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鱼选育子代F_(3)肌肉营养分析
1
作者 黄伟卿 张艺 +5 位作者 周振平 周逸洋 周舒宁 周洪磊 武小宣 丁建发 《渔业研究》 2025年第4期460-467,共8页
【目的】探究选育对大黄鱼肌肉营养的影响。【方法】取大黄鱼选育子代F_(3)和同期同一环境养殖的未经选育的对照组进行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结果】大黄鱼选育子代F_(3)肌肉中... 【目的】探究选育对大黄鱼肌肉营养的影响。【方法】取大黄鱼选育子代F_(3)和同期同一环境养殖的未经选育的对照组进行肌肉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对比分析。【结果】大黄鱼选育子代F_(3)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16.77±0.33)%高于对照组,粗脂肪含量(12.23±0.12)%和水分含量(69.13±0.69)%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所含的氨基酸总量(TAA)和鲜味氨基酸(DA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达84.71±0.86,与对照组基本保持一致;肌肉中所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27.63±0.6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为(12.79±0.50)%,∑n-3 PUFA含量(13.21±0.44)%和EPA+DHA含量(11.70±0.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n-6 PUFA的含量(13.82±0.9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大黄鱼复合体型修长、体色金黄和生长速度快的多性状良种选育,能提高大黄鱼肌肉中TAA、DAA、PUFA、HUFA、∑n-3 PUFA和EPA+DHA的含量,改善大黄鱼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选育子代 肌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仔、稚鱼期的脊椎骨及附肢骨生长发育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伟卿 宋炜 +4 位作者 刘铮 李婷婷 邵逸臻 张艺 杨俊帆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1-757,共7页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仔、稚鱼期的脊椎骨及附肢骨生长发育规律,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大黄鱼仔、稚鱼(1~30日龄)各发育时期的脊椎骨及附肢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黄鱼仔、稚鱼脊索呈管状,于2~5日龄仔鱼有明显分节现象,...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仔、稚鱼期的脊椎骨及附肢骨生长发育规律,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法对大黄鱼仔、稚鱼(1~30日龄)各发育时期的脊椎骨及附肢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黄鱼仔、稚鱼脊索呈管状,于2~5日龄仔鱼有明显分节现象,9日龄仔鱼髓弓开始分化发育,13日龄仔鱼鱼脉弓开始分化发育,脊索分节完全,17日龄仔鱼背肋和腹肋变得清晰,髓棘和脉棘也分别由髓弓和脉弓末梢延长完全形成,18日龄稚鱼脊椎骨开始发生骨化,直至27日龄稚鱼骨化完全。大黄鱼仔、稚鱼奇鳍以尾鳍、臀鳍、背鳍的先后顺序形成。尾鳍在7日龄仔鱼开始发育,第1尾下骨形成,直至13日龄仔鱼开始出现尾下骨愈合现象,尾鳍条出现,15日龄仔鱼尾上骨开始发育,直至19日龄稚鱼尾杆骨、尾上骨和尾下骨均已形成,尾鳍鳍条逐渐清晰,第3、4尾下骨之间间隙将尾鳍分为两个部分,尾鳍形态初步发育完全,27~30日龄稚鱼尾杆骨首先开始骨化,其次尾下骨及鳍条开始骨化;14日龄仔鱼时出现8个臀鳍支鳍骨,17日龄仔鱼鳍条长出8条,20日龄稚鱼出现硬棘分化,直至25日龄稚鱼臀鳍发育完全,鳍条和硬棘骨化完全;17日龄仔鱼体背出现支鳍骨1行,背鳍开始发育,至20日龄稚鱼时,第1背鳍10根硬棘均出现,第二背鳍鳍条基本出现,21~25日龄稚鱼期间,硬棘从前向后逐渐骨化,鳍条发育完全。在大黄鱼仔、稚鱼骨骼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脊骨前凸、椎体融合、脉棘分叉和脉棘冗余等骨骼发育畸形的现象。研究结果可为丰富大黄鱼发育生物学理论和鱼类骨骼异常发育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仔稚鱼 脊椎骨发育 附肢骨发育 骨骼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养殖对拟穴青蟹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3
作者 陈思仪 黄鑫岚 +5 位作者 李婷婷 刘铮 吴周宇 邵逸臻 张丽梅 黄伟卿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74-80,93,共8页
为探究低盐对拟穴青蟹(Scalla paramamosain)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将平均体质量为(254.00±36.81)g的拟穴青蟹在循环水中饲养60 d,一蟹一盒。试验将盐度25的正常海水直接降至20,再以日均2.5的幅度将盐度降至15和10,最后以日均2的幅... 为探究低盐对拟穴青蟹(Scalla paramamosain)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将平均体质量为(254.00±36.81)g的拟穴青蟹在循环水中饲养60 d,一蟹一盒。试验将盐度25的正常海水直接降至20,再以日均2.5的幅度将盐度降至15和10,最后以日均2的幅度将盐度降至5,使试验组盐度分别为5(S_(5))、10(S_(10))、15(S_(15))、20(S_(20))和25(S_(25),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组30只蟹。结果显示:低盐养殖青蟹的肌肉粗蛋白含量变化在(16.2±1.9)%~(19.5±0.7)%之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S_(10)组蟹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_(25)(P<0.05);S_(15)组的肌肉氨基酸总量(TAA)为(18.63±0.91)%,必需氨基酸(EAA)(6.49±0.41)%和呈味氨基酸(DAA)(7.48±0.21)%均高于对照组,氨基酸指数(EAAI)最优为80.36。S_(10)组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与EP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3族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为33.0%,达到最高。结果表明,在10~15的低盐环境下养殖拟穴青蟹,有助于改善肌肉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低盐度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式“蟹公寓”青蟹养殖技术
