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石膏物理力学特性初探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超 杨春和 +2 位作者 余克井 付四乌 陈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1-466,共6页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的烘烤温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烘烤时间与含水率关系、溶解度与温度关系。按土工试验规范进行试验,测得磷石膏的含水率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着烘烤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是含水率应该是一个恒定的... 通过大量的室内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的烘烤温度与含水率的关系、烘烤时间与含水率关系、溶解度与温度关系。按土工试验规范进行试验,测得磷石膏的含水率随着烘烤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着烘烤时间的增长而增加,但是含水率应该是一个恒定的指标,所以磷石膏的含水率的测定不能按照现行规范进行,必须加以改进。建议在55~60℃条件下烘烤36h或更长时间来测定磷石膏的含水率。从试验还可以得知磷石膏有一定的溶解度,且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也正是由于磷石膏的溶解特性,所以在进行渗透试验和三轴剪切试验时要使用室温条件下的饱和磷石膏溶液替代水,从渗透试验结果来看,磷石膏坝渗透特性不同于一般的尾矿坝,其垂直渗透系数要大于水平渗透系数。从磷石膏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可知,磷石膏是一种有明显的剪胀性的材料,在剪切条件下其破坏发生在孔隙水压力为负的情况下,且其破坏时的应变受围压的影响不明显。利用磷石膏的剪切破坏发生在负孔压的这一特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坝体内孔压变化的监测来预测磷石膏坝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物理力学特性 含水率 溶解度 渗透系数 剪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高坝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超 余克井 +1 位作者 杨春和 陈剑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13-117,共5页
对于磷石膏的力学特性,国内外的研究很少。通过室内高压三轴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的强度与围压的关系。从高压三轴试验结果来看,磷石膏的强度随着围压的升高而降低,且磷石膏的高压折减效应比较明显。在稳定性分析中,如果采用常规围压条件... 对于磷石膏的力学特性,国内外的研究很少。通过室内高压三轴试验,研究了磷石膏的强度与围压的关系。从高压三轴试验结果来看,磷石膏的强度随着围压的升高而降低,且磷石膏的高压折减效应比较明显。在稳定性分析中,如果采用常规围压条件下的三轴试验得到的强度进行分析,其稳定性分析结果是偏于不安全的。以一个高磷石膏坝为例,对其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强度折减以后其安全系数明显降低。得出了磷石膏具有明显的高压强度折减特性,在高磷石膏坝的稳定性分析中一定要考虑高压强度折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高坝 稳定性分析 强度折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对水分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于钱米 邰博文 +4 位作者 牛吉强 汪国达 刘振华 冯雁 马争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03-3514,共12页
为了研究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粗粒土填料中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水分迁移易规律,测量常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特点试样的水分迁移量,对比分析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粒径空间分布差异和温度对水分迁移量的... 为了研究冻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粗粒土填料中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引起的水分迁移易规律,测量常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特点试样的水分迁移量,对比分析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粒径空间分布差异和温度对水分迁移量的影响,研究试样初始状态参数对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和粒径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建模预测水分迁移极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和常温情况下,细粒土分布越不均匀,试样上层与下层含水率的差值越大,即水分由试样下层向上层迁移越明显;2种温度条件下,试样水分迁移程度都随着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程度和粒径空间不均匀分布程度增大而增大;当粒组平均直径差异引起的粒径空间不均匀分布程度大于78.33%时,水分迁移程度迅速增长;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和粒径空间分布差异增加主要是由细颗粒质量分数增加和最大粒组的平均粒径减小引起的,初始孔隙比的影响排在第3位;温度一定时,水分迁移程度与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参数有二次函数关系。水分迁移主要发生在常温放置条件下的第1天内或第1次冻融循环的融化阶段;冻融循环条件下具有不均匀分布特点试样的水分迁移程度明显高于常温条件下试样的水分迁移程度;冻融循环条件下细粒土空间不均匀分布试样下层迁移至上层中最大含水量约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路基 水分迁移 细粒土 不均匀分布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释放孔减小预制桩挤土效应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练武 吴爱梅 吴瑾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77-281,共5页
为探索有效防治软土地区沉桩时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通过在某教学训练馆A(副馆)桩基施工时设置应力释放孔,结合理论计算及现场监测周边建筑的累计沉降、位移的方法,观测到设置应力释放孔后土体在水平及竖向的位移均会... 为探索有效防治软土地区沉桩时挤土效应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方法,通过在某教学训练馆A(副馆)桩基施工时设置应力释放孔,结合理论计算及现场监测周边建筑的累计沉降、位移的方法,观测到设置应力释放孔后土体在水平及竖向的位移均会大幅度减小,同时周围环境未遭受到破坏。结果表明,采用应力释放孔的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挤土效应问题,为防治深厚软土层地区预制桩挤土效应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桩 应力释放孔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组尺寸缺陷对颗粒破碎极限分形维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雷练武 于钱米 +3 位作者 李金钊 曹玉鹏 牛吉强 陈岁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546-552,共7页
现有颗粒破碎极限分形维数测量方法耗时长,结果准确度受实验条件影响非常大,实际测量过程中最大筛径和第二级筛径之间的颗粒粒径变化范围存在不完整现象。为了研究极限分形维数新简易测量方法和分析初始粒组尺寸缺陷对粗集料颗粒破碎极... 现有颗粒破碎极限分形维数测量方法耗时长,结果准确度受实验条件影响非常大,实际测量过程中最大筛径和第二级筛径之间的颗粒粒径变化范围存在不完整现象。为了研究极限分形维数新简易测量方法和分析初始粒组尺寸缺陷对粗集料颗粒破碎极限分形维数计算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快速测量了两种不同粗集料颗粒堆积初始孔隙率,高效计算了两种粗集料的极限分形维数,通过理论计算方法分析了两种有粒径缺失初始粒组的颗粒破碎极限状态。结果显示:通过新实验方法准确测量出两种不同颗粒材料的极限分形维数都约等于2.6;当实际初始粒组平均尺寸大于理论初始粒组平均尺寸时,这种粒组尺寸缺陷对极限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不会造成误差;当实际初始粒组平均尺寸小于理论初始粒组平均尺寸时,该粒组尺寸缺陷对极限分形维数的计算结果会造成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破碎 极限分形维数 尺寸缺陷 粒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