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聚苯胺/金复合材料的多巴胺电化学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玲玲 陈峰 +1 位作者 刘锡尧 王佳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以末端金纳米粒子嫁接的聚苯胺复合材料(PANI/Au)为电极材料构建灵敏的多巴胺(DA)电化学传感器。以差示脉冲伏安法(DPV)为测试方法。结果表明:DA在PANI/Au修饰电极上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并具有宽的双线性段电化学响应(0.01~1μmol/L和... 以末端金纳米粒子嫁接的聚苯胺复合材料(PANI/Au)为电极材料构建灵敏的多巴胺(DA)电化学传感器。以差示脉冲伏安法(DPV)为测试方法。结果表明:DA在PANI/Au修饰电极上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并具有宽的双线性段电化学响应(0.01~1μmol/L和1~200μmol/L)和较低的检测极限(LOD=0.01μmol/L)。此外,该传感器具有杰出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PANI/Au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为制备具有增强电化学活性的DA传感器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多巴胺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3N4@WO3纳米棒阵列材料制备及光催化研究
2
作者 梁志瑜 王颖 +3 位作者 汤端莲 黄仁昆 梁若雯 颜桂炀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8-72,共5页
在水热过程中利用乙二酸诱导合成了WO3纳米棒阵列,并将该纳米棒阵列与g-C3N4复合,成功制备出gC3N4@WO3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探讨其光氧化苯酚的能力。结果表明,乙二酸具有诱导WO3纳米棒阵列朝(001)面定向生长的功能,在光催化活性上,g-C3N... 在水热过程中利用乙二酸诱导合成了WO3纳米棒阵列,并将该纳米棒阵列与g-C3N4复合,成功制备出gC3N4@WO3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探讨其光氧化苯酚的能力。结果表明,乙二酸具有诱导WO3纳米棒阵列朝(001)面定向生长的功能,在光催化活性上,g-C3N4@WO3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在60 min内对苯酚的光氧化效率可达到94.4%。并分析了光降解的过程中,空穴、羟基自由基是催化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对g-C3N4@WO3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的光氧化性能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WO3纳米棒阵列 g-C3N4 乙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森林涵养水源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化
3
作者 林彦君 叶楠 《广东蚕业》 2022年第8期21-23,共3页
文章选取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湿地松林、竹林五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根据七都镇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林分面积、降雨量、蒸散量,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了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森林的涵养水源价值量。结果表明,宁德市... 文章选取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杉木林、马尾松林、阔叶林、湿地松林、竹林五种林分为研究对象,根据七都镇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林分面积、降雨量、蒸散量,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了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森林的涵养水源价值量。结果表明,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林分调节水量总价值为7255.21万元/a,林分净化水质总价值为2481.45万元/a,林分总涵养水源价值为9736.66万元/a,单位平均价值2.54万元/(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涵养水源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模塑料的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世俊 罗尧森 +6 位作者 翟苏宇 赖文忠 黄继涛 黄梦芸 朱光明 张振伟 曾佳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资源化、环保化与低成本化是传统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在硼酸的辅助下,采用腰果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腰果酚和硼酸的引入及其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以改性树脂为基体制备了酚醛模塑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腰果酚... 