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德市大黄鱼收购前质量安全预检制度运行情况与成效分析
1
作者 林会洁 《黑龙江水产》 2024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为进一步保障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量安全,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宁德市渔业协会,根据全市大黄鱼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对大黄鱼收购企业准备收购的大黄鱼进行质量安全预检,并督促指导大黄鱼收购企业收购预检合格产品,建立大黄鱼... 为进一步保障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量安全,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宁德市渔业协会,根据全市大黄鱼养殖生产实际情况,对大黄鱼收购企业准备收购的大黄鱼进行质量安全预检,并督促指导大黄鱼收购企业收购预检合格产品,建立大黄鱼收购前质量安全预检制度。预检方法以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为主,2020~2022年共检测样品17761个,其中呋喃唑酮代谢物(AOZ)不合格样品2个,氧氟沙星不合格样品40个,喹诺酮类(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不合格样品882个,四环素不合格样品27个,磺胺类不合格样品17个,但预检不合格样品占比逐年下降。大黄鱼收购前预检制度直接确保了上市大黄鱼的质量安全,并对不合格样品跟进处置,同时也通过市场行为提高了当地养殖户规范用药和遵守休药期的意识,切实提升了宁德市大黄鱼质量安全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德市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质量安全 预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源贪食迈阿密虫(Miamiensisavidus)的分离鉴定、体外培养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2
作者 薛谦玺 郭香 +5 位作者 袁家豪 韦海运 黄光亮 卓玉琛 陈新华 覃盼 《渔业研究》 2025年第5期598-608,共11页
【背景】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作为中国特色海水养殖鱼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产业地位,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产量较高的鱼类之一。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多种因素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造成病害频发,对大黄鱼养殖业造成重大经... 【背景】大黄鱼(Larimichthyscrocea)作为中国特色海水养殖鱼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产业地位,已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产量较高的鱼类之一。然而,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多种因素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造成病害频发,对大黄鱼养殖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其中,以盾纤毛虫病为代表的寄生虫病近年来日益严重。【目的】本研究旨在分离并鉴定感染大黄鱼的盾纤毛虫种类,研究其病原学特征,以期为盾纤毛虫病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从宁德海区某大黄鱼养殖渔排采集锥体虫与盾纤毛虫共感染的鱼体样品,成功分离、培养并鉴定盾纤毛虫种类,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体系。利用体外培养体系,评估盾纤毛虫在不同温度(0、10、20、25、26、28、30℃)、pH(5.5、6.5、7.4、8.5、9.0)及盐度(0、5、10、20、30)等培养条件下的增殖特性。同时,开展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评估常用水产抗虫药物的杀虫效果。【结果】形态学观察结合cox1和18S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的盾纤毛虫为贪食迈阿密虫(Miamiensis avidus)。环境耐受性实验结果显示,虫体在温度为0℃条件下12h内全部死亡,在温度为30℃条件下种群密度逐渐下降;温度为10℃时仍可增殖但显著低于对照组(20℃),而在温度为25℃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提示该虫对高温(>25℃)较为敏感。盐度实验表明,虫体在淡水中无法存活,在盐度10条件下可增殖但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盐度30),而盐度20条件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具备较广的盐度耐受性。pH实验结果表明,虫体在pH5.5和pH9.0下仍能增殖,但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H7.4);在pH6.5和pH8.5下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提示其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体外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香芹酚在低剂量(100mg/kg)即可显著杀灭贪食迈阿密虫。【结论】本研究首次从中鱼阶段的大黄鱼中分离出盾纤毛虫,并鉴定其为贪食迈阿密虫,系统阐明了环境因子对其增殖的影响,并在常用水产药物中筛选出高效抗虫药物香芹酚。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大黄鱼源贪食迈阿密虫的生物学特性,也为盾纤毛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贪食迈阿密虫 种属鉴定 体外培养 环境因子 药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LAMP-LFD技术可视化检测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梦香 柴方超 +3 位作者 周前进 苗亮 黄光亮 陈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3-391,共9页
