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政策建议研究
1
作者 黄康桥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17-2624,共8页
在“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是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现阶段,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在技术、市场等层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但产业从研发示范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关键问题... 在“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是支撑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国际能源竞争的战略新领域。现阶段,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在技术、市场等层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但产业从研发示范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关键问题,亟需凝聚行业共识以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本文首先从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从政策、市场、技术3个层面介绍了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其次,系统分析了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挑战,指出低质低价竞争已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阻碍。此外,安全标准、市场机制、数据建设、海外合规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也是行业亟需完善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挑战,本研究提出了多条政策建议和解决思路,主要包括安全与性能分级评估、并网实证与强制年检、容量补偿与保险手段、数据分区与行业共享、绿证互认与绿电直供5个维度,对于推动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高质量发展 安全标准 市场机制 数据共享 出海合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过载LiFePO_(4) 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特性
2
作者 魏志宁 陈稳 +1 位作者 卞灿灿 张朝山 《电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分析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在热过载条件下的热失控特性,为电池安全设计提供参考。以280 Ah储能用LiFePO_(4)锂离子电池为实验样品,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监测氢气和硫化氢的浓度。在0.5 C充电倍率下,对单体电池和电池... 分析磷酸铁锂(LiFePO_(4))锂离子电池在热过载条件下的热失控特性,为电池安全设计提供参考。以280 Ah储能用LiFePO_(4)锂离子电池为实验样品,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测温度变化,监测氢气和硫化氢的浓度。在0.5 C充电倍率下,对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进行持续过充的热失控特性分析。单体电池在450 s时完全进入热失控状态,氢气体积分数在约300 s时开始迅速上升,峰值达到0.072%,而硫化氢在203 s时开始上升,最高为0.056%。电池模组在303 s时完全进入热失控状态,氢气体积分数在192 s时迅速增加,峰值为0.074%,硫化氢在203 s时达到0.058%。气体浓度的变化可作为热失控的早期预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过载 过充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弱磁控制新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宇 李政 +4 位作者 桂永麟 柯栋梁 潘先喜 但志敏 汪凤翔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68-77,共10页
针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高速弱磁区域的电压极限椭圆约束及电流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集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和实时电压反馈的混合弱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有限集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最大转矩电流比和弱磁区域中进行转矩、转速、电... 针对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高速弱磁区域的电压极限椭圆约束及电流参数整定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集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和实时电压反馈的混合弱磁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有限集预测电流控制方法在最大转矩电流比和弱磁区域中进行转矩、转速、电流和角度的标定,解决传统复杂电流参数整定问题,提升标定数据的可靠性;其次,在预测电流采样控制方法基础上,结合实时电压反馈,设计弱磁区域的混合弱磁控制策略,避免电流环参数整定的同时,解决电压极限椭圆约束问题和实现高速运行。最后,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混合弱磁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与改进故障穿越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宇 张琛 +2 位作者 蔡旭 余勇铮 梁李柳元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996-6009,I0013,共15页
