息 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 角度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志信息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节点故障预测研究
3
作者 王雨晞 叶庆卫 +2 位作者 周鹏 李冰 王晓东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2,共12页
针对计算机网络中节点故障对正常业务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日志信息为驱动的故障预测方法,通过构建高效的深度学习模型,并引入校正机制,对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支持网络运维的需求。首先收集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产... 针对计算机网络中节点故障对正常业务运行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日志信息为驱动的故障预测方法,通过构建高效的深度学习模型,并引入校正机制,对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支持网络运维的需求。首先收集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产生的日志信息,获得各节点的状态向量和所有节点的状态矩阵,然后通过状态填补原则补充数据集,最后将故障预测问题转换成时间序列预测问题。在公开的小规模运维数据集GAIA中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模型在局部网络场景下预测效果良好,预测有效性得到了验证,为计算机网络故障预测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志 计算机网络 节点故障 故障预测 深度学习 校正机制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板对齐与多阶段特征学习的光场角度重建
4
作者 郁梅 周涛 +3 位作者 陈晔曜 蒋志迪 骆挺 蒋刚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0-540,共11页
现有光场图像角度重建方法通过探索光场图像内在的空间-角度信息以进行角度重建,但无法同时处理不同视点层的子孔径图像重建任务,难以满足光场图像可伸缩编码的需求。为此,将视点层视为稀疏模板,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单模型处理不同角度稀... 现有光场图像角度重建方法通过探索光场图像内在的空间-角度信息以进行角度重建,但无法同时处理不同视点层的子孔径图像重建任务,难以满足光场图像可伸缩编码的需求。为此,将视点层视为稀疏模板,该文提出一种能够单模型处理不同角度稀疏模板的光场图像角度重建方法。将不同的角度稀疏模板视为微透镜阵列图像的不同表示,通过模板对齐将输入的不同视点层整合为微透镜阵列图像,采用多阶段特征学习方式,以微透镜阵列级-子孔径级的特征学习策略来处理不同输入的稀疏模板,并辅以独特的训练模式,以稳定地参考不同角度稀疏模板,重建任意角度位置的子孔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地参考不同稀疏模板,灵活地重建任意角度位置的子孔径图像,且所提模板对齐与训练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其它光场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以提升其处理不同角度稀疏模板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图像 角度重建 可伸缩编码 稀疏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干扰下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的联合多用户检测和信道估计方法
5
作者 李有明 陈江涛 +2 位作者 吴永宏 徐伯禺 蔡万源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 针对免调度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脉冲噪声干扰背景,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和最小二乘的联合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方法。首先利用多根天线接收下用户零星通信和突发脉冲噪声的联合稀疏性,将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问题建模成多测量向量的压缩感知问题,然后通过时序多重稀疏贝叶斯学习算法获取活跃用户和突发脉冲噪声的支撑集,最后使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信道和脉冲噪声。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现有的方法,所提方法在多用户检测、信道估计和脉冲噪声估计性能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一结论也通过误符号率进一步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调度 非正交多址接入 多用户检测 信道估计 脉冲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匀矿智能化换堆的解决方案
6
作者 喻波 李保俊 +2 位作者 闫龙飞 陈晓霞 杜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148,共8页
