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高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桂云
谷晨
+2 位作者
刘嘉津
秦伟
黄素姿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计算机技能
应用状况
计算机应用水平
体育教育
信息高速公路
技术动作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谷晨
《体育学刊》
CAS
1998年第3期61-62,共2页
作者从马约翰先生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两大方面入手,研究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研究结果主要有:(1)依据马约翰的主张,终身体育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整理出他的终身体育思想中指导终身体育健身的...
作者从马约翰先生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两大方面入手,研究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研究结果主要有:(1)依据马约翰的主张,终身体育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整理出他的终身体育思想中指导终身体育健身的目标体系和原则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约翰
终身体育
健身
价值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色系统理论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刘嘉津
王强
孙自俭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5-27,共3页
本文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探讨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过程中各相关素质因素的协调和优化。通过预测系统水平,建立优化模式,寻找发展难点,实现系统自身的优化,从而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
关键词
田径
训练体系
灰色理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嘉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9,共7页
以12名中外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26次较为理想的试掷为依据,对铅球衔接技术的平均球迷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技术状态下过渡阶段铅球平均球迷理想值大小的球迷模式,并以此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铅球球速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女子铅球
衔接技术
球速
理想值
铅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高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桂云
谷晨
刘嘉津
秦伟
黄素姿
机构
宁波大学体育教研中心
佳木斯
大学
师范学院电教
中心
出处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教师
计算机技能
应用状况
计算机应用水平
体育教育
信息高速公路
技术动作
调查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谷晨
机构
浙江
宁波大学体育教研中心
出处
《体育学刊》
CAS
1998年第3期61-62,共2页
文摘
作者从马约翰先生终身体育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两大方面入手,研究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研究结果主要有:(1)依据马约翰的主张,终身体育对国家、社会及个人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2)整理出他的终身体育思想中指导终身体育健身的目标体系和原则性方法。
关键词
马约翰
终身体育
健身
价值观
方法论
分类号
G8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色系统理论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13
3
作者
刘嘉津
王强
孙自俭
机构
宁波大学体育教研中心
上海
体育
学院田径系
复旦
大学
体育
系
出处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5-27,共3页
文摘
本文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探讨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过程中各相关素质因素的协调和优化。通过预测系统水平,建立优化模式,寻找发展难点,实现系统自身的优化,从而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
关键词
田径
训练体系
灰色理论
优化
Keywords
track and field∥training∥Grey system∥improvement
分类号
G820.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嘉津
机构
宁波大学体育教研中心
出处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3-59,共7页
文摘
以12名中外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26次较为理想的试掷为依据,对铅球衔接技术的平均球迷进行分析。建立了不同技术状态下过渡阶段铅球平均球迷理想值大小的球迷模式,并以此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过渡阶段铅球球速作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女子铅球
衔接技术
球速
理想值
铅球
Keywords
women's shot put, connected technique, shot velocity, optimal value, schemata
分类号
G824.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高校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孙桂云
谷晨
刘嘉津
秦伟
黄素姿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199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马约翰的终身体育思想
谷晨
《体育学刊》
CAS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灰色系统理论在田径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刘嘉津
王强
孙自俭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衔接技术球速理想值的探讨
刘嘉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