针对虚拟同步机在电网低、过电压故障下所面临的无功电压支撑不足、特性差等问题,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特性的虚拟同步机等效电路模型,并基于拓扑同伦原理,给出不同无功电压控制在等效电路相量图上的几何表征方法。利用该方法,揭示几种常见... 针对虚拟同步机在电网低、过电压故障下所面临的无功电压支撑不足、特性差等问题,建立考虑电流限幅特性的虚拟同步机等效电路模型,并基于拓扑同伦原理,给出不同无功电压控制在等效电路相量图上的几何表征方法。利用该方法,揭示几种常见无功电压控制下的虚拟同步机电流受限暂态电压支撑机理,并由此提出一种改进的故障穿越控制策略,有效改善电网低电压、过电压故障下的暂态电压控制能力和支撑特性,进而缓解故障期间的暂态功角稳定问题。基于PSCAD/EMTDC仿真对所提机理和故障穿越控制方法进行详细验证,最后,在3机9节点系统中对其在近、远区电网故障下的支撑特性进行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变换器 构网型控制 故障穿越 电流限幅 电压支撑控制 暂态同步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生物质与烟煤混燃灰熔融特征温度预测 被引量:2
5
作者 齐鹏远 姚锡文 +3 位作者 刘清华 许克强 任海芳 许开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4-182,共9页
生物质中钾、钠等碱金属含量高,极易导致生物质与煤混燃灰沾污结渣严重。灰熔融特征温度是用于表征积灰结渣倾向的重要指标。该研究在充分考虑灰中酸/碱性组分对熔融特征温度影响的基础上,以生物质与烟煤混燃灰中Al_(2)O_(3)、SiO_(2)、... 生物质中钾、钠等碱金属含量高,极易导致生物质与煤混燃灰沾污结渣严重。灰熔融特征温度是用于表征积灰结渣倾向的重要指标。该研究在充分考虑灰中酸/碱性组分对熔融特征温度影响的基础上,以生物质与烟煤混燃灰中Al_(2)O_(3)、SiO_(2)、P_(2)O_(5)、SO_(3)、K_(2)O、CaO、Fe2O_(3)7种氧化物作为变量,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生物质与烟煤混燃灰熔融特征温度预测模型,并以中国农村典型的玉米秸秆和神木烟煤为试样,测定其在不同掺混比例、不同温度和不同停留时间下的灰分组成及熔融特征温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玉米秸秆的质量分数由25%增至75%时,灰样中MgO、K_(2)O、CaO、Na2O等碱性氧化物的含量增加,特别是对于K_(2)O而言,其质量分数由5.89%升至14.41%,而Al_(2)O_(3)、P_(2)O_(5)和SO_(3)等酸性氧化物的含量逐渐减少,其中Al_(2)O_(3)的质量分数由12.05%降至7.78%,P_(2)O_(5)的质量分数由3.66%降至1.07%,SO_(3)的含量由7.70%降至1.48%。随着灰化温度升高和停留时间延长,Cl元素的含量明显减少。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经验公式预测结果及试验结果对比,发现该预测模型中P_(2)O_(5)、SO_(3)对灰熔融特征温度的影响系数较大,这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灰熔融特征温度与Al_(2)O_(3)、SiO_(2)、P_(2)O_(5)、CaO等氧化物含量呈正相关,表明这些氧化物成分有助于抑制熔融结渣。利用试验测量及经验公式等方法对该预测模型的结果进行检验,利用该模型预测的熔融特征温度与试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模型研究结果可为准确预测生物质与烟煤混燃灰熔融特征温度以及防治锅炉积灰结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混燃灰 熔融特性 回归预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电池储能与无功补偿的高压直挂大容量系统四象限运行控制技术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西奇 刘畅 +6 位作者 李睿 姜新宇 余东旭 陆承宇 裘鹏 丁超 蔡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06-1418,I0013,共14页
高压直挂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采用H桥电路串联的方法升高电压后接入电网,将电池簇分散接入级联H桥变换器的直流侧,具有高度模块化的结构,对比低压方案具有单机容量大、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明显优势。高... 高压直挂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采用H桥电路串联的方法升高电压后接入电网,将电池簇分散接入级联H桥变换器的直流侧,具有高度模块化的结构,对比低压方案具有单机容量大、效率高、响应速度快等明显优势。高压直挂BESS若能兼具无功补偿能力,实现系统四象限运行,将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和经济效益。电池簇接单相H桥变换器的结构,使得系统运行在高比例无功补偿工况时,电池簇电流在一个二倍基频的周期中会出现两次反向,导致电池运行在高频充放电的工况,这会对电池寿命和电池状态监测造成较大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注入的高比例无功补偿控制方法,避免了二倍基频脉动电流对电池进行高频充放电,再通过优化零序电压的幅值和相位,最大程度上降低对电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挂 电池储能 无功补偿 零序电压 功率因素 四象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矿成岩成矿深度测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吕承训 王建平 陈小龙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0-921,共12页