以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为检测对象,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与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合应用,建立了快速便捷的LAMP-LFD方法。该方法以河流弧菌的外膜蛋白omp ... 以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为检测对象,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与横向流动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联合应用,建立了快速便捷的LAMP-LFD方法。该方法以河流弧菌的外膜蛋白omp U基因作为检测靶标,在其保守区域设计6条特异性引物(上游内引物由生物素标记),并在两条外引物的有效扩增区段内设计1条特异性探针,由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标记。使用引物进行有生物素标记的LAMP反应,产物与FITC标记的探针完成杂交,杂交产物在LFD上进行结果展示。结果表明,LAMP-LFD方法可特异性地检出河流弧菌,对近似物种如创伤弧菌等弧菌病原以及迟缓爱德华菌等其他水产养殖病原的检测均呈阴性。经优化,LAMP的反应条件为63°C反应25min,加上5min的探针杂交和3—5min的LFD显色,整个检测时程约35min。利用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10~2 CFU/m L的河流弧菌纯培养物,能够从污染强度为5.0×10~2 CFU/m L的组织样品中检测到该病原。该方法设备依赖性更低,仅需简单的恒温加热设备即可完成。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河流弧菌LAMP-LFD方法,具有操作便捷,设备依赖性低、灵敏度高和检测快速等优点,在河流弧菌的基层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弧菌 ompU基因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横向流动试纸条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蟹公寓”培育红膏蟹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黄伟卿 张艺 +2 位作者 叶海辉 林培华 单秀娟 《科学养鱼》 2017年第1期35-36,共2页
红膏蟹为青蟹生长发育的风味好、营养价值最高的特殊阶段(卵巢成熟发育的青蟹通常称为红膏蟹),其价格也为普通青蟹的2倍以上,且市场上通常供不应求,但目前存在培育成活率低、养殖设施设备差等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青蟹培育红膏... 红膏蟹为青蟹生长发育的风味好、营养价值最高的特殊阶段(卵巢成熟发育的青蟹通常称为红膏蟹),其价格也为普通青蟹的2倍以上,且市场上通常供不应求,但目前存在培育成活率低、养殖设施设备差等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一种青蟹培育红膏蟹的专用设备——“蟹公寓”,旨在为实现工厂化培育红膏蟹养殖模式和青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生产经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膏 蟹养殖 养殖技术研究 风味好 生产经验 专用设备 营养价值 生长发育 始体 养殖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资源增殖鱼苗繁育与标记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翁祖桐 赵文武 +4 位作者 康建平 刘招坤 马超 陈佳 许丽双 《中国水产》 CAS 2022年第1期89-91,共3页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一项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提供优质放流鱼苗和实用安全标记方法,对提高增殖放流效果与增强效果评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大黄鱼增殖放流鱼苗繁育和锶元素耳石指纹标记技术,对大黄鱼等鱼类开展增殖放流及...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是一项重要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提供优质放流鱼苗和实用安全标记方法,对提高增殖放流效果与增强效果评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大黄鱼增殖放流鱼苗繁育和锶元素耳石指纹标记技术,对大黄鱼等鱼类开展增殖放流及放流效果评估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放流 资源增殖 大黄鱼 标记技术 水生生物资源 标记方法 养护措施 锶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都澳四个水产养殖点水质周年变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黄伟卿 陈明华 +3 位作者 陈彩珍 张艺 柯巧珍 韩坤煌 《水产养殖》 CAS 2012年第10期24-28,共5页
2011年8月—2012年7月对三都澳四个水产养殖点的营养盐(N、P)、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pH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溶解氮(DIN)组成结构在春、秋、冬季节中主要以NO3-N为主,其次为NH4-N和NO2-N。夏季营养盐结构,NO3-N所占比例... 2011年8月—2012年7月对三都澳四个水产养殖点的营养盐(N、P)、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pH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机溶解氮(DIN)组成结构在春、秋、冬季节中主要以NO3-N为主,其次为NH4-N和NO2-N。夏季营养盐结构,NO3-N所占比例明显减低,NO2-N所占比例超过NH4-N。营养盐NO3-N浓度的周年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NO2-N的浓度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NH4-N浓度:夏、秋偏低,春、冬较高;PO4-P的浓度: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水体中DO浓度的周年变化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pH变化的周年变化为:春季>冬季>夏季>秋季。三都澳四个养殖点周年属于中度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都澳 营养盐 周年变化 中度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光亮 刘家富 刘招坤 《福建水产》 2005年第1期21-25,共5页