4
作者 张艺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69-70,共2页
我国养殖的青蟹以拟穴青蟹为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青蟹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深受我国消费者喜爱。2022年,全国青蟹养殖产量为15.4万吨,是产量最高的海水养殖蟹类。目前青蟹的养殖模式仍以池塘养殖为主,设... 我国养殖的青蟹以拟穴青蟹为主,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梭子蟹科、青蟹属。青蟹营养丰富,风味鲜美,深受我国消费者喜爱。2022年,全国青蟹养殖产量为15.4万吨,是产量最高的海水养殖蟹类。目前青蟹的养殖模式仍以池塘养殖为主,设施条件较差,受暴雨、气温骤变等天气因素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由于青蟹相互残杀的特性,池塘养殖青蟹亩产量较低,只有50千克/亩左右。有部分养殖户开始使用一蟹一盒的“蟹公寓”开展青蟹工厂化养殖,避免了青蟹相互残杀,极大地提高了养殖密度,同时可以减少受环境突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骤变 池塘养殖 海水养殖 节肢动物门 工厂化养殖 环境突变 天气因素 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低盐养殖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和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伟卿 阮少江 +4 位作者 张艺 刘招坤 尹飞 单秀娟 罗芬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2,共5页
通过对选育大黄鱼进行低盐养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了12月龄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并估算遗传力。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0.957)最大,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658)最高;建立大黄鱼低盐... 通过对选育大黄鱼进行低盐养殖,采用通径系数分析了12月龄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并估算遗传力。试验结果表明,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0.957)最大,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0.658)最高;建立大黄鱼低盐养殖模式多元回归方程为m=-143.694+13.062L(r2=0.959),经显著性检验,体长对体质量的偏回归系数及回归常数均达到了极其显著水平(P<0.01);分析低盐养殖大黄鱼体高、体长和体质量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623、0.681和0.363均明显高于自然海水养殖大黄鱼的体高(0.178)、体长(0.548)和体质量(0.110)。低盐环境养殖的大黄鱼选育子代可以更好的继承亲本性状,应进行大黄鱼抗低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低盐 生长性状 相关关系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和野生可口革囊星虫营养评价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彬新 周逢芳 +1 位作者 黄伟卿 阮少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40-245,252,共7页
分析和评价养殖和野生可口革囊星虫营养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养殖星虫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星虫(P<0.05),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星虫(P<0.05)。养殖星虫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野... 分析和评价养殖和野生可口革囊星虫营养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养殖星虫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野生星虫(P<0.05),水分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野生星虫(P<0.05)。养殖星虫氨基酸总量、呈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野生星虫,其中呈味氨基酸、精氨酸和赖氨酸分别占44.12%、10.23%、6.17%和45.22%、9.85%、5.94%。养殖和野生星虫中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8.60%和53.04%,以C(20∶4 n-6)含量最高,但养殖星虫的不饱和脂肪酸显著低于野生星虫(P<0.05)。从养殖星虫和野生星虫中分别检测出40和4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含量分别为30.10%、18.19%、13.47%和31.53%、18.50%、19.59%,均表现出脂肪香、蘑菇泥土味、草味,其中对风味贡献较大的是辛醛、壬醛、反-2-辛烯醛、反-2-壬烯醛、1辛烯-3酮和β-紫罗兰酮。综合比较,养殖星虫营养品质、腥味、香味特征略低于野生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养殖 野生 营养评价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海捕野生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罗芬 黄伟卿 +4 位作者 阮少江 李进寿 陈小小 阮俊峰 周逢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4-817,共4页