混匀矿作为烧结工序的核心原料,其前后两堆之间质量差异的有效识别和换堆管理对烧结矿的质量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本研究针对传统混匀矿换堆操作中存在的质量波动和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换堆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整合原料... 混匀矿作为烧结工序的核心原料,其前后两堆之间质量差异的有效识别和换堆管理对烧结矿的质量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本研究针对传统混匀矿换堆操作中存在的质量波动和操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换堆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整合原料场和烧结工序的数据通信,建立混匀矿造堆配比和质量化验数据的线上传输处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换堆计划编制、换堆操作、换堆质量调整与日常质量调整并行控制等智能控制模型,大幅降低了换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换堆控制的准确性。实施该方案后,换堆计划的编制时间从3 h以上缩短至0.5 h以内,操作员仅需通过简单的一键操作即可自动完成整个换堆过程;换堆当天的碱度稳定率平均提升了11.3%,FeO稳定率平均上升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匀矿 一键换堆 智能烧结 数据处理模型 混匀矿换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aZr_(0.2)Fe_(0.6)Y_(0.2)O_(3)-δ三重导体的NH_(3)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换换 程振乾 +1 位作者 简家文 邹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1,共6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汽车尾气处理手段之一。工作过程中需要高性能的高温气体传感器对NH_(3)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为了提高NH_(3)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了BaZr_(0.2)Fe_(0.6)Y_(0.2)O_(3)-δ在高温电化学NH_(3)传感器中...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汽车尾气处理手段之一。工作过程中需要高性能的高温气体传感器对NH_(3)的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为了提高NH_(3)传感器的性能,研究了BaZr_(0.2)Fe_(0.6)Y_(0.2)O_(3)-δ在高温电化学NH_(3)传感器中的敏感特性。相比于传统的Pt电极,BaZr_(0.2)Fe_(0.6)Y_(0.2)O_(3)-δ具有电子、质子和氧离子三重导电的特性,该特性使得NH_(3)传感器的三相反应界面从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处扩展到了整个敏感电极的表面,增加了电化学反应的区域和反应活性位点的数量,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此外,该传感器还表现较好的选择性、重复性以及长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传感器 质子导体 BaZr_(0.2)Fe_(0.6)Y_(0.2)O_(3)-δ 三重导电 三相界面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细化的实时人体姿态估计网络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永芳 石守东 +2 位作者 蓝艇 邱科迪 赵天翔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由于人体姿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取得高准确度的网络模型往往具有大量的参数和复杂的结构,给部署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细化的实时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使用多分辨率图像金字塔嵌入模块融合图片中多分辨率的空间特征,... 由于人体姿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取得高准确度的网络模型往往具有大量的参数和复杂的结构,给部署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细化的实时人体姿态估计网络,使用多分辨率图像金字塔嵌入模块融合图片中多分辨率的空间特征,减少单分辨率下空间特征损失;使用注意力细化网络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对全局注意力特征进行局部细化,降低参数量与计算量,实现实时的人体姿态估计。本文方法达到701 fps的推理速度,与推理速度为174 fps的HRFormer-small相比,提升4倍,但在精度上略低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TRANSFORMER 注意力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分散式动态PCA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35
9
作者 童楚东 蓝艇 史旭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317-4323,共7页
对现代大型复杂动态过程来讲,不同测量变量会存在不同的序列相关性,而且变量间的相互影响会体现在不同的采样时刻上。为此,结合利用分散式建模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分散式动态过程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对每个测量变量都引入多... 对现代大型复杂动态过程来讲,不同测量变量会存在不同的序列相关性,而且变量间的相互影响会体现在不同的采样时刻上。为此,结合利用分散式建模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的分散式动态过程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在对每个测量变量都引入多个延时测量值后,利用互信息为每个变量区分出与其相关的测量值,并建立起相应的变量子块。这种变量分块方式使每个变量子块都能充分地获取与之相对应的自相关性与交叉相关性信息,较好地处理了数据的动态性问题。然后,利用主元分析(PCA)算法对每一变量子块进行统计建模从而建立起适于大规模动态过程的多模块化的故障检测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用于动态过程监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过程系统 互信息 故障检测 统计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显著信息的层次特征学习图像分类 被引量:15