于1998-200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采用注射性激素法或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经人工授精,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3... 于1998-200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采用注射性激素法或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经人工授精,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32.9~60.0 mm的鱼苗3.6、21.4、296.0万尾,育苗成活率达46.5~83.3%;建立了一套全人工大批量育苗工艺,为发展香鱼增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亲鱼 育苗技术 成熟 培育 人工苗 育成 注射性 性激素 大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养香鱼亲鱼的批量培育和采卵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招坤 刘家富 黄光亮 《水产科技情报》 2002年第5期210-213,共4页
采用流水刺激、缩短光照、降温、改善饵料营养等多种措施 ,促使池养香鱼亲鱼性成熟并自然排卵 ,采取降温的方法诱导产卵 ,较好地解决了池养香鱼亲鱼的批量培育和采卵等关键技术 ,取得亲鱼自然排卵率平均 88.6% ,受精卵发眼率平均 80 .1... 采用流水刺激、缩短光照、降温、改善饵料营养等多种措施 ,促使池养香鱼亲鱼性成熟并自然排卵 ,采取降温的方法诱导产卵 ,较好地解决了池养香鱼亲鱼的批量培育和采卵等关键技术 ,取得亲鱼自然排卵率平均 88.6% ,受精卵发眼率平均 80 .1% ,孵化率 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亲鱼 批量培育 采卵技术 池塘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蟹“菌-藻”工厂化培育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伟卿 林培华 张艺 《科学养鱼》 2019年第6期58-59,共2页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俗称蟳,属于梭子蟹科,为暖水广盐性海洋蟹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传统的名贵海产品,也是许多国家人工养殖的主要海洋蟹类。2017年福建省产量为35093...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俗称蟳,属于梭子蟹科,为暖水广盐性海洋蟹类,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是传统的名贵海产品,也是许多国家人工养殖的主要海洋蟹类。2017年福建省产量为35093吨,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但目前在培育青蟹中主要存在工厂化培育设施水平低下、缺乏专用的人工配合饲料、病害防治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因此本次试验采用有益菌和藻类改良培育青蟹水环境的'菌-藻'工厂化培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池塘养殖 工厂化 光合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光亮 《中国水产》 2014年第5期60-62,共3页
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隶属于鲑形目香鱼科,福建闽东区域俗称“时鱼”,当地溪河均有分布。1998~2001年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突破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后,
关键词 人工养殖技术 香鱼 规模化 水产技术推广 育苗技术 福建省 鲑形目 全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胸蛙生态圈养技术
11
作者 郑尧兰 汪长友 《内陆水产》 2003年第8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棘胸蛙 生态圈养 场地修建 蛙种投放 日常管理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及其投喂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丽萍 《福建水产》 2006年第2期74-75,63,共3页
在水温14.8~21.2℃,比重1.008~1.013条件下,采用轮虫、微颗粒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以不同配比组成3组不同的饵料系列投喂香鱼仔、稚鱼。结果表明:采用轮虫+配合饲料-桡足类+配合饲料饵料系列的,其仔稚幼鱼生长... 在水温14.8~21.2℃,比重1.008~1.013条件下,采用轮虫、微颗粒配合饲料、卤虫无节幼体及桡足类,以不同配比组成3组不同的饵料系列投喂香鱼仔、稚鱼。结果表明:采用轮虫+配合饲料-桡足类+配合饲料饵料系列的,其仔稚幼鱼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优于单纯使用生物饵料组成的饵料系列,并可降低育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人工育苗 饵料系列 投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全人工批量育苗技术研究
13
作者 黄光亮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44,共3页