给7尾体质量325~520g的成熟海捕野生大黄鱼人工催产后采精液,在20℃(室温)和4℃(冰箱)下保存0、1、3、6、12、24、36h,以砂滤海水为激活剂,观察大黄鱼精子活力,以精子的激烈运动、摇尾运动、缓慢运动和寿命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 给7尾体质量325~520g的成熟海捕野生大黄鱼人工催产后采精液,在20℃(室温)和4℃(冰箱)下保存0、1、3、6、12、24、36h,以砂滤海水为激活剂,观察大黄鱼精子活力,以精子的激烈运动、摇尾运动、缓慢运动和寿命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表明,4℃和20℃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精子活力逐渐减弱;4℃下保存24h、20℃下保存12h,精子仍具有激烈运动的能力;4℃下保存的3个运动阶段和寿命较20℃下均有所延长,4℃保存大黄鱼精子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大黄鱼 精子活力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和果糖对海捕野生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8
作者 罗芬 黄伟卿 +4 位作者 李进寿 阮少江 林婕 阮俊峰 周逢芳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给7尾体质量325~520g的成熟海捕野生大黄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μg/kg后采精液,在4℃(冰箱)下取出,以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mmol/L的葡萄糖溶液或果糖的海水溶液激活,观察大黄鱼精子活力,以精子的激... 给7尾体质量325~520g的成熟海捕野生大黄鱼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5μg/kg后采精液,在4℃(冰箱)下取出,以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mmol/L的葡萄糖溶液或果糖的海水溶液激活,观察大黄鱼精子活力,以精子的激烈运动、摇尾运动、缓慢运动和寿命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500mmol/L葡萄糖溶液和600mmol/L果糖溶液对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浓度(P<0.05);527mmol/L葡萄糖溶液和614mmol/L果糖溶液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大黄鱼精子的激烈运动时间;葡萄糖溶液浓度为559mmol/L、果糖溶液浓度为597mmol/L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大黄鱼精子的寿命;葡萄糖对大黄鱼精子活力的影响高于果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大黄鱼 精子活力 葡萄糖 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穴青蟹肌肉和性腺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爱平 黄伟卿 《河北渔业》 2018年第10期11-14,50,共5页
对培育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进行肌肉和性腺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9.9%、0.8%和75.1%,生殖腺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别为30.59%、14.50%和54.69%,肌肉和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的含... 对培育的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进行肌肉和性腺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肌肉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9.9%、0.8%和75.1%,生殖腺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别为30.59%、14.50%和54.69%,肌肉和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5.59g/100g和8.14g/100g,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50g/100g和9.90g/100g,氨基酸评分分别为71.7和100,肌肉和生殖腺中饱和脂肪酸总量组分别为44.0%和49.2%,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24.6%和29.2%,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27.9%和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 肌肉 性腺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颗粒饲料对“红膏蟹”培育生长、存活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伟卿 陈爱平 +5 位作者 张艺 林培华 叶海辉 单秀娟 李进寿 阮少江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5-611,共7页
将平均体质量(453.6±46.91)g、已交配的健康锯缘青蟹饲养在36cm×26cm×27cm塑料箱中,投喂由鲜杂鱼糜加淀粉、电解多维粉末和卡拉胶制得的软颗粒饲料,培育锯缘青蟹"红膏蟹"。试验结果表明,29~31d育成"红膏... 将平均体质量(453.6±46.91)g、已交配的健康锯缘青蟹饲养在36cm×26cm×27cm塑料箱中,投喂由鲜杂鱼糜加淀粉、电解多维粉末和卡拉胶制得的软颗粒饲料,培育锯缘青蟹"红膏蟹"。