10
作者 祝军 赵杰煜 董振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19-1928,共10页
高效的图像特征表示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础.基于图像的视觉显著性机制及深度学习模型的思想,提出一种融合图像显著性的层次稀疏特征表示用于图像分类.这种层次特征学习每一层都由3个部分组成:稀疏编码、显著性最大值汇聚(saliency max pool... 高效的图像特征表示是计算机视觉的基础.基于图像的视觉显著性机制及深度学习模型的思想,提出一种融合图像显著性的层次稀疏特征表示用于图像分类.这种层次特征学习每一层都由3个部分组成:稀疏编码、显著性最大值汇聚(saliency max pooling)和对比度归一化.通过在图像层次稀疏表示中引入图像显著信息,加强了图像特征的语义信息,得到图像显著特征表示.相比于手工指定特征,该模型采用无监督数据驱动的方式直接从图像中学习到有效的图像特征描述.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监督学习,实现对图像进行分类.在2个常用的标准图像数据集(Caltech 101和Caltech 256)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结合图像显著性信息的层次特征表示,相比于基于局部特征的单层稀疏表示在分类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学习 层次稀疏表示 图像显著性 图像分类 显著性最大值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信息的PCA方法及其在过程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童楚东 史旭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01-4106,共6页
主元分析(PCA)是一种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测,其算法的本质在于提取过程数据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然而,传统PCA算法中定义的相关性矩阵局限于计算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无法衡量两个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强弱程度。... 主元分析(PCA)是一种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已被广泛用于多变量统计过程监测,其算法的本质在于提取过程数据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然而,传统PCA算法中定义的相关性矩阵局限于计算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无法衡量两个变量间相互依赖的强弱程度。为此,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互信息的PCA方法(MIPCA)并将之应用于过程监测。与传统PCA所不同的是,MIPCA通过计算两两变量间的互信息来定义相关性,将原始相关性矩阵取而代之为互信息矩阵,并利用该互信息矩阵的特征向量实现对过程数据的特征提取。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相应的统计监测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MIPCA用于过程监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元分析 数值分析 过程系统 互信息 故障检测 统计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运动信息与表观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郭立君 刘曦 +1 位作者 赵杰煜 史忠植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99-309,共11页
提出一种结合运动信息与表观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在对通过表观检测子获得的候选检测窗口执行分割验证的框架中,将运动信息融入到基于图像序列的对象分割算法中,通过获取更准确的分割结果来提高对候选检测窗口的检测准确率.该方法利用运... 提出一种结合运动信息与表观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在对通过表观检测子获得的候选检测窗口执行分割验证的框架中,将运动信息融入到基于图像序列的对象分割算法中,通过获取更准确的分割结果来提高对候选检测窗口的检测准确率.该方法利用运动信息更新运动对象的前景/背景分布模型,将颜色信息间接地融入行人检测中,并通过形状特征表现出来,与行人表观检测子形成互补的特性,获得更好的检测结果.上述结论在CAVIAR视频以及行人检测视频中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检测 形状先验 运动信息 图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量化的多尺度特征校准小目标检测网络
13
作者 徐杰 郭立君 +2 位作者 冯海 徐栋炯 张荣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8-234,共7页
为了解决复杂工业场景中边缘设备部署和小目标检测的漏检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的多尺度特征校准小目标检测网络(LMFC-Net)。首先,针对由于网络层数加深导致的浅层特征信息丢失及空间特征错位问题,提出多尺度特征校准的特征金字塔网络(MSF... 为了解决复杂工业场景中边缘设备部署和小目标检测的漏检问题,提出一种轻量化的多尺度特征校准小目标检测网络(LMFC-Net)。首先,针对由于网络层数加深导致的浅层特征信息丢失及空间特征错位问题,提出多尺度特征校准的特征金字塔网络(MSFC-FPN),利用深层特征校准浅层特征,在降低参数量的同时,提高模型对密集小目标的检测能力;其次,提出一种轻量化的共享参数卷积检测头(LSPC-Head),显著提升特征表达能力,并有效降低模型的参数和计算量;最后,通过通道剪枝和特征蒸馏降低计算和内存开销,并提升检测精度,使它适用于资源受限设备。实验结果表明,在FactorySafeDet数据集上,与YOLOv8n相比,LMFC-Net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降低了76.7%和24.7%,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均值(mAP50)分别提高了5.9和2.7个百分点。此外,在VisDrone2019、CrowdHuman和PCB公开数据集上,LMFC-Net具有良好的泛化性。与其他单阶段目标检测模型相比,LMFC-Net具有更小的模型参数量、计算量和更优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轻量化 多尺度特征校准 特征金字塔网络 共享参数卷积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显著性信息和社会力模型的人群异常检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萌 陈恳 +2 位作者 郭春梅 李斐 吉培培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3-199,共7页
