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构与重构:苗族传统体育仪式的传承与嬗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继帅
王振亮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146-152,156,共8页
在苗族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过程中,苗族传统体育仪式逐渐从宗教仪式转向审美仪式与社会仪式的世俗领域。苗族传统体育仪式表现出由民俗生活转向仪式展演的形态重构,呈现出从仪式参与主体“单向路线”到“多维嵌入”的关系重构,编织出由...
在苗族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过程中,苗族传统体育仪式逐渐从宗教仪式转向审美仪式与社会仪式的世俗领域。苗族传统体育仪式表现出由民俗生活转向仪式展演的形态重构,呈现出从仪式参与主体“单向路线”到“多维嵌入”的关系重构,编织出由“生存技术”向“资本再生产”转移的意义重构。其社会功能展现出苗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生的历史心性,塑造苗民的审美认同和族群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仪式
传承
嬗变
苗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仪式、记忆与认同:“三公下水操”中的身体运动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郭学松
王伯余
+2 位作者
杨海晨
陈萍
刘明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7,72,共7页
运用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融合特纳仪式理论、族群理论等,基于福建珪塘"三公下水操"仪式中身体运动为研究样本,对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逻辑进行探究。认为,乡土社会仪式中身体运动的展演具有重要...
运用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融合特纳仪式理论、族群理论等,基于福建珪塘"三公下水操"仪式中身体运动为研究样本,对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逻辑进行探究。认为,乡土社会仪式中身体运动的展演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保持与传递功能;在身体运动呈现历史记忆的现实场域中,始发性历史记忆勾勒出民间乡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源起,建构性历史记忆强化了族群认同,历史记忆的现实"结构与反结构"升华了身体运动象征内涵;在历史情景再现的场域中,论证了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乡土仪式
身体运动
仪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场、移转与退场:台湾日据时期宋江阵的历史演进(1895-1945)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学松
方千华
+2 位作者
杨海晨
郭惠杰
陈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57,共7页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台湾日据五十年中宋江阵的移转轨迹为逻辑起点,探究这种乡土武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形构。研究认:在台湾日据初期,宋江阵的主要社会功能被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展示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尚武抗争精神。...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台湾日据五十年中宋江阵的移转轨迹为逻辑起点,探究这种乡土武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形构。研究认:在台湾日据初期,宋江阵的主要社会功能被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展示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尚武抗争精神。在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宋江阵主要出现在庙会、余庆等场域之中,在保留其宗教仪式"保驾护航"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种神人共娱的精神工具;在日本人观赏的场域中,宋江阵武术展演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展示与象征。在日本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中,宋江阵成为牺牲工具,只能暗中习练和操演,成为台湾乡土民众的一种精神抗争力量。在日据五十年的历史演进中,可洞悉宋江阵始终是被选择的工具,并伴随社会的需求而移转,从中也可窥探台湾日据社会之变革,以及由此而型塑的乡土民众的历史心性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宋江阵
台湾地区
日据时期
斗争工具
精神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间武术传承人村落治理中的礼治与法治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郭学松
杨海晨
陈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畲族武术的"在野之礼"成为村落治理的工具;在畲族武术传承人授武场域、授徒性别选择、用武方式等方面将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促生了"以礼入法"行为的实践达成。研究认为,以武术的"在野之礼"等形成的村落治理传统并不会随着村落普法的推进而在短时间内消亡,"礼法合治"将是当前转型时期村落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并伴随乡土社会的发展持续产生效能,村落武术之礼文化及传承人的身体力行成为这种治理格局型塑的重要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法治
民间武术
武术传承人
村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构与重构:苗族传统体育仪式的传承与嬗变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继帅
王振亮
机构