资源化、环保化与低成本化是传统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在硼酸的辅助下,采用腰果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探讨了腰果酚和硼酸的引入及其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以改性树脂为基体制备了酚醛模塑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腰果酚的引入和用量会显著影响树脂的性能,高的替代量使树脂软化点和热稳定性下降,在硼酸的辅助下,则能够实现对改性树脂性能的有效调控,并且以该改性树脂制备的模塑料显示出较好的韧性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酚 硼酸 酚醛树脂 改性 酚醛模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盐辅助插层制备不同氧化程度石墨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悦梅 崔春娜 何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对传统氧化法进行改进,降低硫酸的浓度,采用中高浓度的硫酸,加入小分子盐类,辅助超声波的作用,插层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结果显示小分子盐类的加入可以影响得到的氧化石墨烯(GO)的氧化程度,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拉曼光谱... 对传统氧化法进行改进,降低硫酸的浓度,采用中高浓度的硫酸,加入小分子盐类,辅助超声波的作用,插层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结果显示小分子盐类的加入可以影响得到的氧化石墨烯(GO)的氧化程度,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NaCl的加入可以降低得到的石墨烯(GO-NaCl)的氧化程度,KCl的加入可以增加得到的石墨烯(GO-KCl)的氧化程度;X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显示样品GO-NaCl和样品GO-KCl的碳氧比有明显不同,C1s谱表明GO-NaCl的氧化程度较样品GO明显减弱,样品GO-KCl的氧化程度较样品GO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氧化程度 氯化钠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腐剂处理马尾松边材防腐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覃斌 梁哨 +1 位作者 李权 林辉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26,共5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马尾松边材素样以及6种防腐剂处理马尾松边材在被褐腐菌侵染后的降解情况,采用同步热分析(TGA-DSC)研究了试样热解特性、各反应阶段热动力学参数等。研究表明:当热解温度升高到600℃时,各试样失重率从小到大依次... 利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马尾松边材素样以及6种防腐剂处理马尾松边材在被褐腐菌侵染后的降解情况,采用同步热分析(TGA-DSC)研究了试样热解特性、各反应阶段热动力学参数等。研究表明:当热解温度升高到600℃时,各试样失重率从小到大依次为10%丙酮<10%蒸馏水<马尾松素样<4%樟脑<10%乙酸乙酯<10%甲醇<4%氨溶烷基铜铵(ACQ),最大失重量越大则对应试样防腐剂的防腐效果越好。各试样的热解在低温区(260~380℃)和高温区(380~600℃)分别满足一级和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各试样活化能从一级反应到二级反应阶段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小。试样浸渍的防腐剂防腐效果越好,其褐腐后的纤维素含量保留得就越多,则对应试样的一级热解反应活化能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木材 防腐 褐腐 热重分析 热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制备高性能竹基热固性复合板材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覃斌 梁哨 +2 位作者 李权 王翔 林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以竹席、厚(薄)竹帘与杨木单板等为材料,施加酚醛树脂胶后按照对称、奇数和厚度原则,层与层之间纵横交错进行组坯,经热压制备成一种高性能竹基热固性复合板材,产品进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为14... 以竹席、厚(薄)竹帘与杨木单板等为材料,施加酚醛树脂胶后按照对称、奇数和厚度原则,层与层之间纵横交错进行组坯,经热压制备成一种高性能竹基热固性复合板材,产品进行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热压温度为140℃,热压时间为92 s/mm,热压压力为2.5 MPa。根据最优工艺参数对模型进行验证,产品弹性模量为8.74 GPa,静曲强度98.2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4.8%,胶合强度为0.91 MPa,密度为0.89 g/cm3。实际值与预测值接近,证实所获得的模型可以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以热压三要素为变量准确预测产品的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材 毛竹 响应面 热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制备及其导热声学性能的研究
8
作者 鲁旭荣 李权 林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4-188,共5页
将水杉木材用于基材制备实木复合地板并与市面常见的多层和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理化性能、导热及声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含水率为10.7%,甲醛释放量为0.112 mg/m^(3),浸渍剥离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将水杉木材用于基材制备实木复合地板并与市面常见的多层和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理化性能、导热及声学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的含水率为10.7%,甲醛释放量为0.112 mg/m^(3),浸渍剥离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3种实木复合地板由于结构和树种组成不同,导热性有较大差异,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导热系数为0.188 W/(m·K),在3种实木复合地板中最低,保温隔热效果最好。