人群异常事件检测是智能视频监控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融合时空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算法。首先提取显著性信息作为空间域特征,采用高精度的光流算法,结合社会力模型计算相互作用力作为时域特征;提出一种新的运动信息特征描... 人群异常事件检测是智能视频监控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融合时空特征的异常行为检测算法。首先提取显著性信息作为空间域特征,采用高精度的光流算法,结合社会力模型计算相互作用力作为时域特征;提出一种新的运动信息特征描述子——相互作用力直方图(HOIF),将其与显著性信息特征相融合送入支持向量机(SVM)进行学习训练,从而对人群事件进行分类。在U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数据库上对本文算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检测正确率及鲁棒性上要优于其他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显著性信息 社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编码的立体视频加密与信息隐藏算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巍 蒋刚毅 +1 位作者 郁梅 骆挺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58-2165,共8页
针对立体视频的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熵编码的立体视频加密与信息隐藏算法。首先,结合立体视频编码结构,分析误差漂移的物理机制,并根据立体视觉掩蔽效应,确定左右视点的加密帧和隐秘信息待嵌入帧。其次,在基于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 针对立体视频的安全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熵编码的立体视频加密与信息隐藏算法。首先,结合立体视频编码结构,分析误差漂移的物理机制,并根据立体视觉掩蔽效应,确定左右视点的加密帧和隐秘信息待嵌入帧。其次,在基于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的熵编码中,通过等长码字替换技术,实现立体视频的加密和信息隐藏。实验结果表明,视频码流经加密与信息隐藏之后格式兼容、比特率不变,视频感知质量无明显下降,在计算复杂度和码率增加率上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频编码 分层次B帧预测 隐秘域信息隐藏 熵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局部-全局时间依赖的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
16
作者 宋鹏程 郭立君 张荣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0-246,共7页
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WS-VAD)对智能安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WS-VAD任务面临以下问题:现有方法更关注对视频片段本身的判别,而忽略了片段之间的局部和全局时间依赖性;在损失函数设置上忽略了异常事件的时序结构;异常视频中存在大量... 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WS-VAD)对智能安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WS-VAD任务面临以下问题:现有方法更关注对视频片段本身的判别,而忽略了片段之间的局部和全局时间依赖性;在损失函数设置上忽略了异常事件的时序结构;异常视频中存在大量正常片段噪声,干扰训练的收敛。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局部-全局时间依赖(LGTD)网络的弱监督视频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中,LGTD网络利用多尺度时序特征融合(MTFF)模块捕获不同时间跨度内片段的局部时间相关性;同时,利用多头自注意力(MHSA)模块整合视频内所有片段的信息,从而理解整个视频序列的时间相关性;之后,利用通道注意力挤压-激励(SE)模块优化片段内部的特征权重,从而更准确地捕捉视频片段的时空特征,并显著提升检测性能。此外,进一步改进现有损失函数,即引入互补的K-maxmin包内损失和Top-K包外损失,以提高从异常视频中选取异常片段进行训练优化的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UCF-Crime和ShanghaiTech数据集上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了83.18%和95.41%,与协同正态学习(CNL)方法相比,分别提高了0.08和7.21个百分点。可见,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异常检测 弱监督学习 多实例学习 多尺度特征融合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安全机制的企业信息系统框架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钱江波 董逸生 +1 位作者 徐立臻 金光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4-86,共3页