试验结果表明,29~31d育成"红膏蟹";投喂软颗粒饲料的青蟹肌肉占比(59.89%~60.84%)显著低于投喂冰鲜杂鱼和贝类的青蟹(P<0.05),但培育成活率(96.9%~97.1%)、质量增加率(67.26%~69.47%)、特定增长率(1.39%/d^1.53%/d)、可食部分(65.67%~66.32%)和红膏占比(17.36%~17.68%)均显著高于投喂冰鲜杂鱼和贝类的青蟹(P<0.05);软颗粒饲料组"红膏蟹"肌肉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分别为19.9%、0.8%和75.1%,生殖腺中粗蛋白、脂肪和水分含量分别为30.59%、14.50%和54.69%,肌肉和生殖腺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5.59%和8.14%,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分别为6.50%和9.90%,氨基酸评分分别为71.7和100,肌肉和生殖腺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44.0%和49.2%,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24.6%和29.2%,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分别为27.9%和15.7%;投喂软颗粒饲料提高了青蟹肌肉中粗蛋白的含量和青蟹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颗粒饲料 锯缘青蟹 生长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大黄鱼成活、生长和耳石金属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伟卿 阮少江 +4 位作者 张艺 吉成龙 林培华 姚建平 刘家富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为解决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面临的海水养殖病虫害感染加剧、海岸带土地局限性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实现内陆工厂化低盐养殖,采用缓慢降盐法,进行大黄鱼室内不同盐度养殖试验,研究不同盐度对大黄鱼成活率与温度、生长性能和... 为解决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面临的海水养殖病虫害感染加剧、海岸带土地局限性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最终实现内陆工厂化低盐养殖,采用缓慢降盐法,进行大黄鱼室内不同盐度养殖试验,研究不同盐度对大黄鱼成活率与温度、生长性能和耳石金属元素组成变化的影响。试验期180d(6个月),每个试验组设置3个重复,每组2万尾;海水盐度由24直接降至8,再以日均2的幅度将盐度降至6和4,然后以日均1的幅度继续将盐度降至2,最终将大黄鱼养殖在盐度分别为2、4、6、8、24的环境中;每天投喂2次颗粒饲料,每次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并视摄食情况酌情调整。结果显示,大黄鱼室内养殖成活率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降低,水温28℃时,盐度24的海水养殖组全部死亡,水温30℃时,盐度2养殖组成活率(68.8±2.89)%极显著高于其他养殖组(P<0.01);低盐养殖组的质量绝对增加率、绝对增长率、增积量和肥满度等生长指标在后期均优于盐度24养殖组;耳石金属元素锰(Mn)、钙(Ca)和锶(Sr)及Sr/Ca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铁(Fe)、钴(Co)和钡(Ba)元素变化没有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盐度 生长 成活率 耳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捕野生大黄鱼选育子代生长性能及现实遗传力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伟卿 韩坤煌 +4 位作者 陈仕玺 张艺 周绍峰 周瑞发 罗芬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9,共6页
以海捕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进行选择育种,其子代与网箱养殖选育群体子代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的受精率虽小于对照群体,但孵化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群体(P<0.05);野生群体的质量绝对增加率[(0.02±0.004)g/d^(0.26... 以海捕野生大黄鱼为基础群体进行选择育种,其子代与网箱养殖选育群体子代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群体的受精率虽小于对照群体,但孵化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群体(P<0.05);野生群体的质量绝对增加率[(0.02±0.004)g/d^(0.26±0.081)g/d]、绝对增长率[(0.02±0.008)cm/d^(0.11±0.009)cm/d]、增积量(0.007±0.005~0.153±0.015)和肥满度(1.66±0.18~1.97±0.29)等生长性能均优于对照群体。野生群体的生长性状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遗传力,体长和体质量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027~0.185和0.001~0.040。对野生群体进行良种群体选育时可以提早根据体长和体质量进行苗种选择淘汰,将节省大量的选育时间和避免后期操作的不便,但野生群体现实遗传力较低,选育应该结合家系选择和家系内选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 大黄鱼 生长性能 现实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月龄条石鲷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伟卿 周瑞发 +4 位作者 谢友亮 周绍峰 夏道演 张艺 陈仕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15-518,共4页
研究了4月龄条石鲷形态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柄长、眼后头长、体高和尾柄高9个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 研究了4月龄条石鲷形态特征的相关关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柄长、眼后头长、体高和尾柄高9个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5-0.949,大部分达到极显著水平(P〈O.01);各性状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不同,体高对条石鲷的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96,决定系数为0.3552。所测各性状对体质量的总决定系数为0.8808,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如果该阶段对条石鲷进行性状选择育种,可根据体高、全长性状进行选择育种,对体质量进行间接选择育种,从而保证选择育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表型性状 体质量 相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包囊阶段生活史的观察及防治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艺 黄伟卿 +4 位作者 韩坤煌 刘招坤 柯巧珍 陈佳 陈仕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22-725,共4页