水杉基3层结构实木复合地板在0.2~2 kHz范围内11个频率条件下的吸声系数,均高于相同频率条件下其他2种实木复合地板。密度、含水率、漆膜厚度等均对产品吸声系数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杉 实木 复合地板 热工学 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饰处理对毛竹和炭化毛竹表面视觉性质及防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梁哨 潘昌仁 +2 位作者 岑晓倩 林辉 李权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采用桐油和醇酸清漆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及炭化毛竹试材进行涂饰处理,评估试样表面视觉性质及耐腐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毛竹经桐油和醇酸清漆涂饰后,以及在涂饰且腐朽后表现为明度不断降低,而炭化毛竹的明度则是先降低后升... 本文采用桐油和醇酸清漆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及炭化毛竹试材进行涂饰处理,评估试样表面视觉性质及耐腐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毛竹经桐油和醇酸清漆涂饰后,以及在涂饰且腐朽后表现为明度不断降低,而炭化毛竹的明度则是先降低后升高。毛竹和炭化毛竹在涂饰后和涂饰且腐朽后的红绿轴色品指数分别呈现逐渐增大和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黄蓝轴色品指数均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色度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增加。毛竹试样的色调角在涂饰后增大,在涂饰且腐朽后降低,而炭化毛竹的色调角则恰好相反。毛竹试样涂饰后的色差比涂饰且腐朽后更大,而炭化毛竹则相反。炭化毛竹及其涂饰桐油和醇酸清漆,毛竹涂饰桐油这4种试样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毛白杨涂饰桐油,毛竹及其涂饰醇酸清漆,这3种试样能达到Ⅱ级耐腐水平。总的来看,相同涂饰条件下炭化毛竹和毛竹相比,相同试样条件下涂饰桐油比涂饰醇酸清漆涂的耐腐效果好。扫描电镜进一步证实了炭化毛竹相比毛竹在彩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侵染后,其菌丝分布较少,结构保持完整,耐腐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涂饰 腐朽菌 色度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民族木结构建筑用材色差及耐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哨 覃斌 +2 位作者 岑晓倩 李权 林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5-239,共5页
以黔东南州民族木结构建筑常用的木材马尾松、杉木和枫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180、200、220、240℃热处理温度和2 h热处理时间条件下试样表面颜色及耐腐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和枫香试样的明度L*随热处理温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以黔东南州民族木结构建筑常用的木材马尾松、杉木和枫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180、200、220、240℃热处理温度和2 h热处理时间条件下试样表面颜色及耐腐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杉木和枫香试样的明度L*随热处理温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各温度梯度之间的明度L*差异均表现为显著。180~240℃,3种试样的红绿轴色品指数a*和黄蓝轴色品指数b*基本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总色差ΔE反映出热处理对马尾松颜色变化的影响最大。彩绒革盖菌和变色栓菌对枫香的降解要强于2种针叶材马尾松和杉木,而绵腐卧孔菌和密粘褶菌则正好相反。热处理温度越高,各试样耐腐效果越好,当温度达到240℃时,3种树种试样在4种木材腐朽菌腐朽试验后均能达到Ⅰ级强耐腐水平。扫描电镜进一步证实了240℃热处理后的马尾松相比素样在被绵腐卧孔菌侵染后,其菌丝分布较少,结构保持完整,耐腐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杉木 木材腐朽菌 色度学 耐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TiSAPO-34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五魁 陈峰 +1 位作者 颜桂炀 白云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9-634,共6页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Ti SAPO-34分子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热重(TG)等方法对其形貌、物相组成、孔径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的水...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Ti SAPO-34分子筛,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RS)、热重(TG)等方法对其形貌、物相组成、孔径等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的水溶液模拟污染物评价Ti SAPO-34分子筛吸附性能,考察了钛的掺杂量及样品再生后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形貌为球形,是一种微孔分子筛,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样品中部分Ti原子成功进入骨架,仍保持了SAPO-34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在190℃晶化24 h得到的样品吸附性能较好,0.3 g样品吸附1 h对0.01 g·L^(-1)亚甲基蓝的水溶液模拟污染物吸附率达到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材料 分子筛 