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预防性造口1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胡世杰 从志杰 张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施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高度≤6cm)的270例病例进行研究,共有113例施行预防性造口(41.9%),将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预防性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的关系。方法:对长海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施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吻合口高度≤6cm)的270例病例进行研究,共有113例施行预防性造口(41.9%),将临床及病理资料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0.0软件对是否预防性造口患者的吻合口漏发生率进行χ2检验。结果:低位前切除的患者中20例发生症状性吻合口漏,发生率7.4%。症状包括:腹痛(37%)、脉搏增快(53%)、发热(47%)、白细胞升高(53%)、盆腔引流液性状改变(68%)、肛门流脓血性液(26%)、其他(10%),平均年龄57.8岁,吻合口高度皆≤6cm,没有病例因吻合口漏死亡。其中预防性造口组发生4例漏(3.5%),未造口组发生16例(10.2%),P=0.04。在有术前放疗史的24例患者中预防性造口率达到75%,其中18例预防性造口者无一发生漏(0/18),而未造口者却有2例漏(2/6),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4。在做保护措施的142例低位前切除病例中,漏发生率为4.9%(7例),而剩余未做任何保护性措施的128例中吻合口漏发生率却高达10.2%(13例),P=0.10。有预防性造口的4例吻合口漏皆经保守治疗缓解,而未造口的16例漏中有8例因症状严重需手术干预,其中1例发生弥漫性腹膜炎。两组平均进食时间也有明显差异(P<0.01),但两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P=0.24)及住院天数(P=0.91)皆无明显差异。结论:吻合口漏仍是目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预防性造口可以明显降低高危人群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考虑到吻合口漏有其不可预见性,建议吻合口高度低于6cm的低位前切除病例行预防性造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造口术 吻合口漏 低位前切除术 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肖小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探讨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各32例。A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2 000 m L;... 目的:探讨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各32例。A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2 000 m L;B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3 000 m L;C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4 000 m L;对照组采用清水2 000 m L熏洗10 min;统计4组疗效,于术后第1、3、7、10天对所有受试者疼痛、水肿、排尿障碍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疗效最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 A组、B组、C组3组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最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 A组、B组、C组3组缓解水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最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排尿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 A组、B组、C组3组缓解排尿障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采用中等浓度(4%)的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进行施治,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复创熏洗方 熏洗浓度 术后疼痛 水肿 排尿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散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侯一民 干安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观察溃疡散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西医换药处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溃疡散。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7.09%、77.42%,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 目的:观察溃疡散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2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西医换药处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溃疡散。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87.09%、77.42%,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93.5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例患者切口出现感染。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渗液减少时间、脓腐消失时间和每次换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 h和72 h 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肛瘘术后常规换药的同时加用溃疡散有助于创面的恢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换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散 肛瘘 外科换药 创面愈合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告知对大肠癌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健 干安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0期19-20,2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诊断告知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肠镜检出原发性大肠癌并入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6例,按照诊断告知的时段分为2组,试验组为肠镜检查诊断后对患者直接告知,对照组在征得家属同意后...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诊断告知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肠镜检出原发性大肠癌并入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6例,按照诊断告知的时段分为2组,试验组为肠镜检查诊断后对患者直接告知,对照组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对患者住院期间隐瞒、直至出院前告知。两组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编症状困扰自评量表对患者在肠镜检查后、入院当日、手术前及出院前测量。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高于中国人常模,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在前三个时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肠癌患者诊断告知的同时应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并根据结果进行干预和支持,以使患者能保持稳定、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告知 抑郁 焦虑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