自发病的大黄鱼鳃上取得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置于凹玻片上连续观察其分裂过程。淀粉卵涡虫包囊的直径为61.3~112.7μm,平均(85.3±16.0)μm。以二分裂的方式分裂,每完成一次分裂细胞数量增加1倍。水温27~29℃时,大多数滋养体... 自发病的大黄鱼鳃上取得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置于凹玻片上连续观察其分裂过程。淀粉卵涡虫包囊的直径为61.3~112.7μm,平均(85.3±16.0)μm。以二分裂的方式分裂,每完成一次分裂细胞数量增加1倍。水温27~29℃时,大多数滋养体经8~12h后进入二细胞期,此后4~10h完成一次分裂。所观察的包囊中,最多的能完成8次分裂,最少的完成2次分裂。不同分裂次数的包囊均孵出涡孢子,滋养体脱落至涡孢子孵出需48~66h。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可以对大黄鱼苗鳃丝上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起到明显的驱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生活史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捕野生曼氏无针乌贼选育F1的生长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伟卿 周绍锋 +4 位作者 单秀娟 周瑞发 刘宝玲 彭立成 夏道演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9-803,共5页
2016年从诏安海域捕捞的野生曼氏无针乌贼中,挑选2000尾平均胴长(12.12±0.15)cm、体质量(203.88±14.82)g的成熟个体人工繁育出子代(F_1)后,室内常规饲养,与未经选育的对照组子代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拟合0~90日龄体... 2016年从诏安海域捕捞的野生曼氏无针乌贼中,挑选2000尾平均胴长(12.12±0.15)cm、体质量(203.88±14.82)g的成熟个体人工繁育出子代(F_1)后,室内常规饲养,与未经选育的对照组子代的生长性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拟合0~90日龄体质量(y)与胴长(x_1)、体质量(y)与胴宽(x_2)的生长式型,选育F_1组生长关系y=0.2272x_1^(2.6506)(r^2=0.9825),y=0.5356x_2^(2.9824)(r^2=0.9845),对照组生长关系为y=0.2894x_1^(2.5781)(r^2=0.9953),y=0.6802x_2^(2.7145)(r^2=0.9725),选育F_1组的生长快于对照组;选育F_1组体质量绝对增加率为0.03~0.69g/d,绝对增长率为0.017~0.123cm/d,增积量为0.0001~0.0788,肥满度为0.104~0.374,优于对照组;选育F_1组胴长、胴宽和体质量的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033~0.599、0.015~0.244和0.001~0.294,说明选育具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野生 生长性状 现实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公寓”培育红膏蟹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黄伟卿 张艺 +2 位作者 叶海辉 林培华 单秀娟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期35-36,共2页
红膏蟹为青蟹生长发育的风味好、营养价值最高的特殊阶段(卵巢成熟发育的青蟹通常称为红膏蟹),其价格也为普通青蟹的2倍以上,且市场上通常供不应求,但目前存在培育成活率低、养殖设施设备差等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青蟹培育红膏... 红膏蟹为青蟹生长发育的风味好、营养价值最高的特殊阶段(卵巢成熟发育的青蟹通常称为红膏蟹),其价格也为普通青蟹的2倍以上,且市场上通常供不应求,但目前存在培育成活率低、养殖设施设备差等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青蟹培育红膏蟹的专用设备——“蟹公寓”,旨在为实现工厂化培育红膏蟹养殖模式和青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生产经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膏 蟹养殖 养殖技术研究 风味好 生产经验 专用设备 营养价值 生长发育 始体 养殖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太子参提取液对大黄鱼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伟卿 汤桂津 +5 位作者 吴秀珠 刘铮 林培华 阮少江 郭团玉 宋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06-211,共6页
将太子参根须提取液(浓度为40 mg/mL)分别按添加量0.5%(C_(0.5))、1.0%(C_(1.0))、1.5%(C_(1.5))和2.0%(C_(2.0))添加饲料饲喂大黄鱼,在饲喂15、30、60、120 d分别抽取血液进行吞噬活性测定,同时分离血清测定免疫球蛋白(IgG)含量、过氧... 将太子参根须提取液(浓度为40 mg/mL)分别按添加量0.5%(C_(0.5))、1.0%(C_(1.0))、1.5%(C_(1.5))和2.0%(C_(2.0))添加饲料饲喂大黄鱼,在饲喂15、30、60、120 d分别抽取血液进行吞噬活性测定,同时分离血清测定免疫球蛋白(IgG)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溶菌酶(LZM)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化指标,探究太子参提取液对大黄鱼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周期为120 d。结果显示:(1)饲喂30 d时,C_(1.0)组的SOD活性[(343.74±0.13)U/mg]和IgG含量[(0.42±0.06)g/L]最大,C_(0.5)组的LZM活性[(7.35±0.02)U/mL]达到最高值;饲喂15 d时C_(1.5)组的CAT活性[(5.75±0.02)U/mL]最高。随着饲喂时间增加,各血清免疫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SOD活性除60 d外,其余时间点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而添加太子参提取液的各试验组IgG含量仅在120 d时比对照组低。(2)饲喂120 d时,添加太子参提取液各试验组其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_(1.0)组吞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63.3±0.03)%和吞噬指数(2.70±0.10)最大。