随着一个企业的扩展,企业内部的局域网逐步建设成为跨区域的内部网,随之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围绕这样一个跨区域的企业内部网的安全机制的建设问题,结合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几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出了加设一定安全机制的较一般... 随着一个企业的扩展,企业内部的局域网逐步建设成为跨区域的内部网,随之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问题。围绕这样一个跨区域的企业内部网的安全机制的建设问题,结合实践经验,讨论了在几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出了加设一定安全机制的较一般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应用框架 身份认证 访问控制 局域网 防火墙 安全机制 企业信息系统 设计 企业内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MEMS-IMU/Wi-Fi组合室内行人定位算法
18
作者 朱明红 于飞 +2 位作者 金明 刘娟 王振鹏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9-617,共9页
为有效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机电惯性测量器件,本文研究一种新型集成策略,通过有效结合微机电惯性测量和Wi-Fi的数据直接估算行人的位置。基于行人航位推算法建立相对参考坐标系的位置推算模型;将惯性测量单元中陀螺仪的输出直接作为观测... 为有效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机电惯性测量器件,本文研究一种新型集成策略,通过有效结合微机电惯性测量和Wi-Fi的数据直接估算行人的位置。基于行人航位推算法建立相对参考坐标系的位置推算模型;将惯性测量单元中陀螺仪的输出直接作为观测值,同时定频采用无线网的位置数据进行校正,设计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估算行人的实时位置坐标;设计运动轨迹,采集手机传感器和无线信号接入点的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了有效性和可行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机电惯性测量器件和无线网组合定位时,位置误差会小于惯性测量单元单独定位时的误差,可见Wi-Fi信息可辅助微电子机械系统惯性传感器更精确地完成室内行人导航定位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行人定位 微机电惯性测量器件 无线传输系统定位 行人航位推算 组合定位 独立建模 扩展卡尔曼滤波 直接法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滤波Doherty功率放大器热分析研究
19
作者 温金流 李军 刘太君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6,共8页
该文基于Cree公司的CGH40025F晶体管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2.8 GHz~3.2 GHz的高效滤波Doherty功率放大器,然后采用自然散热与热沉结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散热分析,接着利用ANSYS和COMSOL软件分别对热沉结构进行仿真,研究了功率放大器的... 该文基于Cree公司的CGH40025F晶体管设计了一款工作频率为2.8 GHz~3.2 GHz的高效滤波Doherty功率放大器,然后采用自然散热与热沉结构方式分别对其进行了散热分析,接着利用ANSYS和COMSOL软件分别对热沉结构进行仿真,研究了功率放大器的温度分布及其产生的热应力与热形变,最后完成了功率放大器实物制作与测试。实测结果显示,该频段内的功率放大器在饱和输出功率条件下,漏极效率为53.35%~69.66%,增益为11.8 dB~12.6 dB。红外测温仪记录功率放大器功率管的最高温度为97.7℃。与两款ANSYS和COMSOL软件仿真得到的最高温度93.25℃和92.60℃相比,误差分别为4.45%和5.22%,在合理范围内,满足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热分析 滤波 热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 HEMTs的射频功放芯片电热耦合仿真方法研究
20
作者 娄旭烽 王健 夏银水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中采用的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具有高功耗特性,该特性将导致芯片出现严重的自热效应,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为更加精确地分析器件自热效应产生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器件芯片电热耦合协同仿真方法。该方法... 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中采用的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具有高功耗特性,该特性将导致芯片出现严重的自热效应,从而导致其性能下降。为更加精确地分析器件自热效应产生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器件芯片电热耦合协同仿真方法。该方法将器件电分析模型与温度分析模型进行物理耦合,建立相应的电、热耦合方程,通过观察器件的温度变化及相应的电流性能变化,进一步根据器件电流、电压特性计算热源,将功率器件作为热源并使用有限元方法计算热传导方程以获取芯片整体温度分布。文中通过实验仿真分析观察到自热效应导致氮化镓器件沟道电流下降并进行了详细讨论,得出温度的升高导致迁移率下降是电流减小的主要原因。最后,文中方法与商业软件做了仿真结果对比实验,对比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芯片电热协同模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功率放大器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自热效应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