胶东金矿的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理论正经历着随地质科技发展而不断研究、讨论、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胶东西北部的新城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矿山之一。随着国... 胶东金矿的储量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和三分之一。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理论正经历着随地质科技发展而不断研究、讨论、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胶东西北部的新城金矿是胶东蚀变岩型金矿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矿山之一。随着国家对于矿产安全保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增储的迫切需求也随之而来。在矿产勘查领域,尤其是深部找矿过程中,成岩深度、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测算是重要的地质学方法。因此,本文选取新城金矿作为胶东地区的典型金矿代表,探讨其成岩、成矿和剥蚀深度的测算方法及应用。采用矿物压力计算方法,推算得到新城的成矿岩体———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的平均成岩深度为3 km;采用成矿深度构造校正方法,推算得到新城金矿的蚀变成矿平均深度为2 km;采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得到新城金矿成矿后的剥蚀深度约为2.5 km。在上述成岩深度、成矿深度和剥蚀深度测算结果的基础上,深入讨论胶东地区的金矿成矿规律和深部预测问题。研究区的生产勘探工作证明,本文的成矿深度计算结果与现已认识的深部成矿规律相吻合,研究成果对胶东金矿及其他相关类型的热液金属矿床的深部找矿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深度 成岩深度 剥蚀深度 构造校正测算 胶东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影响
8
作者 王小玉 金海族 +1 位作者 李星 李磊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9-1244,共6页
为了提高石墨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构建更加均匀稳定的SEI膜,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添加了1%(质量分数)的2,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DEBA)。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 为了提高石墨负极与电解液之间的界面稳定性,构建更加均匀稳定的SEI膜,在碳酸酯类电解液中添加了1%(质量分数)的2,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DEBA)。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CV)、交流阻抗法(EIS)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循环前后的石墨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添加DEBA能够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同时能够降低界面阻抗,形成更加均匀稳定的SEI薄膜。0.2 C时添加DEBA的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为343.2 mAh/g,循环30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285.4 mAh/g,容量保持率为83.2%,表现出比不含添加剂的电池更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石墨 2 2-二甲基乙烯基硼酸 电解液添加剂 SEI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撞击测试方法及参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家义 许庆顺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8-671,共4页
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和运输中,碰撞难以避免,品质控制尤为重要。电池受物理撞击后可能有内短路,为检验成品电池综合品质,需在出厂前进行可靠性检测。介绍可靠性检测中,八角转鼓设备的方法及合理的参数设置。借助运动仿真模拟... 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和运输中,碰撞难以避免,品质控制尤为重要。电池受物理撞击后可能有内短路,为检验成品电池综合品质,需在出厂前进行可靠性检测。介绍可靠性检测中,八角转鼓设备的方法及合理的参数设置。借助运动仿真模拟电池在转鼓中的撞击参数,收集测试后电池的数据,以判断品质是否达到六西格玛(6σ)的工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撞击 八角转鼓设备 内短路 六西格玛(6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电化学储能电站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有为 陈小波 吴凯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99-3306,共8页
在世界范围内,电化学储能(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EES)呈加速发展态势,但EES电站的可靠性不够高,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不断强化EES装备质量监督的同时,优化EES电站设计,选择适宜的直挂电压等级和机组... 在世界范围内,电化学储能(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EES)呈加速发展态势,但EES电站的可靠性不够高,尚有很大提升空间,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不断强化EES装备质量监督的同时,优化EES电站设计,选择适宜的直挂电压等级和机组冗余方案,会对整个EES电站可靠性产生很大影响。该文以组成EES机组的子模块为基本单元,基于行业统计数据,应用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法,分析了EES机组及电站的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子模块总数及冗余数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直挂不同电压等级会对EES电站的可靠性产生显著影响。按当前子模块故障率平均水平计及离线检修的作业方式,采用直挂较低电压等级、较多EES机组并列的设计,EES电站有更高的可靠性,明显优于直挂较高电压等级、较少EES机组并列的方案;若需直挂更高电压等级,子模块故障率宜处于极低水平。文中还分析了EES电站不同冗余方案、检修周期及在线检修等对可靠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大型EES电站,子模块冗余与机组冗余相结合,故障检修与长周期定期检修相结合,可明显提升EES电站可用系数。该文所得结论可作为EES电站优化选型和设计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储能 电压等级 冗余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窗比功率的主动式头枕控制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凌波 祝志鹏 +1 位作者 王凯 曹立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647-2654,共8页
