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形势下国有种子公司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建森
袁素华
《种子科技》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种子法》的实施 ,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后 ,我国种子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国有种子公司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该文提出了五点应对措施 ,即改变观念 ;加强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 ;提高服务水平 ;
关键词
国有种子公司
知识产权
产业化
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提高种子公司经营效益之对策
2
作者
林碧玲
《种子科技》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公司
经营效益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中稻地区种植的稳产性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3
作者
黄华康
《福建稻麦科技》
1989年第2期29-34,共6页
我区中稻面积110多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为全省中稻总面积的26.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汕优63组合推广年限的延长,中稻区杂交稻推广组合的后继问题日趋突出。为此,我们今年从省内外引进10个具...
我区中稻面积110多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为全省中稻总面积的26.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汕优63组合推广年限的延长,中稻区杂交稻推广组合的后继问题日趋突出。为此,我们今年从省内外引进10个具有苗头的新组合,在五个中稻区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的系统鉴定,经筛选获等了几个能适应我区中稻生态条件的杂交稻新组合。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参加试验鉴定的有特优63等10个组合(见表1),并以本地当家组合汕优63为对照。试验点五个,试验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法设三个重复,小区实插面积为0.02亩,四周设置保护行。栽培管理及农事操作均按当地习惯,试点内各组合基本一致,试验田治虫未治病。在试验汇总的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稳产性
水稻播种面积
随机区组法
试验鉴定
产量构成因素
生态条件
粮食生产
栽培水平
单季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优42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4
作者
辛淑梅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2期37-37,共1页
特优42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辛淑梅(宁德地区种子公司355000)特优420系宁德地区农科所利用籼粳交偏籼强恢复系明恢76与爪哇型广亲和品种Warylowa杂交,选育出籼粳中间型偏籼广亲和恢复系亚恢420与籼型三...
特优42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辛淑梅(宁德地区种子公司355000)特优420系宁德地区农科所利用籼粳交偏籼强恢复系明恢76与爪哇型广亲和品种Warylowa杂交,选育出籼粳中间型偏籼广亲和恢复系亚恢420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龙特甫A组配而成的杂交稻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组合
特优420
特征特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舟优9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杨卓飞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1期28-28,共1页
“舟优9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杨卓飞(宁德地区种子公司352100)舟优903是浙江舟山市农科所用红突80与电41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釉品种,获1992年农业部优质米品种称号。1992年引入我区试种,1994年...
“舟优9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杨卓飞(宁德地区种子公司352100)舟优903是浙江舟山市农科所用红突80与电41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釉品种,获1992年农业部优质米品种称号。1992年引入我区试种,1994年福鼎县示范种植133公顷,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舟优903
特征特性
栽培
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协优4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黄华康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6期2-3,共2页
“协优49”系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和地区种子站利用协青早不育系与测64-49配组而成的籼型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1989年引进我区通过地区两年区试,1992年在霞浦、福鼎等县示范种植1万多亩,一般大田亩产400~450公斤,与威优64相当,米质优...
“协优49”系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和地区种子站利用协青早不育系与测64-49配组而成的籼型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1989年引进我区通过地区两年区试,1992年在霞浦、福鼎等县示范种植1万多亩,一般大田亩产400~450公斤,与威优64相当,米质优于威优64,适合闽东稻瘟病轻病区扩大示范。 一、特征特性 (一)产量表现 1992年参加宁德地区早稻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441.6公斤,居8个参试组合第二位,在我区作双早栽培,一般亩产400~450公斤;双晚种植,7月下旬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品种
协优49
栽培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之我见
7
作者
林碧玲
《种子科技》
2000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
财会人员素质
培训
职业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化早稻种植结构 加速推广优质早稻品种
8
作者
郑建森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优质品种相对不足 ,劣质粮食品种库存大量积压 ,福建省早稻生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认为优化早稻种植结构 ,必须加大优质稻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并采取政策优惠 ,...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优质品种相对不足 ,劣质粮食品种库存大量积压 ,福建省早稻生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认为优化早稻种植结构 ,必须加大优质稻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并采取政策优惠 ,落实优质优价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优质稻米的产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种植结构调整
优良品种推广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汕优10号”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同生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4期6-6,共1页
“汕优10号”是中国水稻所与台州地区农科所共同用珍汕97A与密阳46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1989年引进试种,表现熟期适中,适应性较广,高产稳产。1992年全区种植面积近8万亩。1993年3月经宁德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我区沿...