合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真菌病害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成彬 王泽榕 +4 位作者 阮俊峰 魏日凤 薛岚 陈美霞 刘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并研究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 【目的】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并研究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在NCBI数据库的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子囊菌门,格孢腔目,附球真菌属,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菌丝体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5~9,在供试的11种碳源上均可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在8种氮源培养基中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蛋白胨;光暗交替不影响菌丝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2℃。【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害的病原菌为高粱附球菌(E.sorghinum),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环境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病原菌分离鉴定 多基因序列分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两步法烧结氧化铝陶瓷及对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德良 方层层 +4 位作者 詹迎旭 王翰瑶 梁志瑜 吴啸 林枞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4-180,共7页
采用微波两步法制备细晶氧化铝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铝陶瓷致密化、晶粒生长和韧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传统两步法烧结对比,分析探讨微波两步法烧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微波两步法能有效降低传统两步法的烧结温... 采用微波两步法制备细晶氧化铝陶瓷,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氧化铝陶瓷致密化、晶粒生长和韧性的影响,并通过与传统两步法烧结对比,分析探讨微波两步法烧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微波两步法能有效降低传统两步法的烧结温度,缩短烧结时间;由于微波具有促进扩散的非热效应,微波两步法对晶粒生长的抑制作用表现的不明显,但是在相似的晶粒尺寸下,微波两步法烧结的样品表现出了更优的硬度和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两步法烧结 氧化铝陶瓷 晶粒生长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为碳源水热法合成碳量子点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0-233,239,共5页
以铁观音茶叶为原料,使用水热法合成发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采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将合成的CQDs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水体中Cr^(6+)离子的检测,探讨了pH、反应时间对Cr^... 以铁观音茶叶为原料,使用水热法合成发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CQDs),采用透射电镜对其形貌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对其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将合成的CQDs作为荧光探针用于水体中Cr^(6+)离子的检测,探讨了pH、反应时间对Cr^(6+)离子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优检测条件下,CQDs的荧光猝灭率与Cr^(6+)离子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0~9.0μmol/L,检测限为0.15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4%~102%。该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对Cr^(6+)离子的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茶叶 碳量子点 荧光 C6+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丝蛋白辅助铜催化碳氮偶联反应
15
作者 吴丰田 李俊 +7 位作者 孙艺嘉 曾蓉 任涵 刘秀萍 张彩虹 闫芳明 吴玲 崔春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4-89,共6页
采用碘化亚铜/蚕丝蛋白催化体系催化芳基卤代物与咪唑之间发生偶联反应,高收率得到了多种N-芳基化产物.本文方法不仅可实现产物的克级规模制备,还可用于2-苯基吲哚和三氮唑的合成.此外,提出了该催化体系下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蚕丝蛋白 C-N偶联 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花状BiOI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作者 王颖 汤端莲 +2 位作者 黄仁昆 樊海梅 梁若雯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67-169,共3页