为减小追尾碰撞中乘员损伤,开发了一款基于加速度信号控制的主动式头枕。针对其控制系统,提出了移动窗比功率算法。通过与移动窗积分算法和比功率算法进行运算数据对比,分析了其抗干扰性和触发及时性,并开展了头枕台架试验和后碰撞台车... 为减小追尾碰撞中乘员损伤,开发了一款基于加速度信号控制的主动式头枕。针对其控制系统,提出了移动窗比功率算法。通过与移动窗积分算法和比功率算法进行运算数据对比,分析了其抗干扰性和触发及时性,并开展了头枕台架试验和后碰撞台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抗干扰性更强,触发更及时,其触发时刻误差在1ms以内,能有效避免误触发;头枕可在碰撞发生后52ms内完全展开,控制系统可在15ms内发出触发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头枕 控制系统 移动窗比功率算法 追尾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式铁钻工旋扣钳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先中 张仕帆 +4 位作者 万继方 陈辉 陈志湘 邓志勇 贺东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7-142,共6页
旋扣钳是轨道式铁钻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力和运动特性对整机性能有重要影响。提出一种新型轨道式铁钻工旋扣钳,建立旋扣钳力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随后,利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方法对旋扣钳关键铰点进行运动... 旋扣钳是轨道式铁钻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受力和运动特性对整机性能有重要影响。提出一种新型轨道式铁钻工旋扣钳,建立旋扣钳力学模型,利用ADAMS软件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分析。随后,利用机构的结构分析与综合方法对旋扣钳关键铰点进行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旋扣钳在旋扣过程中的接触力与驱动力均在允许范围内,证明旋扣钳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建立旋扣钳关键铰点的位移方程、速度方程以及加速度方程,继而得到偏转角α2的活动范围为5°~76°、α3的活动范围为14°~85°以及α4的活动范围为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式铁钻工 旋扣钳 接触仿真 运动学分析 ADAM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汽车电池包铝合金顶盖拉延成形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宁水根 曹炳鑫 +1 位作者 卢泓坤 张庆永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5,共6页
目的解决轻薄铝合金电池包顶盖拉延成形过程中的工艺质量问题。方法采用Autoform软件对顶盖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单一条件下分别研究压边力、冲压速度、凹凸模间隙以及摩擦因数对顶盖拉延成形规律的影响。以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 目的解决轻薄铝合金电池包顶盖拉延成形过程中的工艺质量问题。方法采用Autoform软件对顶盖拉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在单一条件下分别研究压边力、冲压速度、凹凸模间隙以及摩擦因数对顶盖拉延成形规律的影响。以最大减薄率和最大增厚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对以上4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实验优化,且采用正交综合评分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影响评价指标的4个因素的主次关系(冲压速度>压边力>摩擦因数>凹凸模间隙)以及最优工艺参数。结果最优工艺参数如下:冲压速度为1000 mm/s,压边力为800 kN,摩擦因数为0.12,凹凸模间隙为1.26 mm。采用最优工艺参数进行拉延成形实验验证,实验后测量实物顶盖,实际最大减薄率为14.3%,最大增厚率为8.6%。与仿真值比较,顶盖的实际最大减薄率误差为8.9%、最大增厚率误差为7.5%,实际值与仿真值之间的误差合理。结论在实际生产中,该工艺参数优化的方法能够为后续轻薄铝合金顶盖的生产制造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顶盖 冲压 正交实验 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常温循环衰减机理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晓梅 姚斌 +3 位作者 谢乐琼 胡乔 王莉 何向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8-1343,共6页