于 1 998~ 2 0 0 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 ,采用注射激素法或单纯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 ,经人工授精 ,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 ;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 ,分别... 于 1 998~ 2 0 0 1年分别利用野生的成熟亲鱼、由野生鱼培育成熟的亲鱼与由人工苗养成后经培育成熟的亲鱼 ,采用注射激素法或单纯生态法使成熟亲鱼排卵 ,经人工授精 ,获得了不同批量的受精卵 ;采用不同的饵料系列与饲养管理技术 ,分别培育出平均全长 32 9~ 6 0 0mm的鱼苗 3 6、2 1 4、2 96 0万尾 ,育苗成活率达4 6 5 %~ 83 3%;建立了一套全人工批量育苗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鱼 人工育苗 亲鱼培育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人工育苗饵料系列及投喂技术研究
14
作者 潘丽萍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投喂技术 人工育苗 饵料系列 香鱼 名贵经济鱼类 批量生产 新品种 增养殖 国内外 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胸蛙生态圈养技术
15
作者 郑尧兰 汪长友 《农村新技术》 2003年第12期23-24,共2页
棘胸蛙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1200米的背阴山涧溪谷的水坑、或有瀑布的石洞、水潭附近。喜栖息于树林郁闭、清静、阴凉、潮湿、气温低、水质清澈、水浅流缓、沙砾底质、水草丛生的山涧溪谷地方。棘胸蛙一般昼伏夜出,有群居习性。棘胸蛙... 棘胸蛙多分布于海拔1000米~1200米的背阴山涧溪谷的水坑、或有瀑布的石洞、水潭附近。喜栖息于树林郁闭、清静、阴凉、潮湿、气温低、水质清澈、水浅流缓、沙砾底质、水草丛生的山涧溪谷地方。棘胸蛙一般昼伏夜出,有群居习性。棘胸蛙后腿有力,跳跃力强,野生棘胸蛙主要摄食幼小昆虫、小虾蟹等动物性活饵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胸蛙 生态 圈养技术 场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鱼类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趋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邹峰 苏永全 +4 位作者 覃映雪 马英 张艺 韩坤煌 鄢庆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3-1007,共5页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趋化模型对海水鱼类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趋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刺激隐核虫幼虫在30min时趋化达到饱和,在温度28℃时趋化率达到最高;多种硬骨鱼的血清与粘液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都有着强... 应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趋化模型对海水鱼类寄生虫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的趋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刺激隐核虫幼虫在30min时趋化达到饱和,在温度28℃时趋化率达到最高;多种硬骨鱼的血清与粘液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都有着强烈的吸引作用,刺激隐核虫幼虫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没有趋化作用;在组织匀浆液中,刺激隐核虫幼虫对肌肉匀浆液有一定的趋化作用,对肝、肠、胃的匀浆液都没有趋化作用;感染后鱼类血清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有着更加强烈的吸引作用(P<0.01);18种中草药中的五倍子、大黄、槟榔、苦楝、虎杖、贯众等6种中药草对刺激隐核虫的幼虫有一定的驱虫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刺激隐核虫致病性的认识并对"白点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性 刺激隐核虫 血清 粘液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的发声及信号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任新敏 高大治 +3 位作者 姚玉玲 杨峰 刘家富 谢芳靖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觅食及产卵时的发声及信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为下大黄鱼发声信号的频谱特性一致,即约在800 Hz频率处有一个明显的谱峰;但不同行为下发声的时域信号差距较大,即觅食时大黄鱼的发声信号都是简... 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觅食及产卵时的发声及信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为下大黄鱼发声信号的频谱特性一致,即约在800 Hz频率处有一个明显的谱峰;但不同行为下发声的时域信号差距较大,即觅食时大黄鱼的发声信号都是简单的单脉冲,脉冲间隔大多集中在1~30 ms,脉冲间隔比较小,而产卵时大黄鱼的发声信号则大部分是连续的双脉冲或三脉冲,只有极个别的单脉冲或多脉冲,脉冲间隔则集中在100~130 ms,脉冲间隔要大得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发声 喂食 产卵 频谱特性分析 时域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水平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叶坤 王秋荣 +2 位作者 谢仰杰 王志勇 陈庆凯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18-1426,共9页