“汕优10号”是中国水稻所与台州地区农科所共同用珍汕97A与密阳46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1989年引进试种,表现熟期适中,适应性较广,高产稳产。1992年全区种植面积近8万亩。1993年3月经宁德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我区沿海平原作连晚推广和在中、高山区作为中稻搭配组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品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形势下国有种子公司的应对措施
被引量:
1
1
作者
郑建森
袁素华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宁德地区
农业局
出处
《种子科技》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文摘
《种子法》的实施 ,尤其是我国加入 WTO后 ,我国种子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国有种子公司如何在新形势下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该文提出了五点应对措施 ,即改变观念 ;加强对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 ;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 ;提高服务水平 ;
关键词
国有种子公司
知识产权
产业化
服务水平
信息技术
分类号
F324.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提高种子公司经营效益之对策
2
作者
林碧玲
机构
福建省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种子科技》
2000年第1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公司
经营效益
对策
分类号
F32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中稻地区种植的稳产性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3
作者
黄华康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89年第2期29-34,共6页
文摘
我区中稻面积110多万亩,占全区水稻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为全省中稻总面积的26.0%。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汕优63组合推广年限的延长,中稻区杂交稻推广组合的后继问题日趋突出。为此,我们今年从省内外引进10个具有苗头的新组合,在五个中稻区进行了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的系统鉴定,经筛选获等了几个能适应我区中稻生态条件的杂交稻新组合。一、试验设计与方法: 参加试验鉴定的有特优63等10个组合(见表1),并以本地当家组合汕优63为对照。试验点五个,试验统一采用随机区组法设三个重复,小区实插面积为0.02亩,四周设置保护行。栽培管理及农事操作均按当地习惯,试点内各组合基本一致,试验田治虫未治病。在试验汇总的基础上。
关键词
杂交水稻新组合
稳产性
水稻播种面积
随机区组法
试验鉴定
产量构成因素
生态条件
粮食生产
栽培水平
单季稻区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优42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4
作者
辛淑梅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2期37-37,共1页
文摘
特优42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辛淑梅(宁德地区种子公司355000)特优420系宁德地区农科所利用籼粳交偏籼强恢复系明恢76与爪哇型广亲和品种Warylowa杂交,选育出籼粳中间型偏籼广亲和恢复系亚恢420与籼型三系不育系龙特甫A组配而成的杂交稻新...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组合
特优420
特征特性
栽培
分类号
S511.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舟优9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5
作者
杨卓飞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1期28-28,共1页
文摘
“舟优9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杨卓飞(宁德地区种子公司352100)舟优903是浙江舟山市农科所用红突80与电412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早釉品种,获1992年农业部优质米品种称号。1992年引入我区试种,1994年福鼎县示范种植133公顷,1995...
关键词
水稻
舟优903
特征特性
栽培
配套技术
分类号
S51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协优4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6
作者
黄华康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6期2-3,共2页
文摘
“协优49”系江西省赣州地区农科所和地区种子站利用协青早不育系与测64-49配组而成的籼型优质杂交早稻新组合。1989年引进我区通过地区两年区试,1992年在霞浦、福鼎等县示范种植1万多亩,一般大田亩产400~450公斤,与威优64相当,米质优于威优64,适合闽东稻瘟病轻病区扩大示范。 一、特征特性 (一)产量表现 1992年参加宁德地区早稻杂交稻区试,平均亩产441.6公斤,居8个参试组合第二位,在我区作双早栽培,一般亩产400~450公斤;双晚种植,7月下旬播种。
关键词
杂交稻
品种
协优49
栽培
特性
分类号
S51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之我见
7
作者
林碧玲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种子科技》
2000年第3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企业经济管理
财会人员素质
培训
职业道德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F233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化早稻种植结构 加速推广优质早稻品种
8
作者
郑建森
机构
福建省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
文摘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优质品种相对不足 ,劣质粮食品种库存大量积压 ,福建省早稻生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本文认为优化早稻种植结构 ,必须加大优质稻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力度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推广 ,并采取政策优惠 ,落实优质优价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优质稻米的产业化进程。
关键词
早稻
种植结构调整
优良品种推广
福建
分类号
S511.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汕优10号”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同生
机构
宁德地区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3年第4期6-6,共1页
文摘
“汕优10号”是中国水稻所与台州地区农科所共同用珍汕97A与密阳46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1989年引进试种,表现熟期适中,适应性较广,高产稳产。1992年全区种植面积近8万亩。1993年3月经宁德地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可在我区沿海平原作连晚推广和在中、高山区作为中稻搭配组合使用。
关键词
杂交稻
品种
栽培
分类号
S511.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形势下国有种子公司的应对措施
郑建森
袁素华
《种子科技》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浅谈提高种子公司经营效益之对策
林碧玲
《种子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杂交水稻新组合在中稻地区种植的稳产性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黄华康
《福建稻麦科技》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特优420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辛淑梅
《福建农业科技》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舟优90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杨卓飞
《福建农业科技》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协优49”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黄华康
《福建农业科技》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之我见
林碧玲
《种子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优化早稻种植结构 加速推广优质早稻品种
郑建森
《福建稻麦科技》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汕优10号”的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同生
《福建农业科技》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