常温循环寿命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重要指标,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阴极结构稳定和电解液成分简单的特点,是研究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的重要手段。研究磷酸铁锂电池的常温衰减机理对于完善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的认知和电化学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 常温循环寿命是锂离子电池应用的重要指标,磷酸铁锂电池具有阴极结构稳定和电解液成分简单的特点,是研究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的重要手段。研究磷酸铁锂电池的常温衰减机理对于完善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的认知和电化学性能提升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不同健康状态(SOH)的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为样本,研究其常温循环容量衰减的原因。使用电化学微分容量曲线(dQ/dV)分析电芯常温循环过程中的极化变化规律,通过曲线的峰面积变化规律推断电芯容量损失来源,发现电芯的极化虽然随着循环增长,但容量损失主要发生在石墨第3个平台。三电极电芯的电化学阻抗谱显示电芯循环中阳极R_(ct)增长迅速,动力学下降。阴阳极扣电测试发现循环中阴阳极材料的活性没有发生变化。结合以上结果,磷酸铁锂电池常温循环容量损失主要体现为活性锂损失,活性锂损失主要与循环中固体电解质膜(SEI)增厚和电池膨胀应力导致的阳极动力学性能下降相关。动力学不足导致的阳极电位过低加速副反应消耗活性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常温循环 衰减机理 活性锂损失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粉末冶金的石墨烯/铝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控制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鞠渤宇 宋义伟 +3 位作者 赵博阳 姜义君 杨文澍 武高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2,共8页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强化效率高、强塑性协同提升、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有望突破现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塑性匹配性差的瓶颈问题,但石墨烯的难于分散是困扰材料制备的重要问题。基于机械球磨工艺的片状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将球状铝粉变成片... 石墨烯/铝复合材料具有强化效率高、强塑性协同提升、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有望突破现有金属基复合材料强塑性匹配性差的瓶颈问题,但石墨烯的难于分散是困扰材料制备的重要问题。基于机械球磨工艺的片状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将球状铝粉变成片状,实现石墨烯的均匀分散。本研究通过添加过程控制剂PDMS调控机械球磨过程,制备片状铝粉,结合压力浸渗技术制备0.6%(质量分数)GNPs/6061Al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延长,片状铝粉直径呈先上升后稳定的状态;随过程控制剂黏度上升,片状铝粉直径上升,铝粉片状化效果更明显,同时石墨烯缺陷含量先降低后上升。结合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讨论了材料性能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铝基复合材料 片状粉末冶金 变形机制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阳极预锂化技术的锂离子电池高倍率老化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赵鹤 韩策 +6 位作者 程小露 郝维健 徐涵颖 耿萌萌 杨凯 赵丰刚 邱新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461,共8页
通过阳极预锂化技术,可以补充锂离子电池在化成以及后续循环过程中活性锂的损失,由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然而阳极预锂化后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如何变化,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经阳极预锂化的石墨-磷酸... 通过阳极预锂化技术,可以补充锂离子电池在化成以及后续循环过程中活性锂的损失,由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然而阳极预锂化后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如何变化,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经阳极预锂化的石墨-磷酸铁锂电池在高倍率老化过程中,充放电电位、电池容量、电池健康状态(SOH)、电化学阻抗等的演变过程,并研究了电池性能衰减过程中正、负极片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补锂量范围内,阳极预锂化技术不影响电池的寿命衰减机理,而是通过克服不可逆活性锂损失来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阳极预锂化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安全高能量锂离子电池设计:高电压层状正极材料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小波 陈世龙 +2 位作者 林永寿 卢世刚 吴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912-2919,共8页
本文以钴酸锂正极材料为例,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分析了正极材料的热分解及其与电解液的反应热特性,考察了不同充电态、电解液对层状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并系统分析了O2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增加,钴酸... 本文以钴酸锂正极材料为例,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分析了正极材料的热分解及其与电解液的反应热特性,考察了不同充电态、电解液对层状正极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并系统分析了O2增加的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充电截止电压的增加,钴酸锂的脱锂量增大,层状结构破坏程度加剧,热分解释放出更多的O2。对比了4.4 V的LiNi0.33Mn0.33Co0.33O2(4.4 V-NMC111)和4.2 V的LiNi0.8Mn0.1Co0.1O2(4.2 V-NMC811)正极材料热稳定性,并明确以4.4 V-NMC111与4.2 V-NMC811为阴极制作的全电池具有相近的能量密度,但4.4 V-NMC111电池表现出更好的耐高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电压 热稳定性 热重−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无粘结剂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的合成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嫚 李泽华 +5 位作者 李帅杰 肖根华 罗熳 蒋文全 陈人杰 吴锋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7-294,共8页