采用水热法,以Bi(NO_(3))_(3)·5H_(2)O为铋源,以KI为碘源,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制备绣球花状BiOI光催化剂.利用SEM、XRD对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选用罗丹明B作为降解目标,探究了PVP的加入量对BiOI光催化剂形貌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 采用水热法,以Bi(NO_(3))_(3)·5H_(2)O为铋源,以KI为碘源,以乙二醇作为溶剂制备绣球花状BiOI光催化剂.利用SEM、XRD对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选用罗丹明B作为降解目标,探究了PVP的加入量对BiOI光催化剂形貌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P添加的量为0.01 g时,BiOI催化剂成形性最好,颗粒大小匀称,且对目标降解物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最高,可达到90.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花状 BiOI光催化剂 水热法 降解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钨酸晶体合成、 二维红外光谱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17
作者 黄晓辉 黄晓星 +4 位作者 应少明 毕文超 高小梅 陈义平 孙燕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733-3739,共7页
通过水热法合成两个同构新型锗钨酸化合物[M(phen)_(3)]_(2)[GeW_(12)OH_(40)]·2H_(2)O[M=Zn(1),Co(2)]。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配体与簇阴离子间的氢键构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配体邻菲罗啉(phen)的π…π和C—H…... 通过水热法合成两个同构新型锗钨酸化合物[M(phen)_(3)]_(2)[GeW_(12)OH_(40)]·2H_(2)O[M=Zn(1),Co(2)]。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配体与簇阴离子间的氢键构成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配体邻菲罗啉(phen)的π…π和C—H…π分子间作用力连结成三维超分子。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PXRD)、红外光谱(FTIR)、磁微扰及热微扰下的动态红外光谱(2D-IR COS)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研究。PXRD显示化合物测试谱图和单晶结构数据模拟谱图主要峰位重合,峰形基本一致,表明合成的化合物较纯。FTIR显示在3400 cm^(-1)附近出现较宽的吸收峰是νas(O—H)吸收峰,在1650~1350 cm^(-1)之间出现的峰是phen芳环的骨架伸缩振动峰,在1100~700 cm^(-1)出现了饱和Keggin结构4个特征振动吸收峰;5~50 mT磁场变化下的2D-IR COS显示,在1300~1500和3000~3300 cm^(-1)范围内,化合物1和化合物2出现明显差异,可能是化合物中过渡金属(Zn(Ⅱ),Co(Ⅱ))造成配体phen苯环中C—C骨架振动伴随C—H…π氢键中νas(C—H)振动时偶极矩随磁场的变化。TGA显示失重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失去游离的水,第2阶段失去配位邻菲罗啉,第3阶段620℃后钨氧簇骨架开始坍塌。探讨了化合物对五种人体肿瘤细胞系(胃癌细胞HGC-27、SNU668,肝癌细胞Huh7,肠癌细胞HCT116、SW480)的体外抑制作用。发现两个化合物对这五种人体肿瘤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都小于100μmol·L^(-1),有机配体和锗钨氧酸簇的协同作用使得化合物1、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大大增强;化合物1、2对于这五种人体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两种化合物对肠癌细胞SW480的抗肿瘤活性最高,对胃癌细胞SNU668的抑制作用最低。虽然化合物1和2同构,但是过渡金属的不同,导致于它们的抗肿瘤活性差别较大,化合物2对五种人体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都比化合物1强,其中化合物2对于肠癌细胞SW480的抑制作用是化合物1的2.7倍,为进一步研究作为多酸抗癌药物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钨酸 KEGGIN结构 二维红外光谱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5-硝基-1,10-邻菲罗啉构筑的碘化铅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及理论计算(英文)
18
作者 吴艳玲 李浩宏 +2 位作者 庄凰龙 郑林禄 陈之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09-1415,共7页
通过溶液挥发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1[(5-Nitro-phen) PbI2]n(phen=phenanthroline),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a=8. 5501 (19)... 通过溶液挥发法合成了有机-无机杂化配位聚合物1[(5-Nitro-phen) PbI2]n(phen=phenanthroline),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a=8. 5501 (19),b=21. 789 (7),c=17. 964 (6),V=3346. 7 (17)3,Z=8,C_(12)H_7I_2N_3O_2Pb,Mr=686. 21,Dc=2. 724 g·cm^3,F(000)=2432,μ=13. 775 mm^(-1),最终偏离因子R=0. 0327,wR=0. 0993。化合物1由PbI_4N_2八面体通过共棱和共顶点形成了一条扭曲1-D双链结构,相邻的双链通过π–π堆积和氢键作用形成3-D超分子网络结构(CCDC:771383)。值得一提的是碘离子浓度较低时能得到更高维度的同分异构体,量子化学计算表明,2-D的异构体由于硝基σ反键态处在较低能级因而具有更好的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铅 晶体结构 配位聚合物 5-硝基-1 10-邻菲罗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