综上所述,太子参提取液具有提高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功效,以添加量0.5%~1.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太子参提取液 血液 免疫指标 吞噬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对黑鲷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艺 周振平 +3 位作者 林培华 黄伟卿 张伟 陈仕玺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2年第3期107-112,共6页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模式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肌肉品质的影响,对采用IPA模式和传统池塘模式(TPA)养殖的两组黑鲷进行随机抽样、取样,分别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IPA组... 为研究池塘内循环流水(IPA)养殖模式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肌肉品质的影响,对采用IPA模式和传统池塘模式(TPA)养殖的两组黑鲷进行随机抽样、取样,分别进行了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组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IPA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TPA组,IPA水分含量显著低于TPA组(P<0.05),IPA组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高于TPA组,差异不显著(P>0.05)。IPA组和TPA组黑鲷肌肉中均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每种氨基酸含量IPA组均极显著高于TPA组(P<0.01),必需氨基酸指数分别为84.32和76.9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两组黑鲷均检出脂肪酸10种,其中饱和脂肪酸3种,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多不饱和脂肪酸4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IPA组均高于TPA组,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IPA组低于TPA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IPA养殖模式可以明显提高黑鲷肌肉蛋白质营养价值,但降低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 池塘养殖模式 黑鲷 肌肉品质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黄姑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黄伟卿 余祚溅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7-561,共5页
研究了2月龄和18月龄不同生长阶段的黄姑鱼体质量等9个表型性状的相关关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对线性方程加以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阶段体质量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大;2... 研究了2月龄和18月龄不同生长阶段的黄姑鱼体质量等9个表型性状的相关关系,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质量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并对线性方程加以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阶段体质量的变异系数均为最大;2月龄的全长(0.576)与18月龄的体高(0.558)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2月龄的全长与躯干长共同(0.4250)和18月龄的体高(0.3114)是决定体质量的主要性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2月龄黄姑鱼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y=-0.964+0.724x4+0.289x1(r2=0.957);18月龄黄姑鱼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y=-600.412+54.162x7+18.03x1(r2=0.943);如果在这两个生长阶段对黄姑鱼进行性状选择育种,可以重点根据全长、躯干长、体高性状进行选择育种,对体质量进行间接选择育种,从而保证选择育种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表型性状 体质量 相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养殖大黄鱼技术初探 被引量:12
20
作者 黄伟卿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7-330,共4页
对大黄鱼进行淡化养殖,首先将23日龄的大黄鱼苗种,从自然海水盐度28.46直接降至8.00,然后以2.00/d降盐幅度,再将盐度降至4.00,紧接着以1.00/d降盐幅度,继续将盐度降至2.00,最后以0.50/d的降盐幅度,将盐度降至0,经过4个月的纯淡水养殖,... 对大黄鱼进行淡化养殖,首先将23日龄的大黄鱼苗种,从自然海水盐度28.46直接降至8.00,然后以2.00/d降盐幅度,再将盐度降至4.00,紧接着以1.00/d降盐幅度,继续将盐度降至2.00,最后以0.50/d的降盐幅度,将盐度降至0,经过4个月的纯淡水养殖,成活率为(59.02±6.01)%,显著高于其他的驯化方式(P<0.01);水温为23~29℃,淡水养殖成活率[(59.02±6.01)%^(90.74±1.09)%]显著高于海水养殖对照组的成活率[(30.33±6.17)%^(55.32±6.66)%](P<0.01);淡水养殖大黄鱼全长、体长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值分别为(0.59±0.16)%/d、(0.70±0.22)%/d和(2.26±0.94)%/d,分别比海水养殖对照组高78.79%、52.17%和68.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淡水养殖 成活率 特定生长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