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极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添加粘结剂以稳定极片结构,但粘结剂的加入会降低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影响其离子迁移速率。通过在经水热反应刻蚀的钛箔/网上原位生长二氧化钛(TiO 2... 作为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极材料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极材料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添加粘结剂以稳定极片结构,但粘结剂的加入会降低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影响其离子迁移速率。通过在经水热反应刻蚀的钛箔/网上原位生长二氧化钛(TiO 2)得到无粘结剂TiO 2/Ti纳米线阵列电极,并系统地研究不同钛基底及水热反应温度对TiO 2/Ti纳米线阵列电极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钛基底及水热反应温度均对生长的TiO 2纳米线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通过220℃水热反应生长在钛网(0.15 mm)上的TiO 2纳米线呈蛛网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属于锐钛矿型TiO 2,储钠过程主要由赝电容效应控制,且具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首周放电比容量为986 mAh g^-1,库伦效率为21.7%;随后放电比容量逐渐稳定在240 mAh g^-1左右;循环200周后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228 mAh g^-1,库伦效率稳定在99.3%左右;即使在3200 mA g^-1的超大电流密度下,放电比容量仍能达到152 mAh g^-1。无粘结剂电极材料极大可以有限地提升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对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无粘结剂 二氧化钛 纳米线阵列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LLC谐振式变换器的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蒙 于新红 +1 位作者 汪凤翔 张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0-96,共7页
针对CLLLC谐振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模型复杂、环路设计困难以及动态特性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阶等效模型的广义预测电压控制GPVC(generalized predictivevoltagecontrol)算法。首先通过扫频方法拟合得到变换器低阶等效模型;其次设... 针对CLLLC谐振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模型复杂、环路设计困难以及动态特性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阶等效模型的广义预测电压控制GPVC(generalized predictivevoltagecontrol)算法。首先通过扫频方法拟合得到变换器低阶等效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基于模型的GPVC策略,构建成本函数;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实现预测电压控制算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多种工况下相比传统PI控制方法具有更优的稳态性、动态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变换器 广义预测控制 低阶等效模型 脉冲频率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硫电池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雁波 张强 +1 位作者 张姗姗 张圣景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电池作为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已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越来越多应用在汽车上。锂硫电池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高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从锂硫电池目前的研究展开综述,重点综述锂硫电池的工作原... 电池作为新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已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越来越多应用在汽车上。锂硫电池因具有高理论比容量、高能量密度、价格低廉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从锂硫电池目前的研究展开综述,重点综述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研究瓶颈、电池正极、负极以及电解质现状,并对锂硫电池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隔膜 电解质 穿梭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