吉首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宁德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年第2期146-152,15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苗疆传统体育文献采辑与整理研究”(19ATY001)。
文摘
在苗族社会结构变迁与发展过程中,苗族传统体育仪式逐渐从宗教仪式转向审美仪式与社会仪式的世俗领域。苗族传统体育仪式表现出由民俗生活转向仪式展演的形态重构,呈现出从仪式参与主体“单向路线”到“多维嵌入”的关系重构,编织出由“生存技术”向“资本再生产”转移的意义重构。其社会功能展现出苗民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共生的历史心性,塑造苗民的审美认同和族群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仪式
传承
嬗变
苗族
Keywords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ritual
inheritance
evolution
Miao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仪式、记忆与认同:“三公下水操”中的身体运动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郭学松
王伯余
杨海晨
陈萍
刘明云
机构
宁德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福建
师范
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泉州
师范学院
体育
学院
出处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7,7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福建原生态村落体育研究”(14CTY022)
文摘
运用文本分析、田野考察等研究方法,融合特纳仪式理论、族群理论等,基于福建珪塘"三公下水操"仪式中身体运动为研究样本,对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之间的相互逻辑进行探究。认为,乡土社会仪式中身体运动的展演具有重要的历史记忆保持与传递功能;在身体运动呈现历史记忆的现实场域中,始发性历史记忆勾勒出民间乡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源起,建构性历史记忆强化了族群认同,历史记忆的现实"结构与反结构"升华了身体运动象征内涵;在历史情景再现的场域中,论证了历史记忆、身体运动及族群认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
关键词
历史记忆
族群认同
乡土仪式
身体运动
仪式体育
Keywords
historical memory
ethnic identity
local rituals
body movements
ritual sports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场、移转与退场:台湾日据时期宋江阵的历史演进(1895-1945)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学松
方千华
杨海晨
郭惠杰
陈萍
机构
宁德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福建
师范
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1-5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7ATY012)
文摘
运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方法,以台湾日据五十年中宋江阵的移转轨迹为逻辑起点,探究这种乡土武术的历史演进及其功能形构。研究认:在台湾日据初期,宋江阵的主要社会功能被用于抵御日本的入侵,展示中华武术的技击本质和尚武抗争精神。在日本统治台湾以后,宋江阵主要出现在庙会、余庆等场域之中,在保留其宗教仪式"保驾护航"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种神人共娱的精神工具;在日本人观赏的场域中,宋江阵武术展演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展示与象征。在日本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中,宋江阵成为牺牲工具,只能暗中习练和操演,成为台湾乡土民众的一种精神抗争力量。在日据五十年的历史演进中,可洞悉宋江阵始终是被选择的工具,并伴随社会的需求而移转,从中也可窥探台湾日据社会之变革,以及由此而型塑的乡土民众的历史心性迁移。
关键词
武术
宋江阵
台湾地区
日据时期
斗争工具
精神工具
Keywords
Wushu
Songjiang Array
Taiwan
Japanese-invasion Period
weapon
spirit
分类号
G852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间武术传承人村落治理中的礼治与法治研究
被引量:
10
4
作者
郭学松
杨海晨
陈萍
机构
曲阜
师范
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福建
师范
大学
体育
科学
学院
宁德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闽台民间体育融合发展的参与式治理研究>(17ATY012)
文摘
运用文献调研、参与式观察、无结构访谈等方法,以金斗洋畲族武术传承人的村落治理实践为研究主题,探讨村落礼治、法治及礼法合治是如何以村落武术或村落武术传承人为媒介而推行的。研究发现,金斗洋畲族村的村落治理延续了传统的礼治方式,畲族武术的"在野之礼"成为村落治理的工具;在畲族武术传承人授武场域、授徒性别选择、用武方式等方面将法律的相关内容融入其中,促生了"以礼入法"行为的实践达成。研究认为,以武术的"在野之礼"等形成的村落治理传统并不会随着村落普法的推进而在短时间内消亡,"礼法合治"将是当前转型时期村落社会治理的重要形式,并伴随乡土社会的发展持续产生效能,村落武术之礼文化及传承人的身体力行成为这种治理格局型塑的重要媒介。
关键词
礼治
法治
民间武术
武术传承人
村落治理
Keywords
rule of law
folk Wushu
Wushu inheritor
village governance
分类号
G80-05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构与重构:苗族传统体育仪式的传承与嬗变
王继帅
王振亮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仪式、记忆与认同:“三公下水操”中的身体运动研究
郭学松
王伯余
杨海晨
陈萍
刘明云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在场、移转与退场:台湾日据时期宋江阵的历史演进(1895-1945)
郭学松
方千华
杨海晨
郭惠杰
陈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民间武术传承人村落治理中的礼治与法治研究
郭学松
杨海晨
陈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