本研究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4.07%(L4组)、7.04%(L7组)、10.05%(L10组)和12.97%(L13组)的4种等氮配合饲料,并将1 20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41.7±3.1)g的黄姑鱼幼鱼分成4组,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 本研究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配制脂肪水平分别为4.07%(L4组)、7.04%(L7组)、10.05%(L10组)和12.97%(L13组)的4种等氮配合饲料,并将1 200尾初始平均体重为(41.7±3.1)g的黄姑鱼幼鱼分成4组,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探讨饲料脂肪水平对黄姑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组成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00尾鱼。结果表明:L4和L7组黄姑鱼幼鱼的终末均重、终末均体长、增重率、成活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肥满度和脏体比均显著高于L10和L13组(P<0.05);L7组黄姑鱼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和肝体比显著高于L10和L13组(P<0.05),但L7和L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4、L7和L10组黄姑鱼幼鱼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L13组(P<0.05),L4、L7和L10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4组黄姑鱼幼鱼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L7、L10和L13组(P<0.05),L7、L10和L1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7组黄姑鱼幼鱼的肌肉粗灰分含量显著低于L4、L10和L13组(P<0.05),L4、L10和L1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L4和L7组黄姑鱼幼鱼的血浆中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L10和L13组(P<0.05),而葡萄糖和胆固醇含量以及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显著低于L10和L13组(P<0.05)。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姑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幼鱼 饲料脂肪水平 生长性能 肌肉组成 血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内脏白点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胡娇 张飞 +6 位作者 徐晓津 苏永全 覃映雪 马英 张艺 韩坤煌 鄢庆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9-417,共9页
于2013年4月从宁德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中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NZBD9和NZBD11,这两株菌在16—19°C条件下回归感染能引起大黄鱼内脏白点病,而在7—10°C和24—27°C条件下同样的人工感染不能致病,从而... 于2013年4月从宁德患内脏白点病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中分离得到两株优势菌NZBD9和NZBD11,这两株菌在16—19°C条件下回归感染能引起大黄鱼内脏白点病,而在7—10°C和24—27°C条件下同样的人工感染不能致病,从而证实这两株菌为大黄鱼内脏白点病的病原菌。经16S rDNA基因的测序和时间飞行质谱微生物鉴定仪分析,NZBD9和NZBD11同为变形假单胞菌。药敏性实验结果显示NZBD9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和四环素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病鱼的肝脏、脾脏、头肾等组织中均出现明显病症,如变性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变形假单胞菌 内脏白点病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下饥饿胁迫对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徐浩 张东玲 +2 位作者 陈庆凯 叶坤 王志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5-199,共5页
研究了在低温(13℃)下饥饿胁迫对9月龄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00尾大黄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不投喂饲料;另一组为对照组,定时投喂饲料。实验开始30 d后,测定大黄鱼11种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黄鱼血清的尿酸(UA... 研究了在低温(13℃)下饥饿胁迫对9月龄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400尾大黄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不投喂饲料;另一组为对照组,定时投喂饲料。实验开始30 d后,测定大黄鱼11种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黄鱼血清的尿酸(UA)、尿素(UREA)、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甘油三酯(TG)、钙离子(Ca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GLU)、总蛋白(TP)、镁离子(Mg2+)含量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血清中的蛋白质代谢产物和脂类物质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是血糖和总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饥饿胁迫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